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让平凡开花】
周国平说:“人是被废黜的国王。”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显得很平凡,但是既然上帝让你降临到这个世界上,那么每个人的生命也就有了其独特而丰富的意义。
伟大常寓于平凡之中,夏蝉的一生只为艳艳夏日中一次纵情高唱;萤火虫的一生只求让人点亮自己一次。我们或许出身平凡,但要坚信平凡终究会变成伟大,而是否能实现这华丽的蜕变就要看个体自身的努力。
在平凡的生活中,坚持做平凡的事业,便能开出不平凡的花儿来。刘亮程自愿跑去偏僻的木垒,搭起木屋,整天和农民打交道,他还成立了菜籽沟文学艺术奖。于是,村庄中拆除的庙宇又重新盖起来了,流失已久的风俗传统又回到村民的生活中,这个奖项低到了泥土里,低到了河岸旁。他摸着石头过河,书写《一个人的村庄》更是一个村庄的灯,一盏文化之灯。
比起那些整日在电视节目中抛头露面,以调侃为荣,以俗人自诩的文化人,刘亮程在许多人眼中显得渺小平凡。正是刘亮程这般看似平凡的所作所为,新疆木垒的文化才得以延续和发扬,这难道不比那些哗众取宠的调侃更有意义吗?
真正的伟大,并非是要博得众人的赞扬与肯定,而是沉潜至最低处,坚持做着平凡的事业,将智慧的结晶带给他人,让思想的光芒流传后世。
然而,现在的许多人为功名遮蔽了双眼,整个社会,都弥漫着追名逐利的浮躁气息。某校中文系研究生面试,考官问考生:“你读过鲁迅吗?”“没有。”考生犹豫了一下,接着说,“不过我大二时举办过鲁迅作品研讨会,很成功哟!”这便是浮躁心态的最真实写照。
我们不甘于平凡,于是盲目地追求伟大,而又没有踏实努力与付出,只求混迹于人群之中,沉于功名利禄。这样,平凡陷入了平庸,我们浑然不知。
不妨让生活变得更简单一些,在朴素的生活中孕育出伟大。就像那孤独的老人马尔克斯,在作品成名后,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居心叵测和各色诱惑,他自巍然不动,而是一个人搬去海边,继续思考自己的世纪人生。于是,一颗伟大的灵魂也就此诞生。
简桢说:“播撒平凡的种子,让它们开出不平凡的花儿来。”我仿佛看见,在一片没有世俗的尘埃沾染的土地上,许多毫不起眼的种子在努力地发芽,它们都漾在一方春色里。
【篇二:追寻精神的天空】
我们都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接受大地的馈赠。阳光温和,我们感受自然的温暖;天降甘霖,我们享受水的滋润。人类社会纵使再繁华,其中一点一滴也都源于自然。
其实不止是物质,就连人类的精神,也都源于自然。自然大地本身不是坚实如恒,我们怎会有探求真理的决心?如果自然不是欣欣向荣、万象纷生,我们怎会对真、善、美有任何的理解?“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轼在江上的清风明月间,体悟到“短暂与永恒”的意义。
自然就是这般无私,如母亲一般在物质和精神上给她的孩子以支持和慰藉。然而,作为自然之子的我们,却常常无法理解这种“关爱”。
人们掌握了先进的科技,便向往舒适的生活,城市因此诞生。水泥森林拔地而起,四通八达的道路遍布全球。人类在大自然中盖起自己的“小花园”,在里面自得其所。
可是,舒适的生活非但没有使人生活得更幸福,反而失去了灵魂。在纷乱繁杂的社会中,人们不得不谨慎地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于是人人都变得小心警惕,变成了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抱着计算器衡量着一切的价值,所谓信仰、理想、道德都可以当成交易的筹码,慈善多作秀,名声不得实,学历常造假,论文多抄袭……社会的各种问题开始凸显,人们匆忙地向前赶路,却将灵魂甩在了身后。
王尔德说:“我们生活在阴沟里,可依然有人仰望星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满社会的现状,于是向自然寻找答案。罗曼·罗兰为构思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形象焦躁不安了半年,一日他日出登山,看见太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便高呼:“噢,我亲爱的克里斯朵夫先生!”一个经典文学形象由此而生。刘高程在菜籽沟成立文学艺术奖,他在低矮的池塘边,在厚重的黑土上,写《一个人的村庄》,最重点亮了一座村庄的文化之灯。
他们在人群之外利益之上,在天边的自然中探索精神的天空,与永恒对话,与天地对话,然后将宝贵的精神产物带给人群,促使人类思想的进步。
不妨从城市的水泥“牢笼”中逃出,去听听自然的声音吧。康德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值得我们终生仰望,一是心中崇高的法律,二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自然给予我们如此之多,为何要将生命浪费在阴暗的角落,数着几张钞票碌碌无为呢?
追求精神的天空,让生命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