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蔡邕的作文

【篇一:我与书法】

我家的房子小小的,可是有一张大大的方桌,笔墨纸砚静静摆放。闲暇时光,我就坐在窗下桌子旁一笔一划,黑色的字迹在阳光下闪着点点光芒。

我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习书法,每次都是哭哭啼啼、满手满脸的墨汁结束。我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笔画要练那么久,只觉得黑白的世界太无聊了。但是因为爸爸的坚持,我们就这样吵吵闹闹地一直学到三年级暑假。

一天,我偶然看到一句话:书法是一门中国的传统艺术,它炫丽无比、举世闻名。嘿,现在人都用电脑打字了,除了我们学生,谁还写字呀?更何况是毛笔字。我好奇地往下看: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书法来自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我们的情感。自然界和我们的情感存在了,那么事物对立统一的特性就产生了,只要在写书法的过程中,对立统一的特性显露出来,书法的外形结构和笔法就出来了。我把这话读了好几遍,似乎书法与唱歌、跳舞是一样的,都是人情感的表现?我禁不住提起笔,静下心,稳稳地落下了一笔,奇怪,居然和我气呼呼的时候写下的感觉不一样呢。

我兴奋地把这个发现告诉爸爸,他笑着对我说:蔡邕的书法理论非常厉害,至今无人超越,它指导着千千万万进入书法领域的人们。如果你遵循这个理论,刻苦练习,就一定能体会到。

现在的我,虽然还是会为掌握不好笔法而烦躁、还是会禁不起pad的诱惑而偷懒,不过我好像慢慢开始喜欢上了它,看似简单却神奇的中华瑰宝。

【篇二:听琴读后感】

知音

学过琴的人想必都知道,比起弹琴,更难的是听琴。因为弹琴注重的是手指、眼睛和大脑的配合,最多再加入一些心灵的感受,那样便是很了不起的演奏家了。而听琴,不是靠耳朵,而是纯粹只靠心灵的感受。当你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猛然流淌出一首曲子,你便能从中听出曲调的内容和演奏者此刻的心境,那你便是“大家”了。

蔡邕便是这样一个奇才。

“吴地有用桐木为柴烧饭的人,蔡邕听到柴火噼啪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木柴是做琴的好材料。于是就讨来把它制作成琴,琴音果然优美,而琴尾还是被烧焦了的,因此当时的人们给它取名叫做‘焦尾琴’。”《古典的中国》是如此介绍四大名琴之一——“焦尾琴”以及其主蔡邕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蔡邕从烈火中讨回桐木,正如伯乐解救千里马,他们都是彼此的知音。

是蔡邕成就了焦尾琴,还是焦尾琴出彩了蔡邕?我不知道。如果没有蔡邕,名垂千古的焦尾琴可能早已在烈火中焚尽,到如今连灰也不剩。可以这么说,蔡邕赋予了焦尾琴生命,赋予了焦尾琴光彩,赋予了焦尾琴荣誉,赋予了焦尾琴辉煌,赋予了它太多太多。而焦尾琴同样也使蔡邕名留青史,如果没有焦尾琴,谁还会记得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蔡邕?

蔡邕懂琴。他可以从木料的爆裂声中听出木料的作用。对于别人而言,桐木只是普通的柴火,但对于蔡邕来说,桐木便是一件珍宝。他可以从琴音中听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甚至是此刻的想法。他能从雄壮浑厚中听出志存高远,他能从悠扬小调中听出绵绵情思,他能从清幽旷远中听出独居世外,他甚至能从铮铮琴音中听出暗藏杀机。

琴懂蔡邕。它可以默默配合着蔡邕,陪伴着蔡邕。在他悲伤之际,安慰他疲劳的心;在他开心之余,抒发他的快乐,为他创造出最美的乐章。

知音难觅,因为如此,也显得弥足珍贵。而我们,又何时能找到自己的知音呢?

【篇三:关于蔡文姬的作文】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出了许多有才之辈。他们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追随者与崇拜者。然而,我却偏偏对才女们抱有兴趣。我常常好奇,在那些“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里,她们何以才华出众?

于是,我结识了蔡文姬,一个如仙人掌般顽强的姑娘。

生长·苦难之经历

时间回到公元173年,你出生于东汉著名学者蔡邕家。你很幸运,拥有一个知书达礼的好父亲,他不但精通天文、数学、历法,更是鼎鼎有名的书法家、文学家、音乐家。

你真名叫蔡琰(yǎn),琰,美玉。文姬是你的字。兴许上天知道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块不可多得的美玉,所以要好好打磨你。

两岁那年(即汉灵帝时),蔡邕上书批评时政。然而,当时朝廷混乱,外戚与宦官轮流掌权,导致政治腐败,正直的官员遭到排挤。蔡邕得罪了当朝宦官,被流放到朔方。此时,只有两岁的你,也被迫成了罪隶,一起去充军。虽然蔡邕九个月后得到赦免,可他害怕了,怕再次得罪“不该得罪的人”而惨遭陷害,只得携妻带子四入流亡。你又能有何法?不得已随父亲一起颠沛流离。常听到有句话“小孩子懂什么?”可你懂,你太小太小,却又懂得太多太多世事无奈。

逃亡了十多年,你披上红嫁衣嫁人了,嫁给了河东人卫仲道。你对他又是何种情感呢?是爱?亦或恨?又或无感,只将其视作一个普通平凡的人生过客?无从知晓。

没两年,卫仲道死去,你回到了娘家,没有子嗣。你以为生活放过了你,可他又给你开了个玩笑。

感情·囚禁的自由

汉末,军阀董卓专权,蔡邕被胁迫利用为其做事。然而,董卓死后,蔡邕也被莫名连累,收监入狱,最后无奈死在狱中。彼时你在别处,竟连其死因都不知道。这时,天下已经大乱,汉献帝去南匈奴请兵。可南匈奴呢?趁机派兵至中原,大肆烧杀抢夺。你跟着难民逃亡,却被乱军所掳。你抵抗,你愤怒,你痛哭,却都无济于事。也是啊,在那个年代,你一介弱女子,又有何地位、有何势力可言?你被迫嫁给南匈奴的左贤王,还为其诞下两个儿子。

有时,我会想,身处语言、风俗、气候与中原大不相同的地方,你可曾流过泪,可曾伤过悲,可曾怕过黑?也许,你有心仪的男子,却在无奈中分离。

我曾见过一张你在南匈奴的画像:你身穿皮袄,头戴一层纱,美丽的瞳仁深不可测,说不上是喜,是恨,是悲。每当春季来临,南匈奴却是冰天雪地。你独立于风雪中,遥望南方,思念故土。你没有自由,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

然而,中原局势发生了很大改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建立了魏。由于他同蔡邕是要好的朋友,就以汉朝的名义,派人携厚礼至南匈奴,要赎你回中原。左贤王未反对——他并不在乎你与他十二年的夫妻情,他只关心他的儿子。于是,他同意你走,却要你留下儿子。母子骨肉之爱与热爱汉地的感情撕扯着你的心。后来你感慨: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蔡文姬《悲愤诗》)

最终,你强忍着弃子之痛,归顺了中原。

可是,由于连年战乱,你的家人大多离散,城廓荒芜,庭宇凄凉。形单影只的你悲伤至极。曹操便替你作主,让你同屯田都督董祀成婚。

很多人说是曹操关心你,可我却同情你。你应当找一个懂你、尊重你,同你灵魂相通的人才是啊!

可你一生都没等到他。

才华·盛开的花朵

在你幼年时,一天夜里,蔡邕在黑暗中弹琴,不慎拨断了琴弦,你一听,便道是第二根弦。于是蔡邕故意又拨断一根,你一听,便道这是第四根。此刻他才发现,你对琴音已造诣颇深。后来,你作出了传世的古琴曲《胡笳十八拍》。而你最大的作品,是《悲愤诗》,其分为被虏入胡、别儿归国、还乡再嫁三部分,共540字。

文学是个好东西,你可以借其宣泄,借其抒情,借其倾诉……我在看文章时,更喜从文章分析人物情感性格。

可惜你留下的作品不多,或许还有,但皆失传。好文在精不在多,有一篇,足矣。

热门推荐
1感恩母亲演讲稿
2那件令我懊悔的事
3我喜欢的小动物
4原来你们很疼我
5森林运动会
6关于的作文
7复兴中华从我做起
8我家的三条虫
9友情
10当了一回小保姆
11记一次辩论赛
12这样的人让我感动
13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14美丽的草原天路
15不争
16我是小书虫
17给自己一点掌声
18课本剧观后感
19我的心爱之物作文上册
20今天我当家
21小草赞
22如果有一天
23有趣的游戏
24这样的人让我尊敬
25我学会了炒蛋
26分享带来“财富”人生
27新学期的作文
28一二三木头人
29我是一棵桂花树
30机械零件,后果谁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