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给我一次牵手的机会】
看浮云千变,光年荏苒,将千年历史载入诗册中。
——题记
翻开手中的诗册,漫步在古诗的长廊中,感受你们离别的不舍,满腔的怨诉,你们的豪放,你们的惆怅,你们的郁结及你们抒发的人生感慨,沉醉于你们华丽精美的辞藻及妙不可言的意境中。好想牵住你们的手,和你们一起吟读诗句……
你,豪放不羁,你,胸怀大志,你,脚踏长安,在天子脚下谱写出属于你的传奇。金殿上,你佯装喝醉,“力士脱靴,贵妃研磨”,但,他们却容不下你,终于,有一天,你如火山喷涌而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说罢,你甩袖而去,从此,散发弄舟,留下一个千古神话。我想紧握你的手,在挫折面前,毫不畏惧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意气消沉时,道一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如果有一杯酒,我能否与你同醉?
月圆之夜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你对弟弟苏辙的思念,“高处不胜寒”是你难鸣的悲怨。你的一生历经坎坷,往事总能让你无比感慨,然而,你却不会被磨难压垮,你听,猎猎秋风中有一首歌在传唱“大江东去,浪淘尽……”
我想紧握你的手,与你一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如果有一把剑,我能否与你共舞?
你,“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你,“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你,轻皱着两道秀眉,无力地纤纤玉手,软软地握着手中的花锄,将无数落红埋于土中,随风而去。
其实,你也时常期望如这落红一般“一抔静土掩风流”。寄人篱下,幸福可望不可即,一切都在你心中留下了疤痕,你哀怨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子鹃啼血,是你留下的千年不变的咏叹调。
林黛玉,如果有一把琴,我能否与你同唱?
斟一杯花茶,任清香缭绕思绪。
给我一次牵手的机会,我想紧握你们的双手!
【篇二:红楼梦之林黛玉】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有这样一位人物,她白净的脸蛋、清澈的双眸、尖尖的鼻梁、红润的嘴唇……她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就是传说中那颗绛珠仙草的化生,她生于扬州,自小就失去了母亲。但是林黛玉却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诗词书画样样精通,每次作诗、写词都能得到大家的夸赞;林黛玉也是个礼貌乖巧的女孩,很听老太君的话,对长辈们彬彬有礼,能与兄弟姐妹们和睦相处。林黛玉更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孩,从她写的诗词里面就能感觉到伤感的情结,她喜欢葬花,有一次黛玉拿着花锄、小扫帚在大观园里,黛玉把桃花扫得一干二净,却不愿将桃花倒进水里,担心水把花瓣儿弄脏,而是为桃花做了小花冢,将花埋入土里,之后看着花冢莫名的伤感落泪了。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结局因为年幼时身体娇弱,很年轻就去世。但是我却喜欢她身上那份柔情,那份恬静。
【篇三:不错过那个背影】
似袅袅飘落的花瓣,你慢慢向我的瞳孔走近……正如初进大观园时,你“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引起众人的惊叹。走近红楼,我的目光便定格在你的身上,“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时如弱柳扶风”,你绝美的背影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我希望梦回千年,成为一泓清泉,倒映你清水芙蓉般的身影;成为那柄花锄,承载着你孤苦无依的心声……你立在水岸,提出“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疑问;你拄着花锄,吟出“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悲苦。寄人篱下,你无处诉说你的悲伤,你唯有用丝帕来安慰那无尽的泪水;只有用刻薄的话语来包裹那弱柳扶风的身躯。
你没有熙凤的洒脱与泼辣;没有宝钗的端庄与贤淑;没有湘云的大气与豪迈。你唯有那冷寂的背影,投入我的心中。
当得知宝玉即将大婚,你的背影更加的消瘦,更加的凄凉。你所有的希望便在那一刻消散尽净。你带着那含情的目,带泪的眼,受伤的背影迎接着死神的降临。当你把写满往日情思的手稿一页一页焚毁在跳动的火苗中,你用尽这最后一丝力气,断了这对凡世的最后一丝牵挂……
那一刻的你在日落时的琉璃世界里多么凄绝。
朱自清的《背影》告诉了我何谓父爱;而你的背影告诉了我何谓冷傲。
潇湘妃子,你那冷艳的背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
【篇四:我在书中品红楼】
一个是阆苑奇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题记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翻开那本页脚泛黄的古典小说,我仿佛是一个行者,走进了大观园,我默默注视着大观园里发生的一切……
手把花锄,步履轻盈,不忍踏花,欲行又停。看到花满地遗体,魂消黯,泪长流。她柔弱地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玉断有谁怜?”春风裹着她那娇小的身子,卷起那和黛玉一样娇小的淡粉色花瓣,霎时间飞红漫天,黛玉轻轻落泪,倚花锄,痴痴望。“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乱,乱?乱!她心结难解,更心力交猝,只能空待花落两亡人不知和与生俱来的孤独。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大观园里竟热闹起来,人们忙着筹备宝玉的婚事,我想着宝玉终于和黛玉成亲,他们本就情投意合,两情相悦。没想到,凤姐的一出偷梁换柱让宝钗和宝玉成亲,只是因为黛玉的孤傲,倔强,和贾母的疏远。黛玉含泪焚诗,在绝望中带着爱,带着恨死去,这偏偏就是生命的绝唱,爱情的悲歌!黛玉的悲剧,始于封建社会的黑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愚蠢,错,错?错!凤姐错了,贾母错了,他们都错了!那是宝玉的唯一知己,那是宝玉魂牵梦萦的人。
宝玉带着遗憾,带着未了的爱,走了。
曾经的大观园,那么辉煌,那么繁荣的大观园去哪了?黛玉的亡,宝玉的走,还有好多人的离开,这不就是封建社会吗!我曾感叹结局的悲惨,黛玉的伤感,宝玉的遗憾,更疑惑曹雪芹为何不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世间的人为何天天以泪洗面?
我在书中品味红楼,却认清了红楼的真面目——含笑的悲剧。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