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杼声的作文

【篇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现代文明,每过一个世纪,都有崭新事物的出现。于是,“碎片化”便悄然来到我们的生活中。起初它只是作为一个术语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而如今,我们是名副其实地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如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消费,碎片化的衣食住行……

所谓碎片化的阅读,即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地铁,公交车等现代交通工具里频频出现这样的镜头:无论男女老少,在享受驰骋高速的同时,点点食指,滑动大拇指,一天的时事新闻便一览无遗。由于手机屏幕等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大量阅读细节内容,而是仅凭标题判断是否合乎自己的阅读爱好,遇到心仪的内容便放大字体,尽情浏览;遇到没兴趣的,大拇指滑一下便算翻过去了。因此有位作家,为了抨击年轻人崇尚的跳读方式,他故意写长篇诗文来抵制短篇诗词,以提醒年轻人只有完整彻底,反复诵读方可了解中国汉语文化的精华所在。

作为学生,学习文化基础知识,我认为要倡导古人的“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之理念,对新知识要读通、读透。拿学习古文举例,古人所写的文章,往往几十个字,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果我们仅仅采用碎片化阅读,一扫而过,哪里能体会出作者当时的心境与感受?我第一次听《木兰从军》,还是在幼儿园大班,老师播发的碟片,我们仅仅是被动画里的木兰从军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乐的前俯后仰,被她的军功所震撼。直到今年的暑假,妈妈买了一本《古文阅读》,我是认认真真地通读了几十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篇郭茂倩的乐府民歌朗朗上口,读完,借助字典和百度搜索引擎,全文用我自己的理解方式翻译成现代文,尽管语言没有那么流畅,字里行间还没有完全与木兰当时的心境相融合,但是我体会到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然碎片化阅读也是有可取之处的,学习之余,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拓展视野,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毕竟信息量和预见性也是先决条件。

热门推荐
1我烧烤,我快乐
2成长的故事
3黑夜
4日积月累
5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6妈妈,我想对您说
7孔雀鱼
8厚积方能薄发
9大自然的启示
10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
11老师不在的时候
12我的快乐之旅
13我亲爱的母亲
14糖果世界一日游
15第一次军训
16小学生作文
17我的文具袋
18面对离别我流泪了
19孙权劝学读后感
20心灵深处的回忆
21像计算机一样思考的人类
22我梦想的世界
23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
24家乡的四季
25童年的好朋友
26我的座右铭
27纪昌学射续写
28动物园
29我的爸爸
30闲的艺术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