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变废为宝】
在炎炎夏日,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喝上几瓶饮料,喝完之后,会留下一些空的饮料瓶,如果扔掉太可惜了。今天,我们就来将它们“变废为宝”。
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有:饮料瓶、手工剪刀、双面胶、各种颜色的毛线、卡纸还有油画棒……一切准备就绪,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施展魔法吧!
第一步,我们需要用手工剪刀将饮料瓶剪开,为了不伤到手,我还把边沿仔细地修剪一遍。第二步,在白纸上画出我喜欢的小熊头像,用油画棒像化妆师一样给小熊化妆。不一会儿,小熊就有了一头黄金的卷发和红扑扑的脸蛋,可爱极了!第三步,我们把小熊贴在卡纸上,并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将它和卡纸一起剪下来。第四步,我们帮饮料瓶设计一身漂亮的衣服。我先把饮料瓶整个贴满双面胶,可是手工剪刀并不好剪,直接被双面胶黏住了,我需要费好大的劲才能掰开它。突然,我灵机一动,直接用手撕岂不是更容易。然后我用彩色毛线一圈一圈地绕在瓶子上半部分,下部分我用包装纸给瓶子穿上一条花裙子。你看,这样一身彩色上衣搭配花裙子的设计是不是很漂亮?最后一步,把可爱的小熊贴在饮料瓶上。哈哈,一个精致的笔筒就诞生啦!
这次小制作通过我们的巧手,把“废品”变成“宝贝”这样既环保又有趣,你也赶快来试试吧!
【篇二:问心无愧】
一条悠长寂静的青石板路,不知承载了多少孤独,零碎地接在一起,似一件残缺不全的风尘往事,仿佛一触便会如潮涌般地倾泻出来,溅得人一脸忧伤。雨蒙蒙地下着,随着尖叫埋怨的风声,我的心割的生疼。
举着雨伞,在这阴暗的雨天里,我回想起了放学前的那次争吵。
“你为什么将我的笔摔坏了?”这声音里包含着气愤和质问。
我循声而去,竟是她——我的闺蜜。她秀气的脸涨得通红,眼睛里隐隐透出一股厌恶,看似华丽的金丝眼睛下,竟是一种抵触的愤怒,愈看愈像恶狼对仓鼠的不屑一顾,如同阴冷墙角边爬满青苔而微微泛青的石头,或是掀开窨井盖得下水道里泛出的陈年浊臭。
一种涩涩如青橄榄的苦楚涌上心头,之前我们是那样友好,是一天不见就心慌,见了面就似用胶黏在一起了一样。她竟然会因为他人的几句闲言碎语,晦诌栽灾,就与我反目成仇。
我忍着泪摇了摇头,她却以为我心虚,依旧不依不饶,甚至用几近嘲讽的语言讲道:“摔了就摔了,还这样抵赖,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真是算我看错了人,交过你这样的朋友。绝交!”
当听到“绝交”这两个字的时候,我的心颤了一下,原来我们之间的友谊是这样脆弱,微博到都抵抗不了几句闲言。
“我真的没有摔坏你的钢笔。”我几乎是叫出来的。
“事已至此,我也无话可说,既然你这样认为,那就随你吧,我不想撕破最后一点颜面。”说完,我背过脸去,往事浮于心间,任酸涩的泪滑过脸颊。
风缓和了许多,恬淡宁静、拂醒了回忆中的我,迷茫中的我,伤感中的我。霏霏的雨默然洒在我的脸上,既然我没有做,我就不应该去承认,身正不怕影子斜。这样一想,那条我过的青石街道,经了那雨丝,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滑腻可爱了。
我抬起头,一只不知名的蓝鸟叫了鸣声欢悦,清脆,如流水击在淡青色的磐石上,流下一串串薄荷糖般的音符,一阵清爽,正衬了我的问心无愧。
【篇三:贴福字】
马上就要过年了,过年要做很多事情,我最喜欢的是贴福字。
我拿了一张红色的正方形纸来写福字,纸的中间有一个金色的圆圈,圆圈里有条龙和一只凤凰。我大笔一挥就把福字写好了。拿回家,爷爷说:“这是谁写的福字?”,我说:“是我写的呀!”,爷爷又说:“真是你写的?写的很好看”。我听了之后非常开心。
大年三十下午2点左右,我和爷爷一起贴福字。我问爷爷:“为什么不可以用去年的福字呢?”,爷爷说:“是因为新的一年要有新的福气”。爷爷把福字按在门上,然后问我:“有没贴歪?”,我说:“左边太高了,往下一点,右边有点低”,“停!”,然后我用透明胶黏在福字上。一张福字就贴好了。可是还有好几张要贴呢,现在我终于知道贴福字也很累。
爸爸回来之后,看见门上的福字,就问:“这是谁写的福字呢?”,“是我写的”我说,“那以后每年都你来写”,我心想: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书法,写出更好的福字。
贴完福字我们就吃年夜饭,晚上看春晚,今年过的年是我过的最快乐的一个新年。
【篇四:壁虎】
现在已经是四季中的夏天,许多小动物开始蠢蠢欲动,有蚊子、苍蝇、壁虎等等,也许大多数人觉得它们是害虫,对,没错它们确实是害虫,但是如果善于观察,你就能从它们身上受到启示,这也许是大自然的赠送礼物吧。
在墙壁上,我们往往能看见壁虎在倾斜90度的墙壁上正常行走,我看着看着,身体情不自禁的动了起来。我走上床,一只脚站在床上,一只脚“粘”在墙上,两只手放在墙上,三二一,出发,“扑”。我整个人四脚仰天,背上如穿针一痛,我心想:为什么壁虎可以爬墙呢,而我不能,我怀着好奇心去找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原来壁虎脚上有吸盘,吸住了墙壁,所以就不掉下来。
看了昆虫记之后,我有了想法,拿了一双手套,一个双面胶和剪刀,首先把双面胶黏在手套上,然后用剪刀剪去多余的,接着把双面胶外面那层撕开,大功告成,虽然可以,但是脚没有,如果有游泳时的蛙鞋就好了。
人根据壁虎脚上的吸盘发明出了超级胶水,我还想发明一个可以登山的鞋,你穿上以后,可以想壁虎一样爬上陡峭的山峰,甚至是墙壁或者天花板。
大自然还有其他许多的动物身上藏着启示,等着我们去发现。
【篇五:亲情不朽】
亲情是在你放学时一把及时的伞?亲情是在你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父母的关怀?亲情是你觉悟时给父母洗一次脚?这些是我们惯用了十五年的亲情话题。但亲情并不都是这些。
成长至今,看过了许多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于是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往往是最亲的人,在面对亲人的离开,只是沉默的注视着他冰冷的身躯,偷偷地哽咽。而那些没有血缘的亲人,却咆哮般边哭边抹眼泪。如果真的为一个人悲伤,那一定是安静的过程,只有最亲的人才会希望他爱的人安然离去,并且不要看到他的悲伤,这就是亲情,一种不浮躁、不夸张的感情。
同样地我也偶然发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次去外婆家,刚下车,就看到外婆笑着迎着,妈妈淡淡的一声“妈”却能在外婆心里荡漾起来。于是娘俩便有说不完的话可以聊,外婆对妈妈的关怀远超过对爸爸。大到只是让妈妈工作也要休息,小到只是为妈妈拂去遮掩的碎发,而妈妈对外婆,温柔到只是帮她用透明胶黏好陈旧的木桌,霸道到只是责怪她这么热的天还辛苦的为别人干农活。有时这样小的事情就会令人心生感动。而一次回奶奶家,刚下车,便是奶奶对爸爸的关怀。在爸爸忙着准备晚餐拣菜时。,奶奶“眼尖”地发现爸爸身上红红的蚊子块,二话不说就找来花露水在爸爸腿上涂抹,一遍又一遍不放过任何一处,涂完右边又想去涂左腿,但其实根本没有。后来吃晚饭时,忽然聊到工作繁忙的爸爸午饭问题,奶奶立刻问道:“你午饭怎么办呀,在哪里吃呀?”面对爸爸回答的一句“你还担心我没饭吃呀!”奶奶也只是笑笑,掩饰着自己好像很窘迫的问题。有时候这样的小问题也会让人心生温暖。
不是生病关怀,不是下雨送伞,也不是洗脚感恩。但却也是一种亲情,一种别人抓不住的亲情。我并不是觉得外婆不疼爸爸,奶奶不爱妈妈,而是深深切切地感受到一份最朴质的感情。只有最亲的人才会对自己最爱的人做出一些明知窘迫微不足道却心甘情愿的事,这种最亲的人就是所有孩子父母。可能未来我们会离家,会有自己的爱的人,会有自己的一切,虽然父母会因为你而疼他们,在乎你所在乎的,但是归根到底,他们最爱的,只有你一个。
当你以后越走越远,突然一个人安静下来,倍感孤独时,要记得,你的身边一直都有那么两个人陪着最亲爱的你,那样的亲情才是不朽的。
【篇六:看病记】
从大大前天开始我的肚子就开始难受,一直难受到现在。于是在今天早上我和妈妈准备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到了医院我们挂了号,然后静静的等待。
终于到了我们,我坐在医生面前,医生给我把了把脉,把玩右手把左手,然后淡淡的说了一句“肠胃炎”。听到这个词我吓了一大跳——肠胃炎!听起来好严重的样子啊!医生给我开了药,又给我贴了四个膏药。
我从在车上发现了一盒名叫“藿香正气水”的药,我打开一看,外形和小时候喝的感冒灵一模一样,就毫无防备的一口喝了下去。
但是,下一秒我就后悔了。
这藿香正气水儿简直是我这辈子喝过最难喝的药了!刚入口时,我感觉我在喝风油精,口中充满了清凉,然而当我咽下去时,我瞬间就呼吸困难了,嗓子干的要命,并且这痛苦还伴随着如同黄连一般的苦,我立马喝了一大口水,才慢慢地恢复了过来。
回到家后,我肚子上的膏药是用胶黏住的,所以其痒无比,让人忍不住去挠。而且因为我是坐着的,最上面的膏药开始脱落,还需要我自己用手粘回去。
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一天了。
【篇七:抓知了】
夏天,我们常常会听到知了没完没了的叫声,好像是知了因为天气炎热而很烦躁,发脾气似的。在家时,经常听到,于是老爸提议去抓知了。
抓知了需要准备工具。有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和鱼竿。我们先在鱼竿最顶端贴上透明胶,防止双面胶黏在鱼竿上弄不下来。然后再把双面胶胶在透明胶上,缠上厚厚的几圈。带上自制的抓知了神器,带上一个塑料盒子,我们雄赳赳气昂昂地下楼了。
可别小看了知了,它们藏得可好了!远远能听见知了的声音,感觉树上有一群知了,正在开会。可是当你蹑手蹑脚地走近时,发现知了的叫声忽然停了,甚至一点点有知了的迹象都没有。我的眼睛像B超探头一样寻找知了。树叶上,树枝上……地毯式地搜寻着,却一点知了的影子也没有发现。
“这里有一只。”老爸压低了嗓音,叫了一声。我连忙跑到老爸身边,循着老爸手指的方向,我在干枯的树干上发现了一只知了,黑乎乎的知了,贴在树皮上,颜色和树皮一模一样,看上去就跟树皮上的一个树疙瘩一样。我暗暗惊呼:“知了的防身术果然高明。”老爸举起鱼竿,将鱼竿头上的双面胶慢慢向知了靠近,知了似乎并没有发现危险的临近,一动不动地趴在树皮上。我紧张地盯着知了,大气也不敢出,就怕自己的喘气声将知了吓跑了。老爸突然发力,鱼竿顶部不偏不倚正好粘在了知了的背部,知了被粘性很强的不干胶紧紧粘在了上面。只见知了拼命扇动翅膀,发出噗噗噗的声音。爸爸把鱼竿拉下来,将知了移到我的眼前,希望我能够将知了从鱼竿顶端取下来。看着知了的翅膀像风火轮一般拍打,发出的声音也特别吓人,我很害怕,直接躲开了。
最后,妈妈把知了从鱼竿上取了下来,放到了那个塑料盒子里。我仔细观察起知了来,这知了可能已经知道自己无法逃脱,显得特别安静。它的翅膀因为不干胶的威力,变得残缺了,估计再也不会飞了。它的头部像是戴着一个黑色的头盔,那头盔又黑又亮,神气极了。身体和普通的甲虫一样,呈竹节样,感觉应该是软软的。妈妈说,在她老家,知了是一道美味佳肴呢!
我轻轻地打开盒子,希望知了能自己飞走。结果它一动不动,也许是生我们的气了。我央求妈妈把知了放回到树皮上,可是趴在树皮上的知了依然不动,好像用沉默来抗议呢!我轻轻推了推知了,它还在生气。好吧,知了,原谅我们打扰了你的生活,希望你依然能欢快地唱歌,快活地生活。
【篇八:做灯笼】
昨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植物园(由牛通社举办)参加活动——做灯笼(俗称:百吉灯)。这件事说来话长,我还是从头说起吧。
依稀记得,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物园做灯笼。
刚到地点,就看到了许多小记者在门口等待(我也是小记者)。
终于进了“工作室”我们按顺序一一入座,桌子上摆放的工具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一应俱全,有胶水、双面胶、颜料、画笔……大家即紧张又激动因为要开始做了。
第一步:搭骨架
老师让我们从盒子里拿出8根短的小木棍,在缺口处粘上胶水进行拼接,别小看了这搭骨架还是需要点技术含量的。
第二步:搭支架
虽然步骤跟第一步一模一样但却异常难搭,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小妙招——找准角度。
我仔细观察发现是90°角(成一直角),终于搭完了,做灯笼的活动已经进入白热化地带了。
第三步:贴油纸
贴油纸这个步骤比较难,因为油纸较大需要裁剪一下,我们拿起剪刀开始剪,教室里充满了咔嚓、咔嚓的声音。
第四步:粘蜡烛
粘蜡烛很简单,只需将泡沫胶黏在蜡烛底座即可。
灯笼做完了,转眼就要和同学说再见了,我们拍照留念,最后只好依依不舍的道别了,虽然相聚很短暂,但却让我们乐趣无穷啊!
【篇九:打糍粑】
又是一个新年到,处处充满着年的味道。在我的老家可热闹了。打糍粑、做年糕、包饺子、做汤圆、熏腊肉……这其中,要数打糍粑最有趣了。
首先,将糯米放入缸里浸泡6—8小时,然后用竹筛把水沥干净,再将其放入锅中蒸熟,蒸熟之后,将糯米倒入粑缸中,但不着急打,需要将糯米碾压成米团才可以开始打。
浸湿后的粑锤很重,我摇摇晃晃地拿起粑锤,高高地举起来,对着糯米团狠狠地砸下去。“嘭”随着响亮的一声,糯米团开花了,米粒似乎害怕“挨打”,都逃也似的躲开了。因为刚开始打,米团不是很粘,我毫不费力就提起了粑锤,再来一锤,拔出来,又来一锤……
慢慢地,米粒越来越碎了,糯米团变得越来越粘,砸下去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沉闷了,我使出吃奶的劲才能把粑锤拔出来。到后来,那锤子像强力胶黏住了似的,米粒也完全不见了,我每拔一次粑锤,简直是难上加难,硬是拔不出来,只能请大人帮忙了。
好不容易打好了,往手上抹一点油,扯出巴掌大小的米团,搓成团,然后轻轻压下去,压成圆形,一个白花花的糍粑就大功告成了。
看着满桌的糍粑,我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