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忧民的作文

【篇一:载书远航】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年少,没机会去行那万里路,但我们却有机会去读万卷书。

记得年幼时,对书是十分好奇。我知道,妈妈每晚睡前的故事都从那里来,于是我便自己去尝试一下。在书里,我参加了白雪公主的婚礼;见证了美人鱼为爱化成泡沫的那一刻;我看见了匡衡的凿壁偷光;见识了苏秦的悬梁刺骨……书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的奇妙,一本本书使我惊叹,一个个悲情故事使我悲伤,也明白了古人为何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

而现在,我依旧认为书对我有巨大的吸引力。一个人读一本好书,不应当永远只是涉猎,更应当去细细品味。在品味中不断增长自己,所以培根才会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这便是读书足以长才。读书足以怡情,在炎炎夏日,泡一杯绿茶,捧一本好书,立刻变觉凉爽许多。在凛冽冬日,泡一杯红茶,依旧是一本好书,便觉得一股暖流由心散发出来。独处之时,读书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一件事啊!骄傲与繁华,教化与落寞,全部抛诸脑后,完全沉浸于书中,与这天地完全水乳交融,仿佛我就是大地,如此沉稳,仿佛我就是海洋,那么活泼,仿佛我就是天空,这样深邃。

我喜欢在夜晚去看书,那种褪去喧嚣的沉寂,正是我所想的。在书中,我看见秦时的冷月,唐宋的乐舞,明清的悲歌,将经历过的,没经历过的人生百态,浮华沧桑尽展眼底。在书中,你可以仰望山的巍峨,也可以体验一览众山小的雄起。在那有月抑或无月,有风抑或无风的夜晚,我去拜访高傲的李白,忧民的杜甫,深情的自清,也会去聆听鲁迅大师的敦敦教导,感受飞扬的激情。与书为伍,可以多一份高雅,少一份俗气,多一份安静,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儒雅,少一份市侩。

如果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愿意载着满满的书去远航。在悠长的人生远航,请带好人生的书。

【篇二:永远的孟子】

时间的流逝,荡涤旧迹,仅留下微薄的平淡与悲哀,纵横历史,一颗流星划破了长夜,流下一道璀璨的光和影。我,陶醉于你——永远的孟子,你那淡泊名利,追求仁义,执著地忧国、忧民。

你的思想,深邃而又使人大彻大悟,让人不得不叹之惜之,赞之赏之。你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可又丝毫没有生搬硬套的迹象。你甘于平淡,却不甘于平庸,当你遭到诸侯冷视之时;当你无法施才华之时;当你一心为民,而力不从心之时……我看见了你辞去象笏的艰难与挣扎;一边是助君成业而自己却安于清贫,另一边则是你所向往的仁政忠义。你离去的背影如此地坚决而伟大,回到家乡,你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曾摆脱不了那甜的诱惑,忘却不了那或苦或甜的香醇,可在我山穷水尽的那一刻,或在我烦躁的那一刻,我望见了你那平静如水的双眸、给予我前进的方向与无穷的动力。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细细地玩味,却在指泵碰触了清而澈,凉面透的泉水,淡得让人无从品味,感受的只有宽宏壮阔的大爱,久久地萦绕在脑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以民为本”我本仅以为你为求得一方兴起,一片安宁而不懈努力,可是,我错了,你虽身处山野,可心怀抱负,思虑早已冲出大山,越过江河,展望世间。你真正寻求的是一种以民为本的博爱,一种让仁义响彻齐鲁大地的大儒思想,一种为了正义而勇敢抗争的精神,何必在乎那权贵之争?谁言非要承受那委屈人格,受于压迫之苦?

唯有对你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为仁为义的人生之道。当后人恍然大悟你用心良苦的哲理如此深邃之时,你却早已悠然飘远,教我如何追寻你的步伐,那仁政忠义的精髓?教我如何触及你的衣襟,那忧患而生,安乐而死的哲理?夜的帷幕渐渐拉下,我当空长吟,那远方完美的一道光弧,是为你而起的缥缈之虹。

【篇三:欣赏人生】

欣赏音乐作品,我们能体会到“古曲”与“浪漫”。

欣赏文学作品,我们能体会到“傲骨柔情”与“刀光剑影”。

那么,欣赏人生,我们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欣赏人生,使我们体会到了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口若悬河的邹忌,智勇双全的晏子,他们都以杰出的辩才,说服了高高在上的国君,从而改写了本国历史。

欣赏人生,使我体会到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言壮志,体会到了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情怀,体会到了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感……

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他们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便是欣赏人生。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如何欣赏自己的人生呢?

人生是由无数个昨天、今天、明天构成的。昨天,已成为历史。今天,正把握在手中。而明天是一个未知数,它充满了向往,同时也充满了危机和拼搏。

因为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的玩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当你将这些难题一一解答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成熟了许多。

学会宽容,因为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脚踩扁了的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你的脚下”这便是宽容。

学会生活,因为生活从不简单容易,即使你生活在愉悦顺遂中,你也会遇到你要克服的困难。

学会诚信,因为诚信是船,诚信是帆,因为诚信我们才得以乘风破浪,也因为诚信,我们赢得了对手的尊敬,朋友的支持。

学会看待昨天,虽然昨天也被今天代替,因为昨天有许多值得我们回忆和借鉴的经验和得失。

土地之所以为人赞美是因为他们丰厚坚实。

河流之所以为人依恋,是因为他源远流长。

大海之所以为人所羡,是因为他博大深沉。

懂得了欣赏人生,便也懂得了破茧成蝶的美。

【篇四:君子有终身之忧】

忧虑,是什么?是为作业写不完担忧;为考试考不好担忧;为自己的物品丢失了担忧……这些忧虑,或喜,或怒,或哀,但这些在我的眼中,并不算忧。

孔子曾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否忧也。”其实,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孔子的一生所忧。孔子一生都拥有着一种忧天下,忧国家,忧民族,忧文化衰颓变乱的心情。从孔子的一生上看,他大半生飘游在春秋六国之间,想以自己的思想来改变民众受寒挨的处境。从鲁国到楚国,共几十年的光阴就这样的飞逝,直到死亡。他也一直在担忧自己的国家的存亡,百姓们的苦乐,这才是忧——忧国。

《岳阳楼记》是历史名篇,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乃是千古绝唱。而文章的作者范仲淹,也是一位有着“终身之忧”的志士,可以说这些千古绝唱之词,乃是他内心感叹的显露。天圣七年,仁宗皇帝亲率文武百官,为太后上寿。而范仲淹认为此事不好,勇敢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却惨遭被贬。在此途中,他看到了百姓的苦难,连续上书向皇帝请示,可却屡屡被贬。他不顾自己的生活,却时刻得看着百姓,替百姓做事,为百姓而担忧。这才是忧——忧民。

唐朝的大夫魏征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公正,是连皇帝也敢顶撞的人。贞观三年,李世民刚刚坐稳皇位,却接连发出两张相反的诏书。顿时,民怨四起。魏征为了王朝的统治,以死相逼,逼的皇上收回了诏书。她将生死置之身外,以自己的心去担忧帝王。这才是忧——忧人。

生活中,我们往往为了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担忧。常常抱怨、泄气,为一件事儿,久久不肯释怀。其实这些都不算忧,往往都放宽身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篇五:与星同行】

站在历史长廊的一隅,仰望广阔无垠的时光荒涯,总有一些璀璨明亮的星星闪烁在天空。在无尽的黑暗中,它的光芒依旧能透过厚厚的乌云,照亮后人。

我登过很多楼,感受过黄鹤楼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广阔;见识过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领略过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而留在我记忆最深处的岳阳楼,不是因它的雄伟壮观或是精巧绮丽,而是范老先生的那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巨吼,让我警醒,不敢忘记。范老先生两岁而孤,家庭无依,却发奋图强,饱读诗书,做官时更是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就算因力主改革而屡次遭贬,依然不改兼济天下,先忧后乐的初衷。这是在漫长的民轻君贵的封建王朝里,我看到的一颗心系苍生的忧民之星,时至今日,再读《岳阳楼记》,仍然每每热血沸腾。

时间的针脚走到了今天,我们都已明白,这个赖以生存的小小蓝色星球不再是世界的唯一,它甚至自己都不能够发光发热。可是在布鲁诺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个科学的蒙蛮时代,这个举世闻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为了他支持的日心说,发展他的“宇宙无限说”,为了捍卫科学真理而一生始终与“异端”联系在一起,并为此颠沛流离,最终还被绑在广场中央的火刑柱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向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大声呼喊:“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真理终将战胜邪恶。”这种为真理呐喊,为科学献身的勇气,如同一道星光,照亮了数百年一直在盲目、愚昧的黑山洞里行进的科学家们探索前进的道路。

我喜欢奥巴马标志式的笑容,如同加利福利亚的阳光和煦而爽朗,他是美国的一张和平新名片。可是,试想,假如没有林肯,那个鞋匠的儿子,那个从贫穷中成长起来的正直、仁慈、坚强的男人,那个以生命为代价将上帝赐予的“生而平等”的权利,交还给了不同肤色的国民手中的总统,恐怕如今的美国黑人,即使奋斗得再出色,恐怕也改不了了坐公交都必须自觉到最后几排落座的待遇。虽然刺客的枪弹断送了他的生命,可他为人类追求平等、自由、民主的精神,就像一颗不灭的恒星照亮了人们前行的方向。

回眸历史的长河中,还有多少这样的人呢,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倘是我,我们,处于逆境,一时看不到光明,那么请抬头、仰望,让夜空中最亮的星,与我同行,拥抱黎明。

【篇六:我心中的英雄】

夕阳是光明而又炫丽的,它是天空的英雄;雨露是透明而又凉爽的,它是大地的英雄;树丛是茂密而又亮绿的,它是动物们的英雄。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伟大的英雄——战无不胜,履立战功的岳飞。

“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首家喻户晓的词,道出了岳飞的悲愤之情与忧民之心。生活在南宋的他既是诗人又是民族英雄,收复襄阳六郡,北伐中原,收复建康是他永不磨灭的功绩。

他爱国,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他的母亲为了让他长大报效祖国,在他的背上刻了“精忠报国”这四个字,他不负亲望成为一代名将。他那颗报国的赤子之心,和他那响亮的名字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他就像黑暗中的一颗明珠出现在华夏大地的上空,却未发出应有的光辉让人瞻仰、赞叹,就悄悄地如流星一般缓缓坠落于历史长河中。

岳飞在死前,曾在风波亭写下一首八字绝笔,他的墓前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看到这副对联,我们还是忍不住心生敬佩,耳边又会响起《满江红》中铿锵有力的词句,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

风再起,又是凉夜如水,寒风掠过,黄菊犹傲枝头……

热门推荐
1再见了母校
2调皮的弟弟
3古城变迁
4一场雪
5这件事真令人紧张
6她的手
7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8意大利面
9同桌的作文
10老照片的故事
11读《尖叫的海棠》有感
12他变了
13初一军训记事
14精灵旅社观后感
15蒲公英
16军训日记
17我的植物朋友
18快乐的时光
19温暖心灵的眼泪
20触手可及的幸福
21假如我是自己的眼镜
22骄傲的蝈蝈国王
23春天的乡村
24母爱,平凡而又伟大
2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6换个角度看问题
27我的一天
28惊喜的礼物
29鸟儿的自述
30一碗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