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初中生活之味道】
若把人生比喻成一盘菜,它注定是一道奇妙的菜肴,因为它兼具苦辣酸甜。而好好品尝它,品尝出它的苦辣酸甜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初中生活之味道——苦
记得刚上初中那会儿,科目增多,无论是生物、数学还是朝文、汉语,好多知识点纷至沓来,再者从早到晚奋斗十几个小时,陡然增加的压力曾让我一度“怀疑人生”。不过就像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痛苦”的初中生活,却给了让我前行的动力。
初中生活之味道——辣而酸
初中生活竞争激烈,竞争者不计其数,学习方面最为明显。别看平时你说我笑,暗地里就怕对方比自己多看一本书,多做一道题。谁知道哪一场考试,他就会在背后“捅你一刀”,赶超到你的前面。竞争就是如此辛辣。
没考好时,看到父母失望的表情,酸酸的心情又能与谁倾诉?初中生活之味道就是这样又辣又酸。
初中生活之味道——甜
初中生活中最甜的莫过于自己的努力得到回报时: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父母感到欣慰而自豪;同学们羡慕的目光……这时,心里总是甜滋滋的,感到无比开心。
初中生活之味道,多味掺杂着,细细品总会有喜欢的味道。有句话说得好“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经验。”有苦有乐的人生才是真正精彩的。
【篇二:我和朝文的故事】
还记得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那是小学四年级的秋天,多云微冷,到处是枯叶,在一个石头做的旧乒乓球桌前,第一次见到那个带着眼镜的少年。
初中生活里,再一次出现了他的身影,小学只是碰过几次面,而在中学他成了我的知音。课间我们会聊上那么几句,在校外也是如此,在我第一次吃到他做的饭时候,我可以确信的说,在整个级部中他的厨艺绝对是名列前茅。我感觉他的做饭方式很洒脱,可能是因为他会翻锅且是用锅勺做饭的关系吧。他做的菜是真的好吃,肉很嫩,不死也不腻。
初中的我们都展现出对篮球的痴迷,朝文甚至去了篮球俱乐部,并且他进步神速。我们去俱乐部的第一次1v1比赛中,可真是把我打懵了。他虽然三分球不准,不怎么在外线投篮,可一到中投,他就很准,到了内线一开始是用身体对抗压着我打,紧接着他就学会了后仰跳投,在内线基本帽不到他,后来为了能防住他我也是练习了好久盖帽。相比较攻击,他的防守可能较弱,我攻他守,一般只要变相三步和后撤步三分就可以跟他打了,朝文基本是防我的三分球,有时候几个三分就能把他投死。
3v3比赛时他的发挥比我稳定,在更多时候我都辅助队友得分,到关键的时候会自己投几球,基本打不出什么大风大浪,就当练习传球了,常用的是双后撤步三分或撤步中投,毕竟野球场比我个高的太多了,真不知道朝文是怎么打出的身体对抗。
从小学到初中,交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真好!我们的美好故事还将继续。
【篇三:我与英雄的对话】
“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沿着山岭的脊背,长城绵延不断地向远方伸展,仿佛直到天涯。我拄着登山杖,一步一步向上爬,前方一袭青衫便显得格外轻松。
“于尚书慢点儿,我走不动了。”我扶着膝盖,一边喘气一边说。于谦回过身来,一声叹息。“你们现在的孩子身体也太差了,才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走不动了。”他无奈地批评我。
我们决定休息一会儿,趴在城墙上,一边向下俯瞰茫茫林海,一边问:“于尚书,当年土木堡之变后,北京城真的有希望抵档瓦刺么?满朝文武力主南迁,难道都是胆小鬼?”于谦笑了:“当时确实守不住,人再多都不行;但一个月后可以。”“哦?莫非是于少保力排众议,挽狂难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我打趣道。
“与我没有太大关系,是三十万军民的血气被激发出来了,”他露出回忆之色,“败军的消息刚传来时,朝臣们先是惊愕,再是恐惧,最后就是痛恨愤慨。他们在御阶之下,郕王面前,活活打死了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和王振同党两人。若非同仇敌忾,可能当庭就会被定罪,真是……”“王振该死!况且您不是给他们正名‘无罪’了吗?有惊无险。不过,为什么当所有人都沉默时,您能出列反对呢?违背众意往往是很困难的。”我换了一个话题。于谦顿了一下,答道:“他们想得太简单了,不明敌我情势,不过,也怪不得他们,毕竟我是兵部尚书,更清楚边镇的实力。但是,南迁意味着大明将如前宋一般,偏居一隅,无力回天,北地百姓必遭荼毒;南方又没有北方的险峻关塞可守,那么所有人,自天子至士卒,都是罪人!”于谦喘了口气,又道:“我不怕拉着北京城与瓦刺玉石俱焚,但我怕整个大明都陷入无边的战乱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太宗皇帝如此训诫,我辈岂敢惜身?”
沉默,短暂地沉默后,我轻轻地问:“您是否自这一天起,就做好了为朝争牺牲的准备?一腔热血,却被同伴背叛,任谁都会心寒。”于谦傲然一笑:“背叛的人,从一开始就并非同道,我这一腔热血也并非为了他们,至于牺牲……于谦不死,朝廷如何平静下来?”声音透着平静和些许无奈。我知道,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华夏真正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