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排场的作文

【篇一:小学时的我】

二零一一年,那时,我一年级。我有些内向,课间总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个人默默地待着。我不喜欢和生人有太多的接触,而那时的同学们,大都是与我说话还不到两句的“生人”。

直到二年级,我开始接触到“大队部”,进入大队部这个团体时,我才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我开始和老师接触,和同学们交往。可这“过度”的开朗却让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女疯子”。

我再不像从前那样,已经完全没有了一年级时,家长们口中的“大家闺秀”的样子了。

经过多年不断的“培养”后,在别人眼中的我竟变成了一个外向,豁达的“暴力女”了。内向,羞涩,已经完全不能用来形容我了。

而且,不知是因为我特别喜欢排场还是缺乏安全感,走出了教室便有一些同学在身边陪着,这样回想来,好像每一次都是大家围在我旁边,而没有一次是我围在别人旁边的。或许,是我变得比较强势吧。

相比刚入学时的我,现在的椅子上就如同有刺儿一般,我怎么也坐不住。回想到从前,我都很惊讶自己究竟是怎么在椅子上坐上这么一整天的。

我是个闲不下心来的女生。尽管到了高年级,下课后也不能好好地坐在教室中读书,总会叫上小h一起去操场,走廊,甚至楼梯上,坐在一旁与她好好地聊聊天。

二零一七年七月,我想我也会像想象中的那样,牵着闺蜜的手,一起冲出校门……

【篇二:晒出我的骄傲】

在我的抽屉里放了很多奖状,最令我骄傲的不是那几张第一名的,而是这张唱歌比赛的三等奖。

当时五年级的我被老师塞了一张唱歌比赛的报名单,这可令我犯了难——我并不擅长唱歌。为了避免低音下不去,高音上不来的尴尬,我选了一首朗朗上口的英文歌。经过几天的练习,我心虚地被推上了战场。

比赛虽然只是个小型赛事,可是排场一点都不小:装修华丽的室内场地和场下一排戴着黑框眼镜的资深评委,让我心里发毛,冒出了退缩之意。随着主持人的介绍,在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欢迎中,我上了台。我回头看向老师,只见老师狡黠地向我眨了眨眼。

我接过主持人递过来的麦克风,坐在舞台中央。前奏响起时,台上伴奏的声音洪亮得超乎想象,我心里暗自庆幸自己有舞台经验,不然定要被这么大的排场吓得脚软。我准确接上前奏唱起来,为了掩饰紧张,身体也跟着节奏在轻轻摇摆着。仿佛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每个音符都有条不紊地从我嘴里蹦出来,丝毫不会让人感觉我是个不会唱歌的人。我心底不禁涌起一股自豪。

很快到了副歌部分的高音,我一直准备着,脑海中闪过老师说的“把气沉在丹田里”的话。我压着自己的气息,尽量沉到腹部,然后对着麦克风把声音释放出来,音调一点点的向上爬,又慢又艰难,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正当高音快要爬到顶峰时,我喉咙一阵干涩,正想收住,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我破音了!微微呆了一会儿后,我闭上眼睛,不再看任何人,强迫自己放松下来,只是随着节奏将剩下的部分唱完。

当我再睁开眼时,观众送上的鼓励以及眼中的欣赏突然令我倍感骄傲!虽然这次我并没有获得很高的名次,但每当看见这张奖状,我都由衷为那时的自己自豪。我愿骄傲地将它分享给我认识的人,它令我回想起在舞台上那个处乱不惊、大气从容的自己!

【篇三:我渴望宁静】

庭前花落,细水长流,良辰美景,怎能错过?但那却是我无法拥有的宁静。

芸芸众生,欲望太多。或金钱、或权力、或牌子、或面子……可那些又怎样,不过是过眼云烟。我,不要排场,不要热闹,只祈求在一份遥远的宁静,让我回忆过去,对比现在。

喧闹的生活中,嘈杂的声音总是围绕耳边。冲动像魔鬼般形影不离。选择是一种伤害,有时候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神情,一个动作都会引起不必要的吵。

我说:追名逐利,争强好胜,阳奉阴违,人活着不累吗?

他说:不。因为有争强好胜,人生价值才得以体现;因为名利双收,生活才更精彩,因为阳奉阴违,你的人生之路才前途无量。

其实,有些东西,别人不说,不一定就不知道。我也明白那些大道理,但是,我也是人,我累了,不想再去想了。那些无可奈何,只要冷静一下,多想一想,又怎会落得如此不堪。

我喜欢风,因为风的柔让我感到轻松;我喜欢雨,因为雨的滋润让我享受到自然;我喜欢森林,因为森林的寂静让我心旷神怡。也许我只能自欺欺人的说我不懂感情,我们曾走过悠悠岁月,最后不是也只剩下回忆吗?

我渴望宁静,就像沙滩上的鱼儿渴望水;我渴望宁静,就像折了翅膀的鸟儿想要飞翔。我渴望宁静,就像聪明的你渴望一切。

庆幸的是我还记得也曾像你一样,有过渴望。你是否觉得我很傻很笨?要什么不好,偏要什么宁静。有时候我也这样觉得,但是我想说我要宁静,是在那之中回忆着过去,看看从前的你。

叶落了,花谢了,我的心也快碎了,但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又想起了过去。

【篇四:读《醋栗》有感】

合上《契诃夫短篇小说选》,《醋栗》这篇小说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烙印。

故事从一场雨开始,又以一场雨结束,中间一直弥漫着雨天的阴冷和灰暗。在一行行对雨声的描写里,我仿佛听见契诃夫轻声的叹息。

故事发生在索菲诺村,窗外,磨坊在工作、水坝在震颤,拼车的马湿淋淋的,人们披着麻袋走来走去——一番潮湿、肮脏、冰凉、不舒服的景象。窗内,浴场里,地主洗了脸、梳了头,在客厅里走来走去,正在贪婪地享受着干燥、洁净、温暖与舒适。

这样的环境描写,映衬着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他们为如今安逸生活一路付出的代价。主人公伊万·伊万内奇讲述了他的弟弟尼古拉·伊万内奇攒了一辈子的钱终于如愿以偿——买下一个有醋栗树的小庄园,并照地主的排场过起日子来了。但当他探望弟弟时,却发现他午饭后休息时,像猪一样哼哼着躺在被子里,就连他的红毛狗和厨娘也胖得像猪。他弟弟得意洋洋地将醋栗放在嘴里,贪婪地吃着。

其实,醋栗又酸又硬。这个对自己命运心满意足的人,在追逐安逸的途中,由一个善良、温和的人变成一个吝啬的守财奴,一只躲藏在安乐窝中的猪,一个在税务局中害怕有自己的意见,却在百姓面前说起话来句句是真理的“贵族”。

然而,主人公的农场主朋友阿列金听着关于可怜的吃醋栗的“贵族”的故事,感到乏味。他其实过着同样的生活——为了排场修建浴场;无视窗外大雨中农奴们劳作的背影,躺在圈椅里懒散地喝茶。两个“幸福”的庸俗形象跃然纸上。

这个故事对主人公的另一位朋友——中学教师布尔金也没有任何触动,他烟斗中冒出的雾气正象征了沙皇时代知识分子的困惑与麻木不仁。

周围的人一直昏昏沉沉,迟迟不醒悟,主人公只得不停地呐喊:“一个人需要的不是三尺土地,也不是一个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在那广阔的天地中,人能够发挥他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质和特点。”“强者骄横而不干事,弱者因无知而像牲口一样生活。”“我,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站在一条沟壕面前,本来也许可以从上面跳过去,为什么要等待?人都需要生活,渴望生活啊!”所有这些呐喊,都是他带着可怜的恳求的微笑说的,好像在为自己求别人做什么事似的。

读到这儿,我仿佛看到契诃夫在沙皇统治的黑暗乌云下站起来了,却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醒着,周围是一群行尸走肉,走来走去。他勇敢地揭露了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安逸而丧失所有优秀品质,丧失真正的生活与自由的现状。

我将小说选放回书架,心想:契诃夫批判的只是那个黑暗的时代罢了。我然后瘫倒在软绵绵的沙发上。书中的几行字再次映入我的脑海:“幸福的人之所以自我感觉良好,显然只是因为那些不幸的人沉默地背着他们的重负。”“一切都安静太平,提出抗议的只有那些无声的统计表:有多少人发了疯,有多少桶白酒被喝光了,有多少儿童死于营养不良……”

我吓得忽然从沙发上起了身。我感到那个时代的一部分乌云到今天都没有被彻底吹散,而且它在全球各地都会出现。庸俗和安逸正渐渐将我吞噬,我也许会将有意义的生活拱手相让却浑然不觉。

我感到契诃夫犀利深邃的目光透过他老旧的镜片,照进了一个又一个时代。他或许正是那个“在每一个幸福而满足的人的房门背后站着的一个拿锤子的人,用锤子经常敲敲门,提醒他:世上还有不幸的人,不论他怎么幸福,生活尽早还会向他露出爪子,灾难尽早还会降临,到那时谁也不会看见他,听见他,就像他现在看不见、听不见别人一样。”

我的心底流淌着冷汗。我一直蜷缩在自己的安乐窝,家里、学校——一切安好,自从不用应付时事考查,我就再也没有关心过世事了。我常自己说服自己:新闻里不过是什么什么地方地震或是失火了,要么就是国外什么地区出现矛盾冲突了。看过这篇小说,我忽然明白,其实这些看似与我无关的事件背后,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责任,都有为减少灾害和冲突而努力的空间。

又听见小说中的主人公感慨亦是契诃夫的感慨:

“城里的安静和太平使我感到压抑,不要感到满足,不要让自己昏睡!趁您现在年轻、少壮,精神饱满,要不倦地做好事。……唉!要是我还年轻就好了!要是我还年轻就好了。”他不停地重复着。

我一阵恍惚,静下心来,才发现:我还年轻,还好我还年轻!

热门推荐
1又是一年毕业季
2未来的世界想象作文
3可爱的小猫
4我爱春天
5坚持梦想一路挺你——观《跑出一片天》有感
6关于失败的作文
7为谁而歌
8观教师朗诵比赛有感
9小蚂蚁观察日记
10《大国大城》读后感
11带着微笑出发
12美丽的三角龙湾
13我的语文老师
14考试也是一种享受作文
15一次有趣的实验
16童年趣事
17美丽的校园
18我给爸爸打分数
19读《丑小鸭》有感
20我家这样过年
21谁的本领大
22遇见
23共享单车的利与弊
24我喜欢被唠叨
25生活万花筒
26神奇的发明
27三大活宝
28最害怕的事
29就这样慢慢长大
30身处逆境更需拼搏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