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雾淞的作文

【篇一:迷人的松花江】

有人喜欢风景如画的太阳岛,有人喜欢异域风情的中央大街,有人喜欢古老神柲的索菲亚大教堂,而我最喜欢家乡的母亲河——松花江。在我眼中,她—年四季都美不胜收。

春天,江两岸的柳树吐出了翠绿的嫩芽,伴着和暖的春风左右摇摆。小草也争先恐后地探出了头。江面上,一排排“冰排”相互拥挤着奔向远方,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天,松花江畔远远望去,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轻轻的风、微微的浪,让人忘却一切烦恼。走到近处,柳树成荫,丁香花依旧绽放着,有淡雅的白、清秀的粉、朦胧的紫,好似一片片素雅的云彩。丁香花的芬芳弥漫在徐徐的微风中,在这样的江畔走一走,便胜却人间无数。

秋天,五彩斑斓的秋叶把江畔点缀地更加美丽迷人。傍晚,夕阳西下,一轮红日透过天边的晚霞倒映在江面上,让江水变得绚烂无比,另人神往。

冬天,昔日碧波荡漾的江水,变成了平滑如镜的冰面,晶莹剔透。此时最妙的是下场大雪,雪后的松花江会变成一个银装素裹,粉装玉砌的童话世界。早上,如果幸运还能看到雾淞奇观,两岸的垂柳苍松,凝霜挂雪,仪态万千,犹如仙境一般。冬日的松花江美在圣洁,美在壮观。

我喜欢母亲河的一年四季,我爱松花江。

【篇二:美丽的四明山】

我的家乡在余姚,那里有一座山叫四明山。四明山一年四季景色迷人。

春天,山上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走进山林,那里是鸟的天堂,你会听到一声声快活的鸟叫声,像是一首轻快的歌谣,轻敲你的心门。

夏天,尽管烈日炎炎,山上却透着一丝丝凉意。你要是夏天来到四明山,捧一把这清凉的溪水湿润你的脸颊,炎热感就会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秋天,山上的树叶都变黄了,枯黄的树叶铺在地上,变成了金黄的“道路”。菊花开了,有红的、黄的、紫的……它们还各有各的姿态,有的像一群小姑娘在翩翩起舞,有的像白雪公主在向我们招手,美丽极了!

冬天,北风呼呼吹着,下起了大雪,湖水结冰了。树上积满了雪,像一个个“雪包子”,四明山像穿上了银装,白茫茫的一片。冬天山上的树木偶尔也会积满雾淞,晶莹剔透,更是漂亮。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四明山。

【篇三:给海南的小朋友一封信】

海南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叫王童熹,是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花园学校的一名学生。我在电视上看见你们那里非常美丽,一望无际的金色沙滩包裹着一片蔚蓝色的大海,海边有许多高大的椰子树,犹如一个个高大的哨兵保卫着这片海域,这是多么美丽的风景啊!可是我们家乡的风景也不比你们那里的差,一个季节比一个季节美。

春天,山上的树木抽出了嫩绿的枝条,满山遍野开着香味扑鼻的花朵,空气非常清新,连小溪都奏起一首首优美的交响曲。

夏天,你要是来到我们这里,你就会看到一座座绿色的大山。你们要来到小沟的河里洗一个凉水澡,别提多舒服了。洗完澡还可以在河里抓小鱼和小虾,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呀!到了晚上知了姑娘就会用她那美妙的歌曲把我们送入甜美的梦乡。

秋天,你们来到我们家乡就犹如来到了一个收藏古画的博物馆,大山仿佛被画家用彩色的画笔涂过似的,交成一幅色彩缤纷的画卷。一阵秋风吹来林中到处飞舞五颜六色的蝴蝶。

冬天,你来到我们的家乡,你会看见鹅毛似的雪花从天而降轻轻地飘落在地上,小朋友们在雪地上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把寒冷的天气早就忘记了。

我们这里有美丽的松花江,奇妙的雾淞,还有珍贵的人参、貂皮、鹿茸这三种宝贝。我们这里还出产香甜可口的香瓜子,营养丰富的西瓜等一些美味的水果。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吗?因为我们班举行“手拉手,同进步”的活动,希望这封信能建立起我们的友谊,热切期待你的回信!

祝:

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你的新朋友:王童熹

【篇四:黄山日出】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啊,黄山处处是景,山水如画,高峰入云,奇松怪石,各式各样。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光明顶上的日出。

那日,我起了个大早,来到光明顶。层层叠叠的松树,几乎都覆盖了整座山。放眼望去,白茫茫一大片,青翠的松树若隐若现,像被蒙上了一层白纱。走近了看,每一粒雪丝毫无偏差地落在了松针上,调皮的雪仙子们摆出形态各异的拼图,有的像天上的银河,有的像白胖的蚕宝宝。每根松针上都沾满了雪晶棱,像是蘸上了厚厚的白砂糖,美极了,妙极了。这就是黄山四明绝中的“雾淞”。天空还是暗的,可山顶上早已人山人海,每个人都裹着厚厚的外套,期待日出时美丽的场景。

刚刚还是黑暗一片的天空,猛地裂开了一道口子,一束光从天上倾斜而出,像舞台上的聚光灯一般射向大地,山谷一下子亮堂了起来,天空开始变起了魔术。原本黑暗而寂静的天空,好像一下子挣脱了恶魔的束缚,肆无忌惮地奔涌而出,就连刚才似乎终年不化的积雪,也泛起了白光,展露出晶莹的光泽。一切都有了生机。松鼠也从松树上探出头来,四处跳窜,开始寻找食物。一轮红日渐渐地从后山露出了半个脸,大地也慢慢地苏醒过来。积雪开始融化,小草挺直了腰板,松树抖了抖手臂,一阵凉风吹过,发出“沙沙沙”的响声。蔚蓝的天空飘过几朵红云,像是战马驰骋在沙场上。

过了好一会儿,红火的太阳爬上了山顶,光芒四射,像一个巨大的火轮,像是要融化掉整个山谷里的积雪似的。阳光把每个人的脸也照得红彤彤的,我们迎着日出和朝霞欢呼雀跃。

人们都赞美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雾淞,而我却独爱光明顶上的日出。

【篇五:描写吉林市的雾凇作文】

寒假里的一天,爸爸开车带我去看吉林最出名的自然景观一一一雾凇!

看雾凇一定要早上看,因为一到中午气温升高,雾淞就全部融化了!所以我们早早的就来到松花江边!这里的雾凇最最大的,最雪白的,最好看的!

7:00左右,我们看见半圆的太阳从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照亮了大地,照得雾凇闪闪发光。当我亲眼看见时,真觉得它比图画上还要美。它是柳树或松树上垂下来了冰锥或小巧玲珑的雪花,这些雾淞依覆在树上,像给树穿上了一套闪闪发光的铠甲,又像给树穿上了一件洁白无瑕的轻沙!更像给腾龙插上了一双晶莹剔透的双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一阵松花江水上漫布的水气慢慢飘来,给江边的雾凇蒙上了一层清白色的面纱,增添了神秘色彩,又像给心灵罩上一层白雾,让自己沉浸在迷离的朦胧幻想之中!

一阵风吹来,吹走了这层薄雾,露出了美丽的雾淞,揭开了这层神秘面纱。这一阵风也吹开了我心灵中的白雾,照射进无限阳光!打开了我的心扉,敞开了我的心灵之门,把我从模糊的梦境中唤醒,做回了最真实的自己……。

这时,远方的太阳与白云构成了天上的一片净土。灿烂的阳光把松花江江水照射成乳白色,滚滚的波涛像一面面会跳跃的镜子,灵活反射着太阳公公耀眼的光芒。偶尔,还有几条淘气的小鱼会跃出水面,我想它们在为哪一个跳龙门做准备吧!

这时,妈妈要给我拍照,我的目光立刻被左边10米外的一丛杂草吸引住了,虽然是杂草,但是它全部被白雪裹住,好似一个闪着光的钢针从地上冒出来。我好像被电了一下,目光直落在这草丛中。我直径走过去,走到那草丛中,露出头。这完美的瞬间被妈妈这位"专业摄影师"拍了下来!照片中的我好像腾云驾雾!在这丛白草中若隐若现!

我被雾凇这神奇的自然景观所震撼,不仅领略到了大自然智慧的结晶,更加意识到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吉林雾凇美如画!名符其实!名不虚传!名扬天下!

【篇六:家乡的冬天】

我的家乡是一座位于天山脚下的小县城,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和静。和静一年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点。其中,最让人念念不忘的就数冬天了。

和静的冬天也有自己的风格:她不像海南的冬天那样温暖湿润;不如东北的冬天那样寒冷无情。她虽有严冬,却是无私、美丽,给我们带来欢声笑语。

冬天的和静是寒冷的,和静与济南一样三面环山,但不如济南冬天那样暖和。和静的冬天是寒冷的,偶尔还会下大雾,树上还会形成雾淞。你看,大街上的行人们一个个都把自己裹得像小熊似得,浑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羽绒服、手套、帽子、口罩全副武装,只有装备齐全才敢出门。我就不同了,冬天出门从不带口罩,不管天气多冷。这是因为我喜欢冬天早晨干燥而又清新的空气。朱自清老先生喜欢温暖春风里带来的青草味儿和各种花的香,我却热衷于寒冷冬风里吹来的大雪“雪香”和雪水消融的潮气。

冬天的和静是美丽的。和静的雪很有个性,要么一点儿也不下,要么一下就是一整天。雪后,极目远眺,四周的山顶上都有了点点白色,好像是用毛笔渲染的。树上、房顶上都铺了一层厚厚的雪。地面上,雪更显得洁白无瑕,让人不忍心在它身上留下烙印,只好从别人走过的地方小心翼翼地绕过去。要是下雾了,那就更妩媚了。一夜之间,大树的枝条上都会“长”满冰花,这就是雾淞了。看那晶莹透亮的雾淞,是那样优美动人。它像月亮宫里桂树的缤纷落花,又好似仙女撒下的碎玉,又仿佛嫦娥仙子打翻的脂粉,又如海底的洁白珊瑚丛……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冬天的和静也是有趣的。在和静冬天不仅能堆雪人、打雪仗,还可以参加冰上运动。在美丽的东归生态公园里,湖水已经成了厚厚的冰层,是那样的透明,那样的晶莹,就像一块水晶。人们可以在这块“水晶”上尽情地玩耍,雪圈、爬犁、雪等冰雪游乐项目都格外受大家欢迎。

这,就是和静的冬天,她是多么无私,多么美丽呀!她没有带走温暖,而是孕育春天的摇篮。

热门推荐
1难忘的“第一次”
2成功就在不远处
3我是一颗牙齿
4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
5为你喝彩
6遇见碎片化的生活
7鳄鱼与红尾鸟
8超越自我作文
9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
10白纸上的色彩
11生命的果实
12下雨啦
13这就是我
14吃福饺
15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16青蛙演唱会
17美丽的九寨
18春天来了
19读书也是一种享受
20公园四季
21鸡蛋浮起来了
22逃过一劫
23轻嗅年华飘香
24吃米
25蚂蚁和蝈蝈
26似水流年,一去不返
27粗心的小猫
28冬天里的树
29教师节作文
30爸我爱你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