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四书五经读后感】
中华文明的结果,华夏先哲的智慧,国学之经典,文化之瑰宝。你的语言千锤百练,字字流金,你就是美丽的国学文化。
我还是一个小学生,你走进了我的视野。当我翻开第一页时,我就深深地被你吸引,你让我废寝忘食,让我不知饥渴寒暑;读完你时,你又让我意犹未尽,让我冒昧地闯进了中华文化的意境,体会到国学的韵魅。你还使我修身养性,增智广识,立德立志。那句“自天子以至于遮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让我在为人修养上受益匪浅,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告诉我要举一反三的道理,还有那“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等语言让我感受到中华古诗词的精妙绝伦,源远流长。
“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你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更是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千古长流的中国美学的渊源。你提到的“欲治其家,先修其身”,“富不能淫,贫不能移”,让我感受到你的大气磅礴,又产生一种温润飞扬的感觉,更让我更透彻地了解了中华文化瑰宝的美丽。
我最爱的《四书我经》,你不仅让我感觉到美丽的中国美学,还让我在课堂上风风光光了一把。记得有一次,一道难题难住了班级全班同学,那是让我们说出一句《诗经》中的名字,看着大家束手无策,老师随便点了一个名字,竟点到了我,我若有所思,忽然灵光乍现,你“提醒”了我,我脱口而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没想到同学们向我以热烈的掌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你让我拥抱了中华文化的广博与美丽,把每一天的生活过成诗!我要真心感谢你!
【篇二:青春作文】
我喜欢的诗人席慕蓉写道: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含着泪我一读再读。我们的青春里有什么?迷茫和理想。
青春,春者,皆是美好。有哲人说如果一个人青春的时候没有一种拼劲,那么他一生都很难成功了,当下“青春”一词被炒来炒去,电影里青春总是酸涩和迷茫的,做不完的习题、窗外的绿叶烁烁作响、夏日里刺眼的阳光、洗得发白的校服领口……似乎青春都是这个样子,被层层包装,被安上“迷茫”的标签。
写到这里,我看了看周围的人,有的奋笔疾书,有的冥思苦想。时间差不多过半了,每个人都在努力答题,笔尖摩擦纸张的声音清晰传入耳中,前面有人的杯子洒了,又是一阵兵荒马乱。
就我所看来,迷茫只是青春的配乐。你听那些笔尖摩挲的声音,一笔一画都在写着青春。窗外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是冬日稍有的和煦天气。我们坐在这里答题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理想。理想是青春的主旋律。我们是等待着、厚积薄发的、渴望跃龙门的小鲤鱼;我们是披星戴月的垦荒者;我们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闻”的亲身示范者;我们有时会迷茫,但大多数时候我们不看流云,不听窗外事,不时时刻刻去思考人生;我们活在当下,我们心怀理想。
我们都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都有红彤彤的理想。理想是晚自习漆黑漫长回家路上的皎洁月光,是青春的指导书。
我们都是会思想的芦苇,我们有时被风吹迷了方向。迷茫是沙漠里我们幻化出来躲蔽现实的绿洲,是青春摇摆的罗盘。
理想如果坚定,青春里就少有迷茫。高中里的我们意气风发,正值青春年华,宜心怀理想,砥砺前行。不宜胡思冥想,荒废时间。做一个夜晚行走的人,理想是你的火把,迷茫是黑夜,但因有理想,我们不迷失。
青春、迷茫、理想。正因有它们,我们的高中生活才如此斑斓,我们的这一段人生才更多元化,我们的故事才更加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