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蜡烛作文借物喻人】
一天晚上,我正在房间里写作业,。忽然灯闪了一下,整个房间变得黑漆漆的——停电了。
房间里顿时伸手不见五指,就在这时,妈妈带来了一根蜡烛,并帮我点着,不一会儿房间里又充满了光明。多亏了这根蜡烛,我才写完了作业。正准备去休息时,我无意中扫了一眼,那根蜡烛,只见他已经剩下三分之一了,可他却依然在燃烧,不断地为房间添光增亮。多愁善感的情思使我静静地坐了下来,蜡烛仍在燃烧。他给予人光明,也给予人温暖,直到最后一刻,他还在尽职。是什么力量,使他在生命快结束时依然选择了奉献?
灯亮了——电来了。房间又亮了起来,在灯光的照耀下,蜡烛的光显得格外微弱,终于,这根蜡烛燃尽了,化为了灰烬。他带给人的光明是短暂的,却又是举足轻重的。我不禁想起了一句格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不正像我们伟大的老师吗?他们为我们熬夜备课,做完一夜的工作后,白天又把知识交给我们,课后还要帮我们修改作业,可却从来不要求同学们给予回报。
当我们受伤时,是老师给予我们帮助;当我们困惑时,是老师给予我们鼓励;当我们被冷落时,是老师给予我们温暖;当我们伤心时,是老师给予我们安慰……老师,就像一根蜡烛,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使我们求知的脚步不再迷茫!
蜡烛,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我终于知道了,支撑他在生命快结束时依然选择奉献的力量——价值。我们也应该做一个像蜡烛一样的人,为祖国的未来献出一份力,实现自己的真正价值。
【篇二:闲不住的奶奶】
我有一个闲不住的奶奶。按照他这个年纪,应该在家里好好休息,喝喝茶。看看报,逗逗鸟。这样的生活多么美好,但是,他可不跟其他老年人一样每天,只要是在家里,有活她就抢着干。在北京的儿子好不容易回来,想洗个碗,奶奶就把她挤到一边说,你在那坐着吧,我来洗。你看你这笨手笨脚的,还不如我一个人洗的快呢。好不容易能坐下,来看看电视。奶奶又要拿着抹布来擦桌子。把桌子擦的增亮,才肯坐下好好休息。
奶奶的嘴也闲不住。有一次,我翘着腿坐在凳子上写作业。奶奶看见了,就又开始教育我了:“把腿拿下来,你一个学生就应该有点学生的样子,好好坐坐端正把背挺直了,好好写作业。头抬起来,眼睛别离书那么近,都快贴到书上了”面对奶奶的话,我无力反驳,百口莫辩。不仅是我,爸爸也是如此。回到家里,爸爸就把外套脱了。奶奶就又要开始说了:“把外套穿上,这么冷的天,脱外套不冷吗?小心冻着,别着凉,别感冒你感冒了你就得发烧,发烧了就得去医院,去医院还得打针,一打就得好几天,你这几天都在医院除了躺着就是坐着,什么也干不了。外边多冷啊。都零下几度了。还穿这么少。”
“我不冷。”爸爸的反抗使我已经看到了结果。那就是只好乖乖穿上外套,因为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