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文

【篇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

如今正是深秋八月,风真乃发起疯也,只见风鬼哭狼嚎,铺天盖地席卷人间。我的茅屋屋顶的茅草可遭了殃,其上空气流急,下流缓,向上的压力差陡然而生。风过也,茅草漫天飞去,像一只只翻飞的大雁,忽而又缓缓打着旋落下。成为秃子的茅屋,静静地看着树上、池塘、洼地里处处都是茅草乱飞。

我寻思战争年间茅草也不好求得,于是便出门去捡。无奈南村的一群儿童看我年老无力,竟然狠心之至,当着我的面大摇大摆地把茅草抢走,跑进竹林,我费尽口舌喝止不住,想追也追不上,于是我只能拄着拐杖喘着气走进屋里。我坐在椅子上,回想着刚才一幕。当今世态炎凉,昔日价贱若粪土的茅草也成了珍惜之物,纵而刚才小孩抢茅草有顽皮成分在其中,但主要原因却是他们想将茅草拿回家用。战争使世间动荡、民不聊生、财匮力尽;而社会和谐,人人和睦相处,人权得以保障更是成为幻想。罢了,茅草给他们吧,但愿不久将会有和平的天下。

不久,风渐渐安静,而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天空阴云密布,渐渐昏暗了下来,像倒扣下来的墨砚。大雨轰然而下,如一盆水从上空泼下来,子弹般扑向地面,那样急促,那样猛烈!老天爷想哭就哭吧,可我怎么过夜呢。儿子睡觉乱蹬被子,被子都被踢破了,且此被在儿子出生前就已经盖了好多年了,又冷又硬,还潮湿,还不若找个木板,可是木板买不起呀。床头烂,房顶破,屋里冷湿,麻线似的雨将我屋里地面当作被子,密密砸下,一处也不放过,我在屋里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自从战乱流亡,我屡屡失眠,今晚看来是彻底睡不着了。

我躺在床上,用被子挡着雨,慢慢地沉默了下来。屋外的雨声依旧噪杂,但我想着的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困难生活,想着和我一样贫寒凄苦、饱经战乱、流离失所的广大人民,他们的茅屋还好吗。我突发奇想,如果能得到千万广大的屋子,庇护天下贫寒的士人,使所有人都笑逐颜开!屋子在风雨中安稳得像山一样,到那时,即使只有我房屋被破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篇二: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感】

书,有独特的魅力,小说、散文、诗歌等,都曾在我闲暇的日子里成为一抹亮丽的风景,为我的生活,带来无限的精彩。

今天台风来袭,妈妈精心挑选了一首文辞朴实的诗歌,递给我。我闲来无趣,便拿起来轻轻吟诵。

这是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是唐朝的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随着这轻轻的吟诵声,朗朗上口的诗句,让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农历八月,天气开始降温,北风渐渐呼啸,草木显现出枯黄的迹象,诗人伫立在茅草屋前,眼里流露出一抹惆怅。风吹过,他衣襟摆动,屋顶的茅草经过一夏的暴晒,轻飘的被风吹动,有的落到了树梢上,有的飘到了水洼里。

顽皮的孩童们,欺负诗人年老无力,抱走了他的茅草,任由诗人唤得口干舌燥,跑进竹林中去了。诗人并没有苛责孩子,而是一声长长的叹息,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走进了屋子。

当夜下起秋雨,少了茅草的屋顶滴答滴答的漏着雨水,浸湿了诗人使用了多年的被褥。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场景被一代诗圣杜老先生描写得凄凉而形象。诗中他把自己的清贫生活丝毫不掩饰的表现出来,茅屋漏雨,被子陈旧,孩子睡不安稳。读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杜老先生之前的惆怅,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吧。

我本以为诗人会在最后将自己的烦恼宣泄出来,为自己的现状感到悲哀和无能为力。谁知杜老先生心胸广阔,首先想到的是天下人,他看到了和他一样困顿生活的广大黎民百姓。他希望天下人能在下雨时有个避雨之处。杜老先生是个官员,是个清官,俗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跟他的境况相差是如此之大,他生活贫穷,住着茅草屋,想着黎民百姓,憎恨贪官,也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千古名句。最令我敬佩的是,他的愿望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不是为自己个人私利着想,他的博爱真令我感动。

看向窗外,台风“灿鸿”肆虐,树枝东倒西歪,而我们的房子贸然不动,也不用担心漏雨。再看看电视里,军民干部一条心,人们抗险救灾,团结在前线,我想,杜老先生的思想不仅在现代生活里变成了现实,而且开花了。

一首诗,能让我成长,一首诗,能让我明理。我希望我将来也能有杜老先生那样宽广的胸襟,高大的理想,清廉的作风和不畏险阻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热门推荐
1走在书圣故里
2那一刻我迷茫了
3樱花的自述
4参加婚礼
5一步一个脚印
6我为地球妈妈分忧愁
7穿越到恐龙时代
8可爱的小狗
9写一篇我的心爱之物的作文
10爱就在我身边
11最美的沉默
12人字决里看人生
13致青春
14成功的滋味
15碎片化的生活
16让爱滋润人生
17文具盒里的争吵
18我的学农日记
19快乐儿童节
20恪守责任
21读生命终将静默安然有感
22
23不要成为懦夫
24家乡特产牛肉干
25二十年后回到故乡
26“幽默”的上学路
27走进军营
28我如草般爱着你
29生命的色彩
30我的小学生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