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腔的作文

【篇一:高考满分作文】

猪年的春晚,我听到一声之前从没有听过的曲子“老腔”——那黄土地黑皮肤锣鼓喧天吼声震颤八百里山川河岳的歌!我愿意把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归结为一个词——接地气!“老腔”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它不适合浅斟吟唱。很简单,在大西北粗砺的风沙中,阳春白雪扎不下根来,浅斟吟唱传不到远处,它吼出的是底层草根心里的呐喊,它体现的是生民发展的原生态艰难岁月。

“老腔”牵系着那么多,承载着那么多——俗称之为民俗,雅称之为文化!它有令人震撼的力量,因为它的真实,它的本色,它的温情,也因为它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的执着——它荣,他们荣;它辱,他们辱;它兴,他们兴;它衰,他们衰!

陈道明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上发飙,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却被几位评委贬低得一无是处。陈道明怒斥:你们对传统文化毫无理解,居然就直接否定了这个节目。你们可能读过不少书,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却知之甚少、理解不了……震撼,真的不在于文化程度有多高,无所谓见识有多广,而在于能不能放弃那种矫揉造作的势态,以赤子之心感受到一种发自心底的冲动与虔诚。

老腔、秦腔、花鼓的传承者们,骨子里就是一种这样动人的虔诚。只是我们误解了这种虔诚,甚至蔑视地称它为“愚昧”。于是我们看到令人落泪的一幕——义务宣发方负责人方励现身某直播平台用下跪、磕头的极端方式,恳求全国院线经理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百鸟朝凤》仅仅是吹唢呐吗?错,它坚守的是在东西方文化八面来风中,可贵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定力;它表达的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以及对现实中普通人的细致关怀……中华大地,沉默无言,山重水复,莽莽苍苍,它的激情,只为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的人而奔泻,而我们的文化便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吞吐千年,涵纳古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期待如“老腔”般的传统艺术能更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老腔变红腔!

【篇二:华阴老腔那些事】

在我从没接触华阴老腔前,从未想过会和这土气豪迈的音乐产生联系。

第一次听的时候还不以为然。可是当那荡气回肠的高歌一唱,激奋高昂的怒吼一响,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了。看着他们轻松热烈的舞动,我的思维好像离开了精美的戏台。

我好像来到华山脚下,老腔正与挺拔俊俏的山峰相对峙。若是南方秀美连绵的山峦,必定是要被击倒的;又或是在一望无际的黄土坡上,只有漫天风沙下坚硬的荆棘,可这些喜人的老汉却挺了下来,用高歌换来少有的生机;或是在黄河边,怒吼正好和着翻涌的江水滚滚前进……

直到音乐停止我才回过神来,感觉场地正热气腾腾地冒着烟。好像在风沙中豪饮一壶烈酒,粗糙且辛辣,却很难不让人飘飘然。那种从音乐中奔涌而出的生机勃勃,在我第一次听到时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后来去听,我竟然有幸赶上那老汉讲老腔的历史。在拙劣的普通话中,我的思绪也恍恍惚惚地飘到久远的西汉,船夫就着船纤,在劳苦困顿中唱起最初的老腔;画面跑马灯般来到战场,苍劲有力的老腔响起,顿时刀光四起,宝马紧绷的肌肉渗出了血,战士们前赴后继地保卫黄土;画面忽而又归于平静,黄土却依旧苍凉贫瘠,人们围着小而破旧的戏台,老腔穿透了整片黄土……

是老腔给晦暗中的人们打了一剂强心剂。人们之所以为之而震撼,想必是因为这种从土里迸发的力量。我的眼前好像出现千万万个劳苦的人民和着老腔,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这便是勤劳务实的陕人!

直到现在我的心也为此而充满力量。养尊处优的人并不能完全理解,因此才会有无数个和我一样的人迫切地去追寻。

我那因为考试而冷淡下来的心好像又变得高昂激越起来。我好像明白那种在苦难中坚硬扎根,野蛮生长的狠劲。我想像他们一样,为了理想,为了爱好而蓬勃生长起来。而此刻的我,相信我能做到。

华阴老腔在黄土坡上冉冉升起,照亮他们光明的未来,唤醒一个个麻木的灵魂。

【篇三:清风徐来传统犹存】

《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繁华的时代,这是一个最萧条的时代,我们永远在时代的夹缝里徘徊,仿佛找不到一个立足之地。”不论生活在哪个时代,那汇聚无数匠心的传统风韵,清风徐来,尚且存在。

曾几何时,缘分成了一条神奇的河流,让今人和古人,可以在书里相逢,梦里相知。即使江山无数次更迭,那传统文化的赏心悦目,仍需存在于世人心中。

念传统,繁华竞开。面塑艺人,“只为谋生,含泪走四方”是对手艺的传承。徽派建筑集山川风景之灵气,融汉族风俗文化之精华的风格独特,令中外叹服。路遥《平凡的世界》中感受那黄土大地永不熄灭的精神之光。三百六十行,匠心独具。传统是财富,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积淀,滋养着人们向上的渴望。

唐风宋雨之魂,风韵无限。那遥远的唐宋已被如流的光阴,封存在古老的岁月里,过往的喧嚣与繁华,都已岑寂,诗庄而词媚的传统,却得以长存。“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是李世民的君主气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李商隐的迷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李清照的孤独。“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苏轼的旷达。诗词歌赋,在世人心中落下烙印。

迁客骚人会于山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天地唯我自在,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文人墨客,今生所愿,放下执念,清白一世。这是文化的魅力,何来理由舍弃它呢?行走于唐宋的你我,连做个过客也不能。穿透千年尘封的往事,驻传统之魂于心间。

如今时代固然繁华,只是别忘了对已逝岁月的追忆。谭维维与华阴老腔一众老大爷表演的《华阴老腔一声吼》引起无数人的共鸣。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传统文化流淌在百姓的血液中。谭维维宽域高昂的领腔,把黄土高坡和西北大地的豪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唤起无数人对传统的追思。是了,时代变迁,清风徐来,传统犹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中山如是说过。只是,在时代潮流的发展中别忘了传统文化,那承载着一代人的智慧。“人间四月天”的奇女子林徽因,感受过康桥的微波,看过海德公园的湖水,却仍每天阅读诗集,有着东方女性的温文尔雅。这是传统所在。

月下花间,一壶清酒,一梦到长安,醒月落乌啼,江枫渔火,清风徐来,传统犹存。

热门推荐
1历史将记住那样的年代那样的人
2人虫大战
3等待
4我们的教室
5雾灵山日出
6美妙的一天
7我的理想
8美食与人生
9同学我想对你说
10我的邻居
11令人赞叹的一个字——孝
12秋雨情
13的作文
14运动会
15这就是我
16《相思垢》诗歌
17读你
18因为爸爸,我变得勇敢了
19给弱者多一份关爱
20墨香悠悠绕我心
21美丽的梦
22平淡中也有诗
23外公的两轮车
24跑在逐梦的道路上
25一只手的力量
26我心中的清明节
27难忘春节作文
28制作树叶贴画
29四月的春风
30那个最懂我的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