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笔作的作文

【篇一: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敬佩的人。他可能是每天在你家门口默默工作的清洁工;可能是过年也坚守岗位的邮递员;也可能是下课时还在座位上安安静静看书的的同学。可要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那肯定是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专业技能的妈妈了。

我的妈妈今年给自己定了一个学习目标,考取注册会计师,为了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高的成就。为了这个目标,妈妈每天一下班回到家,动作迅速麻利,一眨眼的功夫就换了鞋、洗了手……等我反应过来,妈妈早就坐在房间里,对着电脑认真听起课来。我无意间看到了妈妈的笔记本,一下子就惊呆了,竟然有如此整洁、详细的笔记。重点内容用颜色笔作标记,每页右边都留有一列空白处。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说笔记本左边是自己预习的内容,右边留空是准备在听课时,对老师讲解的重点再进行笔记。另外我还发现妈妈的笔记里也运用了思维导图进行总结,真是认真仔细呀!

等爸爸做好饭后,妈妈还在听直播课,我就悄悄把饭端到房间里,让妈妈边吃边听。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直到我上床睡觉了,妈妈还在继续学习着……

妈妈告诉过我,学习有两个要点,一是态度,二是目标。正如一架飞机,如果态度是它正确的方向,目标就是它的动力发动机。就算再好的飞机,如果没有了这两点,也到达不了终点,人也一样。妈妈教会了我做事要有目标,持之以恒、不怕吃苦、认真努力,就一定能有收获。这样的妈妈怎能不让人敬佩呢?

【篇二:知识的力量】

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书籍,五花八门的知识,如同源头活水般被我们源源不断地汲取着,我们变得更加睿智,心胸也变得更加宽广。如果有人问:“为谁而读书?为何而读书?”有人可能说:“当然为了自己而读书啊!读书可明理,可做官,可挣钱……”而周恩来却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我们忘不了火烧圆明园的火光,忘不了扣在中国人头上“东亚病夫”的帽子,更忘不了日军对我们南京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中国人民在外敌的枪炮刺刀下个个捏紧了拳头,却又无力反抗,如同待宰的羊羔般被不断地残食。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国力薄弱,科技落后,人民愚昧。

鲁迅一开始学医,是为了想医治千千万万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但是后来发现之所以中国人在当时被称为“东亚病夫”,其原因并不是身体有病,而是精神上愚昧。这样的发现源于他在课间看了日俄战争时中国人被砍头示众的幻灯片。那一刻,他才真正意识到:想要救国,光凭身体上的健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从思想上唤醒民众,自由的束缚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束缚。他弃医从文,真正开始从思想上让民众觉醒。他以笔作武器,以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为宗旨,把满腔的忧国忧民之情都通过作品呈现给了读者。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有无数的人因鲁迅的文章而彻底醒悟。中国人不再做待宰的羔羊,而是成了觉醒的雄狮,同仇敌忾,奋勇杀敌。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多读书,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也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报效祖国,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在世界舞台上才有尊严。否则,哪怕你再有钱,个人能力再强,也是任人欺凌。虽然祖国在一天天强大,但我们也要像周恩来那样,认真读书,拥有宽广的目标,承担起国家的大任,让中华名族屹立在世界的巅峰。

【篇三:失去了才知道可贵】

往往一个杯子摔碎以后,人们才捡起碎片想要重新粘起来,然而杯子还是留下了裂痕;往往一匹金鬃马飞奔过去以后,人们才捡起地上的金鬃毛想起,原来它来过,然而已追赶不上,人们总是在一样东西失去以后,才想起它的好,然而世上并没有“后悔药”。

过去的已经不能再寻回,因此,我们应好好地珍惜现在。

作为中学生,我们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也许有人会认为,人生中最宝贵的就是青春,难道要把青春就这样浪费在无尽的紧张、辛苦中吗?人生本来就享乐。这看似言之成理,其实并不然。顺知,人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奋斗。

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的解放奋斗了一生,虽然他们没有得到务回报,然而,谁敢说,他们的人生不是最具有意义的。

鲁迅,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枪林弹雨中以笔作武器,与国民党作斗争,写下了无数鼓励人民,讽刺打击国民党的文章。他虽然永垂不朽,他的奋斗精神永垂不朽。

然而,奋斗并不是盲目地埋头苦干奋斗应该有正确的目标。

一些人为了贪图享乐,勾尺斗角,贪污受贿,处心积虑地过了一生,然而“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临终时只有后悔莫及!

而有一些人艰苦奋斗了一生,最后虽没有得到很丰硕的果实,然而那果实却是充实的、饱满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力应与怎样度过呢?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因虚度年华而可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有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对我们的忠告。奋斗吧!不要等失去以后才知道它的可贵。

【篇四:未来的学习铅笔盒】

2042年,我来到百货商店买了一个“智能学习铅笔盒”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同事的小孩。

这个智能学习铅笔盒表面会不停地转换图案,将手指放入指纹区,如果正确,铅笔盒会自动打开,跳出一个触摸屏,上面会显示几个软件:书本、文具、系统、文件、开关等。“书本”里有字典、课本、验算计算机、课外书等。只要点进“书本”,会显示已保存的书,再次点击就可以津津有味地阅读了,当然也可以听故事了。如果要考试,就可以直接用电脑笔作答了。但要是靠“书本”作弊,系统感应到了是会“告老师”的。

如果需要文具,打开“文具”选择所需要的就可以了,机械臂会从存物箱里挑出。只要手指放在指纹区验证,系统就可以清理垃圾,撤掉不良信息。看完的书本点返回即可退出,用完的文具放入机械臂的弹簧片上,机械臂就会将文具入回存物箱。假如生病了,不能去上学,进入文件向老师请假,再进入“直播课”上课。不用为电而担心,铅笔盒表面采用的是纳米复合钢铁,可吸收紫外线化为电。

到那个时候,上学带个铅笔盒就够了,是不是方便了许多?

【篇五: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读后感】

惠陵一周红墙竹影,阳光从竹缝间流到墙上,光影明灭令人陶醉。若再加上黄鹂隔叶数鸣,则更使人愉悦。这也许是诸葛亮未出山时所处的意境,让他长眠后神灵继续享有。至于为何不说是为墓主刘备,全然是诸葛亮反客为主、使昭烈庙变作武侯祠的缘故。之所以不到庙里寻他神像来拜,只在竹柏间往返则是因我并不信他会在神坛上高坐。

眼见武侯祠千年来香火不断、访客不绝,或如袁腾飞廊前大放厥词,或如梁衡像下顶礼膜拜,倒是无人去想诸葛亮究竟在不在这祠中。庙里那位绝不是—金封了全身便不能在马谡身旁落泪,不能在谯周面前大笑,连手也不能提笔作《出师表》了。在不在祠中也存疑—臣子立庙本就不合乎礼,更何况跑到先帝庙里反客为主,诸葛亮绝不会同意。若让他见了现在这样子,当叩首谢罪以告先帝之灵。百姓一厢情愿为他立庙,怎知他并不欲违礼?

既然吃冷猪肉并非他所愿,该去何处寻他?

去读一读《蜀都赋》罢!“沟洫脉散,疆里绮错。黍稷油油,焿稻莫莫。”“腾波沸涌,珠贝汜浮。若云汉含星,而光耀洪流。”若没有诸葛亮,成都便无法成为富饶的锦官城。由此看来,便当到市井间去寻他。眼见成都人张袂成阴,挥汗成雨,说着家常闲话,在此安居乐业。乃找到诸葛亮志之所向,只在人们笑颜上。若他泉下有知,见百姓如此,也该满足了。

鼎足三分已成梦,何必凭吊空牢骚?遂武侯之愿,创造一太平盛世,才是缅怀他的最好方法!

热门推荐
1雨后春笋般成长的家乡
2打开心灵之窗
3我的赛车
4可爱的螃蟹
5幸运四叶草
6我学会了滑冰
7永远的珍藏
8那一株微笑的小草
9大若岩的十二峰
10关于母爱的作文
11一位向内的女同学
12青园十年,我记得……
13这里也有乐趣
14我的植物朋友玫瑰
15感冒
16龟兔赛跑续写
17最美的时光叫青春
18捉蚯蚓
19满园金黄尽带甲
20校运会
21开在心中的花
22小熊黄黄
23感谢您的信任
24读书让人更美丽
25有趣的发现
26恶作剧
27我的梦想家园
28雨爱
29未来的鞋子
30割不断的家具情怀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