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增知的作文

【篇一:朱老板的共享书店】

去年年末,我收到了爷爷的信息说,“朱老板走了。”我愣了半晌,与“朱老板”和“增知”有关的记忆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朱老板的原名叫“朱传国”,朋友们都称呼他为“老朱”或是“朱老板”。从2000年到2016年,朱老板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就只坚持干了一件事——经营位于合肥六安路上的一家名叫“增知”的书店。而我们和他的缘分起于爷爷一次无意间登门拜访“增知”的巧合,二人以书会友,相见恨晚。后来,我也曾有幸光顾,我能说,这是全合肥——也可能是全中国——最老的旧书店了。店里卖的书,历史远比这间店铺悠久。只要眼光毒,运气好,民国的书,甚至是古代的孤本,都有可能在这儿淘到。这些书,就安安静静地躺在书店的各个角落。拭去上面的灰尘,它们仿佛就会穿越时光醒过来,用古老的声音,讲述着旧日的传奇。别看店铺破旧,可文化韵味独特,很多合肥当地的作家、媒体人、教室等爱书之人,都是这里的常客,并把这里当做自己的精神港湾。

时间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在互联网和其它新型书店的冲击下,“增知”书店的生意少了很多,很多朋友都劝朱老板改变经营策略来提高收益。在朋友琳琅满目的建议中,住老本却选择了一条更加减少收益的转型之路——共享书店。朱老板的共享书店似乎和传统的理念不尽相同。老朱希望把“增知”开成图书馆,只要花100元办理图书卡,即可随意借阅店内书籍。一本书单次最多一个月。这个举动令所有朋友都大跌眼镜。爷爷却和我说:“我明白他。老朱当初开这家书店的初心纯粹无比,只是因为他觉得书给了他温饱,他也要用书来回报。他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读书。”爷爷的话我似懂非懂,但我只知道增知书店早已入不敷出,朱老板几乎是花光了他大半辈子的积蓄才勉强将书店撑了下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末,朱老师发现自己患上了直肠癌,要住院、化疗,可即便这样,他仍然时刻记着的是要把书店经营下去。治病时书店无法开门,不了解情况的爷爷打电话给朱老板询问缘故。他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身体不适,好了马上开门。”到了2016年年初,朱老板病情加重,每个月都至少有10天要在医院,医生给他判定了生命期限,可他要把书店经营下去的信念从未动摇。随着医疗费用与日俱增,朱老板的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他继续坚持“增知”,书店被迫关门。朱老板的书友们了解了这个情况后,纷纷联系了社会媒体或公益组织,无数爱书人听完老朱的故事后十分动容,他们自发地为延续共享书店的信念努力。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增知”又重新开场了,朱老板的书友们自发轮流来管理书店,他们也谨遵朱老板的嘱托:必须是以图书馆似的共享书店的模式经营。渐渐地,“增知”的生意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书店,每次来借书的人走的时候都会在书架上多留下一二百元,当天值班的书友会悄悄将这些钱收进放钱的抽屉里,然后交给老朱妻子,只说是来办卡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最终,“增知”顶住了冲击,可朱老板却最终没能挺过病魔的折磨……人的一生长不过一本书的漂泊,如今,书还在,人已远……

这十几年,朱老板有个习惯,就是把他淘书、收书、卖书、读书的经历记录下来。前前后后,他写满了四个大本子。2015年11月,老朱的四大本“收书笔记”终于出版了,书名是《最后的旧书店》。书很厚,装帧朴素,但语言朴实而真诚。其中或长或短的“淘书偶记”,不仅是一份难得的民间旧书业生存档案,更像是一位智者讲述的流淌在岁月里的真实故事,每一篇总能给人以温暖人心的力量。

我们生活的这个快时代,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在不断地提供我们生活的便利。但我想很多共享资源的创办似乎忘了为人们提供便利的理念和初心。相应地,很多使用者也忘了接受别人善意时应有的感动。在这个诺大的共享时代中,有这样一位老头儿,只希望自己的一点奉献能换来大家对古书籍的热爱。他的赤诚换来了使用者的爱心,才有了如今生机勃勃的“增知”书店。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说过“我不止一次地暗暗设想,若世间真有天堂,那定是图书馆的模样。”老朱总是笑呵呵地念叨这句话,而后加上一句:“是图书馆,不是书店。”……

【篇二: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同学都不喜欢读书,认为读书很闷、很累。有的同学甚至在初中毕业后还没有读完规定的十三本名著。难道读书真是一件苦差事吗?!,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在书海中畅游能够获得非常多的乐趣。

读书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思接于载、增知、致雅。古人云:书中日月长。书中有秦汉的冷月,唐宋的乐舞,明清的悲歌,将世事沧桑人生百态尽展眼底。在有月或没月的夜晚,去会见曹雪芹,去拜访罗贯中,去聆听鲁迅大师的教诲,瞬间完全进入了心灵被净化的状态。以书为伍,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清纯;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儒雅。仿佛与圣贤相对而坐,聆听教诲,感到心灵充实丰盈,思想豁然开朗。

宋代词人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就是,读书能够使人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最大乐趣也是读书整个目的。阅读的最大理由就是摆脱平庸。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读书,令人睿智豁达优雅美丽。能够改变人生的匮乏、贫弱、苍白的状态;能够改变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能够使人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能够促使人地思考人生,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读书,往往把人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纷扰的世界使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的灵魂充实和精神生长,构建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

读书,不仅是人寻求思想的营养,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读书,会让我们的人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恬然平静,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和美丽。

我喜欢读书,喜欢沏一壶绿茶,品着香茗,拌着缕缕香烟,或在小雨粼粼时,或在一个雪夜,或在休憩的时候,细读自己喜欢的书,读到兴处手舞足蹈,乃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让我们都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篇三:与书有缘】

风轻云淡,斜阳一缕。此时的我,总爱捧一本书,让一颗洗尽铅华、满怀期待的心,走进书的世界。感受着书中的悲欢离合,品味人生的起起伏伏,我平淡安适的学习生活霎时丰富了,有味了!

或许我真的与书有缘,我的生活已离不开书了。

读书,带给了我很多益处,它增知,获趣,致雅。打开一部史书,犹如走进尘封的历史殿堂,在这里可以体会世态炎凉,谛听历史脉搏,感悟生命的真谛;翻开一册文学名著,如同走进一个风景旖旎的仙境,总会令我如痴如醉。读大师名家的著作,我仿佛能够触摸到他们不同的人生:鲁迅的呐喊人生,郁达夫的颠沛岁月,梁秋实的雅致情怀,林语堂的幽默心语……沉浸其中,我细数着自己的人生中开始变得激情、精彩的步伐!

因为有了书,我才得以从单调的生活中解脱,我的生活才会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因为有了书,我学会了领略春华秋实、夏炎冬寒,学会了笑看世间阴晴圆缺,云来雁往。我默默地把别人玩乐的时间用来读书,将别人看电视的时间拿来写作。于是,我有了我的文学梦。

因为有了书,我更加体味到亲情的含义。它是世上最美和最苦的一种感情,轻得几乎感觉不到,有时却又重得让一个生命无法承担。朱自清的《背影》,就让我读到了他的深情和成长,于是,我也试着在生活中观察父亲的背影,我感受到了父亲的艰辛;胡适的《我的母亲》,让我读到了胡适母亲的慈爱与坚强,于是,我试着观察我的母亲,我又看到了母亲的大爱无私。一丝一缕,都是满满的爱;一分一毫,都蕴含着深深的情,我的生活因之而一片温暖。

因为有了书,我深刻地认识到友谊的价值。一个无言的起点,指向一个无言的结局,这便是友情。余秋雨如是说。朋友,会在雨中默默地为你撑起一把伞,会在隆冬的雪花中伴你寂然无声。书使我对生活有了立体的认识。

读书,使我的心灵绿洲片片;读书,使我从寂寞和空虚走向丰富和充实;读书,使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充满了精彩!

热门推荐
1于细微处见丰富
2我和福娃
3可爱的大熊猫
4考试的作文
5桥读后感
6这件事真让我愧疚
7移居太空历险记
8我的老师
9打疫苗
10乡村生活
11鲤鱼壁画
12二十年后的家乡
13有一种爱叫“高科技”
14龟龟赛跑
15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16那是一次特殊的尝试
17桂花香·柿子红
18老物件背后的故事作文
19借外物成充盈人生
20没有姐姐的一天
21小鸡不见了
22微信
23愚人节
24科比离世的作文
25击鼓传花
26同学我想对你说
27难忘恩师
28倒春寒
29母爱
30迎接春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