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布鲁诺的作文

【篇一:敢于质疑坚持真我】

生命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嘹亮动人;生命如画,或浓淡或素雅,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美丽动人;生命如酒,或浓烈或清香,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醇厚诱人。体味生命的价值,品味人生的意义,这是有了敢于质疑,坚持真我的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

青蛙的反击,令教授哑口无言,是呀,即使是井底之蛙,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人类呢!

第一位向上帝叫板的人

基督教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是由上帝一手创造的。在古代的欧洲,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教会在控制着人们的思想。但就有这么一位先生宁愿承认自己是猴子变成的,也不愿和上帝攀亲戚。为此,他还特意写了一本叫做《物种起源》的书,教会不乐意了,开始向他施加压力,在真理面前,他没有退却,坚守自己的立场。他就是达尔文,正是他的坚持,才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摆脱了上帝的束缚。

第一个坚持日心说的人

同样在欧洲,也教会严密禁锢的中世纪,布鲁诺,这位杰出的天文学家,竟然大胆宣布——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在当时那个时代,谁也公然挑战上帝的权威呢?连布鲁诺的老师哥白尼都保持了沉默。年轻的布鲁诺被当做异端活活烧死,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真理,用自己的鲜血唤醒无知的世人。

纵观历史长河,像达尔文、布鲁诺、麦哲伦这样敢于质疑,不畏强权,坚持真我的人还有很多,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真理和正义才得以战胜谬误和邪恶,社会才得以进步和发展。让我们学习这些勇士和殉道者的精神,高举敢于质疑的火把,照亮未来的探索之途!

【篇二:以己之力,担己之任】

担当是墨梅放弃了灿烂的夏夜,在飘雪的冬季,静散一抹幽香;担当是枯叶失去了春天的光彩,在丰腴的秋日,零落成诗韵;担当,是太阳透过沉沉迷雾,闪耀着光明;担当,是灯塔驱赶了茫茫黑夜,指引了方向。

以己之力,担己之任。只有敢于担当的人,才能追求自己的人生,担起家国重任,开拓一个时代。

“大知闲闲”“大言炎炎”,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就以其特有的担当追求自己的人生,于诗词文章中永垂不朽。

“以天下之忧而忧,以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不忘“忧天下”的初衷,视天下兴亡为己任。他关注着朝政得失,天下兴亡,与朝廷中的腐朽势力展开斗争。得知刘太后独揽大权,一手遮天后,他犯颜直谏,奏请还政。他在青螺碧水、霪雨霏霏中沉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阐述民为邦本,平静的眼光中为人们昭示了智者的情怀。这份担当是震撼奸臣的一声断喝,又如抵御不正之风的一堵墙垛。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用中原大地般宽厚的脊背,负起母亲“精忠报国”的叮咛,而这拳拳热忱,赤子之心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摧残。岳飞曾在营中挥毫“还我河山”,字字铿锵,掷地有声。从那大气激扬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不卑不亢的民族气节,是气壮山河的民族担当。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励精图治,呕心沥血;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的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太史公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尽其智,用其情,达其义;在顾炎武的一生中,以“天下为己任”而奔波于大江南北,即使在病中,还在呼吁“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诗赋凭栏漫步,惆怅忧民一朝负,轩窗琴畔丝竹,前生滋味后生顾。这便是中国文人有担当的风骨,是一种家国情怀的升华。

不仅是中国文人,在西方,也有为生民立命的先行者,他们担起了开拓时代的重任。

乔尔丹诺·布鲁诺,科学的英雄的殉道者,为日心说辩护,在中世纪的黑暗面前,他茕茕孑立,踽踽独行。他的思想,震动了教会的统治,触犯了他们至高无上的权力,宗教将他处以火刑。教皇、红衣教主、主教们站在这位被称为“异端”的科学家面前,想听到“异端”的忏悔,然而他们听到的却是这样一句话:“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正如布鲁诺自己说的,他的思想,在自由的天空中翱翔,他的学说被一一证实。

是什么给了布鲁诺就火刑而无愠色的勇气?是什么给了布鲁诺对真理的坚持?又是什么使布鲁诺志存高远?是担当,是担当给了他内在优势,让他达到心之所向;是担当让他明白,中世纪的黑暗需要有人驱逐,而真理就在他手中。

“人人生而平等,”这是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在种族歧视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他勇敢的站了出来,勇于担当起为黑人争夺民权的斗争,他发表了震撼人心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我们错了,拿撒勒的耶稣就只是个乌托邦的梦游者,从来也没到地球上来过!如果我们错了,正义就只是一个谎言。”“我们决心在蒙哥马利奋斗,直到公平如浪涛滚滚,公义如江河滔滔!”为同胞而战,为正义而战,为国家的美好未来而战,这是马丁路德金的担当。

巴赫金曾经感叹:“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世界。”没错,因为喧哗,所以茫然;因为茫然,所以麻木。日趋麻木的灵魂使当今社会有太多人迷惘着而不能担起自己的责任。看看那些因腐败被抓的官员,在他们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有的只是私利;那些因吸毒而进入监狱的明星,没有一个公众人物应有的担当;在各个旅游胜地,华人“到此一游”的杰作使世界“瞩目”……在经济腾飞,物质文化丰裕的时代,我们又失去了什么?

早年的毛泽东在《心之命》中这样写道:“故吾辈任重而道远,若能立此大心,聚爱成行,则此荧荧之光必点通天之亮,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翻天覆地,扭转乾坤。戒海内贪腐之国贼,惩海外汉奸之子嗣;养万民农林之福祉,兴大国工业之格局;开仁武世界之先河,灭魔盗国际之基石;创中华新纪之强国,造国民千秋之福祉;兴神州万代之盛世,开全球永久之太平!”

七堇年说过:“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理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中国真正崛起,需要呼唤我们的担当意识。金钱不能成为我们的操控者、阴谋家,我们更无权无节制的开发已有的资源,满足一时之欲而不顾自己的子孙后代:要用负责的眼光度量世界,使中国又快又好崛起。

以己之力,担己之任,愿人生无可辜负。

【篇三:信念的力量】

信念,是现实之上的超逸,亦是照进现实的星辉,信念的力量,亘古璀璨。

钱穆先生说:“文化思想只有靠自己具有一份信心来支持自己向前,静待时间的考验,故其结果往往要在身后。”布鲁诺说:“火邢不能征服我,未来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无论是钱穆的身后,还是布鲁诺的未来,都有一种力量在支撑,那就是信念。

一个人若没有信念,身后就没有结果,也没有未来了。毕竟被历史铭记的,是“每个时代倔强的独语者”。李唐有言:“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充分讽刺了当时的人没有信念,随波逐流而碌碌无为的情状,只有当后人欣赏时,才读懂了当时李唐“看之容易作之难”的才华横溢。苏格拉底之死,梵高的名画,巴赫的乐曲:因人们的愚昧,无知,没有信念而导致的历史悲剧却反复上演,这一切难道不值得人们反省深思么?

文学也与信念同在。索尔仁尼琴说:文学,若不能传递当代社会的呼吸,就不配称为文学。哈勒尔心中的荒野之狼奔跑在那个时代的迷茫里;格里高尔身披的坚硬铠甲又何尝不是物欲社会人心的蜷曲之所。信念在社会的黑暗角落抽丝剥茧,就如一曲扣人心弦的交响乐,响在鲁镇,响在高密村,响在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乐章里。此刻,信念的矢志将文学串起,使穹顶之下再无孤岛。

时光漫漫其流动,世人的无知竟一成不变。钱穆的“身后”,布鲁诺的“未来”仅是一直被证实,却从未被当代人的意识所察觉。毕竟时代里那些坚持自我信念的人总会被安上“离经叛道”的骂名而饱受排挤。但这终究不是一个阿谀奉承的时代。趋炎附势只会因平庸而化作时光中的一粒微尘,杳无踪影。如萨特所说:“我只有一个人,却要向军队攻城一样前进。”信念者,终会有着瞿秋白那份“千万人将火把熄灭,而我独将火把举起”的大义凛然与责任感,抵挡着千古以来信念消亡的洪流,向着未来大踏步前进;历史也不会给信念以辜负,他们的身后,也终会留下磨砺后的累累硕果。

繁星超逸尘世,而星辉照进现实。千百万年复千百万年,时光迭代,而信念不朽!信念的力量,与时间等长,与茫茫的空间等阔。

【篇四:芥子纳须弥】

佛说:“芥子纳须弥。”又说:三千大小世界之外,芸芸众生奔走轮回之间,追寻着自己不朽的因果。而宇宙之大,其实也不过是一芥子罢了。

对比天宇的浩瀚,我们的确若沙粒,甚至连沙粒也不及。人类的弱小,各种灾害的肆意都可能让我们的生命顷刻消失。可面对着生活中的一个个凡俗的躯体迸发出的力量,我不禁疑惑,为什么明明生命苦厄却仍奔行红尘?明明注定生命不过轮回一遭却依旧笑脸,不悔一路前行?眼前浮现那张早晨卖汤老人沧桑而又生动的脸颊,还有寒风中通红而又生机勃勃的隔壁小学弟妹们的面庞……他们给我答案,那是一种渴望生命而又无比昂扬的生命状态和精神力量,那是一种不畏困难追寻结果和超越的期待。

是啊,那就是一种明知我“微”,却“心向往之”的踊跃。

我似乎有了一丝明悟,芥子与须弥本为一体,而又分为两端,当两者完美结合时才能有无穷的力量,我们应当明白对于苍茫宇宙,虽个人命运的微小而我们却又执着于奔向远方。

眼前出现了无数仁人志士的身影:布鲁诺,索菲亚,哥白尼,谭嗣同,他们无不是以凡人之躯,微渺之身冲击着真理乃至皇权至尊。布鲁诺被绑于十字架,索菲亚被当做女巫处死,哥白尼受教会迫害……他们明知一切生命的宏大与结局的注定,但仍然要去承受命运对他们的“嘲讽”而去追寻心中那片明净的天空。正是因为“微”而更要彰显生命的坚强。

回望自己过去的历程,就像一粒种子永远在满是砂石的泥土中反抗,为了追寻萌生的阳光和空气,不断向上,甚至头破血流,也决不退缩。在命运的作弄下心中更加坚定了对天空的向往和追求。

我明白,当我冲击着岩石,我会看见刺目的眼光,在满是郁金香的花园里,布鲁诺,哥白尼他们的身影一直都在,如此安详平和。

微小是我们作为人类的界定,但是没有一切可以让我们永远微小,我虽凡尘,亦心向往之,才是人类得以超越的永恒。

【篇五:追求的人生是美丽的】

追求,像一艘船,负载着人们在生活的海洋中前进。失去了追求,人生就如航船失去了灯塔,变得暗淡而盲无目的。

屠格涅夫的《门槛》中的俄罗斯女郎,面对黑夜、饥饿、寒冷甚至死亡,毫不畏惧,为的只是跨进门槛,寻求真理。这是一位真正的追求者,为了自己的理想,百折不挠。对他们来说,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停留在追求的目标上,更在于追求本身。有谁能说,那些“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勇士们的人身是灰色的?有谁能嘲笑那些在不断地追求中无数次跌倒的有勇气的壮士呢?

追求是人的精神世界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人类能从原始森林中走出来,从愚昧无知中走出来,是因为发现了自我从而不断追求的结果。从猿人变为现代人,创造出现代文明,不正是有追求才塑造完善的吗?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探求、不断否定、不断完善,虽然他无法改变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但他提出的“三民主义”使他不断追求的人生灼灼生辉。只有不断追求,生命才会燃烧,不会腐朽;只有不断地追求,人生才会美丽,不会丑陋;只有不断地追求,社会才会进步,不会停滞。

追求也是一个考验意志的过程:没有人能够保证一生中不会跌跤摔倒。有的人跌倒了便放弃了,于是他与途中的美景失之交臂;有的人跌倒了却又站起来,虽然他暂时受到了挫折,但他永不放弃,依然追上去,虽然一时错过了美景,但他却与美景越来越近。罗伯特?布鲁斯将军经历了六次败仗之后没有放弃,仍爬起来追求成功,终于在第七次战斗中打败了敌人。意大利伟大的思想家布鲁诺在宗教被奉为神明的中世纪,仍然顶着压力坚持太阳中心说,宗教以残酷的火刑惩罚他,他临死前说:“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布鲁诺以他坚定的意志承受住了火的考验,使他的人生犹如火中凤凰一样美丽。

最后,让我把拜伦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将承受如何风景。”这是追求者的誓言,也应是我们每个人的信念,更是美丽人生的请柬。

【篇六:阅读伴我成长】

人们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爱阅读。

转眼间,五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我也不再是那个怎么也不看书的小朋友了。现在长大了,知道怎么学习了。

而书,就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我的营养品。

是书,把我领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让我领悟到了大自然的真帝;

是书,让我知道了科学的发展,宇宙的浩瀚;

是书,让我慢慢醒悟到了,我已经不是那个天真的小女孩了。

我看过一本书,名叫《科学家的故事》,里面有一百多个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等等。

比如布鲁诺,他看了一本“禁书”,是哥白尼写的《天体运行论》。布鲁诺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深为哥白尼的真知灼见所感动,十分赞成哥白尼的观点。因此,布鲁诺在他的反宗教活动中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他自己小时候也酷爱天文学和哲学,也爱好文学。

他就进一步的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大胆地指出:“宇宙是无限大的。”他不仅认为地球绕太阳转,而且宇宙中有许多像太阳那样的行星,只是他们离地球很远,看上去很小罢了。

布鲁诺继承了哥白尼的事业,四处宣传“日心说”,引起了罗马教廷极大的恐慌,很是不满,于是,布鲁诺被关在监狱里。毒刑,监禁,辱骂,威逼都动摇不了布鲁诺的意志。他的坚信真理,他的意志是钢铁铸造的。

十年了,教会忍耐不住了。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被绑在高大的十字架上,十字架下堆满了木柴。人们看着他视死如归的看着教会,最后,眼睁睁的看他的身体化成灰。

他为真理死去了。他的执着打动了我,使我做事情从不会半途而废,坚持做好每件事。

阅读不仅可以让我们学到知识,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让我们的生活不再无趣,让我们像雄鹰一样展开双翅飞过无边无际的天空,去追寻自己美好的梦想。虽然书与那些电脑,手机比起来,读书显得很乏味句句要理解,没有生动的画面,没有动听的音乐。

但是我们始终要记住,阅读学到的知识,不能被任何东西代替,因为他能改变人的思维,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阅读给我们带来了色彩,让我们跨越时空和空间,让我们明白了许多的道理;所以让我们一起读好书,好读书。

【篇七:问号与感叹号高中作文】

【篇一:问号与感叹号】

“?”的出现就预示着问题的出现,接着要做的事情就是解决问题。我们要通过思考和实践把“?”拉直变为“!”。

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悲惨经历,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了。他的童年是不幸的,他的父亲逼迫他练习钢琴,从小就经受各种严酷的生活。这也使贝多芬养成了独立、坚毅、倔强的性格特点。贝多芬在中年时期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在精神上也受到折磨。一个音乐家的耳朵失聪就如同思想家的头脑再也不能思考。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他的痛苦和绝望,痛苦和磨难成为了他创作的力量源泉。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他在痛苦中仍然坚持创作,以坚强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

众所周知,托马斯·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的电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项重大发明。在19世纪以前,人类所使用的照明工具只有煤油灯和蜡烛。出身平凡的爱迪生有着不平凡的理想——为人类带来光明。他曾多次实验都以失败告终,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总结出前面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通过他的勤奋努力和不断创新发明了电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光明。从此,他的成功事例印证了“天才等于99%的勤奋加1%的灵感”。这句话也成为激励人们奋进的座右铭。

从古至今,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法国作家雨果曾写了一篇文章在某出版社出版,可是过了许久还是没有出版,雨果就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出版社收到信后发现信的内容是“?”,出版社立马就明白了雨果的用意,随即给雨果回了信,信的内容是“!”。雨果收到信后不久他的文章就出版了。

前不久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个人,她在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物理学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巨大贡献——发现了青蒿素。其次,她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女科学家,她就是屠呦呦。这过程是极其艰苦的,她几乎翻遍了所有的医书,也曾多次以身试药,她的肝脏因此受到损伤。她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目的就是换来病人的健康。在经历了190次的失败之后,她不断的实践和创新,终于在第191次的时候成功了。

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事情了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然后在实践和创新中把“?”拉直变成“!”。过程中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勇气,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功。

【篇二:问号与感叹号】

“?”遇上“!”就如同“海鸥搏击浪花里”,“奋翮苍茫浩渺”。

好奇心与求知欲。“当青年的朝气倘已消失,前进的好奇心已衰退以后,人生就没有意义”。好奇心是动物的本能,不只是人才有,比如在野外拍照,猴子就会好奇地盯着你的镜头看;而求知欲则不一样,它是针对获取知识而言,只有人类才有。当一个人对事物产生了好奇,会开始问“为什么?”的时候,这便成了激起他求知涟漪的石子!达尔文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一直希望他能继承祖业,然而他却对大自然产生了无穷的好奇与兴趣,他整日思考着这些问题:自然界的奇花异树人类究竟如何产生?他们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彼此之间又有什么联系?然而就是这些问号,逐渐使他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最终使他写成科学巨著《物种起源》!这便是达尔文从对自然的好奇发展成对自然的求知的过程。

质疑与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追求绝对真理的人”,布鲁诺便是这样的人。在那个被宗教神学所束缚的时代里,布鲁诺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吸引,开始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逐渐对宗教神学产生了怀疑,对象征着真理的教皇提出了“?”,写了一些批判《圣经》的论文,但在经过八年的监禁中,布鲁诺还是被处以火刑。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布鲁诺的学说被证明是正确的!人们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对真理的追逐,即使是死亡也无法阻止,这种勇气值得后人的赞叹!

质疑与创新。走在最前面的人都经历着痛苦,而痛苦过后却总会带来创新!林则徐,一个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虎门销烟后见识到了外国人的船坚炮利,意识到中国必须学习外国,建议制造枪炮、轮船和其他的机器工业来加强海防、抵御外侮。在那个国人都秉着“天朝上国”的自傲的时代里,他对沿袭了数千年的旧传统提出了“?”,他在即使屡遭排挤、迫害后,也依旧嘱托魏源编写出《海国图志》,介绍着世界各国的情况,并结合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便是质疑后的创新!即使遭受着痛苦,也无法抹去先进的人对创新的执着!

“?”与“!”就像“海鸥搏击浪花里”,是好奇心向求知欲的发展;是质疑与真理的碰撞;是质疑对创新的对话。“?”与“!”有着许多矛盾相对的地方,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怎样,我们只有抱着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惧权威执着地追求真理,不抱残守缺而学会创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让“?”成就更多的“!”,让我们“奋翮苍茫浩渺”!

【篇八:科学精神,领航未来】

1910年,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考察中牺牲,后来有人发现了他和两个同伴的遗体,在他的身边还有16公斤岩石样本。当时他们的帐篷离最近的补给站仅20公里,如果斯科特不携带着16公斤样本,那他和同伴就不一定会死——可他在生命与科研成果的选择中宁愿死去,也要保留这一批珍贵的样本。

斯科特身上体现出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类精神的集合。首先,科学精神中最主要的应是实干精神。为我们所熟知的大科学家大多都是实干家。黄大年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和战略科学家,心怀“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什么职务也不要,却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带领团队研究了70多个核潜艇的方案,并通过实验逐个验证,最后亲自随潜艇下潜,不以为苦,却写下“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的华章;……。以上这些案例就是科学家实干精神的完美诠释。

其次,科学精神中也有质疑精神。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就对先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当时他身边的人劝他不要做这种无意义的研究,因为当时亚里士多德是大家公认的学术权威。但伽利略却通过完整的实验和推理,向众人证明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正是这种质疑精神,指引我们在追寻真理的航道上不断修正方向。

最后,科学精神还应包含献身精神。著名天文学家布鲁诺,对当时在教会中所流行的地心说产生了质疑,通过观察,他发现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但他的“太阳中心说”却触犯了教皇的利益。面对教皇的迫害和威胁,布鲁诺没有屈服,最终被火烧死。哥白尼燃烧了自己,却点亮了现代天文学发展的路。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离不开无数科学先烈用身体和鲜血铺成的路。

斯科特牺牲了,但他血液里流淌的科学精神,经过百年的沉淀,反而愈久弥新。勇于实践,付诸行动;大胆思考,大胆质疑;甘心投身到科学事业,不惜奉献……在这些科学精神的指引下,无数像斯科特一样的科学家,不仅推动了科学事业的进步,更推动了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前行。愿你我一道,向这些科学家学习,为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门推荐
1叮咚
2暑假的作文
3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
4姥爷的菜园子
5我来推荐她们
6醉人的雨季
7铅笔盒的自述
8五一记事
9做一片海真好
10家乡的特色美食
11我的好朋友
12忆女王大人
13奇妙的静电
14在自己房间里的乐趣
15让我开始爱上她
16飘在天上的日子
17敬畏真理
18学生
19写外婆的作文
20雨中的诀别
21我的爷爷
22春的自述
23人生因你而快乐
24古巷深深
25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26可怕的一天
27我的好朋友
28寒风中的感动
29生活在感恩的季节里
30那时的小路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