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太湖美景】
太湖三白,美味无穷。九月一日,太湖休渔七个月后开捕,太湖鱼市便热闹起来。
秋高气爽,恰逢周末,我们全家奔赴太湖边大采购。沿路上美景如画。蓝天中的白云变化万千,有的如棉花糖般,有的像龙头,有的像奔马,一路跟随。太湖沿岸的座座青山,真正印证了习大大的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人忍不住大口呼吸,大声赞美。
到达太湖一号桥和太湖二号桥,立马可见一片丰收的场景。靠着湖边,停满了一艘艘满载而归的渔船。岸上的吊机在不停地将整筐的鱼虾运输到马路上依次排队的大货车上,装满后,立即送往各地。我们停好汽车,前往鱼市。一路上满是渔民晾晒的白虾、鱼干。走到二号桥,恰逢桥边不远处的渔船收网。随着渔网不断缩小范围,白花花的大鲢鱼蹦跶出水面老高一截。船上渔民们一个个眉开眼笑、咧开了嘴,掩不住的丰收喜悦。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太湖里哪来这么多鱼啊?这么多渔民都在捕鱼,鱼会不会灭绝呀?”爸爸说:“正是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太湖水产的长远发展,政府规定每年太湖要从2月到8月休渔七个月的。这样就能保证鱼类的正常繁衍,也保证了渔民的收成。”
我们到达太湖渔市。集市内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各家商户都是门庭若市。我发现那些商铺跟普通商铺是不一样的。它们都是前后贯通的,前面是鱼市,面对我们买家,后面则直通太湖。一有自家的渔船靠岸,立马会有渔民分门别类地接收物资,及时补充各种水产。各家商户门口一个个大水箱里,装满了新鲜的太湖水产,太湖白鱼、大花鲢、太湖银鱼……特别是那些大花鲢,足有十几斤重,一点都不输于旁边的大青鱼呢!而相对应的太湖银鱼,个头那么小,白白的,嫩嫩的,还都娇贵地躲在冰水里。我们货比三家后,爸妈挑选了我最爱的白鱼、银鱼和鲢鱼,我都等不及要快些回家品尝那美味的鱼头汤了。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太湖的美景,更有太湖的美味!
【篇二:捕鱼】
今年放暑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去河南姥姥家了,我非常高兴!
大舅是养殖专业户,有一个养鸡场,还有一个很大很大的鱼塘。一天,舅妈对我说:“咱们中午做鱼吃吧!”我说:“好!”这时,大舅走过来对我说:“走,我带你坐船去!”“好!好!”我高兴地跳起来。
我们来到鱼塘边。上船的时候,小船晃晃悠悠的,可是我一点儿也不害怕。到了鱼塘中央,大舅把网撒向水中,撒出去的网好像一朵朵漂亮的小花儿。过了一会儿,大舅开始收网了。“哇!好大的鱼啊!”我激动地站了起来,小船猛地一晃。“小心点儿!”舅妈拉了我一把说。好险!差点儿掉到水里去。大舅看了我一下,笑了,我们三个人都笑了。看那一条条大鱼,活蹦乱跳的,有鲤鱼、花鲢……每条鱼都有四五斤重。
中午,舅妈做了红烧鲤鱼,真是美味极了!
这次的捕鱼经历真令我难忘,等到再放假的时候,我还要去姥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