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谁是英雄】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认为的最优秀的英雄,如赵云、郭嘉、关羽、张飞……而在我心目中,刘备就是最优秀的英雄。
刘备是一个尊重人才、重情义的人。大家可还记得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三次前往隆中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做自己的军师,复兴汉室。他每一次都那么恭恭敬敬,因此诸葛亮才去帮助他。而诸葛亮更是提出了天下三分、图取中原的策略。刘备对诸葛亮非常信任,没有起一点坏心思。他们同桌吃饭、同榻睡觉。刘备把诸葛亮当作自己的老师那般尊重,常常向他虚心请教。
除此之外,《三国演义》这本书一开始就写到刘备与关羽、张飞结为生死兄弟。后来刘备也从来没有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而忘记关羽、张飞对自己的恩情。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刘备一样重情义,不能见利忘义。刘备是我眼中最优秀的英雄,一个尊重人才、重情义的英雄,大家觉得呢?
【篇二:关于梦想的作文】
我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我在大家的眼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过去我是一个住在草堂里的“卧龙”,现在我是国家的“心脏”。没错,我就是“风靡全球”的诸葛亮。
我曾经住在湖北襄阳的草堂,身边只有两个小书童陪伴。即使我住在大山里,我依然对外面的情景一清二楚。其实我也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能复兴汉室。没过多久,刘备一连三次来拜访我,我很感动,便和他讲了“隆中对”。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还命我为军师。
我和刘备就这样下山了,我向梦想进了一步。
来到四川荆州,我和刘备苦心工作。我借东风打跑了曹操,借这个机会我帮助刘备联合孙权巩固势力,后来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蜀国。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东吴老儿抢了我们的荆州,刘备为帮他死去的兄弟复仇,发动了夷陵之战。战争失败后,他在白帝城去世了!
不管怎么样,蜀汉总归建立了。我的梦想达到了,但我仍要专心对付最后一个敌人——司马懿。
司马懿在河的那边,我在河的这边,他不攻打我我就按兵不动。但我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了,不久我也去“见”先帝了。这也算“达到”了我的梦想了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篇三:青春的赞歌】
青春不朽,即使有一天你叶落归根,那也是在内心积蓄力量,只为来年更好的开放。一一题记
闲暇时,总会从书海中仰起头,揉一揉酸疼的脖子,视线就自然地落在了窗外那棵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阳光不时地落在树叶上,给它绿色的肌肤镀上一层金黄,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水泥地上印下一个个小圆点。
窗外那棵树,能让我摸着它的生长轨迹感念岁月。灿烂的六月是树的青春,当我习惯了它的分明脉络,当我习惯了叶缝间的参差阳光,我开始惧怕秋天,但转念一想,人生不也如同草木,生命常在,青春不朽?
诚然,秋风的到来会让叶子飘落,将思念和感怀挂上枝头。岁月匆匆,韶光易逝,光滑的脸上会被时间啃蚀得沟沟壑壑,然而,谁言青春只是美貌的容颜?
世人皆赞青春之风华,不仅是那段青葱岁月的恣意,更是那段拼搏岁月所付出的泪泉、汗水和鲜血!
正因青春的宝贵,我们才要抓紧时间,洒下青春的汗水,为梦想前进。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生只有在青春时才放手一搏。“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如此写到。葆有青春的办法便是守住梦想,有梦想的人,在逐梦之路上就有坚定的目标,并有强大的动力支持。
在复兴汉室的大业中孔明恐黄忠年老,不肯重用,然黄忠高声大喝:“老夫宝刀未老!”他有建功立业、报效君主的渴望,谁说他不如张苞、关兴等小将?
青春就像一场大雨,纵然会感冒,仍想再淋一次。而我们在那场大雨中摔过跤、吃过苦、受过伤,当你回首往昔,定感弥足珍贵。
我要唱一首青春的赞歌,不仅仅是为那段永不再来的时光,而是它那种拼搏上进、力争上游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任何岁月都有发扬、升华的机会,正如我深深凝望的那棵树。
【篇四:诸葛亮印象】
山清水秀的卧龙岗雾气环绕,音韵和谐。在这块风水宝地上,你搭建了几间茅屋,背倚青山,面临绿水。你有时头戴青巾,身着布衣,躬耕垄亩;你有时抚琴吟诗;你更多的时间把注意力扎进诸子百家中,研习着天地风云,创制着手工技艺……我们看到,在你诸多才艺的结构中,一种擅长解剖自然科学密码的聪明才智渐渐凸显出来!
如果有人要将这时的你称之为自然科学家的苗子,也不无根据。
但你生不逢时。东汉末年,汉室的一统天下,在黄巾大起义的呐喊声中,在诸侯相互兼并,争夺的烽烟之中摇摇欲坠,分崩离析;动荡的气流协带着建工立业、光宗耀祖、青史留名的世风横流中原,蔓延神州。接着我们看到,你在向纵深破译自然科学的密码之时,这种能量巨大的世风向你袭来,吹进了你的脑门,吹进了你的心脏,进入了你的每一根神经。经过一阵战栗之后,你的感官发生了错觉,灵魂出现了变异。于是,你把志趣从自然科学的领域中连根拔出,开始一边研究兵家战术、治国权谋,一边全面收集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纷争变化的信息。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善于用兵,通晓政道,而且对时局了如指掌之时,你就自比前朝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乐毅,甚至姜尚、张良。身上放射出了一种“可安天下”的“王佐”之气。为了产生更大的影响,你还为自己设计了一幅名叫“卧龙”的形象广告。
我们看到,你的“卧龙”形象通过朋友的口碑,不胫而走,四处传扬其手法就像一个商人,将自己的珠宝摊放在闹市中炫耀一样。但你与那些急功近利的商人的售货方式不同:你从不向权贵们伸手去讨价还价。你的意图非常明显——你不效仿毛遂自荐,而是要在原地待价而诂,既保护“卧龙”的形象的尊严,又保住“王佐”之气的价值。不知是你的方式恰到好处,还是你的运气太好,不久,你的“王佐”之气就被志在复兴汉室而又兵微将寡的皇叔刘备嗅到。当他三次捧着“先生”的帽子进入你的茅屋之时,你便敞开了自己虚掩的心扉——你对刘备表示:“感激知恩之遇,誓为复兴汉室的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这样,你告别了躬耕垄亩、破译自然科学密码的岁月,踏上了烽火连年、哀鸿遍野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