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童年趣事】
每个人的童年总会有一些事情让生活变得很有趣。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挖笋。
清明回家的时候,爸爸妈妈带着我和表哥们一起去挖笋,记得那天晴空万里,高大的竹子耸立在土地上,漂亮极了。
我和表哥们努力地找笋,但都一无所获。竹笋们大概是藏在地底下不肯出来了吧?我心想,既沮丧又无奈。
后来细心的我终于发现了一个笋,上面被密密麻麻的草遮住了,只留下了一个尖尖的“脑袋”。我急急忙忙地叫爸爸过来,爸爸一阵风似的赶过来,操纵着锄头,挖出了一个巨大的笋。我自豪极了,因为这个巨大的笋是我发现的,后来大概是因为我找到了笋,表哥们都不甘示弱,于是奋起直追,都陆陆续续找到了笋。
不知怎么的,小笋们一旦被找到了,就一下子都冒出了尖尖的头。
爸爸忙得满脸通红,汗珠像是在和爸爸开玩笑、玩滑滑梯,一个接一个地从爸爸的脑门儿上滑下来。爸爸干的这么起劲儿,不知不觉中把锄头上的锄刃和锄柄都分离了,最后只能靠拿着锄刃来挖笋。妈妈在爸爸的旁边,兴奋极了,一直喊着加油。
那天我们满载而归,竹笋足足装满了两个麻袋。
瞧,这就是我童年生活中的一件趣事,我难以忘怀的趣事。
【篇二:举手投足情意浓】
他不是超人,却有着“超能力”。个子不高的他,一直支撑着整个家。他不会飞,却为我插上了翅膀。他不善表达,却在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浓浓情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立于田野却来不及欣赏那春天的花,夏天的叶。只一次次的重复一个一个动作,双脚一前一后,身体微侧,双手一前一后握着锄柄,往下一挖,再抬起举过头,再向下。锄头在他手中舞动,却并不优美。但在这并不优美的摆动中,头上的汗水滴滴落下,在他的辛苦劳作间,一个个土块被一点点敲碎,一粒粒种子被播种,一棵棵幼苗在成长,一点点浓情被融入一粒粒米饭,成为无可替代。
他不善言语,总是用行动代替。辛苦劳作一天的他,在饭桌上闷头吃饭,不是抬头,往我碗里夹菜。他记性不好,记不住那么多的琐事,却总是记得我的生日;他不善言辞,却总在我开心的时候侃侃而谈,犯错的时候谆谆教导。在我玩的不亦乐乎,正事不干的时候,他摆一副臭脸,眉毛向上一挑,随后,狂风暴雨便倾刻爆发。他很严厉,每次犯错他都不遗余力地倾泄不满,伸着食指指着我,指着外边不知名的方向,唾沫横飞,却从未狠心打我一下。每当我眼泪倾泄,他又会瞬间暖化,就像二氧化碳,让我的世界气候变暖。让后以我能接受的方式引导着我一步步改正。
他不喜欢送别,从不送我到车站,却总是在家门口久久伫立。望着我离去的背影,他甚至不会朝我挥手,只一味的笑着,笑着。直至那个拐角,直至转身不见人影。嘴角不再上扬,一垂着手,脚步缓缓移动,慢慢地转身,留下一个角落的背影。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仿佛在替他诉说着什么,微风拂动,那背影渐渐高大,他便是我的英雄。
他不是超人,却总像超人一样解决一切困难,他不是富翁,却总给我最好的生活,他是那么的平凡,但他又是那么的伟大。生活很难,他却给了我自由的天空。他不善于表达,但在举手投足间,我能感受到那深深情谊。
【篇三:锄柄背后的故事优秀作文】
锄柄背后的故事高一优秀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锄柄背后的故事高一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它安静地伫立在农具房里的一角,几只“眼睛”铭刻着它的艰难痛苦,暗黄的肤色中,藏着几线光泽,诉说着荷锄人的故事。
出生农村,我从小便能看见爷爷奶奶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每天荷锄行走的身影,铭刻于心底。一日,我自告奋勇,同他们一道往地里去干农活。与他们并行田埂时,锄柄在肩上晃动着,不觉疲累,只是满身心的自豪与愉快。下至田地间,开始除草,学着他们的模样———立定身,手扶锄柄,一手攥紧顶端,一手轻轻扶着锄身,微微躬腰,在田地里从头至尾,缓缓挪步,在有杂草生长亦或需要松土的地方停住步子,稍抬锄头,向着杂草生长的间隙缓缓落柄,再轻移锄柄,将杂草聚拢。
仅此而已,我心里暗想。
在划分后的区域上,我快速挪步,擎住腰间背里溢出的酸痛,任汗水浇灌在脚下的土地,满怀成就感洋溢着全身心,很快,田地里的一列杂草除尽。抬头,向爷爷的区域上眺望,只见他低头翻动田里的泥土,不时轻轻抖动,速度远甚于我自是不必说,可他的身影在一起一落之间有种说不出的节奏感,并非张扬急切,而是舒缓有致,庄严细致,似溪流潺潺。
于是,忍不住向他的区域走去,恰好撞见他抬起头时的眼神——安静而睿智。他停下锄,向我的地里望去,不禁扬起嘴角,我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原来是满地狼籍——杂草依旧落于土地缝隙之间,松动的'土壤已似掘地一般留下一个大窟窿,使人忍俊不禁。爷爷不语,只是握着他的锄柄在我的地里重新翻除杂草,依然是那种难以言喻的节奏与韵律,使我钦佩又不解。
一日劳作下来,我们荷锄回家,行于田埂,我不复如初时那样浮躁,锄柄稳当地停于肩头,不甚摇晃。爷爷轻声对我说:“这田里的活,讲究快,但又要慢,急不得的。”话语简短,当时的我对此若有所思,却难究其义。此刻,经历诸多学海困顿与解脱,回望来时路,方喻晓其理——诸事行前易,置身其中,细细体悟并付诸努力,方可解其中艰辛。抛去浮躁,收获真正的“快”,一如那田里的作物,无杂草之扰方自如生长,汲取养料。又如那锄柄上的“眼”,原是它经受百般风吹雨打,裁截磨光,汗水浸泡,不问艰辛,才有藏于其中的美丽光泽,与大地一般的颜色,同爷爷的肤色相衬,才有了农家人质朴沉稳的性格,和那舒缓错落的节奏。
“万事须守静,方可解其端。”锄柄在我心里,缓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