【篇一:我的老师】
我们到了六年级,换了新的班主任。
这个老师是轮岗交流的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善良。早上到学校,她会等在教室的门口,和每一个到学校的同学问好。“早上好,早上好老师”问候声此起彼伏,这是我们和以前老师没有过的问候。
第一节课是雷打不动的数学。这个老师不知道用了什么魔力,给我们班曾经的数学困难专业户叫的明白了。以前的老师经常是对这个学困生置之不理,而换了新班主任,这个同学反而对数学有了兴趣。“红红,你给我讲讲,这个分数表示的啥,明天老师上课要讲了,我得提前看看,我现在老喜欢数学了,不怕了,我喜欢老师上课叫我回答问题的成就感”这个话语从他嘴里讲出,大家对他刮目相看了。他都转变了学习的态度,我们呢,学呗!
这个老师最大的特点是不吓人。不管谁遇到了什么事,她总是笑呵呵的帮助解决。
李明的父母吵架了,李明上学心事重重,课上也是走神,老师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主动关心李明,还征得了李明的同意,以家访的形式,去他家做工作,父母了解了 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很是惭愧,主动和好,再看学校的李明,换个人似的,一扫往日的愁容,竟然对我们说:“老师不光是教我们知识,还能教爸爸妈妈明道理”。要不是老师的帮助,我都不知道我是不是也会属于单亲家庭了。“
我们老师爱美,她每天上班,都把自己打扮的漂亮,画个淡妆,穿着大方简洁的衣服,可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的老师做什么都是美丽的。
这就是我们的班主任,集智慧美貌于一身的老师,我们爱您。
【篇二:吃年饭】
慢吞吞的我们班吃饭总是吃到最后。
身为筷子专业户的我帮付先生和刘玥玥拿了筷子后回到了座位上。我们几个一坐下就开始讨论许多话题,付先生一旁的梅一一和黄鑫鑫则交头接耳地在他们的二人世界里徘徊,游荡。
那天吃的饭菜里有很多辣椒和花椒,也不知道是谁扔的,特神奇,渣盘一角有一个空心的辣椒正笔直地站立着。我们一桌的几个人便尝试着把辣椒花椒扔入空洞。只见傅先生歪着头,眼睛一眯,手向前一划,一个三胞胎花椒完美堵在洞口。
徐老师忽然走过来,蓦然间,我们迅速端起碗,把米饭大口“运输”进嘴巴。
你方唱罢我登场,黄鑫鑫吐垃圾时一个黏糊糊的不明物体由一个完美的抛物线从他的口中脱颖而出,滑落在胡栀栀手边。女生们都做出呕吐的样子,男生们嘻嘻哈哈乐在了一团。黄鑫鑫出手相救,捏起那东西甩入渣盘,手还在裤子上抹了一下。
徐老师温馨提示:“快点儿,我们班是最后一个了。”
几个同学又站起来走了。
隔壁一个声音突然冒了出来:“我们班也没吃完。”
同学们瞬间笑得前仰后合,差点喷饭,那个同学也被逗乐了。这让我联想起了袁老师说的我们班吃饭吃得慢似乎是在“吃年饭”的玩笑。
正因为如此,我们班3月没有评上文明就餐示范班。看来“吃年饭”的我们真该改改了!
【篇三:迟到的滋味】
苹果是甜的,桔子是酸的,未成熟的果子
是苦涩的,迟到的滋味,我尝过,是忐忑不安地。
“叮铃铃,叮铃铃”闹铃在我的耳畔响着,
可是,因为昨天晚上睡得很迟,怎么也睁不开眼睛。
“啊,已经7点40了!”我起来以后,尖叫道。我连忙起床,穿好衣服,刷牙洗脸。早饭总是要吃的,至于怎么吃的,那情景是一片狼藉。我也不好意思说出来了。
哎呦,我的肚子!我今天怎么这么倒霉,明明可以赶上的,这下真的迟到了,是肚子疼惹的祸,我这样想。
我的嘴里叼着饼,飞奔在上学的路上,心里忐忑不安地想。怎么办,怎么怎么办,如果老师已经到教室了,如果老师问我怎么回事,那该怎么办?快到学校,我的心里好像有一只调皮的小猴子,在我的心里活蹦乱跳。
“报告!”我自以为很大的声音,可老师好像没有听见,老师瞥了我一眼,她的眼神没有往常的那样温柔。因为,我已经成为了“迟到专业户”了。
我被老师说了几句,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我在心中暗暗下决心:我以后再也不迟到了。
唉,迟到的滋味真不好受,你千万不要尝哦!
【篇四:论公开课的利与弊】
今天上午,我班又迎来了一次历史公开课。似乎很顺利,老师课后也对我们表示了赞扬。可对学生来说,公开课真的一定有好处吗?
先来谈谈其好处。由于公开课一般来说较为重大。据我所知,今天的公开课还是市一级的,课堂气氛庄重,大家更是踊跃的发言,老师也很好的发挥出水平,师生配合,对学习提供很大帮助。
但就我个人而言,并不想成为所谓的“公开课专业户”。首先是因为部分任课老师自身水平未必有我们平时的老师水平高。比如今天课上,我提出的问题,显然老师没有经过仔细研究。而史料记载表明,李大钊为张作霖所害,这一点老师的讲法可能存在一定问题。
再一点是公开课流于表面,质量不见得好于平时课堂。平时,老师常会“温故而知新”在开新课前复习旧的知识,这对掌握知识大有益处。而在公开课上,因为时间及其他因素,老师往往会直接去讲新课。而有公开课堂积极了说是“庄重”,说的消极一点是做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
当然,也不能因此否认公开课存在之必要性及其好处,但还是那句话,就我个人而言,平平常常才是真。
【篇五:我家的“小霸王”】
要说我的那个小弟呀,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霸王”。什么?有这么厉害吗?他可那么小。是啊,其实我一点儿也不夸张,他可真是人小鬼大,霸道得很啊!
每次,我看电视剧正看得津津有味时,他呢,就跑到电视机前面说:“姐姐,快让我看动画片。不然,我就告诉爷爷、奶奶,说你老是欺负我!”我早有准备,逗着弟弟说:“你如果把遥控器找到了,我就让你看。”他在房间里找了又找,翻了又翻,怎么找得到呢?于是,他哭丧着脸直接告诉了爷爷。结果,我就被爷爷骂了。你们说,我气不气?
我那霸王小弟呀,不仅抢电视,还爱抢零食。他吃零食可是一级棒,每次,爷爷买回来的零食,我和弟弟一人一份儿,我还在一点儿一点儿细嚼慢咽地品尝,他就把整袋零食吃的差不多了,等他风卷残云似的吃完了属于他的那份儿之后,就用他那像猫见到老鼠时的眼神儿盯着我手中的零食,跑过来,一伸手,本属于我的那份儿零食一眨眼就到他手上了。他呀,不仅跟我抢零食,也跟其他弟妹抢。真搞不懂他的肚皮怎么装得下这么多东西!
我弟弟还会玩电脑呢!每次我我在网上查找资料时,他就冲过来说:“姐姐,好姐姐,让我玩会儿。”我说:“好弟弟,你去看一会儿电视吧我在查资料呢!”他忙说:“你玩儿了这么久,我玩儿一会儿游戏就不行吗!”如果这时我还不让他,他就会故伎重演,去爷爷那里告状,他可是一告就准的“告状专业户”,我也永远是他的“被告”。唉!没办法,谁叫我是个“弱者”呢,只得忍痛割爱,明哲保身,让着他吧!
你看,我家小弟是不是一个十足的“小霸王”啊?最近,我正在想办法让我弟弟“改邪归正”呢!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有什么妙招儿千万要记得告诉我哟!
【篇六:第一次举手】
人的一生在于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尝试就有了许多的第一次。初学自行车让我把握对身体的平衡,学习烧饭使我体验生活的艰辛。而第一次举手,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
那是一节语文课,正在上《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腊七腊八时的北京人都会做些什么呢?”吴老师问。班上的几个“举手专业户”瞟了眼课文,便齐刷刷地举起了手,而我们这些“平民”只能低着头,担心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的目光在班上来回寻找,似乎并没有想要提问那几个“举手专业户”。“翁鹏涛!”果然不出我所料提问到了我的同桌。翁鹏涛回答不出来只好站着,就像一颗歪七扭八营养不良的小树扭来扭去。“专业户”见没请他们回答问题就慢慢把手放下了。
别啊!别把手放下去呀!老师快去请他们回答啊!手举高一点呀!可老师似乎听到了我内心所想,偏偏不请那几个专业户,又继续用找寻的目光看着我们。完蛋了,完蛋了!老师下一个千万别请我啊,别啊!老天有眼老师叫了我的后桌林梦妍。林梦妍支支吾吾地回答到:“有……有腊八粥和……和……”吴老师有些许不耐烦,发起火来:“每天都是这几位同学举手,其他人呢?都不认真预习了吗?今天谁不举手回家作业就翻倍!”我一听心慌了起来,举呢,又没有勇气,不举呢?作业又得翻倍,这可是进退两难了。我看了看周围的同学们都纷纷举起手来,就连从来没举过手的几个也破天荒的举起了手。我望了望老师,发现她正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我心头一紧想把手举起来,但手就像是千斤重一般,怎么也抬不起来。“汤声涛?你呢?”我便在心中给自己鼓劲:老师都叫我了,我怎么有理由不举呢?便鼓起勇气抬起了我这几个学期都抬不起的手。果然老师点了我的名字,我也还算顺利的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也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第一次举手让我明白,回答老师的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最重要的是勇敢的踏出第一步。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但只要你有勇气就一定能够成功!让我们一起争做班级的“举手专业户”吧!
【篇七:营业厅这些事】
人来人往,营业厅作为一个公众场所,鱼龙混杂,什么样的客户,只要你想不到的没有你遇不见的,有礼貌尤佳,也有说话靠吼的,也有语调不快不慢也有暴跳如雷的,也有你主动跟其说话的不理人的,反正感觉像个过山车一样,结根的客户会让你感觉有种窒息的感觉,当然也不排除让你如沐春风和颜悦色的客户。
隋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很多传统的到实体营业厅办理业务的数量减少了,而网上缴费等变多了,但是涉及到销户、分户、新入网、办理宽带等业务,只能到实体营业厅办理,当然也有我们的消费群体决定的,来厅的老少皆宜,各个年龄层次都有,你会碰见一些交谈很有意思的客户,也会碰到一些过来查询话费,从家里老的少的自己认识的逐个每个月例行查一次,也会碰到办理业务很爽快的人,由于在这个岗位呆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固定到厅的会有很多都是熟悉的面孔,看到他们第一跳到你脑子的就知道是什么业务,当然这里面也包含一些投诉专业户,是我们头疼的,但是叫号是随机叫的,如果客户叫号,无论你知道那个客户多难说话或者之前曾经有不好的回忆都要进行平常心对待。
服务行业最重要的是有一颗淡定的心理,因为这里谩骂、误解以及不理解,是家常便饭,讲一个近期发生的事情吧,有一个客户过来转网到其他对手的运营商,由于客户的号码活动未到期,而婉拒没有进行转网成功,当时客户机关炮的使劲说我那个同事,谩骂,很多不好听的话都全部放出来了,走的时候还叫嚣道,我会让你知道你对我拒绝是个什么样的下场,然后次日马上投诉过来了,投诉该同事服务态度不好,并强烈要求该位同事跟其道歉,然后紧接着客服电话过来了,公司的客服电话过来了,一波接着一波,鉴于这个事件谁对谁错,本着客户是上帝的原则,客服要求营业员必须要进行道歉,接着那个喊狠话叫嚣的客户,大摇大摆从营业厅正门过来,径直走到那位同事面前,老子说过,如果你拒绝我的要求,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后果吧,我们同事没有办法,这个时候离开也不好不离开觉得自尊受屈辱,实在觉得那个客户说的太过火,其他几个同事也在旁边做解释,这个并非是我们自己决定的,这个号码你要是要转也需要符合条件的,我们同事只是例行告知这个流程,对你本人没有任何其他想法,但是该客户不依不饶,又直接当场拨打投诉电话,然后没有办法,值班经理把客户带到办公室,接着我们客户也叫进去,客户当场就说:你晓得得罪我是什么下场吧,后来没有办法,同事憋着眼泪跟客户道歉了,到第三天客服又传过来,那个客户又投诉了,让我们同事再次道歉,淡定,淡定,我们已经见怪不怪,最终这件事情后期发酵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如果产生任何不满或者其他,即使自己是对的,客户说你是错的,那么你除了扣钱一笔100外还要经历这种精神上屈辱的折磨才算了事。
对于那些经常喜欢投诉的,我们是如履薄冰的感觉,虽然心里知道这个是投诉专业户,但是他总归会找到问题,记得有一个已经在客服备案的,凡是他到过的营业厅必定会投诉,投诉的内容五花八样的,例如营业员歧视残疾人,自己表达的要求没有人理等,反正大部分是跟歧视扯到一起,而这个投诉专业户,面容特点,应该是被火烧过,全部都有烫伤的痕迹,但是我们从未对其有任何不一样的眼光,反而更为客气,而这类投诉,都是在他出门后,就会出现的,我们司空见惯的,都说某某到营业厅了,自然后面会跟一笔投诉了。
有那种过来找你说话的空巢老人,由于5月快进入酷夏,营业厅的空调开了,所以是很多老人纳凉的好场所,来的大部分都是60岁以上的老奶奶老爹爹,这类客户特点是以跟你唠嗑的方式开头的,丫头,你帮我看下,我这个微信怎么总是登陆不上去呀;丫头,我要跟我姑娘进行视频,可是我没有微信号,你帮我申请一个吧;姑娘,你看我手机怎么没有多少用,怎么话费那么高呀;这些老人大部分,并非真正在乎你跟其算的账单多清楚,就是自己一个人闷,刚好看到你抽空前面没有其他客户,都过来,一天刚好眼睛对上了,他们就径直坐到你的台席面前,跟你说话,来者都是客户,问的开头都是关于业务方面或者寻求帮助的,所以不能拒绝,也不能怠慢,毕竟我们心理也明白,我们也有老的一天,而且老人对服务的要求,其实心理都有一把秤的,哪个服务好哪个没有耐心,一准老人们心理有底的,接待多了一些貌似不讲道理的,有些睿智的老人讲话,总能让你受益匪浅,由于从小跟老人待在一起的缘故,莫名会对这些老人会有一种亲切感觉,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爷爷奶奶样,有一次,一个老奶奶上班,估计没有看到我的缘故,那天刚好休息,回来上班同事说那位奶奶一直问我,怎么没有看到我,其实心理感觉暖暖的,或许你不经意的一次善意,但是对于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们是一种安慰。
也会碰到一些有意思的客户,更多的交流是个朋友,并非把自己摆的高高在上,根据客户的账单然后推荐何时的资费,对于客户节省了话费,对于我们而言,只是做了分内的事情,资费是变化很快的,一些旧的资费消费比较高,可以更换最新的资费,肯定是比之前资费要划算些,客户就得改了后更加划算,也更加信赖营业厅办理业务。部分客户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还将自己其他朋友的资费也一并改了,或者有什么问题就直接跟你发消息,或者自己要办理宽带等也会介绍你,更是一种互相尊重的关系。
在这个岗位已经做了有三个年头,感觉每天不一样,但是由于客户感觉资费贵收费贵,无端的会心理一股之火,我们作为灭火员,其中的辛酸也只有自己体会,每一份工作都有自己的不容易,会有些客户很感兴趣,觉得我们工作很轻松,每天就这样坐着,但是在这背后,是至少每周一次必开的会议,然后大大小小的培训,感觉考试的次数比高考的次数还多一点不奇怪;经常加班到转点,我们自嘲工作是白加黑,白天上白天的晚上接着上晚上的,根本没有换班之说,由于每日有任务,所以进厅客户都必须推荐业务,客户讨厌我们的不厌其烦的推销,我们也心理叫苦,源于任务上的压力和营业厅内部的压力以及投诉扣钱的压力,会让我们不胜其烦,常常会有一种窒息的感觉。上一秒被客户骂的狗血淋头,下一秒要时刻保持微笑迎接下一位客户,服务行业的表情不是自己的,是随时作为准备迎接客户的,但是常年累月的加班,如山一般的任务,不间断的培训和开会,不理解的投诉考核比,像四座大山一样压在背上,会让你感觉窒息,我们不仅仅要做业务,还要做账,做报表,流动等,虽然是营业员的岗位,但是都是一人身兼数个要求做的职务,更像前辈说的那句话,在这里工作的女人是没有家而言的,工作便是全部,有时候家里人的不理解我们也不便如何将解释,不知道这样的明天还会坚守多久,但是不被自我充电终究会被这个时代淘汰,希望前面的路会因为的努力付出会有一丝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