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伽利略的作文

【篇一:坚定真理,你定成功】

世事纷杂,浮云遮住了人们追求真理的双眼。但,坚定真理,你定成功。

布鲁诺坚定地走向烈火,用坚定真理的心赢得了后世的敬仰;秋瑾不畏强暴,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捍卫尊严的壮歌,他们受到世人的非议,却仍冲破层层阻隔,坚定心中的真理。

或许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所谓的“权威和专家”但就是这些所谓的真理,挡住了我们前行的脚步。普朗克在早年就发现了量子,但因为据前人的学说而不敢超越,直到晚年才在友人的劝说下发表了学说。牛顿,上帝似乎垂青于他,却又因此挡住了前行的脚步。年轻时,牛顿创造了经典力学,在晚年时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却认为是“上帝的推动力”因为不能坚定真理而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无法自拔。

但,生活中总会有坚定真理,大步向前的人。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定律几百年来人们是奉为真理,不敢有半点怀疑。可当被人嘲笑不知天高地厚的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将两个铁球同时掷下时,坚定真理的伽利略成功了。我国古代名医李时珍,踏遍名山大川,亲身做实验,终成一代名医,在华夏大地上广为流传,“真诚透明的科学人生”的邹承鲁,常常直率地面对种种压力坚持真理,而不是与学术界的不良现象随波逐流,人们称他为“坚持真理的化身”

坚持真理,需要一种勇气和态度,前人曾说,成功中99%靠的是态度而非智慧,只要我们“咬定真理不放松”,那我们还有什么好怕的呢?成功垂青于坚持,勇敢的人,而非懦弱,退避的人。就像诗人兰德在暮年时说;“我用真理来燃烧生命之火,假如失去真理,我的生之火也就萎了”。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坚持真理,在晚年回首时可以骄傲的说,不因回首往事而懊悔,不因碌碌无为而沮丧。相信自己像第六个同学一样坚定地告诉全世界,坚定真理,你定成功。

【篇二:学与思】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知识要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得来。“思”是通向成功的小径,是驶往成功的小舟。

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从小就喜欢思考。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用右手按住左手的脉博,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发现,灯的摆动幅度虽然越来越小,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后来,伽利略通过不断的思考和研究,找到了摆的规律,发明了摆钟。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牛顿,一直认为,一定有种神秘的力存在,是这种力拉着行星转动。一天,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研究问题。这时,一个苹果砸在了牛顿的头上。牛顿立刻想起那种无形的力,正像地球拉着月球,使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一样,地球在拉着苹果往下落。这个问题比以往更难解,也更吸引人。牛顿夜以继日地思索着,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思,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思索的习惯,成功的大门就会向我们打开。

【篇三:谈执著】

执著是前进的加速器,使你突破重重难关,获得胜利;同时,它又可能是通往深渊的路标,使人身陷泥潭无法自拔。

亚瑟是伏尼契《牛虻》中的主人公。他满腔热情参加革命,却被间谍神甫出卖。醒悟后,他偷渡到南美,饱尝了人间辛酸,13年后以崭新的传奇式英雄姿态,投入了战斗,化名为“牛虻”,并为他所忠于的理想和意大利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为了理想而执著奋斗是何等的伟大!

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因反对托勒密的地心说,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引起了宗教界的极大恐慌和仇恨。据传,伽利略在罗马教廷的高压之下,被迫违心地承认他所支持的日心说是“异端邪说”。可是他随即跺脚说道:“可是地球还是在围绕太阳转啊!”

对真理的执著,使伽利略战胜了谬误、邪恶、强权和暴力,成为了人类历史上一颗闪亮的星星。

的确,执著能给人近似无穷的动力,助人斩草劈荆,打开通往光明的大道。但也有部分人也因过分的执著而埋没了自己的一生。

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笔下的一个人物。他带着幻想中的骑士狂热,把风车当作巨人,把客店看成了豪华的城堡;他单枪匹马,一次又一次地向着他认为邪恶的势力冲杀过去,自己屡次身受重伤不说,还给他要“解放”的人们带来灾难。他至忠至诚,对于骑士道坚信不疑。他不怕遭受辱骂和打击,甚至为了追求理想而牺牲生命。

堂吉诃德是一个有着崇高精神境界的“疯子”。其中,“执著”是他愚蠢可笑行为背后的精神底色之一。但这样的“执著”并不受到人们的赞扬,因为它已经可以认为是固执了。

传说古时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来,洪水暴涨,尾生抱着桥柱,直至被水淹死。

可见尾生是一个诚信的人。但另一方面,他是否又太迂阔,不知变通呢?这样的“执著”,应该算作是死板。

有的人为自己的目标奋斗了一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有的人抱以“执著”的信念,不听良言忠告走自己的路,也为此“奋斗”了一生,引来的却是人们的嗤鼻一笑。

当我们面对真理时,我们必须得执著,执著,再执著;当我们面对的是自己贪婪和幻想的欲望时,如果一味“执著”追求恐是下下策。

【篇四:伽利略走下斜塔后】

【篇一:伽利略走下斜塔后】

池雨彤

当伽利略走下斜塔后,响起热烈的掌声,接着,有几个人挤到伽利略前面,其中一个人说:“对不起,我不应该质疑你,你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另一个人:“你让我们明白了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对!”伽利略的学生说:“老师,我太崇拜您了,以后我也要善于思考,做一个和您一样伟大的科学家。”

伽利略十分高兴,他想:我这次的试验让大家知道,权威要尊重,但不能盲从!

【篇二:伽利略走下斜塔后】

张兆涵

伽利略一走下来的时候,旁边的人都围过来,说“你是怎么发现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的,亚里士多德说这个结论的时候,已经两千年了,从来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个错误,你是怎么发现的?伽利略说“只是敢于发现,敢于探索,才会有新的发现。我们也不能迷信亚里士多德,人总会有错误的”旁边的人们恍然大悟。

【篇三:伽利略走下斜塔后】

李炳瑶

伽利略走下了斜塔后,人们都围住了伽利略,有人说:“伽利略你可真了不起。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你都可以把他的错误指出来。”每一个科学家说的话,有的对,有的是错的。有人又说:“你现在才25岁就当了教授。”伽利略说:“只要靠自己的努力,将来有一天你们也可以成为教授。”刚才说家里略大胆妄为的人惭愧的低了,低下头说:“对不起先生,我不该说你胆大妄为。”伽利略说:“没有关系”过了一会儿。伽利略就走了。

【篇四:伽利略走下斜塔后】

张有泉

走下斜塔后人们议论纷纷的围了上来,到处都传来了雷鸣般的激烈的掌声,他的亲人说,伽利略原来你的话是正确的,我们不应该阻拦你一个同学说伽利略你的话原来是正确的,亚力士多德的话,居然是错误的?你让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话,有时是正确的,有时是错误的。

【篇五:伽利略走下斜塔后】

孙铭哲

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人们纷纷地围住他,人们都在问他,其中有一个人问他:“伽利略先生。你是怎么发现这个错误的。你是做了实验吗?”伽利略严肃的回答:“是的,我反复的做了很多次试验,都证明这句话说错了,所以我才来比萨斜塔上。来公开试验,证明这句话是错。一个哲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全是对的。”

刚才那个说伽利略一定会丢尽了脸面的那个人,害羞的低下了头。然后他并向伽利略道了歉。伽利略说:“没关系!”

还有一个人说:“伽利略先生,你的说法是正确的,我们一开始以为你要违背人的真理,现在你证明了像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也有说错的时候,你真厉害!”

人们高兴地把伽利略抛到空中,再接住。人们以后像尊重亚里士多德一样尊重伽利略。

【篇六:伽利略走下斜塔后】

黄子豪

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他的学生对他说老师你真历害,你这种敢于提出疑问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伽利略旁边的人对伽利略说谢谢你,你让我知道了亚里士多德的话也有错误。

【篇七:伽利略走下斜塔后】

冯奥雪

当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他的学生会对他说:“老师是我们错了再怎么伟大的科学家的话也不全是对的。我们相信你,你是正确的”他的亲人会告诉他:“哦,亲爱的宝贝,是我们错了,你太勇敢了,你值得我们学习。”有的人对他说:“我们,我们不要太迷信亚里士多德,因为他说的。正确的。”那一群人把家里略为住,把伽利略抱了起来,往天上扔伽利略简直不可思议。

【篇八:伽利略走下斜塔后】

周东晓

他的亲人真诚的对他说:“伽利略我们为你感到自豪,对不起,从这件事里我们知道了伟大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有做错的事,我们以后再也不会怀疑你了。”他的朋友开心地对他说:“伽利略你真是好样的,我们以后要向你学习,做一个勇于提出问题,善于解答问题的人。”

【篇九:伽利略走下斜塔后】

公宇琦

伽利略走下比萨斜塔后,周围的人都过来对他说:“伽利略你真厉害!你的勇敢证明了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误的!你太了不起了”还有人说:“伽利略本来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都怀疑他,可是这却是正确的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还有人说:“伽利略对不起我们误会你了!看来亚里土多德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也不都是正确的!”这时响起了雷鸣般的响声!

【篇十:伽利略走下斜塔后】

孟国强

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人们纷纷都围了上来,到处都传来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的亲人们都说:“伽利略,你太厉害了。”他的学生说:“老师,你太太太厉害了,你让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全都是对的。”

【篇十一:伽利略走下斜塔后】

佟欣楠

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人们包围住了伽利略,都与伽利略说你真是太励害了连亚里士多德的错处你都找了出来,你太伟大了。对不起伽利略我们当时不应该说你背叛了人类的真理。

伽利略说每个人都有出错的那一天,尽管是你们信奉的亚里士多德也会出现有错的那一天。

【篇十二:伽利略走下斜塔后】

张庆伦

当伽利略慢慢的走下斜塔之后,下面的人都围了上去,他们争先恐后的跑了过去,用最快的速度说:“伽利略你真厉害!”:“伽利略我就知道你会成功的!”……有些人什么也没说,只用惊奇的眼神盯着他,有的人叽叽喳喳的说:“别挤我!我要看伽利略。”有的还争执了起来,伽利略慢慢地走了,但后面的掌声和热烈的声音还没停下,伽利略心里美滋滋的,因为,他纠正了一个哲学家的错误。

【篇十三:伽利略走下斜塔后】

李克霖

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人群自动让出了一条路,只见一辆汽车载着许多人到了比萨斜塔前。车上的人下了车。向伽利略走去。伽利略向他们握了手之后,那两三个人说他们是政府人员。他们也知道了试验的结果。他们还说他们是政府派来。那几个政府人员后,人群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掌声过后,人群自动让出了,又来了一辆车。这辆车是伽利略的一位同事开来的。那位同事的车上还带了另外几个朋友,那几个朋友也是伽利略的好朋友。他们像伽利略祝贺。伽利略向他们说,要不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里有矛盾。他也就不会出这样的错误来。

【篇十四:伽利略走下斜塔后】

孙雨轩

“伽利略你的实验真的让我太不可思议了!”一位女士惊讶的说,。又一位男孩儿说:“大哥哥等我长大以以后你能教我吗?”伽利略和谐的回答:“当然可以,只要你认真学习,认真学习认真,仔细思考问题等你长大以后,我一定要教你!”最后,伽利略还说了一句话:“每个人都有出错的时候亚里士多德也不例!”

【篇十五:伽利略走下斜塔后】

刘浩然

周围的人会说伽利略,你太厉害了,居然都能找出亚里士多德的错处。当时我不应该说你背叛人们的真理。亚里士多德走过来跟他握握手说科学家说的也不一定是对的你敢于提出问题很勇敢,谢谢你帮我找出来的错处。伽利略说我总结出来了一句话。再厉害的人说的也会有错处。比如人们都迷信的你亚里士多德。你看你这不是也有过错吗?亚里士多德你在说之前要反复实验才可以说出事实的真相。

【篇五:坚持是一盏明灯】

富兰克林曾说过一句话:"唯坚韧者始能遂其志。"坚持这么一个简单的字眼里,隐藏着多少人的支柱,多少人的成功原因。坚持是一盏明灯,刚开始只能发出淡淡的光,只要经过努力和坚持,就能放出万丈光芒!

伽利略为了证实他“两个铁球能同时落地”的说法,不顾嘲笑,在比萨斜塔上的试验证实了这一观点。人们十分惊讶,赞美伽利略的这个实验太奇妙了。可是没有人知道伽利略为此付出的汗水,心血与坚持,没有人关注他在实验前受人讥讽,承受了数不尽的白眼。但他不受外界影响和干扰的原因只有一个——坚持。

是坚持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一幕照亮,刺痛所有人的双眼,让他们看清楚什么才是真理。

我也成功的坚持下来了。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习钢琴,对钢琴有着充满无限的好奇,可日子一久,整日坐在只有黑白两色的琴键前十分的枯燥。渐渐地丧失了兴趣,对钢琴只有无限的怨言。可在一次上课前我听到了优美动听的琴声,又萌发了兴趣。慢慢的开始继续认真地学习钢琴,直到现在。

原因就是那两个字——坚持,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篇六:闯红灯】

入夜,我与父母上街散步。

我们漫步在大街上。明亮的路灯下,各种店铺的招牌琳琅满目。行人熙熙,车来车往。不夜的城市,依然是那样的忙碌和热闹。

我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不巧的是,绿灯刚好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刺目的红灯。我们不由地停下了脚步。

不一会儿,爸爸提醒了一句:“可以走了!”我看也没看指示灯,就径直向前走去。见没有人跟上来,正感到奇怪,猛一抬头,只见红光映入眼帘,十分的刺目。我迅速停住了脚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还有一秒呢!”我向爸爸抱怨道,“你怎么骗人呢!”

说话的瞬间,绿灯已经亮了,我又立即迈步向前走去。

越过街道,我心里有些不乐。我闯了红灯,虽然我不是故意的,但我还是耿耿于怀。爸爸见我不高兴,宽慰我说:“刚才虽然红灯还有最后两秒,可是两边车道的红灯已经亮了,这时又没有车通过,所以我说可以走了。”

“宁等一分,不抢一秒。”“红灯停,绿灯行。”这些都是常识。我对爸爸的话不以为然,认为那只是钻空子而且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我不是故意让你违反交通规则,只是想借此让你明白,交通中的红灯不能闯,你做得很对,但不是一见到所有的红灯都一定要禁足!”爸爸狡黠地说。

什么嘛,故弄玄虚。但转念仔细一想,父亲的说法也并不是毫无道理,某些时候的“红灯”真的是可以闯的。那些看似是禁区的红灯,闯过去了,就会出现一片新天地。

古往今来,凡是卓越者,无不是敢闯“红灯”的人。

伽利略就是物理学上敢于闯“红灯”者。亚里士多德提出一大一小铁球大球先落地的观点,在当时的欧洲,已经是大家公认的真理。谁要挑战这一真理,那就是闯禁区,闯“红灯”。可是,伽利略不顾眼前的“红灯”,勇敢地向大家证实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结论,难道这个“红灯”,他不能闯不该闯吗?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大胆地突破写作上的“红灯”,在“高密东北乡”的文学王国,精彩地演绎了被评论家一直认同的“中国魔幻现实主义”,实现了中国小说的创新。这样的“红灯”闯得好,闯得妙。

“红灯”是一种人为的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死守规则,而无视时代的发展变化,不能与时俱进,就必然走向保守和反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赢得了今天的繁荣富强,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也是得益于闯了社会主义的“红灯”吗?

我想到我的学习,我取得一定的进步,是因为我遵守了学生规则这盏“红灯”。我取得的进步有限,是因为我不愿也不敢去闯学习上的“红灯”,也就是仅仅满足于知识的接受、消化,缺乏自主钻研、积极进取的意识。

想到这些,我豁然开朗。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社会规定的“红灯”,不能闯,但是,不是所有的“红灯”一定是真理,不能逾越。当你勇敢地闯过有些“红灯”的时候,你会发现,在“红灯”的背后,一盏“绿灯”正熠熠生辉!

【篇七:生无所息】

一生都在为社会创造的歌德,晚年曾说:人们通常把我看成是一个最幸运的人,我无可抱怨。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勤地劳作,就像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周而复始。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笔下的那条大鱼,不堪忍受海水的束缚,“化而为鹏,怒而飞”。可当他飞上青天,却发现自己仍被束缚在天地之间,永远也不能冲破这个桎梏,永远也不能逍遥游。但是,他还在不停地努力,或许有一天,这湛湛青天再也束缚不了他的意愿。

人的一生也就是一个不停地追求的过程。少年时追求上个好中学,等达到目标后,你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点——周围是无数和你一样优秀的人在等着攀登又一座山峰。

又想起了孔子那睿智的言语。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孔子曰:“生无所息。”很难想像子贡听到这四个字之后的反应,但是我毫无疑问的被震撼了,仿佛当头棒喝,醍醐灌顶。生无所息,相信刚刚打败众多对手,获得世界乒乓球团体赛冠军的中国队能为这四个字做出最好的诠释。在已经超出对手一大截时,中国乒乓球队仍在超越的正是自己。

人生在世,作为社会这台大机器的一个零件,就有责任也有义务奉献自己最大的努力。诚然,一个人的懈怠不会对社会造成多大的危害,可是如果人人都抱着靠别人的想法,全人类的脚步就会停滞不前。如果我们的祖先也不思进取,满足于少量的食物和仅能维持生命的生活条件,那我们也许现在还是挂在树上的猴子。仲永那样的天才少年,不知后天学习的重要,而被父亲带着四处演出,也会有江郎才尽的一天。可见,学习上的停止,不仅无法维持原有水平,甚至会退步,这就是所谓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为经典力学奠定基础的牛顿,有着非凡的成就。可到了晚年,牛顿不甘清贫,担任了英国的铸币大臣,把满腹才华倾注到造钱币之中,终于无法再获得突破。而伽利略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之后,为了弘扬真理四处奔波。面对教会的迫害,须发皆白的伽利略没有胆怯,而是坚持真理,终使“日心说”为世人接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前面是康庄大道,还是羊肠小道,不要停下你的脚步,请记住,生无所息。

【篇八:时间简史读后感】

从识字以来,我读过很多书:《西游记》《俄罗斯童话》《上下五千年》……然而,现在五年级的我有些不满足于这些书了,开始对《前世今生》《时间简史》一类讲述哲理、科学的书兴趣盎然。虽然初看上去,这些书枯燥无味,但是细细品味,却常常引发我无限的思考与遐想。下面,来说说我读《时间简史》的故事吧。

第一遍读《时间简史》时,我只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大都是跳读,略去了那些艰涩难懂的部分,只看有趣的内容。但即使这样,仍觉得无聊,先后也只是翻了两页,便束之高搁了。

直到有一天,无聊的我,抱着好奇的心,再次打开了那本黑色封面的《时间简史》,低下头,静心地品味起来。我随手握起铅笔,点点划划,慢慢记下自己的疑问,一跃而出的灵感……咦!什么时候那些黑白的文字渐渐生动了起来?慢慢地,我被带入了一个科学的世界:与亚里士多德观赏水、火、土、木几颗星星的变化;与托勒密一起钻研宇宙中心的秘密;与哥白尼、伽利略一起用真理、事实来推翻错误的理论……一页一页,我认识了伟大的发明家爱因斯坦,坚持真理的伽利略,发现地心引力的牛顿;我了解了反粒子、对偶性、小圆周、光子的概念……与此同时,我也提出了不少疑问:宇宙的中心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每颗行星的小圆周都是一样的?在恒星光谱中,什么颜色代表最热,什么颜色代表最冷?行星与恒星各是怎么形成的?……一堆数不清的疑问,让我不断地查电脑,翻阅其它工具书,甚至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像唐僧念经一样在爸妈耳边不停地问,问到二老大声喝斥也浑然未醒。无尽的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我对《时间简史》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看到后面,不少先前的疑问迎刃而解,那种豁然开朗的滋味让我欲罢不能。

有时候我也会自己去做试验。我尝试和伽俐略一样,从楼上同时扔下两个质量相差很大的瓶子,看看它们是否同时落地;当看到书上说:“飞船在太空中直线飞行,路径影子投到地球上的二维影相就显明是弯曲着”时,我也尝试着用铅笔在地球仪上测试;读到“视差”这一段时,我也试过坐在车上看远处一点也不动的太阳……那时的我,竟也感受点儿“科学疯子”的味道。

在读完《时间简史》后,更多的书成为了我的阅读目标:《果壳中的宇宙》《玛雅历法》《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感谢《时间简史》为我打开了科学探索的大门!有时候,我也想过,以小学的水平来读这一类书,是不是太困难,太“不求甚解”了呢?因此,我开始放慢速度读,一点一点“煮”着读,思考研究着读。

这几本书便成了我无声的老师,将知识一点一点地送给我,引领我走向神秘的科学世界。虽然深奥难懂,但是依旧情有独钟。

【篇九:留点疑问给自己】

培根有一句名言:“个人如果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开始,则会以肯定结束。”可见疑问的最重要性,它能帮助人们探究事实的真相,从而解决人们所遇到的问题。可以说疑问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文明,几乎所有的发明和发现都与疑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疑问出真知。

如果牛顿没有疑问,他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不会闻名于世,不会带来科技史上革命性的变化。伽利略发明摆钟,也是得益于疑问。300多年前的一个星期天,按照宗教要求伽利略来到教堂做礼拜。不经意间他看到吊灯被门洞里刮进来的风来回摆动。“为什么吊灯每次摆动的时间都相同呢?”伽利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了肯定吊灯每次摆动的时间相同,对医学也有涉猎的伽利略按住自己的脉搏,发现推测完全正确。他顾不上做礼拜了,跑回家继续做关于吊灯摆动的实验,发现吊灯质量不同,但摆动的时间相同;挂吊灯的绳子要是有长有短的话,吊灯摆动的时间就会受到影响。后来,伽利略经过设计和加工,研制成了摆钟。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能取得众多成就,与他好疑多思也有很大关联。上中学时,他读了胡适的《尝试集》,其中记载了陆游说过的一句话:“尝试成功自古无。”他认为这句话的解释是:一试就成功的事情在世界上本没有的。但胡适对这句话的解释是:自古以来的成功,都是一次次尝试得来的。华罗庚坚持认为“尝试成功自古无”雨“自古成功在尝试”这两句话的意义迥然不同,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唐代诗人卢纶写过一首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千百年来,这首诗得到了无数的赞誉。但华罗庚却发现了其中不符合实际的质疑: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么能见到飞燕?华罗庚不仅帮助了人们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他的这种好疑精神连许多诗词专家都自愧不如。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言犹在耳。左拉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无穷的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

在当今时代,似乎疑问离我们越来越远,到底是什么使我们和疑问离得这么远,是我们自己,我们或许很少为心中的疑问付出过实际行动,但我们不能缺失疑问,疑问是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学生必须要有的品质。疑问是一种求索精神,这种求索精神可以战胜怯懦,赢得崇高和伟大;可以剥去伪装,发现真理。让我们把疑问留给自己吧。

【篇十:科学精神,领航未来】

1910年,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考察中牺牲,后来有人发现了他和两个同伴的遗体,在他的身边还有16公斤岩石样本。当时他们的帐篷离最近的补给站仅20公里,如果斯科特不携带着16公斤样本,那他和同伴就不一定会死——可他在生命与科研成果的选择中宁愿死去,也要保留这一批珍贵的样本。

斯科特身上体现出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类精神的集合。首先,科学精神中最主要的应是实干精神。为我们所熟知的大科学家大多都是实干家。黄大年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和战略科学家,心怀“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什么职务也不要,却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带领团队研究了70多个核潜艇的方案,并通过实验逐个验证,最后亲自随潜艇下潜,不以为苦,却写下“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的华章;……。以上这些案例就是科学家实干精神的完美诠释。

其次,科学精神中也有质疑精神。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就对先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当时他身边的人劝他不要做这种无意义的研究,因为当时亚里士多德是大家公认的学术权威。但伽利略却通过完整的实验和推理,向众人证明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正是这种质疑精神,指引我们在追寻真理的航道上不断修正方向。

最后,科学精神还应包含献身精神。著名天文学家布鲁诺,对当时在教会中所流行的地心说产生了质疑,通过观察,他发现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但他的“太阳中心说”却触犯了教皇的利益。面对教皇的迫害和威胁,布鲁诺没有屈服,最终被火烧死。哥白尼燃烧了自己,却点亮了现代天文学发展的路。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离不开无数科学先烈用身体和鲜血铺成的路。

斯科特牺牲了,但他血液里流淌的科学精神,经过百年的沉淀,反而愈久弥新。勇于实践,付诸行动;大胆思考,大胆质疑;甘心投身到科学事业,不惜奉献……在这些科学精神的指引下,无数像斯科特一样的科学家,不仅推动了科学事业的进步,更推动了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前行。愿你我一道,向这些科学家学习,为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门推荐
1《老人与海》读后感
2观察日记作文
3写蜜蜂的作文
4听雨
5未来的鞋子作文
6残荷
7《红岩》读后感
8走进秋天
9走过,才明白
10华山日出
11做包子
12这儿真美
13冲锋号观后感
14父亲撒下的光芒
15触动心灵的白兰
16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17可爱的黑妞
18坚持就是成功
19记忆中的味道
20看电影
21圣诞老人到我家
22致姐姐的一封信
23乡村生活
24圣洁的白玉掌
25未来杭州一日游
26让快乐伴我成长
27骑车的乐趣
28我家的小猫咪
29难忘的一节课
30有一种速度,叫高铁速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