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朝花夕拾读后感】
细细品味,这夕拾的朝花虽有些年代的沧桑,但又有些鲜活的记忆映在眼前。
鲁迅讽刺的技术,不得不说要比中国的其他作家都略胜一筹。写动物,叙事,回忆,都能讽刺出些什么。这讽刺让人读着不但没有丝毫恼火,倒是有些快活,自在。那些名人名教授,“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们也总是在不察觉间带了一顶不好惹的“高帽子”。这些类似于抱怨的手法到了鲁迅笔下却成了一种艺术,一种他独特的魅力。
再说鲁迅文章揭露的道理。这些道理似乎是你本就知道的,读着读着似乎这就浮出水面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却让你铭刻于心。却看那封建孝道,看那封建教育,看那伤害儿童,看那伤害人民的,读起来让人多少有些心里不是滋味,更能体会到鲁迅于文章中酸,甜,苦,辣,咸五味一体。
酸——看那鲁迅的家道中落,让父亲死前留着念想,无法安详的死去,是让人多么心酸,多么无奈啊!
甜——幼年的温馨生活也让许多人羡慕,那有趣的,令人心系的百草园,那在朗朗读书声中映出的三味书屋,那被衬托出的幼年的安宁与柔情,是多么令人心动啊。
苦——阿长的离去,父亲的逝世,永别的藤野先生,被逼自杀的范爱农,这都是苦啊!一个用笔墨为旧中国的改变而奋斗的人,他心中的苦又有谁会懂呢?
辣——辛辣,鲁迅先生的本味——正义地讽刺了那些残害这个世界,这个中国,这些人的人,令人回味。
咸——那朴实的文笔背后凝结的强烈的情感,那苦苦追寻理想的坚毅与执着,还不足让人潸然泪下吗?
读鲁迅先生的书,似乎像一杯茶吧,让人回味无穷。
【篇二:妙言追忆古人情】
我平素里最喜于摘抄,假若看到了美妙佳句,我就迫不及待的拿本子记下。那种看到了宝贝一样的心情—真是狂热至极。
若是遇到了空闲的日子,掇一碟小吃,品一杯香茗,再拿着摘抄本读着佳句,啧啧,真的妙不可言。这时候,整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去与句里自带的韵味儿触碰。那种似真亦幻的感觉,能使全身都舒爽畅快起来,流连于语言堆砌而成的天地间。
今儿个早上读了几首小诗,读着读着感觉有湿润划过脸颊。手一摸,竟是落下了泪。我不由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越来越感性了啊,复又看了刚才的两句,暗自揣摩了番,又感叹中国古人的文采是唯美精妙极了。
那两句诗是:“年来妄念消除尽,回收禅龛一炷香”、“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出自陆游之手,相闻是陆游在曾经唯一的爱人唐琬死后周游天下时,曾两次回到他们一起居住的小院落—沈家园写的。
似眼前出现了一座漂亮典雅的沈家园,而门前却立着一名男子。肃条孤寂的背影在风中伫立着,唯有一种浓浓的悲伤萦绕,不消散。远离家乡这么多年,原本以为会放得下,忘得掉。只是一回到故里,见到当年的景物,想到已经归去的心上人,心中却难言。人已去,景还在,轻回首,禅龛前点的香还在放出淡淡烟影,怎能不叫人悲伤?恍然回神,美人终究走远,那些美丽的回忆只似一场梦,匆匆结束。到头来也:“只恨昔日美梦,原为虚梦一场”。梦之外,早已心痛得无法言说。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是悲凉的,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全部。也许,陆游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一段爱情的话,他会怎样?是轻松愉快的度过一生吗?我看不一定,而且这样会使我们看不到陆游周游天下时留下的诗歌。
事情都已经深埋在回忆里,变成一场永不磨灭的浪漫传说沉淀在时光河底,妄想它会改变已经是不可能的事,道理都明了的。但是,那是心中的一个美丽的梦:不求改变、不求华丽、不求实现,只求在度过带来道道伤疤的时光中心中仍有那么一个梦,安慰你在现世中碎得拼凑不起的心,抚过你那带着晶莹泪痕布满哀怜的脸,握紧你的伤痕累累不再光滑的手……
古人的心思岂是我能猜得透的,但我能感受到那埋藏千年的深切情感:或平和、或欢乐、或凄清、或惆怅。读着这些句子,带着淡淡伤感的小情绪。陆游的伤我何曾真的知晓,只不过是他的那根殇弦触动了心房罢了。闭眸静听中,蓦然想起一句话:锦瑟弦断年华缺,不见依昔故人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