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找回精神信仰】
信仰是一株氤氲着哲学香馨的兰草,需要人把力量与坚持和着智慧的闪烁,化作甘霖来浇灌。她绽放出的美与收获是人对自我哲学化的认识与升华。
然而红尘滚滚,物欲横流,世事沧桑,人们的精神信仰一步步迷失了方向,低俗文化风行,请找回我们的精神信仰吧!找回我们人类的本真情怀。
当前流行的前线不断暴炒新名词,从“蒜你狠”到“糖高宗”,“涨”的冲击力应声而起。不断的错别字,人们见怪不怪。词语的属性错误连连,火星文在网络中无处不在,一位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错误连篇,而英文他却认真研写无一处错误,这样忘记了本国语言,而“从洋媚外”之行是那样不可能视而不见。
找回精神,找回人们真知道文字,不要让我们这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化断送在我们手中。
精神信仰在双肩,忠肝义胆国是天。忧国为酬心中志,志在心间路在前。让“媚俗”文化随他而去,让高尚情怀住心间。因为有你,有你的忧国不谋事,精神信仰便有了那传颂千年的伟大。
从著名作家郑渊洁发出博文,宣布退出中国作协。郑渊洁在文章中称,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难以促进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曹文轩在玉树地震发生后对灾区人民表现的冷漠,令人失望,自己不能与如此“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为伍。与退出中国作协。前有圣贤作楷模,后有继者续华章,人们找回精神信仰,因为正义的立场,高尚的品格,这些不能放弃必须坚守。物虽无主,我心有主。如果其他外物阻挡了我们前进的脚步,该放则放。
因为每一条过来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选择的方向。
找回精神信仰,当失落的精神如同泻了一地的水银,我手捧着人类生存的难题,找回精神信仰,企图在史书中的扉页中寻找难题的解答。精神信仰就像一列车,车上总有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往来,可能留下来的便是真理。
【篇二:让我们荡起双桨】
六月十八日,我跟着妈妈去恐龙谷漂流,同去的还有洛阳作协的叔叔阿姨们。
一路欢声笑语,我们很快就到到了目的地。排队检票的过程,我感觉好漫长。好不容易检完票,我一路小跑地来到岸边,急不可待地穿好了救生衣。
启程了!我的内心澎湃不已。这里的水流时而湍急,时而平缓,激流急弯也不少。船头是作协的徐叔叔,我后面是妈妈和丽萍阿姨,而我坐在船中间最安全的地方,感到满满的关怀,也非常安心。
皮筏晃晃荡荡地“走”在漂流路上,微风伴随我们前行,浪花为我们指路,尖叫声和欢笑声在我耳边此起彼伏。当我们正“普普通通”的前行时,因为翻船而落队的乔叔叔拦住我们救搭载。我真没想到,乔叔叔竟是这次漂流的“翻船王”。他上到我们的船上没多久,我们就遭遇了两次风险,后来他上了别人的船,竟又翻了一次。
当我们的船失去平衡侧翻后,我的心中充满恐惧,眼前一片漆黑,冰凉的水一下子灌满全身。我想使劲儿往水外钻,却发现自己一点力气也使不上,只感觉有人紧紧地抱住我。突然,我眼前明亮起来。睁开眼,原来是妈妈紧紧地拽着我,但她脸上的眼镜已经不见了。
我呛了几口水,内心好害怕,感觉漂流太危险了。徐叔叔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他问我听过《水手》这支歌没。看我摇头,他对着我唱了起来:“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接着,徐叔叔语重心长地感慨道:“你不要觉得船翻了就胆怯,甚至认为是不幸,要是换一种想法,你就会发现你比别人多了一种经历,还多了许多感受。这漂流啊,就像人生。你永远不知道前方是一帆风顺还是急流险滩,但就算是困难重重,我们也要勇敢向前进,不能畏惧,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听了这段慷慨激昂的话,我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是呀,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我们应该在困难挫折中磨练自己,让生活更精彩!
重新登上小船,我随着徐叔叔轻轻地唱了起来:“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岸上摇曳的格桑花,似乎也在轻声附和:“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次漂流让我感悟很多,那亲切的旋律时时在我的脑海中环绕,“让我们荡起双桨……”
【篇三:《幼年》读后感】
读完《幼年》这一本厚厚的一本,已经是深夜了。不过,主人公的北方小镇生活依然在我的心中想着,过了很久都没有遗忘。
《幼年》这一本书是中国近代作者骆宾基的作品。他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兵协会桂林分会理事,东北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战旗》、《文学报》、《东北文化》主编。建国后,历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骆宾基真是一个大作家。
《幼年》这一本书是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笫一卷的主人公是连儿,第二卷的主人公是姜步畏。这二卷都是描写主人公的北方小镇生活:第一卷中写的是主人公连儿小时候在北方小镇生活的事情,在北方小镇中玩的事情;第二卷中写的是主人公姜步畏在学校里学习的故事。
读完这一本之后,我懂得了我们要有一个善长的擅长,我们不能没有一个擅长的方面,因为我们不得不会与他人竞争,所以擅长的方面让我们受益许久。
我希望你们也来看一看这本书。
【篇四:关于采风的作文】
从小到大我游览过很多景点,有些只有文化,有些只有趣味,但在上个周六我去了一个既有文化又有趣味的地方——三水源。也许有人会问三水源是哪三水?是淄水,沂水,汶水。这三水还包含了齐文化、鲁文化、莒文化,故名为三水源。
三水源的畅游让我们在玩中开心得学,为了让我们的采风活动不那么枯燥乏味,作协老师们还特地增添了许多项目,十分有趣。其中我记忆最深的是成功独自走过彩虹桥。这座桥,直穿五仙湖中,悬于水上,令人乍一看毛骨悚然,我想这摇摇晃晃的小桥载得动我吗?摔下去了可怎么办?我的脑子中,顿时无数个问号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言论,我心中实在很忐忑,但是又不敢表现出来,生怕被同伴笑我胆子小。这时身后作协老师们一个劲儿地鼓励我们,再三叮嘱我们,千万不要往下看,会头晕。于是,我双脚牢牢踏住板子,双手紧紧抓住绳子。眼睛往前看,一步一步往前挪,我能感觉到,我的手湿乎乎的。
除了走彩虹桥我们还参观体验了其他景点,欢天喜地地踢了蹴鞠,庄重严肃地祭拜了孔子,开开心心地在儿童乐园玩耍……在这里我不仅大饱眼福,还大饱了口福,玩了一上午又累又饿,一盘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饭菜摆在你的面前,谁能不心动?不瞒大家说,那是一个风卷残云、狼吞虎咽、秋风扫落叶,风暴之后,我满意地拍拍了那圆滚滚的肚子,往回走了。
在三水源,我饱了眼福也饱了口福,感谢大自然所馈赠给我们的美景,感谢作协老师们带领我们的美好体验。
【篇五:再读《亲爱的小红枣》有感】
世界上有一种爱,叫无微不至,叫义无反顾,叫十指连心,叫魂牵梦萦,这种爱有一个伟大的名字——母爱。——题记
酷暑盛夏,正午的阳光为大地渡上了一层金。蝉儿躲在绿中间欢鸣。一个小女孩静坐在书房里,在浩大的书海里自由自在畅游。泪水在她的眼眶内徘徊,最终“吧嗒”一声落下来,滴在书页,慢慢地融化,形成一朵淡雅清新的水墨水花,一朵,两朵,三朵……就这样,她沉浸在书香中,沉浸在毛芦芦纯美的故事中,忘却了炎热,忘却了时间,眼中心中只有一个个用母爱谱写的故事。
“读芦芦的散文,似乎在倾听她的娓娓道来。因为是推心置腹,掬诚相待,话语中就多了一些轻声细语、深心雅意,也多了一些自省自反、悱恻襟怀。”这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对毛芦芦作品《亲爱的小红枣》的评价。整本书中字里行间无不表达出一个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意,每一个小故事都一波三折,言简意赅,意蕴深长。读完《亲爱的小红枣》,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也浮现出了一位温暖热忱,宽厚绵慈的母亲形象。母爱已经在这个小女孩心中深深扎根。“善良做人,勤恳做事。”这是毛芦芦的家训。身为中国作协会员、衢州市作协副主席的毛芦芦,外表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女子。可当你看了她的作品会发现原来她有着如此不俗与亮丽的内心,就像毛芦芦四月橘子花开的家乡衢城——溢满了甘甜的芬芳。就是她这朴实又纯美的文风,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的女儿,也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小红枣。
陪伴小红枣成长的,更多的是毛芦芦对她义无反顾的爱。你听,“来吧,宝贝!无论如何,妈妈都不放弃你!无论什么命运,都让咱娘儿俩一起来扛吧!”这是毛芦芦,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心声。小红枣——一个曾跟随着母亲食物中毒过的孩子,就这样在他人的阻挡下留在了人间。尽管她有可能成为一个残缺的孩子,但母亲始终不放弃。我的眼睛湿润了,不禁想起妈妈怀胎十月生下我时的痛苦,我第一次说话时的妈妈欣喜的笑脸以及我生病时满目的焦虑,可是我们呢,可曾有想过回报她?当你报怨饭菜难吃时,请想想厨房中那忙碌的汗流浃背身影:当你埋怨妈妈严厉时,请想想灯下陪你读书的憔悴疲惫的那个人。母亲的爱,孩子的爱,难道不是这世上最朴素圣洁的歌吗?也许童年会无声地溜走,可是母爱却永恒,她直抵心灵,永驻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亲爱的小红枣》守望的是每个孩子最纯真的童心,随着时光的流逝,童年生活中那些曾经的欢笑,那醇厚的情谊,那深沉的母爱,都将深埋在我们的心中,不管命运的风往哪个方向吹,都是吹不走的。这个夏日,尽管烈日当空,酷热难挡,但我依然沉浸在《亲爱的小红枣》馥郁的书香中,被毛芦芦唯美清新的文字感动着,被浓浓的母爱笼罩着。母爱,是炎炎夏日中另一种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