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农户家的作文

【篇一:难忘的一晚】

我这个人很怪,平时的胆子很大,踩蟑螂,捉毛毛虫,就连打死的老鼠我都敢拿,但唯独怕一个人在昏暗的灯光下走夜路。

记得几年前,阿姨给我买了一套丛书《鬼的故事》,虽然我很喜欢看。但是,从此以后,故事里的那些三头六臂、青面獠牙的厉鬼让我怕得要命。

今年暑假的一天,我随妈妈来到我的老家—阜宁。正巧,那天是我姑姑家的小孩过生日,邀请我们去做客。快到吃晚饭的时候,妈妈说:“你爷爷还有一些事没做完,我要在这里帮忙。到你姑姑家的路不远,也很安全,你先去吧。”我只好壮着胆子向姑姑家走去。

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我的心扑通扑通地急速跳动着。月光朦朦胧胧,大地一片昏暗,一阵风刮来,路旁的小树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有人躲在树上随时准备袭击我。农户家的灯光星星点点,远远望去,就像书中描写的“鬼火”一样。这时候,我突然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在移动,我害怕极了,赶紧加快脚步,可怎么也甩不掉这条“尾巴”。走着走着,我又看见前方有一个“庞然大物”,我的心提到嗓子眼了,提心吊胆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辆大卡车,真是把我吓得半死!快到姑姑家了,周围更静了,为了壮胆,我哼起歌来,“鬼”没来,我的歌声却像“鬼”在惨叫。

到了姑姑家,我才放心的喘口气。不一会儿,那条尾巴也来了,原来是妈妈!我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得直不起腰,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如果有鬼,那也是你心里有鬼。”

【篇二: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也没有小乡村的宁静,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城——分宜县。

分宜是个美丽的小城,自然景观数不胜数。县城北部洞村乡有一山洞,十分有名,是我国罕见的峡谷型溶洞。相传,金牛星偷偷将“五谷”撒到了人间,而被玉帝惩罚变成一头石牛卧在洞口,人们为了纪念他,将这个洞称为神牛洞。

走到洞边,我们就能看到“神牛”,旁边是湍急的水流从洞里滚滚流出,从一处断壁上飞泄下来,直至山脚。走进洞中,则峭壁陡立、气势磅礴,美丽的钟乳石千姿百态,有的似连绵起伏的山脉,有的像顶天立地的柱子,更有的如同一栋栋建筑物,美轮美奂、唯妙唯肖。在洞中你还可以听到汩汩的水流声,那可是纯天然的矿泉水,捧一捧山泉放入口中,无比的甘甜。

县城南部大岗山,被喻为“江西九寨沟”,山上有翠绿的竹子、挺拔的松树,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更有活化石之称的百年银杏树。山上有清澈的山泉从山上的石缝里冒出来,经过蜿蜒曲折的山路,流过长满青苔的大石块,穿过一个个洞穴,一直流向山脚。每年暑假,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一睹黄毛洞瀑布的风采,瀑布从山崖上飞流而下,水一层层往下流,水打在水潭里,溅起起无数的水花,宛如白莲一般。清澈的潭、翠绿的树、不时传来的鸟叫声,让你心旷神怡。山中生活着很多野生动物,你不用走入深林,在山脚就可以听见野猪的声音,夜深人静时,它会还会到当地的农户家“做客”呢!甚至在田间地头偶尔也能见到小野兔的身影。

这一切来自于大自然的恩赐,也来自于我们分宜人的共同守护。虽然我的家乡是一个平凡的小城,但它有着不平凡的美!

【篇三:我想颁个“最佳能源奖”】

生活离不开能源,特别是“中国梦”的生活更离不开能源。但是,现在使用的能源大多是矿物质能源,这样的能源使用过多后,就会造成对大自然的严重的污染,比如今年冬季全国大范围内的雾霾天气等。我喜欢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天气,每当看到蓝天白云的时候,我的心情就会像鸽子一样飞向湛蓝的天空,甭提有多高兴了!

如果能颁发一个“最佳能源奖”,我一定会颁发给研究“太阳能应用技术”的科学家们。

太阳能是大家都熟悉的能源,它不仅使用干净,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据记载,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利用四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利用太阳能来干燥农副产品了!世界上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也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但真正将太阳能作为“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则是近几年的事。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太阳能科技突飞猛进,太阳能利用也日新月异。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农户家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给农村的生活水平带来了很大的提高。还有太阳能路灯,使远离城市的道路也灯火通明了!我还看到有关报道,外国有些居民在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发电系统,并可以把多余的电能出售给国家。这样的话,不管是电饭锅、电视机、电风扇。反正是家里一切用电的东西都可以用上无污染的电源了。

我国政府也在提倡“节能减排”这一要求,估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身边也会出现这些高科技产品,我真是特别期待!

我们展望未来——在不远的将来,我中国人民也能生活在没有了冒着黑烟的烟囱,没有汽车排放的尾气之中了!城市中将到处绿树丛荫、鸟语花香。我们每家每户也能生活在恒温在26℃冬暖夏凉中,并且一开水龙头就是恒温热水,人们大量的使用电器,大量的消耗电能,但这一切都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了,也不会支付出很多金钱了!因为我们是用的太阳能,这是一种自然的能源。

到了这个时候难道我们不该对发明利用太阳能的科学家团队给予热烈的掌声吗?他们才是“最佳能源奖”当之无愧的得主!

“农夫山泉”有句广告词是这样说的:“我们不是生产者,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难道我们不应该向研究“太阳能应用技术”的科学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吗?

【篇四:学农感悟】

4月23日,我们青蓝青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到杭州青少年洞桥营地,开始了三天两晚地学农活动。

在这三天当中,我们开展的活动有:挑战(射击,火场逃生,创伤救护……),农业大讲堂,山地巡游,自主烹饪……,其中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体验农家生活了。

那天,我们的小队来到一户农户家里体验做菜和耕地的滋味。

做菜前先洗菜,小队的各个队员都开始忙碌起来,有削皮的、有挑选的、有切菜的……

开始烧菜喽,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烧菜的队员没有防备,把菜倒进锅里时,油直接溅到她脸上,疼得她哇哇直叫。我们吸取了前面人的教训,把菜倒到锅里后迅速退到两三米外,这样油就溅不到了。

当热气腾腾的菜摆到餐桌上时,心里漾起了自豪感……

吃完饭,我们出发去耕地了。大家扛着锄头拿着铲子的样子,真像勤劳的农民。

干活咯,“嘿咻——嘿咻”。大家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卖力地干起来。同学们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越干越快,越干越起劲,天上下起了点点细雨,大家连头都不抬,只顾干活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挖的洞逐渐增多,洞也深起来。我们在洞里发现了许多小昆虫,有蚯蚓,蚂蚁,蚂蚱……有些还不认识呢。胆子大的同学把小昆虫抓起来玩,胆小的则胆战心惊,惊恐万状。

干了不知多少了,我们已经大汗淋漓,便返回了农户家。农户亲自给我们准备了小点心——南瓜面饼。煎好的饼,里嫩外脆,回味无穷,大家直夸农户的手艺棒棒哒。我们在农户家里待了一会儿,便道了谢,回了营地。

这次去“学农”,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体会到了很多。特别是去农户家体验农家生活,使我感悟深刻,明白了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明白了劳动者最理解幸福,明白了谁劳动,谁就是主人的道理。

【篇五: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

吃过晚饭,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观看中央一台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

留给我深刻印象的是这位长寿老人——秦华礼老爷爷,他今年104岁,他说:当年是他妈妈送他当红军,学习无线电报,当时学习没有固定的地点,没有学习用品和学习教材,可以说是三无学校。

第一节课,是学习怎样削铅笔,不刮笔芯,为了节省铅笔。

第二节课,是学习ABCD,他把英语刻在小木板上,同学间互相背在背上,天天读记。

还有一位自强不息的红军,叫贺炳炎大将,他17岁参加红军,当红军长征到云南时,当时担任师长,但仍然冲锋在前,在战斗中他右臂中弹,必须截肢,但当时条件艰苦,没有麻药,当时他的战友就将贺将军绑在木板上,用农户家的木锯花了2小时15分钟锯掉了他的右手。

贺龙元帅用毛巾在地上捡起贺将军的骨头,深情地说:这就是我们共产党的骨头。

一个小时的课程结束了,我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红军的精神:“自强不息,百折不挠”。

在人生中的每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百折不挠就是不被挫折轻易打倒,就是面对困难时不妥协,不退缩,不放弃。

看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我激动万分,我知道五星红旗蕴含的精神将鼓舞更多的人。

【篇六:我的家乡变美了】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名胜古迹,也不能与大城市的布局相提并论。可是近几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随着党的安居乐业富民政策的落实,我的家乡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先说说我家的路吧:以前我家门前的路比较窄,一辆四轮车开过去,如果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同行,骑自行车的人必定要下车让道。特别是下雨天,我们上学必须得穿上长长的雨鞘。人们常开玩笑地说,雨天是“水泥(泥巴的泥)大道”,晴天是“光灰(灰尘的灰)大道”。现在,我们乡镇修了村村通公路,公路直通每个农户家。我家门前的路也变成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一辆大卡车都能够通过。我家农产品如果要出卖的话,可以直接用大车到我家里来拉。特别是我们学校的校道,原来很窄。今年开学初,镇政府、学校和同学们集资,把学校的校道加宽了1米,大部分同学都坐上了漂亮、舒适、宽敞的校车,部分家长用自家车接送学生,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的拥挤了。

我走出校门,发现校门周围的农田,安装了一条长长的U形水泥槽。回家我问爷爷是干什么用的?爷爷说:“如果是下雨天,农民伯伯就可以把多余的水源,通过U形水泥槽放到池塘里,让农作物旱涝保收。人们把这个工程叫做综合治理水利工程。”我恍然大悟。

走着走着,我发现公路两旁农户家前都有一个垃圾筒,我听别人说是统一发放存放垃圾的,然后把垃圾直接倒到垃圾池里去,我还发现每隔两三百米,就有一个垃圾池,而且加高加固了,原来只有我的一个人那么高,现在高出我的头顶许多了。我还发现隔几天有专门的车来收垃圾,前面的一个广告牌上写着:爱护家乡的一山一水,从我做起。是的,从我做起,人们再也不随便扔垃圾了。而是自觉地把垃圾扔进垃圾池里面去了。同学们的行为也变美了,变成遵守纪律和讲究卫生的小公民了。

家乡变了,人也变了,但不变的是向往未来的精神。从泥泞的小道到宽阔的水泥大道,从低矮的小屋到高大的楼房,从曾经的贫穷到现在的富裕……真是一年一个新面貌,一年一个新气象啊!

热门推荐
1对自己说悄悄话
2忘不了那颗繁星
3谁的眼泪在飞
4与母亲的争吵
5走出低谷
6我们的节日
7妈妈不在的周末
8我是个开心果
9西游记读后感
10乡下生活
11走向季节深处
12糊涂的爷爷
13一封家书表孝心
14参观方舟生态庄园
15走过那一个拐角
16人人讲诚信世界更美好
17文学如灯
18味道
19我长大了
20我与梦想为友
21我的秋天
22在心灵深处
23尝试骑车
24照亮我的一抹阳光
25大国辉煌党铸就,我要永远跟党走
26生活需要孤独
27自信就是力量
28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29关于心急的作文
30我也可以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