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焦裕禄的作文

【篇一:传大出于平凡】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在向着伟大而努力奋斗。但现实往往又不如人所愿,伟大的人终究是极少数,多数人依然是平平凡凡地度过一生。既然伟大难以触及,不如就做好一个平凡的自己。

雷锋,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人。他不是科学家,不是革命先驱,但他的名字却永远让世人铭记。雷锋一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他的事迹用勤奋好学,助人为乐来概括再合适不过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是他乐于助人的写照,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留下了乐于助人的光辉形象。

焦裕禄,我们也不陌生。在新中国经济建设初期,他被派到河南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兰考饱经风沙等灾害影响,焦裕禄每天与兰考人民一同防沙治沙,深入灾区调查研究,制定方案。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焦裕禄在失败的泥潭中摸爬滚打,总结了许多经验,取得了巨大进展,他甚至强忍着疾病每天在一线忙碌,他在治沙前线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瞬。焦裕禄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勤政爱民,赢得了兰考人民的爱戴,被称为人民的好干部和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王进喜,人们敬佩的“铁人”。大庆油田第一口井打成后,王进喜就来到大庆油田工作。艰苦的条件和繁重的劳动让他饱受伤病的折磨,当他眼看没有专业的搅拌设备使搅拌工作开展缓慢时,他毫不犹豫地扔下手中的拐杖,纵身跳入水泥中,带头用身体进行搅拌,大家都为之震撼。人们称王进喜为“铁人”。称他这种不怕吃苦的精神为铁人精神。王进喜作为一个平凡的石油工人,却做出了让人惊叹的壮举。

一个人身份平凡不要紧,关键是精神不凡;一个人职务平凡不要紧,关键是态度不凡。平凡也可敬,平凡也美丽,伟大正是出自于平凡。

【篇二:邮票趣多多】

邮票是一个故事的象征,它无所不能,它可以穿过大海,它可以越过高山,它可以向人们传递幸福和快乐……对于这样的它,你应该充满了无限遐想,很想拥有吧?

就在那么一天,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从来没有和我谈论过邮票的爸爸,拿出了一本装满邮票的精致邮册,说要让我长长见识,我欣喜若狂,连忙将邮册抢了过来,捧在怀里,生怕它会摔坏。

翻开邮册,我发现其中一枚邮票十分特别:在“八一”军旗的背景图上,印着威武的三军军人图像,在邮票的右下角有两只和平鸽及一些战斗武器,它代表了中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有能力保家卫国,维护中国的和平。

再往下翻,我不禁为一枚邮票而暗暗叫绝,它的上面印画着党和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的图像,这枚邮票将焦裕禄的先锋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向这枚邮票敬礼。

我发现每枚邮票不仅是在述说一个故事,还是在教育我们怎么样去做人做事。

邮票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让我们动脑筋去想这枚邮票象征了什么?又为什么要发行这种邮票?邮票是神奇的,印画着革命英雄的邮票是令人尊重的,印画着风景的邮票是令人心怡的,印画着动物的邮票是令人喜爱的……一枚小小的邮票寄托着各种情感,随着人们的心情漂向世界各地。

现在,我知道邮票的用处,学到了许多关于邮票的知识,真是邮票趣多多呀!

【篇三:生命的痕迹】

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就是他们生命的痕迹。

——题记

也许你曾想过,人生的意义在哪儿!有人为什么而生,又为了什么而活,这的确是令人费解的问题,可是,在我们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有这样一群人,为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铁人王进喜”,相信你们不会对此人感到陌生吧!为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壮大,为了新中国的每一个人民,他毅然跳进了油田,冒着被冻僵的危险,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石油里搅动,正是由于他这种敢闯敢干,不服输的精神,制服了井喷,为新中国的一大油田诞生起了决定性作用,你看那油田里,满是王进喜生命的痕迹。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对于你,也许是最熟悉不过的了,但是,当你看到他们村的种种生活设施,人人脸上挂满微笑时,你还不会忘记了吧?为了人民,为了群众,焦裕禄经常带病工作,又常为了工作而不吃饭,以致于积劳成疾,献出了他的宝贵生命,正是他的这种恪守尽忠,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理念,为人民带来了福音,许多人也因此而发展,你看那工作的写字台上,满是焦裕禄生命的痕迹。

“最可爱的人之一”,邱少云同志,年轻的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奔赴了抗美援朝的战场,正是由于他肩负保家卫国的使命,所以当战火烧到他身上时,他没有吭声,默默地静静地等着,直到他被烧得面目全非,因为他的心中有份执着的信念:一、保家卫国,难道说他很傻吗?火烧到身上竟然不会滚动,不是的,他为了战友,为了新中国的明天,你看那熊熊大火中,满是邱少云的痕迹……

还有孔繁森、邓稼先、钱学森……,他们为了祖国的未来,牺牲了自己,努力干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不为别的就为了新中国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正是他们奉献精神,才有了新中国的今天。

他们的岗位平凡,却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就充分体现了他们那份心,这就是生命的痕迹。

【篇四:参观焦裕禄纪念馆】

今天我满怀好奇地走进了焦裕禄纪念馆。

首先我看到了焦裕禄坐在土堆上面看书,那是在1922-1964年,他非常辛苦。

然后我又走到描写焦裕禄的文字面前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读起来,内容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几句话是:“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从他的光辉事迹中我们更能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找到工作的目的才能找到人生的航标!”

随后我又去看焦裕禄的一生。焦裕禄从小热爱党,为共产党打探日本鬼子的信息。

他长大后,1946年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又看到了焦裕禄给他的领导写的亲笔信,一张纸满满的字。

焦裕禄1961年被派到了兰考县,兰考非常穷,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锻炼人。请领导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绝不离开那里。”

我又来到焦裕禄生前穿的衣服前面,只有三件,衣服、鞋子、袜子,他的衣服已经缝过无数遍,令我吃惊。因为他劳累过度,不好好休息,得了肝癌,下属们让他去医院,他却因为省钱放弃了治疗的机会。不久他就去世了。

焦裕禄在兰考县工作了整整两年,回顾他的一生,让我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这次去了焦裕禄纪念馆我感受很深,了解了革命的精神,意识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的多么不容易,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篇五:勤和俭】

有些人只会“勤”,不会“俭”,他们往往比别人劳累却永远也不能悟出财富的真谛;有些人只会“俭”,不会“勤”,他们往往悠闲自在,却迟早会坐吃山空。

有一个村庄,里头有几十家住户,一户虽然有点钱,但他儿子不思进取,认为只要节省一点就不会变穷,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家里都快穷得揭不开锅了。而另一户是全村最勤劳、地种得最好的,但花钱大手大脚。这不,新建的住房还不到两年,又准备重新装修了。现在日子过得很艰难。

这个故事正应了刘墉在《萤窗小语》中所说:“勤而不俭,难免辛苦一生,没有积蓄;俭而不勤,难免困守穷城,无所作为。”所以勤和俭是不可分割的,勤俭才是生活的最佳状态。

现实生活中,像那两家住户一样处理不好勤俭的不乏其人。我认识一位与我父亲合作的商人,家中有一个女儿,人人都当着掌上明珠宠着,家中也算有些富足,她的爸爸对她更是宠溺过度。爸爸勤勤恳恳,东奔西走,女儿只知道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向她的的父亲讨要礼物。有一天,他的爸爸再也撑不住了,因为胃癌住进了医院,高额的医药费使他的女儿就像一只落下枝头的凤凰成了麻雀。她本以为父亲有很多积蓄,至少支付医药费不成问题,但最后的结局却是负债累累。

同样是商人,在勤俭面前,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态度。还记得一个戴着厨师帽、扎着小围裙、又矮又胖的康厨师吗?没错,就是康师傅。1991年,康师傅集团推出方便面系列,集团名声大噪,今天的康师傅集团董事长已经成为了一个手下有顶新、味全和德克士等知名品牌的成功企业家,但他仍说:“这个行业是微利行业,获取利润就需要每个员工以及老板的勤俭,这就像拧毛巾一样,拧干最后一滴水。”

这就是勤与俭结合的重要性。同时,当一个人勤俭时周围的人也同样会跟着勤俭起来。

毛泽东,焦裕禄,属于六七十年代的伟人,毛泽东虽为国家主席,但一生穿粗布衣,睡硬床板,啃白大饼,可以说是史上最为勤俭的主席,在他领导的部下中,无一不向他学习,勤俭节约,蔚然成风。焦裕禄书记则更是以喝白水、嚼干粮的方式打动了当时自以为是的机耕队,令他们心服口服……

或许你会说他们是伟人、是富商,我们平民百姓有必要在勤俭面前那么较真吗?我负责任地告诉你,无论你是谁,无论你身份高低,生活中都有体现你是否勤俭的细节。

如果你是一位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随手关上空教室里亮着的灯,这就是一种勤俭;如果你是一位公司白领,高效率地完成上司布置的任务,下班离岗时关上电脑,这就是一种勤俭;如果你是一位家庭主妇,将家中打扫得一尘不染,买好适量的菜,做一桌仅够一家人吃的美味佳肴,这也是一种勤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所以二者缺一不可。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到一人,大到一国,想要发展,想要生存,就离不开“勤俭”二字。

【篇六:读清廉之书,扬清廉之风】

读廉洁书籍,扬清风正气。近期,通过阅读《廉政教育读本》透过典型材料。我深受教育,体会颇深。既提高了思想认识,又增强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热心为人民服务的信心与决心。

三字经里写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停止学习的灌输,思想就得不到改造,欲望也就容易膨胀,也就会轻而易举地被诱惑的缰绳牵绊。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认知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还要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并准确地把握精神实质,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成为一个让人心服口服的清正之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始至终将人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思想上筑起反腐倡廉的道德防线。除了思想上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知法、守法,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并防患于未然,固堤于决然。

中华上下五千年,茫茫历史长河。廉洁清正的官员数也数不清。南宋有包拯,明有于谦、海瑞,清有刘罗锅。而历史不但造就了清正廉洁之人,也同样诞生了迂腐贪财之人。清朝的和珅便是一个典例。他的贪欲从未停止过,他没有守住为官的信念,没有一心为民的思想。一当官便遗失了本性,大肆贪财,最终也至抄家赐死的下场。古史让我们明了,若欲名留青史,流芳百世,光宗耀祖,首先必备的便是清廉。

近现代中,社会涌现了一批模范人物。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他在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该县受到了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但他坚持实事求是的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干部和群众一起共闯难关。他身患肝癌,却忍痛坚持工作,他以身作则,他廉洁奉公。

纵观古今,八荣八耻中曾提过:“以骄奢淫逸为耻”它揭示了一个行为准则,不骄奢淫逸、好逸恶劳、玩忽职守。

细细品味这些廉洁书籍,了解廉洁人物。它无不告诉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而且也要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提醒他们要做一位人民忠实的公仆,向焦裕禄看齐,好好为人民服务,践行社会主义精神。

读廉洁书籍,扬清风正气,为民服务,造福一方。

【篇七:绽放,最美的光彩】

那一句句诗情,犹如桂花飘香,浸我心田。——题记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伴随着午后温暖的阳光,静静地捧着《你如安好,便是晴天》坐在桂花树下,细细地品味着林徽因的这首诗——《莲灯》。

林徽因——所有人听到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她是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设计者之一,当然,她更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美丽聪慧。

第一次在书中读到林徽因的这首诗歌,我便被深深地吸引,虽然在别人眼中那只不过是一首诗,但只有在细细品读了林徽因的一生后,才能深有体会,我对诗的前几句十分有感触。林徽因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把自己比作了一盏莲灯,表达出了“虽然个体渺小,但也要发光发热,活出生命的价值和精彩”。

这首诗是林徽因1923年所作,那时她28岁,在香山养病期间所作。回顾林徽因的一生,不论是战乱频仍,还是贫病交加,她始终保持着她坚强不屈的品行,一生致力于祖国的建筑事业,鞠躬尽瘁,终不负年轻时“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的誓言。

其实,我认为就如蜡烛,虽然自己十分微不足道,但却能为别人带来一片光明。拥有这种精神的有仅有林徽因,还有众所周知的人民的公仆焦裕禄。

焦裕禄是一位革命烈士,在24岁时加入共产党,在他患有肝病的时候还不顾身体带领群众抵抗自然灾害,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

当然,这些都离我们太远了,最熟悉的莫过于在5·12大地震中的彭州民警——蒋敏。在5012中,她失去自已的母亲和女儿,但她强忍悲痛,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

这些难道不是林徽因的《莲灯》所要表达的情感吗?

虽然,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很渺小的,但是我们一定要精彩的活出自己的人生,虽然只是那“一剪光”,我们也要它娇傲地捧出辉煌,永远做最好的自己,要坚强不屈,正如莹火虫那微弱的光,也能照亮夜空。

我们要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即使不是为别人,但也要为自己绽放出最美的光芒。

【篇八:五一70周年演讲稿】

圆梦,需劳动的智慧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高尔基说过:劳动它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完美事情的源泉,人生因劳动而精彩,因劳动而美丽,劳动者最美。中国梦,因凝聚力而实现;企业梦,因团结一致而呈现;个人梦,因努力拼搏而圆满。

劳动美,如焦裕禄精神。焦裕禄同志初到兰考县时,兰考当时正遭遇严重的灾荒,在除“三害”的斗争中,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在整治过程中,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方法。他为我们体现了一种艰苦奋斗的劳动美,他恪尽职守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为人民谋福祉,为自己谋心安,因为不惧挑战,所以迎难而上,这无一不是为了兰考梦,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为了繁荣发展,他用汗水浇灌了兰考大地,用劳动的智慧为人民铺展幸福之路。

劳动美,如河北建设。河北建设由一个专业单一的土建公司发展为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为主项跨行业的特级资质企业,到如今的上市公司,各种奖项与荣誉,无一不是收获满满的突破,历经六十多年的茁壮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大企业,这期间少不了集团上上下下五千多人的上下齐心与团结一致,他们用劳动创造了美,用美创造了爱,用爱创造了空间。

劳动美,如你我他。不管是在烈日炎炎的酷夏,还是冷风刺骨的寒冬,清洁工人、建筑工人、司机、老师等,到处都有辛勤劳作,努力拼搏的劳动者。为了生活,凌晨在公路上听得沙沙作响的声音,那是清洁工人劳动的歌声;为了生活,建筑工地上听得暗暗为自己加油打气的声音,那是建筑工人劳动的乐章;为了生活,我们都在这座充满希望的城市里寻找属于自己的个人梦。

我们的企业有企业梦,企业的员工有个人梦,当我们用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让每一个人的力量凝聚成强大的正能量,我们相信中国梦终将实现!所以,圆梦,需要劳动的基础,需要劳动的动力,需要劳动的智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热门推荐
1我的老爸
2这就是我
3人蚊大战
4让我走远看看你
5难忘的运动会
6冬至包饺子
7习惯
8握住那一缕晨光——游杏坛马东有感
9新学期的打算作文
10拜年
11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12我就是我,自己的王
13父爱从未走远
14逆袭
15谈人生
16《夜和黎明》诗歌
17我家的小白猫
18背影读后感
19小乌龟
20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1国庆趣事作文
22夏天的美景大明湖
23星空下的遐想
24美在回眸
25游热带植物园
26关于改变的作文
27窗外的阳光照亮我
28风采校园和谐人生
29课堂风波
30阴影中的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