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每天在早上6:00被手机闹钟叫醒,然后起床,洗漱,吃早饭,最后收拾好后去上学。在到达学校后,我来到教室,拿出一本主课书出来读读。偶尔在上课时开个小差,下课时与同学聊一些轻松的事。回到家中写完作业,用QQ、微信和朋友聊聊天或是联机打游戏、看电视。最后终于困得不行,便洗洗睡了。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初中预备年级的平凡的一天。
但是,已经有多久没能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伴着一杯闲茶读完一本自己热爱的书。很难想象,如果人们突然失去了手机、电视、平板等等的电子产品,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已经习惯了用电子产品上网,打打游戏,或是用QQ、微信、微博看看朋友们的近况……渐渐地,便再也离不开这些了,只好在这个时代下,看着时间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若干个QQ群不停闪烁,电子邮箱里如果几天不看,也许积聚的信息就有上百件。在这个碎片化后的时代,我们再不可能专注于某一件事情,甚至只是一段时间什么都不做,只想能够看着白云在天上潇洒的来去,都成了奢望。
我们怎么了?
在这短短的几年庞大的信息流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这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支离破碎的不只是时间,知识结构的碎片化,让我们不再想要过程,只要答案,人际交往的碎片化,让我们都拥有了那些永远沉眠在“联系人”中的联系人……信息爆炸带来的碎片化,渐渐地,我们已无力抵抗,也再无心抵抗,便沉湎于此好了。于是数十亿人的碎片生活成就了这碎片化的时代。当今由碎片整合的现代性世界是由即刻淘汰的事物拼凑整合的世界。
过去的不确定,是源于不知何为,不能掌握工具和方法。而当下的不确定,则来自于不知为何,不知道终点目标。
我们的生活,正被电子产品分割再分割再分割……
但,我们乐此不疲于此,并将继续乐此不疲于此。
【篇二:心怀梦想,有所期待】
不枉走这一遭,你得过得精彩。——题记
昨天,学校举办了一场“成就最好的自己”主题讲座活动,着实令人感慨万千,而不是三分钟热度的澎湃。心怀梦想,人生才会发光。那么何为梦想?这是一个被无数人说烂了的词,可是有没有人真正地将自己的壮志明明白白的明确过,写下过,并坚持到底呢?说实话,不算多。因为怕到最后实现不了这个目标,被打脸,被笑话,失了面子,因此这类人从一开始就不曾有过梦想。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在抵达梦想的道路上,免不了有许多的冷嘲热讽,可是既然选择了地平线,那么留给世人的,就只能是背影。我们都是孤独的个体,尤其是在这三年中,我们都要受得了所有的不理解、耐得住所有的孤独与寂寞,才会在多年后,与理想中的自己完美重合。
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不是整天喝喝闲茶等来的,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仅仅是整天坐在那里抱怨,抱怨环境,抱怨老师,却不曾思考过自己到底有没有努力,是全力以赴了,还是仅尽力而为呢?这两种态度带来的结果是全然不同的,你失败了,只能说你自己不够努力,你对你的未来还不够向往。
从一开始就说,我不行、我不能、我不可以,那么你的潜能就会被永远的封藏在尘埃里,不见天日,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成功降临在你的头上,很多人都说,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自然是不错的。可这并不是靠运气,而是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应得的收获,别给自己找任何的借口,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才会做好每一件事。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吾唯尽一分心,做一日事,至于成败,则不能复计较矣。”
【篇三: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
等一次花开,等一场青春
――题记
在成长中有一段叫做青春,讲述了那些我们做过的最疯狂的梦;青春似一首歌,永远有唱不完的忧伤;青春似朝阳的心态,静心然后微笑便好。青春如花似火,带着疼痛却又义无反顾。
唱不完的忧伤
青春是一首忧伤的歌,总有唱不完的忧伤。有人说,这样忧伤的歌,听不懂是幸运,听得懂是经历。某一个下着雨的夜晚,在房间里伴着忧伤旋律的响起,可能因为思念起一个在意的人而潸然泪下,也许思绪会忍不住飘向窗外的“雨里”。终于忍不住还是蹲坐在床角抱头痛哭起来,和着窗外雨声,和着忧伤的旋音。一场不快乐的雨,一次忧伤。青春,却似有太多这样唱不完的忧伤。
青春是叛逆的成长
做一些自己向往的事,随心所欲,无忧无虑。青涩时代里总有许多与父母不相同的“风景”,这便是他们口中的叛逆期。一个能随着自己心意的人一定不会太差,因为她懂得自己想做什么,自己能开心就好。也许在以后繁杂生活的闲茶午后,突然回忆起也会忍俊不禁。这样的青春才疯狂。
学会承守然后坚强
即使身处困难,也要有相信自己的勇气;即使看不到未来,也要学会乐观面对,学会承受挫折,别等青春过了再来叹息曾经没有好好拼搏。就算失败了,还可以再次尝试,但不要迷失自我;就算错了,还可以知错就改,但不要一错再错,无可挽回。青春,必须学会承受,然后坚强,最后慢慢放下学会遗忘。
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讲述了太多太多我们的故事,却也努力绽放成最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