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蟹盖的作文

【篇一:捉螃蟹】

“蟹”王驾到,看着盘里那白嫩嫩的蟹肉,金黄的蟹黄,橘黄色的蟹盖……我又想起了那次捉螃蟹的经历。

夏日炎炎的一天,我随同爸爸一起去海边捉螃蟹。只见白色的海滩上还是许多五彩缤纷的贝壳,海水和天都是蘸蓝,似乎海与天都连接了,爸爸叮嘱道:“我们捉螃蟹,需要细心观察……”一心想要捉螃蟹的我哪能听的进去?便开始用自己的方法东挖挖西挖挖。捉几只螃蟹不就跟踩几只蚂蚁一样吗?

几分钟过去了,挖了许久什么也没能收获。恍恍惚惚之中,突然,我发现一只大家伙,兴奋之余竟没留意它威武的大钳子,便不计后果的一把抓了上去,那家伙也可谓是英勇无畏,用力大无比的钳夹我一下,“哎呦!”我大叫一声,落荒而逃。片刻之后,我察觉到了又有一只正准备偷偷上摸去,个头比刚才那只小多了。我正在犹豫不决时,它似乎早已察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走了。沮丧的我回过头看了眼爸爸,他的桶里居然有好几只螃蟹了,我一屁股坐下来,无奈地看着爸爸捉,只见他用双手搬开了块大石头,里面有几只螃蟹正在休息,似乎它受到了惊吓,刚准备逃跑,爸爸眼疾手快手地伸出右手,一把抓住了它的壳,那顽强的家伙还不服气,张开自己的八只脚不停地挥动,但是它现在做什么都是无能为力,只能乖乖的去水桶中。瞬时间我恍然大悟,原来抓螃蟹是有技巧的——抓住蟹壳,它就能束手就擒。我重拾信心,鼓起勇气再一次选择尝试。

已是黄昏了,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我悄然无声地来到了一块大石头旁,心中默念,“三二一”,便双手掀开大石头,内有一只“小个子”。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手抓住了它的蟹壳,任凭它拼命挣扎……

到了傍晚,我坐在桌子的周围,吃着自己抓的“战利品”,大声喊道:““蟹”王驾到啊!”

【篇二:故乡的味道】

我们家乡有很多美食,咸鸭蛋、固城湖大闸蟹、盐水鸭……每种美食各有各的特色,而我独爱固城湖大闸蟹。

我一年难得回家乡高淳几次,每次回家,都要吃上几只大闸蟹,一想到这美味,我就垂涎三尺,恨不得自己跳到水塘里,好好品尝美味。

记得有一次十一回家,我吃大闸蟹,总感觉有股很重的腥味,吃两口就不吃了,而第二年回家,我又尝了尝,似乎也不是很难吃……还有一种清香,再尝尝蟹黄,好像很香,软软的,咸咸的,略带点苦,好吃!从此我便爱上了大闸蟹,每次吃饭都必不可少。

以后国庆假期回家,一听说开饭有大闸蟹吃,我便无心做最喜欢的事情——下棋。两个回合下过,就要望望餐桌,再一个回合,又要看看厨房。终于,感觉“度分如年”的我等到了开饭那一刻,我“飞”到了餐桌前,赶紧抓起一只大闸蟹,就迫不及待地准备往嘴里塞。

蟹壳煮得黄中透红,富有光泽,光看看都要流一大堆口水。两只大钳子微微张开,像在摆手说:“口下留情,不要吃我啊!”旁边还流着一圈油,仿佛只要轻轻咬一口就满嘴喷香了。

我正准备剥开蟹壳,突然想起吃螃蟹有讲究的方法,可以将蟹壳剥得很完整,这样吃完之后可拼成一个完整的空壳蟹,看上去像一只还没吃过的螃蟹一样,要做到这点,可是有三部曲的。

一、吃蟹钳。把蟹钳卸下来,从中间将关节掰开,抽下蟹钳活动的一边留下来备用,用筷子捅顶出大壳子里的肉吃掉。然后用抽下的蟹钳可挖出其余部分的肉,吃完后再将蟹钳拼装起来。

二、吃蟹脚。八个蟹脚全部卸下来,还是从关节处掰开,拿小腿顶到大腿中,将大腿的肉剔出来吃掉,再把卸下来的脚尖挑出小腿里的肉吃掉,然后将大腿和小腿拼装好,最后插上脚尖。

三、吃蟹盖。这是最关键的步骤,把蟹身(即蟹盖)使劲沿中缝掰开,里面的各种美味就都露出来了:蟹黄、蟹白、蟹汁……用筷子把蟹黄和蟹白挑出来,慢慢品尝,满嘴流油,沁人心脾。然后把蟹心和蟹胃咬掉,最后慢慢地吮吸里面的汁液,此时,感觉浑身血液都舒畅无比,完全陶醉在这美味当中了……

最后,把八只蟹脚都按装到蟹壳上,稍稍摇晃,使其牢固,再把蟹钳从蟹壳里面往外推,轻轻拉扯,蟹钳便又成形了。最后,把所有吃出碎壳塞到蟹盖里,合上蟹盖,调整一下所有部位便又成了一只螃蟹了。

拼好的螃蟹,可以在锅中炒一炒,锅里的香味炒其它菜也是喷香喷香的,一点不比天宫中的琼浆玉液味道逊色。我们还可以把装好的空壳蟹洗干净,晾干后在蟹壳上打两个孔,用绳子串起来挂到墙上,也不失是一件美丽的装饰品。

现在,我依然是那么的喜欢大闸蟹,每当回忆起以前把一只只大闸蟹美美地吃完又把它拼起来,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亲切感?还是一种思乡情呢!

【篇三:秋之语】

落叶萧萧,秋风呼啸。屋内温暖如夏,屋外寒冷如冬。出门便寒风扑面,让人不禁将手搓热,脖子缩紧。天气虽冷,但景美如画。

身边高树纷纷落叶,虽称不上缤纷鲜艳,但有明亮的黄、忧愁的绿和无尽的橙,如一只只秋的精灵,一个个秋的音符。心中恍如明镜,犹如清澈的湖水,沉下去,与秋融为一体。

一棵棵树颜色各有异同,一棵棵树参差不齐,但给人一种肯定的安全感,排列整齐,像卫兵,像战士,沉默地守护着人们的平安。

多种水果成熟。苹果通红,恍如明灯;葡萄耀紫,仿佛明珠;橘子闪黄,无比充实。虽果实种类各有不同,却不约而同地有几个一样的特点:饱满,成熟,美味,可谓秋中最吸引人的东西。

柿子可做代表,枝头缀满了一个个圆圆的球,像灯笼一样照着秋天,照着我。空气中盈满了柿子淡淡的甜甜的清香。一个个杮子仿佛在向我呐喊向我招手,也向我诉说着秋天的美好。

秋天还拥有一个令我无比着迷的东西——成熟的大闸蟹。掀开蟹盖,微腥,但充足的香味一股脑地冒出来,映入眼帘的是两块巨大的橙色蟹黄,有时候为半透明的蟹膏,香喷喷的,让人食欲大开。拿起小勺,挖一小些放进嘴里,鲜美的味道在舌尖跳跃,在唇齿间荡漾。有一次我吃拉肚子了,于是有段时间听到这个词就闻风丧胆。

不得不说,秋是好坏并存、黑白双生的。我要静静地欣赏秋天,收获秋天,让秋日的私语响至耳畔,响至心间。

【篇四:湖源捉蟹记】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在这个黄金周,我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到山清水秀的湖源溪捉石蟹。

车子在路上颠簸着,拐了很多个弯,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湖源溪的水真清啊,就像一块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撒落在山间。小溪里鱼虾成群,在快乐地游来游去。我们打赤脚走进小溪,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打扰了这些小鱼小虾。溪中有许多石头,蟹就特别喜欢躲在石头下面。我翻开一块深陷在土中的石头,没有;又翻开一块石头,还是没有……爸爸见我们费了这么大的劲,翻了这多么石头还没有捉到一只蟹,笑哈哈地对我们说:“孩子们,蟹不会在这种大石头下面的,别白费力气了,去松一些的石头下面找找吧!”我一拍脑门,说:“对哦,蟹怎么会在陷得这么牢固的石头下面呢?它也进不去啊!”我点点头,觉得自己做得很可笑。

我一个劲地搬石头,累得满头大汗。我想:为什么我翻了这么多石块还找不到蟹?难道我捉蟹的技术有问题?我走去请教爸爸,爸爸说:“孩子,爸爸小时候蟹很多的,因为那时候生态环境好。后来,有一段时间因为环境污染,石蟹生存不下去了,直到近几年大家注意环境了,蟹才慢慢又多了起来。只要付出,总有回报的,再去岸边那些石头下面找找吧!”我和爸爸一起继续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小心地翻开一块石头时,一只小石蟹迅速地爬了出来,往小溪里逃去。爸爸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两只手指抓住了蟹盖。小石蟹挥舞着蟹爪,但是却无可奈何,成了我们的“手中之物”。我开心极了,终于有了收获。我抓着爸爸捉到的那只小石蟹,在手里玩,爱不释手。这时,小石蟹乘我不备,用大钳子夹了我一下,疼得我哇哇大叫,一不小心放开了石蟹。幸好爸爸厉害,又捉住了它。只见我的大拇指上有一道红色的印痕,那是小石蟹留给我的“礼物”。

天渐渐地暗下来了。我们吃完饭,告别了黄昏,踏着月光的足迹回家了。在临走前,我看到纸杯里的小石蟹一刻不停地在爬,却又爬不出去,好可怜。我对爸爸妈妈说:“我们把小石蟹放回小溪里,让它回到大自然妈妈的怀抱吧!”他们答应了。

我今天开心极了。虽然没有把蟹带回家玩,但我感到无比的快乐,还懂得了一个道理:“世界是大家的,大自然是大家的!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篇五:美味的大闸蟹】

桂花香,菊花黄,又到螃蟹肥美时。前几天爸爸拿回来一张大闸蟹兑换卡,我高兴坏了,又能吃到鲜美的大闸蟹了。

今天,我期盼已久的大闸蟹终于到了。我仔细端详着大闸蟹:长着一对又大又坚硬的钳子,我想被夹到了一定会很疼。它一边吐着泡沫一边挥舞着毛茸茸的钳子,好像在做最后的挣扎。妈妈可不管它,左手拿住蟹壳,右手用刷子给它“洗了个澡”,放到蒸锅里,定时八分钟。

在这八分钟里,妈妈调蘸料,我洗好手,把碗筷摆上桌,准备开吃。

上桌喽,红通通的大闸蟹一下子勾起了我的食欲,先从爪子开吃,我把螃蟹的脚都撇下来,然后两头关节处各咬掉一小节,这下两边就通了,再用前面稍细的腿去顶粗的腿一头,腿肉被完整的顶出来了。蘸了点蘸料,吃一口,哇,又滑又嫩的腿肉蘸上了又香又甜的蘸料,味道真是让人意犹未尽。

吃完蟹腿,下面就是最精彩的部分——吃蟹黄。把蟹盖打开,露出来黄澄澄的蟹黄,但我不能被眼前的美味所迷惑,如果狼吞虎咽下去,就会把很多不干净的东西一起吃到肚子里。先把身体两边一条条的像肉,那可不是肉,是腮,要扒掉;下边中间部分稍微凸出的地方,活着的时候从这里吐泡泡,那是肺,要扔掉;肺部再向里一点就是心脏,抠出来不能吃。

两只手抓紧螃蟹两边,用力掰开,一边黄上蘸一点调料,咬上一口,软糯糯、沙愣愣,油汁从我的嘴角边流了出来,赶紧舌头一舔。太好吃了!这样的人间美味可不能浪费啊。

花了十五分钟,终于把一只螃蟹吃完了,桌上一片狼藉。尽管还想吃一只,但螃蟹是大凉之物,吃多了肚子会痛,留到下一次吧。

【篇六:2020中考作文食趣】

说起美食,我的耳边不由得想起一个低沉的男音,没错正是《舌尖上的中国》,每天介绍的那些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我不禁想起了自已第一次吃蟹的经历。

醉蟹、醉蟹,顾名思义就是喝醉的螃蟹,但螃蟹是怎么喝醉的呢?一开始我百思不得其解。

回到了老家,已近开饭,桌上摆放着两盘螃蟹,一盘是煮熟的,一盘还没有煮的样子。看我急吼吼的样子,爷爷笑着提醒:等会儿,烫呢!

终于开饭了!我先抓住了一个螃蟹将它迅速扔进我的碗里。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我的指头还是被烫得通红。不过,这让我早早闻到了螃蟹的香味。我咽了咽口水,面对这美食无从下手,只能干瞪眼。

一旁的爷爷似乎看出了我的窘态,悄悄地对我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看烫到了吧。你等一下,我给你拿一个好东西。然后从柜子最里面拿出了一个盒子,放在我的面前,打开盒子,看到的是那平时不怎么用的“蟹八件”。

在工具的帮助下,我将蟹掩(即蟹肚脐部分的一小块盖,公蟹母蟹形状不同)去掉,顺势揭开了蟹盖。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夹起那金黄的蟹肉,一口含住,入口即化,似如香甜的棉花糖,又如可口的肉松。吃完蟹盖轮到蟹身,先用剪刀将多余的蟹脚、蟹嘴和蟹肺剪掉;用勺柄将蟹身中间一个呈六角形的片状物挑出来,那是蟹心部分,丢弃;用小勺舀点醋淋在蟹身上,然后把蟹身的蟹黄蟹膏吃干净。在爷爷的指导下,我拿钎、镊、叉、锤,或剔或夹或叉或敲,一件件工具轮番使用。最后剩下蟹的八只脚,包括两只大钳。放凉后其中的肉会自动与蟹壳分开,很容易被捅出甚至是被吸出,因此要留待最后来吃。

别急,先用剪刀把蟹腿剪成三截,最末一节蟹脚尖可充当工具。用蟹脚尖细的那一头把蟹腿中段的肉捅出来,再用蟹脚尖粗的那一头把蟹腿前段的肉捅出来。将蟹钳分成三段,前两段都可将蟹壳直接剪开,用勺舀出肉。最后的那只钳子,技巧是剪开两边,然后用手往相反的方向掰两只钳脚,钳壳就完整地分开了。在工具帮助下,两只螃蟹顿时被舔吃得干干净净。

意犹未尽,我拿起第三只螃蟹。爷爷突然制止了我,说:“螃蟹一天只能吃两个,吃多了会闹肚子的。”我顿时停住了手,螃蟹虽好吃,但闹肚子的滋味也不好受。看着爷爷吃没煮的生蟹,我一脸的狐疑。

饭罢,爷爷给我说起了醉蟹的由来。

古时候,有一个读书人,住在湖边。这儿盛产螃蟹,每天都有大量的螃蟹从湖底爬到岸上去,甚至还会爬到人们家里去。而当地卖螃蟹的大多都是小打小闹,没有一个是有远大目标的。

这个读书人发现了一个商机,于是他便开了一个卖螃蟹的商铺。生意虽然不错,可总有剩下来的呢,扔了又浪费,再放就不新鲜了,自已也吃不了多少。怎么办呢?有一天,他喝黄酒时,看到坛子里有只不知什么时候掉进去的螃蟹,拿出时香气四溢,入口还惊人的美味。

他猛的一惊:“有了!”他可以把螃蟹放在酒里浸泡,这样不仅可以使蟹更美味,又可以保存比较长的时间。后来有人把活的直接放进去,也有人把熟的放入,这就是生醉蟹和熟醉蟹。

熟的醉蟹只能算做开胃小菜,而生的醉蟹就要看你有没有一个强大的胃了。

当然,螃蟹的吃法可多了:蟹肉圆子、蟹黄包子、蟹黄汤包、蟹粉炖蛋……不说,又要流口水了。顺带告诉你个趣事儿:带钳子的那个关节,把蟹肉吃完后,螯可以张开形成一个展翅欲飞的蝴蝶形状奥。

尝不尽舌尖至味千千万,说不尽中华美食五千年。食在中国,趣在文化,享在盛世!

【篇七:钓螃蟹】

钓鱼当然有趣,可惜效率太低,一小时也就一两条。钓虾,效率是高了,但是对技术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一般人根本钓不到。我只好去钓螃蟹。

钓螃蟹不用高级渔线,也不用什么炭纤维渔竿,甚至不需要渔钩,首先要和小伙伴到竹林里折一根手指来粗的竹竿,放在开水里泡上一夜,再用炭火烤,光是烤这道工序就要二十多分钟,而且竹竿上不能有黑点,这个活儿只有远近闻名的“竿子哥”来完成。

他用蓝色的内层焰来烤,手里面的铁夹子夹住竹竿在火中舞动着,转动着,直到完全烤干,而且还要用细沙把竹竿打磨得通体光滑,一根竹竿从选材到成品至少也要十二个小时,而他每年都要做十来根,尽管十分辛苦,但他都会乐意地帮人去做。

有了竹竿,就少不了线,只用取一根棉线芯或风筝线芯。线上绑着一块石子和一块从肉铺里找来的猪肉,有经验的同伴还特别叮嘱我说“一定要找块臭的猪肉”。我半信半疑,和小伙伴们到螃蟹池,那是一个齐腰深的,足足有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水塘,里面有没过腿的水草,因此有很多的大螃蟹,个个都有二两多重、巴掌大小。我学着“高手们”的样子,提起竹竿,轻巧地向水草茂密的地方一刷甩,饵料在石子的重力作用下准确地落入目的地。

我耐心地等上了几分钟,轻轻的拉了一下手中的竹竿,一会儿,水底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拉我竹竿,“有螃蟹上钩了”我大叫起来。这时小伙伴说:“再等等,一会儿,还有更多的螃蟹上钩的。”

我又等了几分钟,感觉到手里的竹竿越来越沉,于时用力的拉,只见一出水面,作为饵料的猪肉上面沉甸甸地挂着几只超级大的螃蟹,巨大的蟹夹,牢牢地夹住猪肉,“你看,螃蟹最喜欢臭臭猪肉的味了,对吧?”我连忙点头不已。

就这样不到一小时,便收获了一大桶螃蟹。回到家里,我在爷爷的指点下,去掉蟹盖,清洗干净,放在锅里用菜油炒一炒,出锅后撒上一些辣椒粉就成了我们求之不得的香酥螃蟹。

爸爸常跟我说,男儿志在四方。

我想,以后长大了,无论我在哪里,我永远也忘不了故乡的小水塘,忘不了暑假钓螃蟹,忘不了故乡的竿子哥。

【篇八:关于美食作文】

舟山梭子蟹

我的外婆家在海边。腥咸的海风,美味的海鲜,是我对那里最直接的记忆。这不,禁渔期一结束,外婆就迫不及待地寄了一箱海鲜过来:有通体金光闪闪的小黄鱼,有银光逼人如剑一般的带鱼,还有我最爱吃的穿着铠甲,挥舞着大鳌的梭子蟹。

妈妈用牙刷刷了刷螃蟹的壳,就把它放蒸锅里蒸起来。别看蒸螃蟹特别简单,其实也是有诀窍的哦:锅里不加水,锅底垫几片白菜叶子,白菜叶子含水分多,这样蒸出来的螃蟹肥。要把螃蟹白花花的肚子朝上,这样蟹壳里的黄就不会流出来了。因为螃蟹比较大,需要大火蒸12-15分钟,关火后不可以马上揭开盖子。这个原理就跟蒸馒头一样,马上开盖会缩水变瘦的。

终于,螃蟹蒸好了,可以开吃啦,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妈妈挑了一个最大最沉地给我:“吃吧,小馋猫。”我一手压住螃蟹腿,一手抓住蟹盖,往上一掰,蟹壳开了,香气四溢。接下来,我掰掉螃蟹鳃,然后把螃蟹拗成两半。雪白的蟹肉,一丝又一丝,又嫩又鲜。我剥下一丝,蘸点醋,放进嘴里。真是美味啊!

接下来我又打起了大鳌的主意。我先把大鳌掰成两截,然后我用筷子把里面的肉捅出来。这大鳌曾经威风,现在也不过是我口中美食,看它如何横行?!很快,桌上就剩下一堆碎蟹壳,我的肚子却饱饱的,很有满足感。我抹了抹小嘴巴,闻了一下小手,一股腥味。

菊黄,蟹肥,美好的秋天,收获的季节。我喜欢它,更因为这个季节的美食。

【篇九:圆圆的秋】

圆是我认为最完美的图形,秋是我认为最完美的季节,躺在秋的怀抱里惬意地怀想,咦,秋天不也是圆的吗?

我在七都的田野上漫无目的地走着,走着,走着,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摘柿子,可不像我想象中那样斯文轻巧,并没有用一些剪子钳子什么的信手采摘。而是像大力士一般,举着一根竹篙,三下两下就上了树,他的脚像爬山虎的爪子,把自己定在树上,似乎风吹树晃都不能挪动他分毫。他用竹篙开始卖力的打那圆得像灯笼的柿子,被打下的柿子像一个个伞兵,用它们圆圆的肚子训练有素的打了几个滚!安然地灿烂地躺在那微黄的草地上。

紧接着,我闻到了一股清淡的花香,循着香味走去,原来是一棵桂花树,金灿灿的桂花将树荫都涂成了金色的,恍若月宫里的那一棵。我听老师说起一条新闻,茶山的学子广场有很多桂花树,住在附近的人们将树下堆积的桂花扫开铺平晾晒,居然形成了一条“丹桂红毯”,这可是比明星们走的红毯还要美上百倍吧?话说人们可不是在做什么行为艺术,目的嘛自然是为了做美食的,桂花那甜津津的香气,让我我想起了奶奶做汤圆的时候,也会放一些桂花,这沾了桂花香的汤圆落入我圆滚滚的肚子里,还有比这更美的事情嘛?

想着想着,饿了,我赶忙回家,一到家,看到了我最爱的大闸蟹,我没洗手就舔起了圆圆的蟹盖,肥润如同奶油的黄膏,Q弹粉糯的红膏相互融合,霎时,我的嘴里充满了潮水般的蟹膏,让人食指大动!吃完饭,我拿起我的饭后小甜点——月饼,心中一动,说道:“我要吃月亮了!”惹得全家哈哈大笑。

秋天,可不是一个圆圆的、圆满的季节吗?

热门推荐
1割稻
2手机的对话
3我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4体验白洋淀之美
5沙子旅行记
6凌高俯视
7有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8桃花源
9神奇的蛋
10我爱家乡的龙虎山
11蛋雕初体验
12难忘的春游
13爱唠叨的老妈
14小鬼当家
15我的好老师
16没有挫折的生活是残缺的——《如果远方有奇迹》读后感
17我的动物朋友
18秋天来了作文
19公园的一角
20真不简单
21教室‘花香’
22科技创造生活
23说变化
24游沙溪古镇
25成长之路
26没想到
27校园里的一角
28和您在一起
29我的小窍门
30说“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