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断雁的作文

【篇一:听雨也是一种享受】

有人喜欢晴天,觉得能出去散散步,活动活动。而我,则喜欢雨。有人说,阴雨天气,心情可想好也好不起来啊!可我不这么认为,下雨了,躲在家里,听听雨,多好!何烦之有?

今天,又下雨了,我的心情还是如往常一样,并不因为下雨而烦躁不安。边考试,边听雨,多惬意。

雨一丝丝地落下,不轻不重,柔软、细腻,竟有种想冲出去任凭雨淋的想法。让雨落在我的发丝上,衣服上,脸上,手上,晶莹朦胧的雨滴,仿佛一弹,身上就清凉了。

雨掉落在水潭里,叮咚作响,清脆,好听;掉落在岩石上,啪,绽开一朵小小的水花;落在松针上,吱,好轻盈,好可爱,让人浮想联翩,仿佛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顽皮地从天上跃入地面……雨,还在下。

雨大了,落得越快了,那声响,啪啪啪,轻快,清脆得醉人。想起了杜甫的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悄悄地来了,滋润着万事万物,小草一夜之间仿佛更绿了,耷拉着的小花,也好像打起了精神,骄傲地笑迎这个雨季。

雨,真好……

雨小了,渐渐没了,地上一片湿漉漉的,空气好清新,行人也渐渐多了,忙碌起来了。乌云还在头顶,团结着不肯散去。雨,又开始了……一滴一滴,一丝一丝,又大了,心情好舒畅,这雨,给了我很大的享受,很多的幸福……

我坐在课桌前,静静地听雨,享受雨给我带来的新鲜感和欢乐感,我喜爱这雨,不由想起了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我听雨,我爱雨……

【篇二:与李白对话】

朦胧中,我似乎看见你来了,身着一袭袍,醉捧半杯酒,飘逸若仙……

好像在生命刚开始的那一刻,我的记忆里就有了你言谈的影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种温馨的感动勾起了我无尽的遐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那种独在异乡的孤独令人憔悴。

你说“长风破浪会有时”,你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你说“千金散尽还复来”,你似乎一直在用乐观浇灌着生命之根。你宠辱不惊,笑看风云,醉梦中,犹见你嘴角微笑的影子。你似乎将生命视作近乎美丽的圆,有失必得,有始善终。在“众鸟高飞尽”的敬亭山旁,你对酒当歌邀明月;面对友人被贬,豪放的你寄愁心与明月,你给生命一份坚定的允诺,用双手撑起一方天空,让欢乐尽情徜徉。

于是,我视你若生命的信仰。我在彷徨的路口追寻你盈盈的足迹。我在失落的窗口感恩你词句的慰藉。遥空断雁,青苔落蝶,再也勾不起我的惆怅与惘然。我最寻你的人生目标——乐观。然而,我错了。我以为你白色的长袍划下了半空的美丽,我以为你看见俗世浮尘,只将信念付诸快乐……

当我静下心来叠合你的故事,才发现留些与生命中的那惘惘情思。你曾用怀才不遇而感到悲愤;你愤世嫉俗,感到仕路艰难;你对朝廷的重用心怀希望;你对自己施展才能,实现理想充满信心。你将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从事中表达了出来。是我误解了你,原来,你的人生中也有风中落叶翻飞的秋叶;原来,这才是你的充满坎坷的诗意人生。

【篇三:听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这般好,这般好。窗外的雨,点点滴滴,眼前是一片绿色帘子般的景象,远远看看,这老屋小巷却像是一幅画镶在眼中,这样的深刻,这样的不会忘记。

“小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小小的我爱听雨,听这雨的点点滴滴。外婆却是不同,不爱这下雨的天气,我喜欢抱着外婆,外婆也爱我这粘人的小孩。那天的雨这样大,人说“心静自然凉”,外婆是体型大的人,又有“三高”,这样的天气也是闷热。我与外婆说着话,说几句笑几声,说些什么我也是不记得了。也许这不是重点,重点只是我喜欢边听雨,边与外婆说话罢了。而事情是这样突然,一边说话一边傻笑的外婆就这么倒下了,压在我的身上,这般严实,严实得我吓得不知如何反应了。

一旁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外婆昏倒了!”,不知是谁将我和外婆扶了起来,不知是谁打的电话,不知是谁带着我和我的外婆上了车。车窗外的雨还在下,好似下到了我的心里,这般亲近,与我融合在一起了罢。我看着家人走来走去,医生进进出出,于一切不相符的,是我格外的安静,因为雨还在下,听见了吗?好的好大的雨。

也许时间被定格了,在外婆倒下的那一刻。在外婆再次睁开眼看我的那一刻,我的时间是回来了吧。大声的哭喊不带一点杂音,却完完全全的和雨和在一起。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也许这边是秋雨吧,无论何时看上去,都这般凄凉。不愿说,不愿说,但我仍是“断雁”,离开了外婆的“断雁”,离开了家乡的“断雁”。仍记得那个爱讲故事的老奶奶,伴着乡音的普通话,也同样娓娓动听。“很久以前的村口,有一位穷书生……”穷书生背井离乡,也为“断雁”一只,在功成身就之后,穷书生不再是穷书生,却永不忘着热爱的家乡。我虽并非着书生,却也是同样背井离乡,虽不是功成身就,却也盼望有一天能衣锦还乡,是永不忘着家乡的。试问有谁愿永为“断雁”,孤身一人在这凄凉的雨中。窗外的雨还在下,雨声这般淅沥,是在一遍一遍讲述那书生的故事罢。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不知那时的我,又怀着怎样的心情在听雨呢?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篇四:听雨】

瓦片翻飞,落下雨檐,飞入手心,若沧然的蝴蝶,没有雨的雨季。——余光中

雨声许是最原始的敲打乐吧。滴滴答答,发出悦耳的声音。春雨细密,纤小又不失强劲;夏雨直爽,声如瀑布,让人畅快淋漓;秋雨浅吟,声如碎玉,让人心生怜惜;冬雨忧郁,不急不躁。却让人心生寒意。听四季雨声,温柔的呢喃,却感慨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一个人静静坐下听雨。“留得残荷听雨声”,是那亘古不变的忧伤。“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那没齿难渝的忠贞。敲啊敲,让你沙化的心,漫出不尽的情意。

淅淅又沥沥,打湿了地面,亦是打湿了你的心。像是那被溅湿的宣纸,晕染开来,浑然不觉,无名的思绪已漫天吹散。覆盖尘世的喧闹,磨挲你心,给你一个不愿醒来的梦。

打开窗,任由霏霏细雨洒在脸上。斜风细雨,润泽你的皮肤,倾注着她的温柔,氤氲雾蒙蒙的美。

听雨声凄然,听这自然的旋律。每每下雨,内心总会沉寂。雨传递心声,有时欢愉有时悲伤。内心欢愉,雨声则悠然悦耳,是那真情的流淌。内心沉闷,静听雨声,给你带来思索,与灵魂对话,淡淡的惆怅。

尤是夜里,独自听雨,拧亮台灯,黄色的灯光洒下一片温暖,泡一杯香茗,细细地品,细细地听。思绪不断,如云,飘在你心灵的上空,宁静而高远。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夜深人静,挑灯听雨,此时心与自然、与书墨香气超常地熨帖。会心之状,不觉莞尔。

请侧耳倾听,倾听雨的声音,倾听这大自然的旋律。

滴滴答答,敲啊敲。听,雨声仍在响。

【篇五:江南】

听着外面雨声,我想起了江南。

在我看来,江南似乎是人最好的归宿。西子湖畔,柳树条下,捧一卷书,品一杯茶,让阳光通过柳叶间隙,斜斜地洒在身上、书上、茶上,听着风与柳条,与湖水交舞之声。

又或许,在一个雨天,对,就是这样的雨天,雨滴如珍珠撒入白玉盘滴落在水面上,引起湖水一圈又一圈的惊叹。“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而在江南听雨,无论是稚童,是壮年,亦或是老人,听雨都带了点闲情逸致的味道。

所以,我无比渴望去江南,去看那“春水碧于天”,做那“画船听雨眠”。

可,我又害怕去江南。

如今成为风景区的江南,早已不是江南。游人,你看到了吗?苏杭无声的哀叹,乌镇的伤痕及丽江的泪。“人人尽道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江南的清潭被染上了绚丽夺目的色彩。可,江南却不再是江南。

以前许诺与江南会面,这个夏天,我如约而至,却不见江南的踪影。北岛说:“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思。”那么,江南,你在哪里?灰色的烟雾中,游人的嬉笑声中,又或是天青色的雨里?对,你在韦庄的诗里,诗里,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江南,若有一天,我有幸遇见你,定要告诉你:岁月缱绻,时光往返,但愿你眉目依旧,仍是从前模样。

【篇六:留只耳朵听雨声】

虞美人·听雨

一直很喜欢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觉得一个词人的细腻与豪情都藏在了那一首诗里了。也让我想起了那些留只耳朵听雨的日子。每一次听都有不同的心境与感受。

少年听雨歌楼上

小时候,从来感不到下雨的沉闷和惹人烦恼。姥姥说,下雨不是小龙女的哭泣,细密的雨声是天上仙女的歌唱。于是我便常常坐在窗前听雨了。要是雨下的不大,就可以打上小伞到院子里来,一边踩着水花一边听天上仙女唱的是哪一首童谣的曲调。虽然最终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但淅淅沥沥的雨声却给了我无尽的诗意和遐想。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临近期末考试,卷子自然是一张又一张,答完了新发下来的这张卷,难得空闲的我听着窗外的雨滴打在窗子上,听着远远的雷声,再看看手里厚厚一沓儿已经做完了的习题,胸中自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但当我真正迈上这个很大的世界的土地,我又要去到哪儿里呢?听着雨声,又有一种断雁西风的惆怅。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假期到姥姥家住了几天。紧靠着大山的小镇子,虽然离雪乡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修的古色古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将我拍在了林业局门口儿。我蹲在大门口门神似地听雨,和那边一个挺和善的爷爷遥相呼应。雨水打在门口那两只小时候总是害怕的石狮子上,打在脚踩着的石板路上,颇有些江南烟雨的意味儿。那边的爷爷点着一根烟,缓缓的抽着。烧到手了,才想起把烟蒂扔下。他在想什么?许是自己年少时的纵横捭阖的梦想,烈马狂歌的轻狂。忽然很想在老了以后回到故乡的僧庐下,默默地听着雨水打在小时候挺害怕的石狮子头上。一生的事走马般的在脑海里经过,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所以为了老了以后能在故乡的僧庐下听雨,现在也只有加倍的努力了吧。于是我“腾”地站起来向姥姥家跑去。只留下那爷爷在背后愣愣地看着我。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留着耳朵听语吧,在某处台阶前或是某个有屋檐的墙角下,那里都藏着雨想告诉你的最珍贵的秘密。其实无非是爱与梦想。

但你不去听,又怎会懂得?

【篇七:暖暖灯塔伴我行】

因为有了灯塔,漆黑的夜空被划破,从此有了渔火点点。

——题记

月轮下的江水波光粼粼,漆黑之处与江岸浑然一体,只有远处几点渔火如星辰入水,闪闪发光,不远处的货轮之声,如一曲江川号子,将我唤醒。

江风扑面,我拉了拉衣领,眺向远处高耸入云的灯塔,梦幻在眼前展开,我似乎看见那佝偻的身影与灯塔重合,迷迷糊糊中,我陷入了这梦幻。

我有一座灯塔,他叫爷爷。

爷爷是个文化人,文革之后,他就隐退在这山水田园之间,与稻秧为伴,并自以为乐。

他总是在我和妹妹的注视下,挥挥手,迎着朝阳,背着锄头,辛苦劳作。日晚之时又从那斜阳中走来,笑着对我们挥挥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他的生活写照。

月下,他或吟诵诗词,或给我们讲故事。我和妹妹或在“江阔云底,断雁叫西风”的吟诵中赏着窗外旖旎的乡村景,又或是在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中进入梦乡,他是一名启蒙老师,点醒了我对知识的渴望。

小学之时,常恼于学习的繁重,每至考试前夕,心烦意乱,却再也读不进半点书,于是常回乡下,在田园走走。

“嗯,出去走走吧。”老人身体差了,不利索,拄着拐杖与我同行。

“爷爷,再给我讲一讲孙悟空的故事吧。”

“嗯,好!”他苍老混浊的双目又神采焕然:“从前啊,有这么一块石头……”

我听着,步于山水田园之间,心中也终于平静了下来,聒噪与烦闷弥散了,心中也开始自失,仿佛脚下踏着的,不是田间小径,而是一条时间大道。

最初,他伴我走,后来,他却独自离开了……

人不在了,灯塔依旧,船还是要行的。我望向江中缓缓发动的货轮,心想:每个人都是一只船,行驶在生命的长河中,也一定有一座灯塔,引导着你。

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有一座灯塔?我站在时间的大道上,回首,老人正慈祥的看着我。

灯塔依旧,伴我长久。

【篇八:听雨】

总是失眠,干脆就听雨吧。

淅沥沥,是有是无的,只是当微凉的风囊着土腥味涌进窗户时,才嗅到雨息。渐渐地密了,浓了,落在屋檐上,树叶上,便有了滴滴答答的响声;大多数仍无声的投入大地干涸的怀抱。此时的雨声带来些诗情。无论哪一滴雨,都无法选择自己的何处。这是雨少年。而人之“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是否也是不暗世事不识愁味的洒脱无拘呢?

慢慢地,雨声听来有些脾气,撞什么上再也不是羞涩地滴答声,而是噼啪有声,有分明带了些不耐烦的躁动。仿佛急于向世人证明什么,一如入涉世未深,为名利为稻梁,四处奔波,虽不见古人那种“江阔云低,断雁叫西云”的漂泊感,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忽一阵疾风飞过,凉意插进,热气顿消,一道闪电趁风卷时射进来,虽闭幕在黑夜中也能感觉到眼前一亮。随后,雷声轰然炸裂,感觉整个大地都在颤抖;继续狂风大作,雨似天河倾泻,急切地喊着,宣泄着•,仿佛要冲刷人间角落的污渍,荡进所有污渍脏水。又一串惊雷如山崩地裂,似要震醒那些沉迷物欲的麻木心灵。这是光明磊落之间的庄重宣言,无私无畏。

【篇九:听雨】

早上的闹钟准时准点地响了起来,闹钟在催我起床了。我伸伸懒腰,揉揉眼睛。用手轻拍了几下自己的脸宠,让自己赶紧清醒过来,要起来上学了。此刻的我是多么留恋这温暖的被窝啊!可是现实往往很残酷。当务之急就是赶紧穿好衣服,要不妈妈又会来,河东狮吼了。我走到窗前拉开窗帘,看见外面下起了小雨。雨滴滴在窗台上,“滴答、滴答……”清脆而悦耳,好像是谁在歌唱,美妙极了。

听着外面的雨声,我情不自禁趴在窗台上欣赏起来。雨和我们算是老朋友了,对于她的声音是那么熟悉,可我从来没有认真去倾听过她。雨是最温柔的,也是最轻灵的。现在的人们每天都在忙工作、忙学习,又有多少人会驻足停留去欣赏她呢?有时我也会抱怨,这鬼天气,又下雨了,我喜欢的体育课又泡汤了。我们只是想到雨带给我们的不便和麻烦,却从没想过下雨过后,空气是多么清新和宜人。

雨水洒到公园里、大树上、鲜花上,就像穿上一件薄薄的衣赏,花儿在雨中争相开放,芳香随风飘来飘去。

雨水洒到田野里,种子发芽,农民伯伯看着这雨水开心极了,这也预示着明年一定有个好收成。

雨水洒到我们的心中,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在我们心中播下智慧的种子,让我们茁壮成长。

雨水洒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大街小巷就会变得焕然一新。城市马上变得美丽而干净。

听雨就像听一场音乐会,“叮叮,咚咚,嗒嗒……”听着这美妙的音阶。我们的情绪也会跟着这音乐而变化,但这又是最朴实最简单的。听着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就仿佛聆听妈妈关怀我的温暖话语,是那么温暖。

我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中,还想继续听下去,随着一声巨大的推门声,妈妈的声音飘了进来:“垚垚,动作快点,赶紧洗脸刷牙,吃饭,要迟到了。”我的思绪被妈妈的催促声拉了回来。回了回神,才想起来在不吃饭真的要迟到了。快速的吃完早饭拎着书包冲下了楼。

坐在妈妈的车里,思绪才慢慢平静下来,听着CD机里放着我喜爱的歌曲,看着车窗外顽皮的小雨滴打在车窗上。莫名想起一首古诗: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雨声依然在响,生活依然如常。今天的这场雨太美妙了,她不仅净化了空气还给我带来了别样的思绪。我想听见最渴望的声音,我想那就是雨声吧!

【篇十:月光】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多少文人墨客唱千古,为此写下不少诗篇。

阳光明朗开阔,一派阳刚之气却不免有些炙热与烦躁;月就深远了,遮遮掩掩、影影绰绰,宁静而悠远。进入月光中,便被一种恍惚朦胧的境界所迷。这是我平日生活的世界吗?我还是我吗?在人间?在仙境?还是在通往地狱的鬼道下行走?

我想起了蒋捷那首《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亭下,鬓己星星也。白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低到天明。”

我对黑夜总有一股莫名其妙的畏惧,但无关鬼神之说,因为这传说我是不信的。黑夜总有一种压抑,充满肃杀,让人感觉在死水中,透不过气。而月,似将我带到另一个世界,驱散压抑,滴滴的雨声,清脆而寂寞。伴着美妙的音乐,有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傲然独立之感但又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般的联系。

黑夜愈浓,月愈高,星愈亮,点点的孤星,似乎离我很近,一伸手便能抓住它们。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它们离我有几十亿,几百亿光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岁岁年年人不同,岁岁年年花相似。”古时的月已经照到了现在,而古时的人呢?明月清风,昔日曹公那“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豪情壮志的诗篇还存在于世。文人墨客为之惆怅,为之高歌,为之惋惜,为之感叹……我听见深山中有犬哮月,我听见远处传来黄鸡的啼鸣。

一个平淡无奇的白昼渐渐来临,皎月如钩,月光在淡淡消隐……

热门推荐
1引人入胜的书看图写话
2美丽的家乡
3我们班上的“闲事佬”
4地球病了
5吃垃圾的怪物
6我喜欢读《云朵上的学校》
7奉献点亮美好明天
8住宅的花儿
9爸爸做饭记
10植树节作文
11红绿灯的自述
12彩色的夏天
13给物理老师的一封信
14学打乒乓球
15我变成了一棵植物
16我爱家乡的四季
17五一劳动节作文
18那不一样的美丽
19看得起自己
20宋元之绝唱,千古之婺江窑
21一场激烈的篮球赛
22时尚的阴影
23今年的父亲节
24我的暑假生活
25无名的小花
26我的妈妈作文二年级
27
28我家的后花园
29那天我回家晚了
30记一次游戏作文四年级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