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杨氏之子》扩写】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中有一个儿子,九岁,非常的聪明。
有一天,风和日丽,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来到父亲家,发现父亲不在,于是,孔君平把屋里的小孩见了出来。小孩看见了有客人来了,说:“哦,原来是孔叔叔啊!”小孩子连忙拿出一些水果,其中有杨梅。
孔君平看见了,心想:他们都说他聪明,那我就考考他吧,看他是不是很聪明。突然,他看见了桌子上有一盘杨梅,心想:姓杨的杨和杨梅杨不是同一个杨吗?那我就考考他这个问题吧。孔君平手指着杨梅说:“是你家的杨梅吗?”小孩听了,心想:你想考我,不可能!孩子马上回答说:“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呀!”孔君平听了,觉得这个孩子很聪明。我可太低估了他了吧!
【篇二:黑夜不懂白天的亮】
你紧紧地抱着那个美丽的女人,眼神却是那么的苍白,那么的无助。
这个美丽、精忠报国的女人,已被自以为得计的梁王割喉,打入水牢,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你欲哭无泪,问苍茫大地,何为忠义?何为兼爱?
为了使那梁城能免于战火的摧残,你违背了墨家的指示,不惜跋涉千里。期间,磨穿了多少双鞋,饿了多少次肚子,可能,连你自己也记不清了吧!
为了使墨家的济世情怀能让人信任不猜疑,你自然恪守教规,身体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睡,给你马厩的地方,你倒头就睡;穿,给你结实的布鞋,你一概拒绝;吃,影片没有镜头。如果有呀,肯定不会是宫里的大鱼大肉。
为了使这梁王的梁城能在黑云压城的赵军铁蹄下保住,你将生命置之度外:敌军的弓箭射穿过你的身体,带毒的匕首也差点刺中你的胸膛。
可是,最可怕的不是弓箭,不是匕首!而是君王手中的权杖!
终于,当你带领梁国军民击退赵军;终于,当赵军如潮水般退去;终于,梁王的权杖像吐着信子的毒蛇,阴森森地刺来。黑夜下,抓捕的场面随之展开,鲜血随之喷涌,哭声喊声扑面而来……
死的不是你,而是深爱着你的女人,爱戴着你的民众,尊敬着你的将士。他们护着你,黑夜里让你逃出梁城!
你拯救了梁王,拯救了梁国,如今,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为了大地的生机,白天给黑夜以光明,可黑夜怎么能懂白天的光亮!
唉,可怜,可悲……
“革离,这就是墨家奔走呼告的救世生民的‘兼爱’‘非攻’吗?”我一遍遍在心里问你。可是,这样肮脏的君王——专制暴戾、不讲道义、翻脸不认人,真值得你——不,是你们——去爱与保卫吗?
不值得呀,不值得呀。
现在,你只爱她,只爱那些敦厚的百姓,只爱那些为保卫疆域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
你的手,抱得更紧了,但还能唤得回她吗?
黑夜的水牢,在薄薄的月光下,我分明看到,你眼睛里流转的一层泪,凝成坚冰……
【篇三:呼唤文明】
文明,这对人人都熟悉的字眼,他因何而流传呢?我认为文明是种温暖,文明更是出于对人对事的一种开怀的心理。由古至今,文明就是礼让、宽容和体恤的代名词。
孔子说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点出了文明的主旨。也许生活中我们并不难发现“勿施于人”的例子,公车内年轻人为老年人让座,因为他们知道站着是辛苦的,为了不让老年人受累,他们选择自己站着;地面上的一张纸屑,轻轻的弯腰也不无诠释着“勿施于人”。可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的心,自己不愿意别人如何对待自己,自己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孔子的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从中国古代就流传开来了。中国战国时期,梁国和楚国是相邻的两个国家,两国的城门外都种了西瓜。梁国的农夫十分勤劳,每天都给瓜苗浇水、施肥和除虫;而楚国的那个农夫则对瓜田疏于打理,整天躲在棚里纳凉偷懒。西瓜收获的季节到了,楚国那个懒惰的农夫瞧见邻国的瓜秧十分茁壮,而自己种出来的瓜秧瘦黄矮小,于是起了坏心。一天夜里,他偷偷到梁国的瓜田里偷了最大最好的西瓜,而后又将西瓜地践踏,把瓜苗连根拔起。而他这些行为,被躲在瓜棚的梁国农夫一一看在眼里。梁国农夫虽很气愤,却没有马上站出来指责楚国的农夫,而是禀告了梁国国君,并建议国君把楚国的西瓜地也破坏掉。国君听后,并没有生气,思考了片刻,说:“楚国的农夫确实很过分,可是我们明明也不希望他这样对我们的,如今,却要用相同的方法对待他们吗?这可行不通。”农夫顿时明白了,这正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啊!梁国农夫不但没有报复楚国,而且他还每夜偷偷给楚国的瓜地浇水施肥,楚国的瓜秧长得一天比一天好。这些举动后来被楚国农夫发现了,他大为感动,并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于是他去跟楚国国君上报了这件事情。明白了事情原委的国君对这位农夫进行了惩罚,并且让他送了一批西瓜给梁国赔罪。从此,两国成为邻邦好友,两国的居民们也文明地交往。这一太平的景象,完全是因为梁国的谅解,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高尚情操。
我相信,把一个好的习惯推广,会带动和延伸更多美好的传统文化,对我们身边的人,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一种和谐的润滑剂。让大家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你会发现施比受更快乐,施与别人快乐,施与别人关怀,那即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