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进谏的作文

【篇一:用心倾听抒情】

聪明的人,该是把多人智慧集合起来的人。

——题记

摆出一副倾听的耳朵。

相信自己,是一种坚守,如天山雪峰上妙丽的雪莲,固守自己的高度;倾听别人意见,是一种智慧,如诸葛孔明七擒孟获的欲擒故纵,智慧的光芒照亮四方。我相信自己,同时,我有一副善于倾听的耳朵。

成功的人,无不是相信自己的人。这是一种自信,一种人生的饱满。相信自己,我有我的原则;相信自己,我有我的判断;相信自己,我的命运由自己主宰,相信自己,不在纷纷流言中乱了阵脚!比尔盖茨中途放弃了哈佛,毅然退学,不顾身后有多少人说他“昏了头”,因为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会在软件开发上有所成就;武则天,每做出一事便不动摇,不因臣子议论而妥协,因为她相信自己的智慧与果敢,更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不在众人议论下放弃自己的立场,不作随风倒伏的墙头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成功的人,也是善于听从别人意见的人。这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大境界。善听别人意见,是虚怀若谷;善听别人意见,是从谏如流;善听别人意见,集众人智慧于一身,照亮人生道路!开启“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以善听臣子进谏闻名,在魏征等人面前摆出了一副善于倾听的耳朵,方开启盛世,流传千古;孔圣人,也在骑青牛的老子面前摆出一双善听的耳朵,耐心的听从他的教导,方集得大智慧,流传于千古!

成功的人,是能将相信自己与听从别人意见结合起来的人。相信自己,不意味着顽固,倾听别人意见,也决不是盲从。成功的人,无不是自信果敢,而又谦虚谨慎。“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这旅人也须将得到的信息经过自己的判断。这两面,稍一偏颇,便酿成大悲剧。那个亡羊补牢的人不是付出代价后才懂得倾听?楚怀王不是因为顽固不化,不听从屈子进谏,才客死他乡?相信自己,又要善于倾听,成功的道路才会平坦无荆棘。

相信自己,我有我的原则,我的背囊中有一件“坚守”的法宝。

善于倾听,我把智慧集中,我的行囊中有一双善倾听的耳朵。

摆出一副善于倾听的耳朵,用心去判断,相信我自己,你看,成功的大门正缓缓开启!

【篇二:以人为镜,三省吾身】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时刻反省自己,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以人为镜,以己为镜,正确认识自己更加完善。

唐朝是我国古代最昌盛的时期,明君李世民称!魏征为自己的明镜,魏征冒死进谏,阻止了多次李世民冲动的行动。开始,李世民对魏征十分厌恶,扬言要杀了魏征,后被长孙皇后劝阻。李世民冷静下来以后,反省了自己的行为和魏征的进谏并及时制止,才令自己的的错误没有延伸到底。在公元692年,直言进谏的魏征病逝了,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难过,便用“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纪念魏征,这体现出李世民对魏征的评价甚高,魏征是唐太宗反省自己的一面明镜。

古时的“将相和”是令人赞叹的。廉颇处处与同事的蔺相如为难,但蔺相如有不与之计较的宽大胸怀。当廉颇听到蔺相如对敌狠对友宽的肺腑之言后,反省自己,最终悔悟,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二人终为好友,这一文一武成为赵国在乱世不乱的稳固力量。“将相和”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因为有廉颇的反省,才有了赵国的一时繁荣。

韩愈年轻的时候曾到朋友家作诗会友,在他创作的时候,因为情绪太激动而打翻了朋友的一只碗,回到家里反省自己:虽然是打破一只碗的事情很小,但是我如果在办公的时候也意气用事,岂不坏了大事?于是思虑一会之后,便登门谢罪,削掉一束头发以作誓证。朋友被他的这种精神所感动,更加的信任韩愈,成为至亲至信的人。

反省可以让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作为一名中国人,谁都不能忘记近代屈辱的历史,由于落后,中国贫困羸弱,犹如案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但是,今天我们反省自己的过错,不再闭关锁国;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如今已经向世界强国之列迈进。反省可以让一个民族复兴,让和平永驻世界各国。

反省,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荆棘为坦途,化柳暗为花明。反省更如一面明镜,正衣冠,明事理。反省有诸多魅力,何不多多反省自身,多多反省自己的错误。既可以及时阻止自己的错误,又能使他人对自己更加信任。如此一举两得,何不为之?

热门推荐
1苏东坡的朋友圈
2那一刻,我读懂了你
3我心目中的黄河
4有意义的春节作文
5西湖边的那只小松鼠
6第六单元作文我学会了
7走过长春花未央
8妈妈真聪明
9家乡的月饼
10念念春风
11年轻的心
12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13谁也不能施舍你未来读后感
14我爱柳树
15我心中的价值观
16一部人生的教科书——《道德经》读后感
17让生活低配一点
18美丽的春天
19孤独的寂寞
2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1成功的尝试
22寒风中的感动
23我不相信眼泪
24给妈妈的一封信
25冰糖葫芦
26游上海
27成长的蜕变
28观察蜗牛
29记事的作文
30难过的周末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