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残腊的作文

【篇一:春节联欢晚会】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这首诗写的就是除夕夜,而今天就是2017年的最后一个晚上,也就是除夕夜。

说到除夕夜大家一定会想到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放爆竹。可是令我记忆最深的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了。

一吃完年夜饭,我们全家便一起坐在了电视机前准备收看春节联欢晚会。

晚上八点整,央视财经频道上的春节联欢晚会便准时开播。

春晚开始了,大幕慢慢地拉起,只见舞台上五光十色,处处洋溢着过年的热闹气氛。舞台上的人们穿着各种奇特的服装,手舞足蹈的为我们表演了第一个开场舞《万紫千红中国年》。只见演员们一会儿上下起伏的摇摆着身子,一会儿又跳起来圆圈舞,一会儿又表演起了杂技……他们那优美的舞姿,华丽的服装看的我眼花缭乱。

表演完了之后,主持人开始主持其他节目:《欢乐的节日》《真假老师》《赞赞新时代》《学车》……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相声《我爱诗词》了。

这个节目是由冯巩、贾旭明、曹随风、侯林林表演的。它以相声的形式向我们诉说了中国诗词有着无限的魅力。整个节目幽默风趣,好几次都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那个说地名猜诗词了。

不知不觉中2017年已向我们挥手告别,迎接我们的是崭新的2018年。

【篇二:红包争夺赛】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哈哈,终于迎来我盼望已久的除夕了!

那天,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而我们姐弟几个只能待在家里,因为爸爸妈妈为春节忙得陀螺似的,只有外婆在家陪着我们。

外婆见我们一个个待在家里无聊,便说:“你们这帮猴儿,来,外婆给你们找点趣儿”。我们听了都一蹦三尺高。外婆神秘地进了房门,关上了。过了一阵,她拿来了一大扎红包袋说:“这里面只有一个红包袋里装的是100元的,其他都是小红包。”我们听了兴奋极了。外婆把装好的红包放在一个盒子里。它们一个个红艳艳的,好像在跟我们说:“快来抢我吧!我肚子里装着很多钱。”最后,外婆拿来几条丝巾,把我们的眼睛都蒙上,说:“计时1分钟。”

开抢了,我双手伸出,先是摸到一只胖乎乎的小手,我故意抓住那手说:“哎啊,大红包!”妹妹大叫着:“别碰我的手啊!”说着她故意撞了我一下,我还想逗她,外婆说:“你俩再争,红包可就没了。”我只好专心作战,很快摸到一个扁扁的红包,我想:这红包“肉”不多,里头肯定才1元,于是我放弃了。接着我又摸了一个鼓鼓的红包,心里暗想:这么厚!里面一定有10张十元钱!我心里可美了。“一分钟到!”外婆话音刚落,我们便举着自己抢来的红包,争相恐后地说:“我先拆!”“我先拆!”外婆听了,说:“那就按年龄从大到小来拆吧。”第一个是我先拆,我自信满满地说:“你们看,这红包鼓鼓的,一定是最多的。”我激动地把红包拆开,天啊!里面全是一角的,总共加起来才1元。我特别失望,心想:难道不是红包越鼓,里面的钱更多吗?弟弟妹妹看到我总共才抢到1元,便哈哈大笑。外婆看到我一脸失望,笑着说:“我的小傻瓜啊,别先被它的外在迷惑了!”

第二轮抢红包开始了,我手一伸,摸到了一个干瘪的红包,莫非,这里头是100元?外婆的话又在耳边响起,我决定冒险,选这个“瘦子”……时间很快过去了,外婆宣布拆红包了。

“五元!”“十元!”“一元!”我紧张地把它拆开,一张鲜红的钞票露了出来,姐弟们凑了上来,眼里全是羡慕,我开心地举着它绕着外婆跳啊叫啊!

这一次抢红包,着实有趣,我亦明白:万不可在意事物的外表。也许,有些东西看起来平常,但却拥有充实的内在。

【篇三:年味】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题记

“噼里啪啦——”一阵阵鞭炮声敲响新年的钟声。今日,便是除夕了。

家里早已收拾得干干净净。火红的灯笼映出人们幸福的笑脸;崭新的春联包含着人们对新年美好的祝愿;倒挂的福字也是我们对新年好运的向往。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活着,熏了大半月的腊肉,已在锅里待命;我和妈妈包的千奇百怪的饺子,静静的躺在案板上;香喷喷的八宝饭也在爸爸的手下渐渐成型。看来看去我也帮不上忙,索性去外面玩一会。

可现在天色还早,玩烟花也是无趣,我便看着邻居家的熊孩子们炸鱼塘:他们拿着一盒刮炮,拿出十几根往盒子轻轻上一刮,再用力往池塘里一扔,一声巨响后便是一圈巨大的水花,还会飞出几条小鱼。胆大的在边上淡定的看着,胆小的早就跑远了。这样的动静自然是会惊动别人,不过大家只当是给除夕夜预热了。

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是吃团圆饭了。满满一大桌子菜,让人垂涎欲滴。大人们喝酒庆祝,分享着这一年的收获,而我只顾着吃,时不时还要接受大人们的提问,虽然很不想回答,但这也是家人们满满的爱意啊!

大快朵颐之后,爸爸烧了篝火,大家围坐在火边,耳边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在这红色烟雾中,越来越多的的烟花加入这盛宴里。灿烂无比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舞,有的好似一把撑开的巨伞,有的好似天女散花,有的又好似一条舞动的龙;把天空点缀成一座大花园。时间一点一滴过去,马上就是新的一年了。

“砰!咚!”十二点了,新年到啦!鞭炮声又热烈了起来,又是一阵绚丽的烟花。耳边是一声声真诚的祝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的一年,也要继续努力啊。

【篇四:年味】

一年一年的过着,一年一年的长大,于我而言,年味就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噼里啪啦中寄予来年的美好期望;年味就是“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在欢聚一堂的家宴中为旧的一年画上句点。

年,我过了17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记忆的碎片中,儿时的年是最最使人欣喜、感动的,年味是最最浓厚的。曾经,我们的年过的何其单纯啊!

儿时的我,最爱偷偷地抱出我的小猪储蓄罐,轻轻地摇摇,抠出一两个硬币,心里雀跃得不得了,拉起手边的小伙伴就背着爸妈溜去了小商店,一脸笑得稀烂的,冲着老板脆生生地喊着:“叔叔!买花炮!”花炮到手了,就爱和小朋友在中午的时候噼里啪啦地往地上摔,花炮也就噼里啪啦地在空旷的地上响着。但这样疯的后果就是,邻居阿姨逮住我们进行教育:“中午还让不让睡觉啦!”这是我记忆中的年味之一。

当然,肯定少不了可以名正言顺地玩通宵的除夕之夜了,平时家里人都是小孩子长身体不准10点以后睡觉,除夕却可以和兄弟姐妹一起嗑瓜子、聊天、打牌、看春节联欢晚会,真的非常开心。还有还有,我们的团圆饭,一年中极少可以看见在外打拼的家人都欢聚一堂,尝着可以让我们热泪盈眶的家的味道。

但是,不得不说,现实总是残酷的,我们所熟知的年味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着。以前红彤彤的排排大红灯笼,仿佛大家都约定好了似的,现在街上却是稀稀拉拉的几点红星。团圆桌上也是缺一少十的,难得再聚齐了,就连我最爱的花炮质量也大不如从前了,不知道是不是年味淡了,制作商都懈怠了工艺,大伙玩起都不尽兴了。

我们的年味怎么淡至如此?是不是大家都忙,回不了,即使倍思亲都有心无力?是不是大家过了太多次的年,有些腻了,要清清口?是不是社会发展得太快,让我们都不由自主的迷失了自己的心?我们中国人自古都讲究“根”这个东西,人的一生不论过得多么的璀璨成功,老了都不免想要寻根,回归故土,这是所谓落地生根。其实年也就是我们的根,我们中国的根,换句话说其中的文化就是根。

年味,一朝一夕的,饱含了我们的故乡情怀,他不该淡去,也不能淡去。

热门推荐
1我好想做一只蜜蜂
2家乡的年夜
3那次玩的真开心
4幸存的温暖
5错怪
6美丽的小山村
7尺和刀
8外婆家的后院
9天生我材必有用作文800字
10我的幸福
11我的弟弟
1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续写
13写对话童话的作文
14关于父爱的作文
15致妈妈的一封信
16我想象中的学校生活
17特殊的礼物
18家乡的小树林
19心中最美的风景
20我学会了做蟹皇堡
21漫画老师
22十五岁的标签
23夏天的美景大明湖
24邂逅沪语
25家乡的小河
26难忘的夏令营
27掌声响起来
28走出恐惧
29一年一度的体操比赛
30那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