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散步】
月光止不住地往下泻,心中却心潮腾涌,过了许久,仍平静不下来。爸妈用家乡的方言聊着家常。我静悄悄地关上铁门,走出了家门。
走在被大树阴蔽枝叶的小径上,月光只能隐隐约约的穿过绿叶之间的缝隙飘飘洒洒地落在小径之中。一个黑乎乎的背影前进着,沉在月光之中,沉在蝉鸣之中……
小径的一旁是条河,河水“哗哗”流动的声音与树上的蝉发出“滋——滋”的声音,构成了一首乐曲,我觉得这种音乐是我听过最美好的乐曲了。
小径一旁的草坪上,一些儿顽强的花儿,早已顶着风雨,冒着严寒钻出脑袋来。一旁的大树用自己茂盛的绿叶,尽可能为一些小花小草挡住风雨。我想这不是中华子孙人人都要具有的一“技能”——乐于助人吗?既然连大自然中的植物都可以那么努力的做到,难道我们龙的传人就不可以吗?
月色渐渐淡了,天也越变越黑,路上的行人也不多了。我的心渐渐得平静下来,我继续行走着,仿佛自己的心被召唤到今一个世界,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没有人可以管,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想干什么就不用干什么。就这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真好……
四周都是树,被风吹得不断发出“沙沙”的响声,脑海中突然闪了一下……
忽然,我想起去世奶奶了:她在我的脑海中的模样是朦朦胧胧的,我只要去翻翻儿时的照片几乎每一张照片都有奶奶的身影。我问老爸这是为什么,爸回答说奶奶在你年幼时,十分疼爱你,每天给我烧好吃的,自己却省不得吃……
“隆——隆——”天空似乎也被感动了,滴下一滴滴“泪珠”。
此时,我脸上留下的眼泪,雨点儿打在我的脸蛋,不知不觉走到了家,分不清脸上的水是泪还是雨……
【篇二:我心中最重的那个字】
当遥远的夜空中划过一颗流星,打破了黑夜的寂静,泰戈尔说:醒来吧,有“家”的地方便是黎明。
“家”是黑暗中的一盏航灯,引领我们找到希望;“家”是心灵的港湾,烦躁时,投进去的失望沮丧,迎出来的却是幸福与自信;“家”是情感的栖息地,是我们终身难忘的乐园。
“家”是给予,是奉献,是互相关爱。“家”是由房顶和房子下的一头猪组成的。我们似乎是那头“猪”,父母便是我们的一片天。于是,父母便累弯了腰,累驼了背。
小时候,“家”是一个天然的游乐园,父母是头顶的一片天,我们是安心吃喝玩乐的“猪”。
长大后,“家”是情感的栖息地,无助时,回家能得到希望;伤心时,回家能得到安慰;失望时,回家能重拾信心!
后来啊,“家”便成了一种寄托,我懂得与家人之间分享,奉献了。那时候常想:爸爸妈妈我愿作你们的莲叶,雨点来了,让我做你们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阴蔽吧!“家”是一种分担。
“家”中有亲情,“家”中有温暖。没有温暖的家是空巢;没有亲情的“家”是死穴。
秦戈尔曾说过:世界上最遥远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在“家”中,母亲的爱似春水,涓涓流淌,温和纯净;父亲的爱似高山,严厉巍峨也略带深沉,“家”让人感觉到最温暖的字眼,会传递给我们任何爱的信息,消除世间最遥远的距离,散发人性的光辉。
绿叶恋爱时便成了花朵,花儿仰慕时便成果实。绿叶是花的“家”,“花”是果实的“家”,有“家”的地方会诞生爱——促进万物生长的催化剂。
“家”是我心中最重的字。于是泰戈尔在召唤它,迎来了黎明,唤醒了人类!
“家”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着流浪子的心扉;“家”像沙漠中的一股清泉,给绝望无助的人生命的绿洲;“家”是老母亲头上的丝丝白发,牵绊着子女的行踪;“家”是在漂泊的游子写下的件件家书。有家的地方总会有快乐,总会有爱!
【篇三:怀念一棵树】
我慢步在林间小路,风拂过树梢,却飘下许多叶片,随风飘动,似蝴蝶,似花朵飘在空中,使我想到我刻苦铭心的一棵老梧桐。
那棵树伫立在我们学校中,粗大的树干,约有两人合抱粗细,树冠十分苍翠,如一顶翠色的帽子。据我所知这棵树在我们学校初建的时候,这棵就在这里,这棵老梧桐树已成为我们小学的象征呢。
还记得,小学时上体育课,不愿听老师无聊地示范许多遍我们早已学会的动作,我们就喜欢打量这棵苍天大树,树干花白,树上一团团绒毛似的东西挂在树上,风一吹,毛絮随风飘散,那景色不比鹅毛大雪差分毫。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间,我会在你绿阴下的足球场上踢球。天上骄阳似火,我们不怕,因为有你的阴凉,托你的福,我渐渐喜欢上了这项运动,还在学校足球比赛中,为班级点球赢了一球。有一段时间,我雅性大发,在午饭后会在板凳上依着那棵老梧桐翻翻从教室带来的一本书,那时我觉得真的很像电视剧中的男主角,依着树,女主角也在依着树,可是我并没有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
望着那棵树回首,使我想到了那张毕业照,那是我开心与痛苦一并的一天,我开心因为我毕业,走向自己的初中生活。我痛苦,因为我即将离开朝夕相处的同学们了,现在想想,眼眶依旧是湿润的。当然,照片中依然少不了你,老梧桐。
老梧桐,我怀念你,怀念你陪我的一朝一暮,怀念你的阴蔽,怀念你的柳絮。
怀念一棵树,怀念一棵老梧桐,怀念一个使人留恋的小学时光……
怀念一棵树,怀念一棵老梧桐,怀念一群陪你走过大风大浪的好兄弟。
怀念一棵树,怀念一棵老梧桐,怀念以前的恶作剧。
怀念……
【篇四:桂花树下的记忆】
九月中旬,纷纷洒洒的阳光,肆无忌惮的铺满了整个秋天。那时的我们还在飘香的桂花树下,叶下的碎影,不经意地洒在了你的身上,小小的身子后面拖着一个长长的影子。
“喂?”我静静地聆听着电话的那边,手指绕着电话线。电话的那头传来谩不经心的语气,“我们看花去可好?”我没有作声,绕着电话线的手指已经放下。
秋意正凉,清浅的蓝天下,微风中酝酿着欢声笑语,树上缠绕着桂花的香气。桂花树,在校园里很常见,就是因为太常见了,可能会微不足道,浅黄色阳光般的倩影在碧叶中匿笑,树下的木长椅光滑地显出岁月静好。我喜欢猫,她喜欢狗,应论猫狗不相合,可偏偏在这片阴蔽下,一只狗和一只猫总是形影不离。
我们会互相损对方,她骂我笨,我骂她傻。也或许笨蛋和傻子待在一起才是最般配的。于是就这样子,在一个很浪漫的桂花树下,一个笨蛋端来一盘桂花糕来与傻子分享,突然从草间蹿出一只棕毛狗,狗摇着尾巴,傻子二话不说地把桂花糕送给了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原来狗和傻子才是原配。不过幸运的是,狗吃了桂花糕也不知道有没有事,总之傻子和笨蛋最后还是在一起了。
这个故事颠覆了王子与公主的童话,傻子她这么跟我说。
拔出早已熟记的电话号码,绕起电话线。“嘟——嘟——嘟——”只剩下刺耳的忙音。
阳光穿透我的指缝间,九月很快就到了,紧接着是十月、十一月。花香飘落,带去了我的思念。笨蛋还在树下守候,傻子却早已不见了踪影。
【篇五:你是我唯一的牵挂】
夕阳余晖,洒下一酡瑰红。在我的身旁,放着一个摇椅,上面躺着的是一个早已头发花白的老人,她躺在我的阴蔽下,摸摸我已不太粗壮的树干,笑意满满一如几十年前的她。
一天,我刚长出几片叶,就被移栽到你的家旁。当时我病恹恹的,枝干细弱,零星有着几片叶子,也已马上枯落,与周围的伙伴显得格格不入。移栽好后,你就从屋内出来了,蹦蹦跳跳的,头上还扎了两个羊角辫子,一看到你,我就顿时喜欢上了你,可我却感到自卑,不想被你发现。看着你越来越近的身影,我内心忐忑,渴望得到你的爱抚,却又怕被你讨厌。你走过来了,我才看清,你比常人显得更加瘦弱。看到我后,你有些微微惊讶,你摸着我的树干说:“你也和我一样生病了吗?但我相信我们最终都会变得健康的。”
我感到震撼与不可思议,同时内心也多了一份自信与力量。从那天开始,我便努力吸收着阳光,雨露。我努力着,只想让从医院回来的你能看到最美丽的我。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进的盼望。终于在我最美的时候,你回来了,你脸上有了红润,也胖了许多。你站在满树花下,深情地看着我笑了,我也笑了,朵朵花飞离枝头,落在你身后,此刻的我,被你的美惊艳,从你的眼眸中我也看到了同样美丽的我。
自此,人们总能看到一个女孩依偎在一棵海棠树旁,笑意满满。
就这样,我们彼此成长。
我知道,你是我唯一的牵挂。
【篇六:听见花开的声音】
“冬天早就过去了,这花怎么还不开呀!”妈妈又在嘟嚏地说,今天我已经记不得是第几次了。“我能知道它怎么不开花,它不想开呗!”我不耐烦地回答。之后妈妈悄悄地走了,看着妈妈离开的背影心里泛起了一阵酸楚,不知道多少次我用这种语气对妈妈说话了。
“呀!这花怎么开了,我都没有注意到,开的真漂亮!”妈妈惊喜的说。“因为它喜欢我们俩呗!”我心里暗喜,这盆花已经被我偷偷地换了。看着开放的花儿和妈妈高兴的面庞,我的心里荡起了一阵涟漪。
后来,有一次我考试失败了,这是一次挺重要的考试被我考砸了。之后的几天心情一直处在低谷,对什么也不闻不问,不感兴趣。直到后来的一天,我放学到家了,躺在床上,忽然眼前一亮,我坐起一看是一盆琉璃苣。上面附着一张字条:婷婷,我知道这一次你考试失败了心情不好,这几天我也没敢打扰你。我就是想让你知道这一次失败并不代表着以后就会失败。人生以后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但遇到困难而一蹶不振你将会成了一个失败者。反之如果遇到困难而是勇敢面对你才会成了一个成功者。这一次考试并不代表什么,只要你总结经验,下回一定会成功。琉璃苣的花语是勇气,希望以后你能像它一样。落款:你的妈妈。
花开阵阵,母爱绵绵。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您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阴蔽!”冰心老人的话在我心中回荡,回荡……。
【篇七:莫使英雄泪满襟】
近日读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小女孩在参观完抗日英雄纪念馆,了解了先烈们英勇抗争、壮烈牺牲的事迹后问道:“他们为什么要抗战?如果不抗战,就不会牺牲了。”
读至此,我感到猝然一惊,并不是想批判什么,而是感到悲哀。是英雄前赴后继,不畏艰险,在硝烟和炮火中为飘摇的中国开辟了先路。然而,在他们用鲜血浸润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却有人并没有歌颂,没有缅怀,只有质疑和冷遇,仿佛置身事外。这样,九泉下本应安眠的英雄倘若有知,也该热泪满襟了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悲的不是被凌辱和侵略,而是遗忘!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日子似乎已经过去,硝烟远去,但记忆不该远去。
你我的梦,中国的梦,在强大中国的阴蔽下才能斑斓多姿;少年的强,中国的强,在先烈们的牺牲和开垦下耕耘。在那些国厦将倾的时刻,他们或振臂一呼,拆下肋骨当火把,引得星火绵延;或应国难之需披上戎装,像流星一般燃过天际。英烈的呐喊犹在耳边,人们已经开始抹去这段最疼痛也最伟大的历史。英烈若有知是否会后悔燃烧自己?如果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苟且偷安,是否也能像一个普通的百姓,即便柴米油盐颇为清苦,却能垂暮时卧看云卷云舒,笑看桑梓满园?
但他们绝不会后悔,这就是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埋骨何须桑梓地,在一个铁屋子里,那些先醒来的人,必须是那些先醒来的人,不惮于先驱,呐喊,然后,中国才会慢慢苏醒。“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他们的牺牲是一座山,沉而无言。但他们的后辈,我们,不该抹去这些疼痛的记忆,做那个“他人亦已歌”的旁观者。
记忆是对英雄最好的致敬。在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一切宛若新生。战争和落后的伤痕可以抹平,但请带着先烈们的祝福,带着他们的嘱托,用青春挥洒新的山河。
莫让英雄泪满襟。有记忆,才有真正的新生,真正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