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张大千的作文

【篇一:参观四川省博物院】

春节大假,妈妈带我去家附近的四川省博物院参观。

一走进博物院,就看见到处都挂着红彤彤的灯笼,真是好喜庆啊!妈妈说博物院的标志是四川两个字上下结构组成的,就像古代的一个大鼎。进入博物院大厅,看见好多分区,有汉代陶石区、书画区、陶瓷区、青铜器区、张大千书画区等等,假期中来参观的人真是络绎不绝啊!

我们走进陶石区,居然误打误撞碰上了一个雕刻着各种花纹的石头棺材,吓得我半死,妈妈说:“古代的人就躺在里面喔!”“可能李白也在里面吧!”“这是四川汉代的石棺,李白可是唐朝人呢。”妈妈拍拍我的小脑袋。随后我们又走进另一区,一进门就看见四个可爱的矮矮的小陶人。两个在击鼓,两个在唱歌,有的挤眉弄眼,有的哈哈大笑,就像在舞台上演出一样。我仔细看了一眼解说牌,原来是“汉说唱俑”,古时的俳优谐戏表演,而演出者多是侏儒。妈妈说:“你看说唱俑笑嘻嘻的,但他们都是侏儒,其实是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呢。”唉,可怜的小人们!接着我们还参观了张大千大风堂书画区。各种绘画书法形象生动,张大千的佛教画非常精美传神,我暗暗地说:“真不愧为一代大师啊!”

原来四川省博物院真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啊,它不仅科普了我的历史知识,而且开阔了我的眼界,我今后一定还会再去参观的!

【篇二:世说新语读后感】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是适时的自嘲,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同样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这句话出自《世说新语》简傲三,讲得是钟会请众名士拜访嵇康却被无视,当他准备离去时,嵇康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意思是:我听到我所听到的而来,我看到我所看到的而去。这实际就是句车轱辘话,但在钟会这里却有了不一样的效果。在良久的等待后,钟会面对嵇康率性的问话,以问为答,在自我解嘲的同时,展现了与嵇康相同的旷达的生活态度,留下了这段佳话。

这就是自嘲的妙处。

自嘲要用,要会用。首先得判定是否需要,钟会面对尊敬之人,自然不能也不会为等待生气。嵇康发问何尝不是钟会展示自己的机会?

其次看场合、气氛等。大家都是不羁之人,钟会适时适事的侃上几句,不仅能让自己体面脱身,打破尴尬的局面,又能展示自己豁达大度的胸怀,何乐不为呢?而如果不分场合自嘲,恐怕就是自己不自信的心理作怪了。

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境界,能合适地运用自嘲的人绝对是一个自信的人。因为自嘲是拿自身的失误、不足甚至生理缺陷来“开涮”。不羞不耻不遮掩,反而将它们放大、夸张、剖析,最后还要会引申发挥、自圆其说,所以会自嘲的人同时是一个聪明的人。抗战胜利后,张大千的好友为张大千践行,特邀梅兰芳作陪,宴会伊始,大家请张大千坐首座。他说:“梅先生是君子,应坐首座,我是小人,应坐末座。”众人不解其意,张解释道:“俗话说’君子动口,小人动手’梅先生唱戏动口,我作画动手,我理该请梅先生首坐。”张大千自嘲为小人,看似自贬,却在幽默中将尊敬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也正是张大千的谦逊和豁达的人格魅力。

当然,我们必须清楚,自嘲不是自我辱骂,不是出自己的丑,一定要把握分寸。

学会自嘲,巧用自嘲,不仅体现你的语言艺术,更是你豁达的人生态度。

【篇三:英雄能本色,名士自风流作文】

郑板桥是清代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别具一格,单看他的每一个字歪歪斜斜,然而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人们把它称为“板桥体”。他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吸收各家之长,独创一体,正是因为有着这样海纳百川的胸怀,才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郑板桥”。

海纳百川的胸怀,成就了张大千绘画的独特风格。大家知道大画家张大千,他晚年的画“苍深渊穆”,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这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据说他在西方搞个人画展时,请来毕加索看他的画展,毕加索问:“你的画呢?我什么都没看见。”张大千不解,我的画不都在这儿吗?你怎么说什么都没看见呢?后来才弄明白,毕加索是说他的'画没有自己的风格。于是张大千才深研从隋唐到清代的绘画,博采众家之长,甚至中西贯通,终于成为一代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画大师。

书画艺术是如此,小到个人处事,大到治国安邦均是如此。

海纳百川的胸怀,是国家强盛的法宝。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其实“六世之余烈”,是并不像始皇“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的。秦国之所以由一小小部落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国富兵强的大国,乃至一统天下,是跟它善于吸纳各国优秀人才有关系的。我们熟知的商鞅、蹇叔、百里奚、范睢、张仪、李斯等,这些为秦国的强盛立下汗马功劳的人,都不是秦国的“土特产”,而是来自各个诸侯国家的。这是各国的精英,代表着各国的智慧和文化。秦国凭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广纳贤才,为己所用,这是秦国迅速强盛的一个原因。当今的世界强国美国也是如此。美国是殖民国家,美国在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容纳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才,容纳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形成美国独特的经济和文化特征,使自己成为雄踞世界首位的强国。

我们今天正处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特殊时期。所谓中国特色,就是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又要借鉴各国发展的经验,博采众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来。海纳百川方显英雄本色,不远的将来,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将会在世界的东方矗然崛起。

【篇四:难忘的国画展】

今天,我跟随小记者团到群艺馆参观了国画展。

一进展厅大门,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展出字画立刻吸引了我:有描绘竹林中平静、祥和气氛的《平安是福》,表现了作者欲远离尘世、亲近自然的高尚情操;有生动画出山谷中一口清泉的《泉声》,似空谷传音,表达了作者想逃离雾都,寻找无霾之地的心声;有刻画宗教特征的《达摩》《拜石》,反映了人们求神得平安的美好祈愿;栩栩如生的《桃花》,让人佛置身于江南的十里桃花丛中;还有书法家一笔写就的“佛心”二字,一丝丝的禅意透纸而出……

最让人难忘的是《高瞻》,作者是马泉、李杭、张守涛、齐自来等六人,描绘三只雄鹰在松林密布、山势险峻的峰顶眺望远方。远方有什么呢?画布上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也许就是写意中国画登峰造极的技艺和精髓所在吧。

这次展出的作品全部都是真迹,作者也十分有名,张大千、李苦禅、张守涛、李杭等均为近现代国画巨匠。张大千和张守涛先生善于画山水,尤其是“金碧山水”的技法,该技法先用花青打几次底,再添加赭石、胭脂,有时还需在反面烫染。李苦禅和李杭善于写意禽鸟,尤其是眼睛、四肢十分传神,他们父子俩与张大千相比,画技上相差甚微,但李氏父子画意中有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名家们的大作各有千秋,精彩纷呈……

本次参观画展,使我开阔了视野,大师们苍劲的笔力震撼了我,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我。这真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画展呀!

【篇五:出路靠改变】

张大千是众所周知的一位绘画巨匠,有着独属于他自己的画风,而在他创造自己的画风之前,只是一味的临摹石涛的作品,水平甚至可以以假乱真。

很多人在开拓新路与保守守旧之间往往选择后者,可在守旧的这条路上带来的结果却没有那么好,大都是走投无路的境地,等着他们的是失败。

那做出改变去创新呢?在未知的领域时会有人害怕,畏惧,但经过这一切,成功就站在他们面前。倘若张大千不去创作出新的画风,他只能是一名无名的画师,但他做出了改变,为画坛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现在很多人都会说这样一句话“毕业即失业”,这样的话听着让人毛骨悚然,在学校学习那样的知识,为的就是将来的工作需要,可学成出来却找不到工作,那学校不就成了摆设?

这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当下社会在高速发展,所以发生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形成了较大的差距。按以往人们的想法,毕业以后要到大城市,要有房、要有车。可现在的大城市人口不断上涨,各行各业人员趋近饱和,房价高,车俩拥挤等等,这样的情况使那些信奉去了大城市就能过上好日子人推进了社会的夹缝中,拼命向大城市中挤,但却被现实无情的拒绝进入。

与一线大城市相比,二、三级城市相对轻松许多,虽然比不上大城市的辉煌,但你有足够的空间使自己有了一个立足之地,可以开始创造自己的事业,一步一步达到自己最初的理想。

墨守成规,囿于成见,这是会让人被逼入死角,无处脱身,打破陈规才是前进的道路,才是自己的出路。

不被形式拘泥,做新的改变。徐悲鸿等大画家将写实、光与影等西画的元素加入到中国画当中,这使得中国画以全新的面貌在世人面前出现,使中国画有了新的发展。

各行各业中的兴起与衰落,离不开的就是改变,做出改变的,继续发展下去;而保守如旧的只会被淘汰。

寻找出路,要的就是改变。

热门推荐
1制作树叶贴画
2生日礼物
3美丽的森林公园
4秋天的树叶
5朗诵比赛
6车祸
7我的数学老师
8夏雨即景作文500字五年级
9丧钟为谁而鸣
10那年的感动
11用另一种眼光看问题
12春风十里,不如一路有你
13我碎片化的阅读生活
14流过心田的那场雨
15堆雪人
16向着梦中的地方前进
17梦里木棉花开
18教养
19听时间说话
20忘不了的人
21在长大的世界
22总有值得珍藏
23军训日记
24童年捕鸟记
25美丽的秋天
26黄鹤楼导游词
27雨中那把美丽的伞
28影子
29我眼中的自己
30乌镇之旅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