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花鼓的作文

【篇一:高考满分作文】

猪年的春晚,我听到一声之前从没有听过的曲子“老腔”——那黄土地黑皮肤锣鼓喧天吼声震颤八百里山川河岳的歌!我愿意把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归结为一个词——接地气!“老腔”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它不适合浅斟吟唱。很简单,在大西北粗砺的风沙中,阳春白雪扎不下根来,浅斟吟唱传不到远处,它吼出的是底层草根心里的呐喊,它体现的是生民发展的原生态艰难岁月。

“老腔”牵系着那么多,承载着那么多——俗称之为民俗,雅称之为文化!它有令人震撼的力量,因为它的真实,它的本色,它的温情,也因为它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的执着——它荣,他们荣;它辱,他们辱;它兴,他们兴;它衰,他们衰!

陈道明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上发飙,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却被几位评委贬低得一无是处。陈道明怒斥:你们对传统文化毫无理解,居然就直接否定了这个节目。你们可能读过不少书,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却知之甚少、理解不了……震撼,真的不在于文化程度有多高,无所谓见识有多广,而在于能不能放弃那种矫揉造作的势态,以赤子之心感受到一种发自心底的冲动与虔诚。

老腔、秦腔、花鼓的传承者们,骨子里就是一种这样动人的虔诚。只是我们误解了这种虔诚,甚至蔑视地称它为“愚昧”。于是我们看到令人落泪的一幕——义务宣发方负责人方励现身某直播平台用下跪、磕头的极端方式,恳求全国院线经理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百鸟朝凤》仅仅是吹唢呐吗?错,它坚守的是在东西方文化八面来风中,可贵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定力;它表达的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以及对现实中普通人的细致关怀……中华大地,沉默无言,山重水复,莽莽苍苍,它的激情,只为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的人而奔泻,而我们的文化便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吞吐千年,涵纳古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期待如“老腔”般的传统艺术能更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老腔变红腔!

【篇二:记忆中的那一片火红】

记忆中,总有那一片红,在明媚春光里,在绚彩夏日中,在秋高气爽中,在雪花飘扬中,不断地舞呀,舞呀……有一群孩童,身着黄衣,捧着红鼓,打出年少的激情,生命的活力。

无论身处何处,那故乡的花鼓,总是深深融在血肉中,再也拔不出来。

依旧记得儿时的那一天,天气正好,老师抱着大堆红红的花鼓,发给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那鼓身圆圆鼓鼓的,两侧装饰着金黄色的金属球。像火一般。我们都争着,抢着,抱在怀里,顶在头上,甜滋滋的,像极了一只只偷了腥的猫咪。听老师说,那是山西的传统,更是故乡的自豪。作为故乡人,花鼓我们都得会。可惜,那时的我们还小,听不懂什么叫做“传统”,什么叫做“自豪”。我们玩它,是发自我们内心的喜爱。

我们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学着,从简单拍打,到花样动作,身上戴的鼓也渐渐多了起来,许多孩子都因为各种原因不学了,而我,却坚持的舞着,也许舞的并不好,但我却放不下它,每次将那一只只花鼓敲打,我的灵魂就好像汇入了新生的力量,每一个鼓点,每一个舞步,对于我来说,都不是踩在地上,而是踩在人生的白纸上,一点点,一步步,绘出生命最夺目的画卷。

后来小学毕业了,妈妈说:”你该去大城市了,那里你会上更好的中学,得到更好的教育。”我却问:“哪儿会有花鼓吗?”傻孩子,那是咱们家乡的东西,外面哪会有”妈妈温柔的回答,却重重的打在了我的心上。我只是噢了一声,便没有再说其他的话了。我知道,我应该去外面念书,但我的心在疼痛,我的泪在落下,那陪了我六年的花鼓再见了!

从此以后,那故乡的花鼓,那一片火红,就有现实转移到梦境里。学校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轻松,有时,我会突然很想哭,也许是因为老师的责骂;也许是因为考试的失败;也许是因为与同学的争吵。但每当我回想起那片火红的花鼓,我便会将泪水咽到肚子里,花鼓仿佛总能给我力量,让我乐观,勇敢,不被生活所打败。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文化,我很爱也很感谢花鼓给我带来的一切。那是属于北方人的阳刚,不畏惧失败,不向命运低头。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也会一直舞下去,舞出生命的活力,舞出故乡的骄傲……

【篇三:我与琵琶相约】

四年级的时候我报了琵琶班,学琵琶。

我学琵琶是因为有人说琵琶好,所以我才报了琵琶班。琵琶是古代的一种乐器,上窄下宽。弹的时候手指上还要带着“假”指甲。

在两年的学崖里令我最难忘的就是一次春晚是练习的曲子。当时是五年级,我们在春晚上表演的曲子是《凤阳花鼓》。因为是c调的曲子,所以我不知所措,因为我刚来了一年就学了一个d调的音乐,所以c调的曲子对我来说简直是难如登天。后来老师但心我们有的人不会,就从头到尾教了一遍,我认认真真的听着唯恐有没听见的地方。老师弹完了,同学们都点了点头回到座位上开始练习,而我紧皱眉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后来练习的时候,同学们都整齐如一的谈着可是我的声音一进来像一只苍蝇坏了一锅粥。我紧张着泪水情不自禁的落了下来,滴在我的裤子上。我擦了擦眼泪,可是终究被老师发现了。

下课了,老师把我留了下来,对我说,如果没有搞懂的话,可以问老师,不要不说话,老师在这就是帮助同学的,所以有什么不会的都可以问老师,知道了吗?我点了点头就回教室了。

第二天,我早早的来到教室求助老师。

这就是我与琵琶的故事了。

【篇四:我为社区老人送温暖】

星期一的早晨特别得冷,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寒风吹进我的脖子里,冷得直打哆嗦,而此时我正背着二胡往万安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方向走去。因为班主任王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寒假作业——“走进我的城市”系列小队活动,我现在就是去参加由我们班龚诗涵同学组织的“我为社区老人送温暖”活动。

当我一走进老年活动中心,就看到我们班的好几个同学已经在了。等十个人全部到齐后,龚同学就给我们说了一下今天的活动安排以及节目表演的顺序,我是第四个节目,和董绍甬同学一起表演二胡合奏《凤阳花鼓》。

等老人们都坐好后,活动就正式开始了。首先,我们给每一位老人送上了一杯温暖的茶水。我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这杯滚烫的茶水,把它送到了一位穿着蓝色衣服的奶奶手里,并对她说:“奶奶,祝您身体健康!”奶奶和蔼地跟我说:“谢谢小朋友,你真乖,祝你学习进步,快乐长大!”我听了心里特别开心,有点害羞地跟奶奶说了声:“谢谢!”接着,我们就开始表演节目了。

当第一位同学开始唱歌的时候,我就有些紧张了,好怕自己一会儿会拉不好啊!于是,我就赶紧把二胡从盒子里拿出来,做准备工作……只听“接下来请戴戴萱和董绍甬两位同学表演二胡合奏《凤阳花鼓》。”我就装着很镇定地、不慌不忙地拿着二胡走向座位,坐下拉了起来……表演完后看到大家都在鼓掌,我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等全部节目表演完后,我们和老人们互相送了礼物,并一起拍了一张大合照。

经过这次活动,不但锻炼了我的胆量,而且还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一定要学会尊敬老人、孝顺老人,让她们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我们一定要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下去。

热门推荐
1七年级感动作文
2尝试
3赞绿叶
4家务的作文
5扎针灸
6最吸引我的童年梦
7回顾与展望
8有心栽花
9以亮为题作文
10和谐之美美在宽容
11
12想想别人
13开学那一天
14小猴学艺
15第一次看戏
16历史的选择
17在感恩中邂逅温情
18考试之后
19我的奇思妙想
20老师真好
21我不再浪费时间
22犹豫时刻
23什么不可怕
24峡谷漂流记
25学生的优秀作文
26粽子里的爱
27面对父亲的背影,我流泪了
28陪伴的理由
29烟花
30写雨的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