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留在心底的风景】
每至秋日黄昏之时,我都会挪木椅一把,沏茗香一杯,独坐露台之上,双目远眺,数雁阵,看夕阳。直到血色的太阳一头扎入群山怀抱,于此,片片随风而起的落叶扣响了心扉,于心中点上阵阵涟漪,唤醒久存于心底的风景。
秋天,故乡的河畔,奶奶牵着我的手,穿过家前的一片营芒花,到溪畔野地去摘芋头的嫩茎。每当穿过芒花时,它们就唱吟出一曲洁白之歌,这歌虽是静默的,但在视觉上却非常喧闹,有时还会见到一种完全成熟的种子突然爆起并向四面方飞去。那时奶奶青丝还未染白,于是芒花那雪一般的白和奶奶的墨发互相映衬着,映入我的脑海,也成了我童年记忆的开端。
当河岸微风吹起,奶奶就搬着藤椅,扇着蒲扇,坐在晒谷场上说着她父亲、我的祖父一直传说不断的忠堂孝节之事。而我,便倚于她身畔,侧着耳朵,向远山看去。太阳正好把半边天染红,云红得就像枫叶样,仿佛一片一片就要落了下来,田间的芒花又悠悠地飘向天际,我总沉浸这这视觉与听觉的享受之中,直到天边泼墨才惊醒过来,这样的童年真是惬意自在,温柔中又注入情义的血气。
夜幕降临,奶奶的故事讲到大半,忽然惊叹道:“呀,真美!”我回过头去,我家的狗互相追逐跑到田地中的一片芒花之中,栖在芒花中的无数茧火虫哗然飞起,满天星星点点,数目多得超乎想象,千盏万盏掠过院子,穿过弄堂,在草丛间浮荡,衬在月光下摇曳的芒花上,妙不可言。
星空下,我看到奶奶脸上流露着欢欣的光泽。我们一起仰望星空,看萤火虫一一飞入芒花,那一片宁静优雅的余韵中,有奶奶一如既往的慈祥。
童年时代,同奶奶去溪畔野地,听她讲那忠义孝节的故事,陪她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星星点点……在时空无常的流变中,这些都一去不复返了。
只是每看到奶奶那被岁月染白的发束时,才想到芒花中奶奶的一头墨发,想起在这飞扬的芒花中,我唯一的童年;想起在这广大的人间,我唯一的奶奶;想起这蕴藏于心底,永远心神往之的幻美风景。
【篇二:墨香里的似水流年】
于红尘的罅隙辗转探寻,那贞静甜美的似水流年,从指缝中静静流逝,袅袅墨香却逸散在空中。
垂髫之龄,我便不喜与伙伴嬉闹。无论园中疾走追黄蝶,或是阡陌葱茏唤纸鸢,皆勾不起我丝毫兴致。不知那本已微微泛黄的《安徒生童话》是否记得,那个天真的孩童眸中漾着的澄澈?每每打开书扉,稚嫩的指尖扫过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字,我仿佛扣开了梦的大门,踏上了与墨香作伴、与书籍为友的追梦之途。
时光流转,如小溪淙淙,激起晶莹的水花,绵延远去,不变的,是那一如既往萦绕的墨香。年岁渐长,我循着墨香袅袅,渐渐步入文学的殿堂。我与林清玄共赏漫山遍野苍凉悲壮的芒花,我和白落梅共游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我携张晓风聆听染绿江南岸的清风的呢喃,我惊叹于张爱玲烟雨微茫的半生缘,我流连于林微因姹紫嫣红的四月天……
静坐窗边,阳光斜斜地洒在书页间,暖意涌动心头。清新的空气中游移着丝丝缕缕的墨香,驱散了扑面而来的孤独,装点了静好的似水年华。
金钗之年,我在枝繁叶茂的文学之林中穿梭,穿过绿叶的重重深掩,终有豁然开朗之感。我沿着蜿蜒小径寻觅千年来沉淀下的墨香踪迹,一缕诗心,流经楚辞汉赋,穿过盛唐河山,洇染宋时烟雨,荡漾到我身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空中仿佛弥散着淡淡的桂香,芬芳了似水凉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春风。”烛影摇红,我看见了后主日渐憔悴的脸庞;“候馆梅残,溪桥柳细。”原来豁达的醉翁亦有柔肠百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花影婆娑,细雨绵绵,拂去心头尘埃。
多少个寂静长夜,灯火昏黄,那淡淡的墨香与我作伴,便无寂寞可言。似水流年匆匆而逝,似潺潺清泉一去不还,花开花谢,潮涨潮落,唯有那墨香袅袅陪伴始终,不言别离。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波纹轻漾,水花激扬,年华亦如清泉淙淙流淌,唯卷帙浩繁,墨香袅袅,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