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御街的作文

【篇一:我们的节日——记者节】

2017年11月5号日,是第18个记者节。我们青年时报牛通社的小记者们到南宋御街,用采访的形式向更多的人们介绍这个特殊的节日。

因为堵车,我迟到了几分钟。当我赶到集合地点的时候,其他小记者们已经准备完毕,要开始采访了。我飞快地穿好记者马甲,抓起调查表,冲上街头,看准一位正在悠闲散步的阿姨,走上前去询问。她答应接受我的采访。

还没等我正式开口,阿姨走过来,看了看我的调查表,问我:“调查表上的问题,你都能回答吗?你自己了解记者这个职业吗?你觉得你在这个社会上扮演什么角色?”呃,这个……这个……‘’,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身上冒出冷汗,脸上一阵红阵白,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阿姨告诉我,作为记者,在采访之前,要对采访内容进行了解。听了阿姨的话,我认认真真地重新看了看自己手里的调查表,对于需要采访的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在做好充分准备后,我又重新开始了街头采访。

胸有成竹,剩下的几份调查采访都十分顺利,我很快就收集好了所有资料。通过这次采访,我知道,做一名好的记者,要先了解自己的采访对象,在采访时大胆提问,实事求是,担负起社会责任,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在有突发情况的时候,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报道。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文字和声音传达给人们。我要坚持自己的初心,持之以恒,以我手写我心,让自己成为一名最优秀的记者。

【篇二:南宋御街】

我的家乡杭州有很多景点,例如:闻名天下美丽西湖、历史悠久的南宋御街、偏安一隅的灵隐禅寺等等。今天我想跟大家介绍充满历史积淀的南宋御街。

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铺设的主要街道,一共使用了一万多块凹凸不平的石砖。南宋御街南面由皇城北门和宁门开始,经过鼓楼、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观桥,它全长4185米,是皇帝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第一个月到景灵宫拜祖宗时的专用道路。如今,南宋御街已经变得繁华壮观,左、中、右三侧的商品琳琅满目,吃喝玩乐应有尽有。中华老字号国医馆也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方回春堂、胡庆余堂、汤养元、万承志、泰承堂、同泰等等。游客络绎不绝,商贩们的叫卖声也此起彼伏。慢悠悠地踩在这斑驳而又充满历史浓厚感的青石砖上,我仿佛坐着时光机穿越到了古代南宋时期,街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繁华无比。

我之所以要赞美南宋御街,是因为它不仅再现了南宋的繁华景象,而且体现了杭州对古代建筑的保护,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篇三:吴山游记】

最近一次去吴山,是上个周日。秋天的杭州城是醉人的,视觉上的享受是因为渐渐染黄的梧桐叶或者银杏叶把南宋御街上的历史建筑群衬印得像一幅幅油画般;而嗅觉上的享受是满城的桂花开了,丹桂、金桂、银桂竞相争放,每一个街区角落都飘着淡淡的甜香。

中山南路的南宋御街,宜闹宜静。周末的御街是喧嚣的,历史建筑群和两旁的百年老字号店便都具有了意义,有了灵魂,似是在喧闹声中历史并未走远。时光在流动,年代在消逝,岁月却不曾将它们腐蚀,它们始终矗立在这里,迎接着无数个南来北往的游客的游览。历史建筑墙角的青苔,斑驳的铁门,坚固的石阶,无一不散发着年代感,无处不体现出杭城特有的历史厚重感。

移步到城隍山上,乃至登上城隍阁,更是别有一番风景。古朴的楼台、精美的雕刻、娴雅的茶室,给人清闲自在的舒适感,不禁想象到古人在“斗茶吟诗”时那种闲情逸致和悠然自得的画面。顺着汉白玉石阶走上观景台,整个西湖尽收眼底,西湖位于城隍阁的西北方向,被群山环绕,湖面画舫缓缓移动,为平静的湖水增添了一丝动态之美。雷峰塔耸立在正西方向,与城隍阁遥遥相望。极目远眺,东面的钱塘江似是平静,光洁如玉带。如此美景,还有谁人不为这番景观所折服?

皇城遗址,吴山奇观,每处风景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篇四:体验古法蓝染】

蓝染,是一种传统的染色工艺,是从中药板蓝根的茎叶中加以提色,难怪古人云“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今天,我就到南宋御街上的一新坊来体验一番。

老师递给我一个白布袋,教我用皮筋打上结,牛皮筋一定要扎得紧紧的,否则等会蓝色的染料会渗遍,就不会产生蓝白相间的图案了。哦,想必“扎染”这名头就是这么来的吧。

不一会儿,白布袋就被我扎满了大大小小的结,这就进入染色环节了。我用长长的钳子夹住袋子,小心翼翼地放入盛满染料的桶里,浸泡五分钟,涝起来沥干,再浸入桶里……这样重复四到五次,最后捞出来时,真像一串酱鹌鹑。最后,还得把结一一解开,没想到这让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看到之前的白布袋变成了蓝白相间的花布袋,我又惊又喜。

老师再三叮嘱,回家得把袋子晾干,用盐水漂洗四次,再用醋浸泡两分钟,再晒干,这样以后才不会掉色。原来自己染个袋子这么不容易,我可得好好珍惜啊!

【篇五:我们的记者节】

今天,我们来到南宋御街。穿上火红的马甲,听完莫老师的讲解,我们就以特别的方式过起了我们的记者节。这次记者节的活动是一次街头采访,还没有开始,我的心就跳个不停,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街头寻人采访。

活动开始了,我左顾右盼,刚锁定一个目标就被人给抢先了。终于看见了一个和善的妈妈正在休息,我想:这条鱼我吃定了!于是我快步走上前去:“阿姨,您好!我是来自青年时报牛通社的小记者赵成知……”经询问后我得知,这为阿姨叫虞斐,今年30多岁了,是一位全职太太。我问了5个问题,其中她回答的第四个问题使我印象非常深刻。

她说:“我觉得不需要建立其他职业节了,因为所有职业都应该被尊重。”我认为她的想法很对,为什么事物之间一定要分出个高低来呢?接下来我又采访了一位姓黄的阿姨,一位姓吴的阿姨和一位姓邵的阿姨。她们都很耐心地回答了我的提问,使我的采访非常顺利。

我们不能辜负叔叔阿姨们对我们的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为将来的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热门推荐
1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2感谢您的恩赐
3跨过时光的传承
4我本来可以放弃
5五水共治活动
6妈妈是爱我的
7谈高考
8我的玩具伙伴——蛙蛙跳
9我最喜欢的动物
10暑假经历作文
11摩尔庄园
12母亲
13幸福在手心里
14我的拿手好戏
15美味的家常小炒
16新学期给老师的一封信
17那一个秋天
18关于读书的作文
19不要玩手机了
20留在心中的精彩
21妈妈,我爱你
22微笑的魅力
23共享
24年味
25八年级幸福作文
26喜欢的动物作文
27古灵精怪的弟弟
28我的植物朋友——月季花
29花墙
30感恩的心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