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关于沉香精神的800字作文】
木之沉香,芳动十里。人们多赞其幽香芳泽,叹其价值连城,却鲜有人知其形成的过程之艰,创伤之痛。沉香之所以不腐于岁月,更在于其受创后的自我修复,把斗争与苦难转化为自我价值。树犹如此,移之人生,岂不合乎?学会投我以苦难,报之以沉香的精神,方可更好行走于世间。
古语有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活不可能永远是阳光明媚的康庄大道,因之以风雨,方谓生活本色。而沉香精神的核心,恰在于认识到苦难与斗争对人生的意义,从而化腐朽为神奇。
然揆诸当今社会,面对苦难采取错误态度的现象仍屡见不鲜:“丧文化”于网络大行其道;“想暴富,不想努力了”的言论于生活中层出不穷,原因何在?究其根本,是对苦难认识的不足。苦难给人带来眼前的煎熬,但更应看到学会利用苦难后人生的收获。面对生活现实,学会坦然面对苦难,勇敢与之斗争,总结经验收获,或许才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诚如梁启超先生所言,我们需要的是像沉香木一样在不得不面对创伤时,学会自我修复,创造苦难价值。倘若接受了苦难却从此一蹶不振,又有何意义可言!对于小我,在苦难后吸取经验教训转化人生价值,方可洞若观火地多一分对自己的了然,对世界的领悟,成就个人大智慧;无数个小我组成家国,如此苦难之沉香又如何不是社会团结安稳的黏合剂,国家进步腾飞的推进器?从张玉滚守望乡村教育十七年,奉献自己,克服无数困苦而为教育沉香,到港珠澳大桥无数科研人员日夜奋战攻坚,力胜重重艰难而为国之重器沉香,从我走向我们,是苦难赋予个人的意义,更是苦难后的沉香赋予社会国家的价值!
当然,对于苦难的过分溢美之词,片面强调苦难的唯一性亦不可取,我们应正确看待苦难,在斗争中寻得价值。作为青年人,我们应学会多一些吃苦耐劳的品质,勇敢向苦难发出挑战,总结苦难之经验,方可成人美,报家国。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正如《诗经》所言,苦难创造的价值永不磨灭。投我苦难,报以沉香,方可阅世间百乐,享精神之醇芳!
【篇二:别急慢慢来】
看到林清玄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位有着发财梦的乡村青年,急于发财,没有耐心等待沉香木变成沉水香,便将沉香木变成木炭出售了。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当下的人们总是过得快马加鞭,却忘记了生活本如一块沉香木,需细细品味,才能懂得它的美好。
为了赶时间,打车要快、开车要快、吃饭要吃快餐、走路要用跑的……的确,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的效率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过快过急的生活是否会让我们错过了擦身而过的美好或者忽略了身边的人细微的变化?每天经过的花坛最近开出了花朵、公交站的灯箱换了新的广告、小区的老奶奶做了一身新衣裳、父母又添了皱纹白发……我们总是过于紧急地生活着,每天准时到学校、准时上班,追逐更好的物质生活,一刻也不能耽搁,然而我们花在思考人生、体味生活、回望岁月的时间却少之又少。那么不妨适时地提醒自己,别急,慢慢来。
在追求更快、更好的大背景下,追求“慢”的事物会显得突兀,但也显得珍贵。日本是名副其实的“匠人之国”,从“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到日本“复活之神”大野耐一,他们的工作看上去既琐碎又乏味,然而其中的精致、精细、执着、专一,确实值得我们推崇。这种匠人精神是在浮躁时代中坚守着的一种情怀。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下,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提醒着这个工商业快速发展、流水线日夜不休、产品质量问题频发的社会:与其快失质,不如慢下来好好思考,用专注和精细让产品重回正道。
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有一间名为“蜗牛”的邮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慢,许多人邮寄卡片给若干年后的自己,有人给隔代的亲人寄去忠告,也有父辈寄给子女的遗嘱……其实这个邮局所邮寄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件或物品,而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和希望。这种“慢”在当下这个强调速度的时代着实难能可贵,当我们适应了凡事匆匆,偶尔放慢脚步,也许会对当下或未来有更多思考,也会发现以往忽略了许多珍贵而美好的事物。
就如那寓言中的沉香木一样,生活也是如此,它就像沉香木,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可以剥除那些腐朽的部分,空间可以化解那些无味的外表,发散出内在的芳香。
所以不必过于紧急,放慢你的脚步,生活与生命的美好,绝不会在你匆忙的行程中显露,而是渗透在日常的点滴,当你专注细致地去对待每一事物才会逐渐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