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制陶的作文

【篇一:陶艺传承文化】

早在万年前,华夏子孙就掌握了制陶的方法。万年后,中国人民制陶的技艺越来越精湛,更是出现了许多闻名中外的精美陶器。

在去年的陶展上,我有幸欣赏到许多精美绝伦的名陶。精简布置的会场,冷光照在陶器表面,反射出清冷的光,像是穿梭了万千岁月,向我诉说往昔。不知不觉,便沉醉于这古香陶光中。

那是一个略带金色的陶型花瓶,涂上了黑色的花纹,绘着一排排骆驼,一个背着包袱的商人。黄沙漫漫,驼铃清脆。他微眯着双眼,是风沙迷了眼,还是驼铃交织的乐声使他心情愉悦,抑或是前行的远方,是充满希望的极乐净土?这一切都不得而知,人们只能看着陶出神,沉醉于联想中的故事。

我仿佛看见巧手的匠人,将一捧黄陶土摆放在陶轮上,一点点塑造着陶的胚型。他的双手厚实而又粗糙,长满了细密的老茧,而他的眼神,严肃认真,炽热真诚。他的双手轻轻地抚摸着陶面,像是遇见久别的朋友,像是对待自己的亲孩子。终于,陶的胚型完全做好了,他将陶放入窑中,经高温烧灼,陶永远定型。最后,匠人捧起陶花瓶,上釉,涂上黑色花纹,绘上他的骆驼和人物。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手细细地描画着。他也沉醉了,沉醉在这创造的过程中。

我还观赏了一个土黄色的陶碗,它的做工没有那么精细,可以明显地看出碗口有些不齐,碗身有点扭曲,所绘的也不过像儿童画一样的鱼儿。可是,这样一个陶碗,它诞生于新石器时代,它由远古的祖先们创造,这使它的一切都让人赞叹不已。它用自己脆弱的身体,告诉我们先辈们的智慧,将万年前的信息传达给今人。人们指着它歪斜的身体,都笑道:“陶‘醉’了!”

观赏过古人制的陶器,再看看今人的作品。著名的宜兴紫砂陶壶,据介绍,用它泡茶可使茶香更为浓郁,久而久之,陶壶也会染上茶香,因而被冠为茶具代表。

云南建水陶,陶制光滑细腻,雕刻着花鸟竹林,给人以无限的视觉享受和文学熏陶。还有重庆的荣昌陶,装饰朴素大方,体型小巧,既实用,又美观。

漫步于陶展中,我仿佛看见时间的光,互相映照,互相交汇,它们都绵延到了更远的地方。而陶器默默地讲述着光阴的故事,不觉间,陶醉了,陶醉了……

【篇二:我心中的美庐陵】

庐陵,她深藏在我的心中,那里的天空总比别的地方蓝,那里的水总比别的地方绿,那里的人也是总比别的地方善良……庐陵,在我心中是那样的美。

我心中的美庐陵,她美在文。庐陵历史悠久,庐陵文化源远流长,有文天祥、欧阳修、杨万里等众多的历史先贤。我去过庐陵民俗园,那里有久经沧桑的古街,有古典大气的古匾牌,有道理深奥的古诗训,还有用陶瓷造的“百工图”、“百戏图”。我也去过吉州窑遗址公园,据说1000多年前,这里最多的时候有十万名陶艺工人在烧窑制陶,我亲身体验了如何制陶,像古人一样,随着转轮转动,手里的泥巴转出各式各样的器物。我心中的美庐陵,我觉得应当接续传承好这深厚的庐陵文化,建设好的文明城市和美丽乡村,处处小桥流水、庐陵人家、民俗风情、江南园林,处处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

我心中的美庐陵,她美在绿。每次在庐陵文化生态园游玩,我都会被她的绿所吸引、所陶醉。远处的山、周边的树、身边的草,一片翠绿,生机勃勃。我心中的美庐陵,就该是这样的绿,山是绿的、水是绿的、城是绿的、路是绿的。一年四季有花,时时处处有景,这里的树会呼吸,这里的空气都是甜的。

我心中的美庐陵,她美在人。这里的人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他们文明礼貌,互相礼让,遵守秩序,和谐共处,整个社会充满爱心。

我也要做一个庐陵“美”人,热爱庐陵,热爱家乡,努力学习,长大了能报效家园、报效祖国,希望有一天能用我的双手来实现自己心中的美丽家乡——庐陵吉安!

热门推荐
1我在乎那些绽放的笑容
2生活需要微笑阳光
3我用我的眼睛看四季
4春天的校园
5为自己奔跑
6伸出我们正义的手
7人能百忍自无忧作文
8我的老家
9北京的快节奏
10红歌永远在我们耳边响起
11我的心爱之物小猫
12美味的扬州炒饭
13八年级作文
14我的小表弟
15一份特殊的作业
16我们家的小猪
17风雨声
18未来的帐篷
19告别小妖读后感
20草垛
21转身便是阳光
22冰箱
23家乡的枯枝牡丹
24星空遐想
25中海美景
26这就是我
27失败是成功之母
28写给自己的检讨书
29陌生人的善意
30第一次军训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