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屋顶的梦想】
外公外婆几年前就退休了,妈妈总劝他们俩好好休息,不要太忙碌。可以他们却真的闲不住。每天都往返于乡下老家和城里新家之间的路途上,几年捣鼓下来,老家的屋顶居然被他们变成了一个菜园。外婆却说,建这么一个菜园是她的梦想!
小小的屋顶到底到底有什么魔力呢?我也去瞧瞧。哇,外婆家的屋顶只有80多平米,可是种满了很多蔬菜。屋顶被规划得井井有条,屋顶的一半用红色的砖块砌成菜地,既分割了蔬菜的品种,有方便了行走,在每个一平米见方的小菜地里,种了豌豆尖、韭菜、辣椒、小白菜、葱、薄荷、芫荽等等;靠近西边的菜地里外公还靠墙搭起了一个瓜架,瓜架上爬满了丝瓜藤,结了还好几个丝瓜呢;在菜地的旁边,有几个轮胎,咦,那不是去年外公让我们买几个废轮胎吗,怎么也变成菜地。轮胎里装满了土壤,外婆精心把轮胎用油漆刷成了彩色,种上番茄,番茄成熟的时候,特别的漂亮。
屋顶的另一角,也被外公外婆利用起来,养上几只鸡,鸡粪可以用来施肥。还有一只包的严实的大塑料桶,那又是用来干什么呢?原来呀,那是一只专门用来发酵的桶,外婆告诉我:“把瓜果、菜叶这些有机肥料放到桶里发酵,发酵的渣和液体都可以施肥菜地,真真是生态环保。”真是没有想到,这么小小一个屋顶,居然被立体利用起来,真厉害!
看了外婆的菜园,我不由的翘起了大拇指。想到每天外公外婆都在这个小菜园里忙碌着,这个屋顶承载了一个生活的梦想,我支持!
【篇二:制作桂花糖】
俗话说:“八月桂花香。”。现在正好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我家楼下的一棵树桂花盛开了,满树金黄,芳香怡人。这也正是制作桂花糖的好时机。
我和妈妈采下桂花,开始制作桂花糖。
首先,把桂花放到清水里洗干净,控干水。准备一个干净的保鲜盒,一袋绵白糖,保鲜膜,还有一把小勺子。
然后,在保鲜盒里铺上一层薄薄的绵白糖,再在绵白糖上面撒上一层薄薄的桂花,一次次循环。
最后,用保鲜膜封住保鲜盒的盒口,再盖上保鲜盒的盖子。
这样桂花糖做好了,一层白色,一层橙色,就像三明治一样,我亲切地给它取了名字:“格格牌”三明治桂花糖。妈妈说要经过十天的发酵才可以食用。我期待着完美发酵的那一天。欢迎你和我一起来品尝哟!
【篇三:做包子】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一大早,妈妈把我送到葫芦丝教室上课,便去菜市场买牛肉,说中午我们包牛肉包子吃。
下课了,我和妈妈急匆匆地往回赶。一到家,妈妈就开始忙活了。先是和粉,和粉是最重要的程序。妈妈先是在面粉里加入适量的酵母粉和泡打粉,然后一边加水一边揉,一直揉到面团发软为止。我用手轻轻一按,面团就凹下去了,但马上又弹了起来。妈妈说这样了面粉才算揉好了,但这样还不可以做包子,还要等面粉发酵了才能开始做。接着,妈妈就开始拌牛肉馅,加入辣椒、大蒜、生姜。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馅就拌好了。
等待的时间好漫长啊!过了一个多小时,面团开始发酵,比原来的面团大了近两倍,像一个充气娃娃。妈妈把大面团揉成长条形,再把它均匀地切成一个个小面团,然后用擀面杖把小面团擀成圆形,这样就可以做包子了。
妈妈教我先把包子皮放在左手上,再放入适量的牛肉馅,一边转一边用右手把四周捏成一道道褶皱。因为我和妈妈都是第一次做包子,老是捏不好,蒸出来的包子,一个个都裂开大嘴,望着我们笑呢!后来,我们越做越熟练,包子也越做越漂亮。我把包子做成心形、元宝形、宝塔形,妈妈直夸我心灵手巧。
香喷喷的包子蒸好了,我一口气吃了四个。吃着自己做的包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篇四:包饺子】
在北方传统习俗中,有这样一句话:上车饺子,下车面。今年因为疫情,我们一家被滞留在了东北老家。但是,这期间也让我亲自体验到了自己动手包饺子的乐趣。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包饺子的过程。
首先,你得准备好面团,才可以有饺子皮。你用面粉揉好的面团首先得经过发酵后才可以制作饺子皮。有趣的是,面团可以随自己的喜好变换颜色。例如,加入菠菜汁面团可以变成绿色;混入番茄汁可以变成红色哟!面团发酵好后,你就可以开始你的“工程”了:首先将面团搓成一根根又细又长的长条;接着用刀把长条切成一块块的面坨坨;然后把这一块块的面坨揉圆,并用手使劲一按压成饼状;最后洒上白花花的面粉,用擀面杖把面饼擀成饺子皮。注意,饺子皮越薄越好吃哟!
记住,如果你把饺子皮和饺子馅准备好了,你就可以进入“最后的冲刺”——包饺子!首先,在饺子皮上放入准备好的饺子馅;接着,将饺子皮把饺子馅“包”起来;最后,确认饺子馅没有漏出来后,沿着饺子皮的边缘捏出花边封口。这样,一个白白的饺子就包好了。
通过这次包饺子,我不仅收获了很多有用的方法,还发现自己竟然拥有一双这么灵巧的手啊!
【篇五:蒙古美食】
内蒙古有许许多多的美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奶豆腐。
奶豆腐在蒙古语中读作“胡乳达”,是蒙古牧民中家家都有的食品,它的形状酷似豆腐,但却不是豆腐。是用羊奶,牛奶,马奶等凝固,发酵而成的食品。味道也有些不同哦!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乳香浓郁。放在冰箱冷藏过的奶豆腐一定要泡在蒙古特有的大碗奶茶里吃,才能变得有嚼劲,不然口感就会变得比较硬、沙,当然也有喜欢这种口感的人。
奶豆腐味道不同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薄厚程度,厚点的奶豆腐一泡进奶茶就柔韧无比,奶香十足。而薄的奶豆腐则入口即化,格外香甜。
奶豆腐也有分熟奶豆腐和生奶豆腐。传统熟奶豆腐的做法特别难,要把熬制奶皮剩下的奶浆,放置几天,直到发酵为止。当奶浆凝成块时,用纱布把多余的水分过滤掉。再将奶块放到锅里熬煮,边煮边搅,直到粘稠,再装入纱布,把黄水挤出来,装模成型。
生奶豆腐的做法相对简单:把鲜奶发酵,倒入锅里煮,让奶浆变成老豆腐的形状,挤出水分成形。
所以,要想吃到风味食物还是很不容易的!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奶豆腐可谓是奶中的精华,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高达百分之七十点八四!富含氨基酸及其他有益身体的微量元素,是提高免疫力,美容养颜的佳品。
【篇六:做面包】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做面包。
妈妈先把面粉倒入碗里,打两个鸡蛋,加入酵母和糖,再搅拌一下,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纯牛奶,把面粉搅拌成絮状,再加入油,用手揉5分钟,摔打3分钟,然后放在那儿发酵。
40分钟后,妈妈打开盖子,把一些干面粉撒在案板上,案板下面用一张抹布垫着,防止案板滑动。先把发酵好的面团揉成长长的条状,然后用菜刀把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再把块状用擀面杖擀成牛舌状,卷起来,擀开来。这样重复3次,一次不要把面粉放太多,不然会散开。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去做,有几次失败了,只好重新揉。面包是黄色的,擀好的面包非常嫩,像橡皮泥一样,非常有弹性。
接着,让面包进行二次发酵――即把做好的面包放进电饭锅里发酵,十五分钟后再做。
十五分钟后,妈妈开始做了。妈妈让鸡蛋的蛋清流到碗里,把蛋黄留在蛋壳里,放入另一个碗里。然后用勺子把蛋黄搅拌开,均匀地涂在面包上,盖上电饭锅盖子,打开快煮键。
大约三十分钟后,面包熟了,上面金黄金黄的,下面是棕色的,看起来非常有食欲。
我吃了好几个面包,又松又软,真好吃。
【篇七:做包子】
今天是2019年的第一天,我和妈妈来到外婆家。一进门我就缠着外婆要和她一起做美味可口的特制大肉包。可是外婆说:“今天过节,就吃包子好么?”我连忙接话说:“特别好!我们爱吃包子!”外婆拿我没办法,就点头允了。
外婆立刻走进厨房拿来面粉、发酵粉和一壶水。首先要发酵面粉。在等待发酵的时间里,外婆开始准备馅料,馅料是特制的,馅料里有肉、香菇、黑木耳、黄芽菜、鸡蛋,还放了各味佐料。大约过了好一会儿,面粉发酵好了,外婆从盘里拿出一大块面团放在案板上开始揉面。外婆告诉我包包子和包饺子的方法差不多。外婆把面揉成一个光滑的长面团后,把它分成一个个均等大小的小面团,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始包包子了。
新年第一天,也是我第一次亲手包包子。我赶紧把双手洗净,学着外婆的样子,拿起一块小面团,这些小面团软软的,有点粘手,像橡皮泥一样,可好玩了!外婆先教我擀面皮,把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按一下,把它压扁,然后用擀面杖,转一下、擀一下,这样一个圆圆的面皮就擀好了。我把做好的面皮放在手上,用筷子夹了点特制馅料,跟着外婆的手势和节奏,一点一点把包子皮捏合。好不容易,我成功地包好了一个包子。虽然样子有点丑,动作也很笨拙,但是我很满意,毕竟是出自我手,我十分快乐。
由于时间关系,加之还不熟练,我一共包了三个大包子。此时,外婆已经烧开了水,把十几个包子放在蒸锅里,蒸了起来,不一会儿,香喷喷的包子出锅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自制的大包子,往嘴里一塞,包子在嘴里停顿了几分钟,回味着……我感到特别心满意足,因为我觉得自己做的包子格外的香,格外的美味!劳动是快乐的,付出了就会有收获。
【篇八:腊八话民俗】
农历腊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腊八节,为了庆祝这一传统的民俗节日,组织了一场“穿越千年,体验传统,我们来过腊八节”活动。
活动这天,早上一起来,我吃完早饭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小记者工作室,和大家一起坐大巴车前往安徽老家酒业。
刚进酒厂大门,我们就感受到浓郁的节日氛围,只见一面面彩旗随风飘扬,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那锣鼓声声,打鼓的人们笑容满面,更是感染了我们,我们也不由跟着快乐起来。
老师首先带我们来到了存放酒的地方,只见屋子里到处是红红的酒坛子,大的、小的,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用鼻子轻轻一吸,你会闻到粮食发酵后的香味,一阵阵沁人肺腑。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酿酒的地方,一进屋子里,大家就围住了一个巨大的酿酒器,议论纷纷,“哇!”“这也太大了吧!”“里面装的是什么呀?”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起了这个酿酒器。这时一个更大的盖子往酿酒器上面一盖,便开始酿酒了。老师对我们说:“过十几个小时后,一些液体会通过酿酒器下面长长的管子流出来,这些液体便是酒。”我们转过身来,只见酿酒器后面还有一个一个的坑,上面盖着一层层塑料布。老师指着那些坑对我们说:“这坑里有小米、玉米、糯米、小麦、高粱,把它们放在坑里经过发酵,就可以通过酿酒器制作成酒了。”哦,原来酒是这样酿出来的。
走出酿酒车间,我们又来到了讲座现场,一位老爷爷告诉我们腊八节的来历。原来,人们将十二月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被称为“腊日”。腊八节一般有两大习俗———吃腊八粥,做腊八蒜。腊八粥一般由红豆、花生米、红枣、莲子、薏米、葡萄干等放在一起熬制而成。而做腊八蒜就是在这一天腌制大蒜,等到开春再吃。腊八节居然还有这么多知识,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这次腊八节活动不但让我们了解了酿酒的过程,更感受到我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我们应该多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篇九:家乡的豆腐乳】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长江边上,这里不仅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还有不少的出名的风味小吃,其中就有我最爱的豆腐乳。
说起豆腐乳,我和它还真有缘哩!因为我老妈就是制作豆腐乳的行家里手,每年一到初冬时节,老妈便开始制作豆腐乳了。
老妈制作豆腐乳的过程比较简单。第一步,老妈选出上好的黄豆,磨好豆浆,做好豆腐。第二步,老妈将豆腐切成5厘米见方、1厘米厚的小块,成行排放在干净的笼屉上,上面盖一层纱布防尘,使其自然发酵。一般需15天左右。这时豆腐表面会长出一层淡黄色的菌毛,这个过程叫做“初期发酵”。第三步,老妈把初期发酵的豆腐坯用盐水腌渍,这叫“后期发酵”。方法是先将盐、花椒用滚水煮开,晾凉后加进白酒。再将坛子洗净,用开水烫过,晾干。接着把豆腐坯一层一层地放入,每放一层,洒上一些花椒盐水。全部放进后,盖上盖,放在暖和的地方,使腌渍的豆腐坯再次发醇。
过10天左右,豆腐乳的菌毛溶化,即成为醇香可口的家常豆腐乳。这时豆腐乳真是色香味俱全啊!它披着一件红衣裳,鲜艳夺目。我每当吃腻了大鱼大肉时,都会夹出一两块老妈做得豆腐乳,轻轻用筷子挑开红衣,嫩嫩的豆腐乳肉便呈现在眼前。它白中透着微红,柔软细腻。此时,一股迷人的香气轻轻的钻入鼻孔。夹一小块放进嘴里,一种咸香又似乳酪的味道在口中迅速氤氲开来,溢满了整个口腔。再咬上一口细品,舌尖贪婪地享受着豆腐乳那“光滑”的“嫩肉”,咽下,咂咂嘴,豆腐乳的余味是微甜的,真使人回味无穷。
豆腐乳有“素奶酪”之称,豆腐乳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A、B、E,以及钙磷等矿物质。豆腐乳富含植物蛋白质,经过发酵后,蛋白质分解为各种氨基酸,又产生了酵母等物质,故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之功效。是不可多得的营养美食。但各位朋友,大家在食用时要注意,因为它有点咸,所以只有适量食用,才会有益健康!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一定垂涎欲滴了,不妨到我家来品尝我老妈做得豆腐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