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秋流的作文

【篇一:告别】

世上最不容易的事情,前代词人已然讲过了,为是轻别。

徐志摩告别恋爱的康桥时是沉浸在静谧中的不舍,“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鲁迅先生告别“百草园”时,是活泼的难分:“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萧红最后一次见胡适的时候走的是那么轻,到了后来她在文章里念叨着他的名字,希望魂兮归来。我们总在别离中感受到心理极大的折磨,就像是新生的婴孩吵闹着从娘胎里被剖出来,血肉的千丝万缕早已让我们沉浸在在一起的时刻,而告别总是不易轻轻——轻轻的。

我从这里走了,从我初三的校园里面走了,我走的时候,天是晴朗的,风是飒飒的,树木葱茏,楼宇穆然。我与老师们告别,这一次不算轻别,我们在一起吃饭,我们在一起唱歌,唱三年的歌,唱“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我们碰杯时发自内心的欣喜充盈了心怀,从嘴角浅浅的将溢出来,“噗!”,一口呛着了,大家笑成一团。“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好的班级,真的,这次没骗你们”班主任傻乎乎的说着。大家仿佛总算是了了心中的夙愿一样,强灌一大白!晚上,我们分别了,这个时候我们还是笑着,笑着,笑着走了,走到岔路口,我们轻轻地挥手告别。原来毕业了告别了是这样。

“主席,我跟你顺路,你没带伞,我们一起回去吧!”小肖是个很贴心的少年。

“喔!我才发现下雨了,走吧。”

“主席明天做什么?”在伞下他的眼神很真挚

“干什么啊,我也不知道,我现在只知道好像明天我不能轻而易举的回去了。”我的眼眶里有着咸咸的雨水。

一阵沉默,雨,在下着……

原来离别是这样啊,我真的以为我会泣不成声的送别相伴三年的同学,我真的会哭天抢地的抱着老师久久不愿离开,我真的以为我会很在意学校的一草一木,在离别时深深的鞠一躬。可是我什么也没做。

“主席,我觉得太兴奋的告别可能过一会儿会难过的。”他这样说。

原来热闹是他们的,而我最难得轻轻地轻轻地挥手了。

“主席”,我摆摆手,“不好意思,我忍不住了……”

这场雨下的酣畅淋漓。

【篇二:胭脂泪凝成的歌声】

合眸,侧耳,听,那胭脂泪中的心声……

——题记

悠悠红楼,苍凉一梦。宝黛之恋,化烟升天。

我跑进大观园,走进潇湘馆。远远的——我看见了,那“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拂风。”的水美人儿。幽怨的脸庞,鸟眸粉唇,一袭白裙,流露出伤春悲秋。“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起秋流到冬,春流到夏?”黛玉吟起凄凉的歌。瞧那人儿,手捧落花,侧坐水边。她忽站起,将落花葬下。她转过身,我不禁惊叹她的花容月貌,为她那弱不禁风而叹息。她那闭月羞花之貌真是的由泪珠凝成的吗?

我正思索着——此时的黛玉却对花流珠,且唱且吟:今日葬花人笑痴,它日葬侬知是谁?风吹过,伴着落花。我的双眸润湿了,但顷刻又风干。清幽的流水,漂着许些宝玉为她撒的花瓣,虽说“花自飘零水自流”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此刻黛玉无奈地摇着手,在那凄美的泪中离去。

花谢花开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人比黄花瘦。

我埋头徘徊在黑龙江畔,风吹过,我走进以前的汉朝——我抬起头,眼前映入一位穿着胡服,怀抱琵琶,她就是王昭君——绝世的美人儿。她弹起了琵琶,吟出呜咽而又柔美的歌,她完全没有在乎我的存在,也没有注意我的心情,她仍然弹着、奏着。我沉浸在她凄美的歌声中,我听出了忧虑,听出了无奈,看她那流珠的双颊,那不止是一个“倾国倾城”可以形容,我难过极了,刚想上前去安慰,可她却犹抱琵琶半遮面,爬上马背,扬蹄而去。

今昔你还对那些“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商女埋怨吗?我想,你们不会。既然封建社会已抛弃她们。她们为什么要将“亡国恨”千斤重任压在那柔弱的肩上吗?人间最动听的歌声是由姑娘们的胭脂所凝成——不是吗?

【篇三:读书真好】

我想,每一个文字都是一滴盐水,存有一丝芬芳。然后等候着,在一个书香氤氲的年头里,慢慢拼接成一个蔚蓝色的海洋。

旧时微风拂月夜,杨柳岸,晓风残月。当月夜又至,已经是我喜欢上他的第5个夏天了。时间以一种安静的姿态在我身边姿意流淌,他的文字却依旧能让野草在焚烧之后燎原,洋散满地,恍然间犹如碎媚。那些曼妙的诗行会在刹那间腾起薄而幽深的浓雾,枭鸣如歌,凝成未知名的情愫。叶赛宁,那个笔尖有花,喜欢尖刀的男子,终于在诗歌的尾声缓缓轻吟:

“或许你还会想起我,就像想起一朵不重开的花朵。”我知道,我深爱的叶赛宁正安睡在黄泉畔的湿地。

伊人回眸泪倾城,白堤旁,云影环绕。在落花纷飞如雪的日子里,我看见那个眉眼安然的女子。走在行道树边,没有纷繁芜杂和风沙的沧桑,像是西湖的毛尖或者武夷山的碧螺春。从东亚跑到了北丰,留下了若干清灵飘逸、浪漫而热烈的文字。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在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也从不寻找。”三毛,你用文字许下了一座不败的城。

花本无心碎自怜,园林里,风起朦胧。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若说没有缘,花中又是谁的牵挂?你曾用干净白皙的手写着《葬花词》;用剔透的噪音诉说红楼旧事;用深邃的瞳孔倒映宝玉的影子;用处世不惊的脸抵抗封建的吞噬。我记得你说过: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黛玉,想有多少泪珠,才经得起秋流至冬尽。

竹牍墨香间,素月高悬,文字为房;腹有诗书词,无酒自醉,标点作窗。

读书真好。

【篇四:读泪】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微小的事物中也能看到世间万象。眼泪,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触痛着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折射出内心最真切的表白。

读泪,寻找生命中最原始的感动。“眼泪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孤苦无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伤怀默然;“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深情守望……词人的浪漫本心,有着无止境的情感释放。点滴泪水承载着的寂寞、离愁、凄苦的情感连绵成一道凄美的风景,千百年来引人共鸣,惹人心伤。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我想,男人的泪应该是一种烈性的表白,一种淋漓的挥洒。“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那是戍边将士流露出的该有思念的沉重;“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那是友人之间维系的真诚的倾诉;“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那是壮士伤怀表达的豪爽的温情。有泪,就让他在心里流,流淌过每一寸柔软的缺口,泪干之后,留下的,会是一份成熟与稳重。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公的《红楼梦》可以说是以血泪挥就而成的。忘不了多愁善感的黛玉那春流到夏、秋流到冬的泪珠儿连绵;忘不了宝玉在后山坡上,听闻《葬花吟》后的心痛悲恸;忘不了湘云在大观园与宝玉分别时的泪眼闪烁;忘不了晴雯遭受委屈被逐后卧病在床时的辛酸凄凉;忘不了宝黛失和后,宝玉痛哭几近痴迷……太多的泪水,太多的感动,于是,在此文字间经历着一场情感的旅程与灵魂的洗礼。

泪,蕴含了太多,承载了太多。或是望眼欲穿的朦胧泪眼,或是望穿秋水的深情之眼,或是望得老眼昏花后流下的一滴混浊的泪。这一切的一切不管沉重与否,都会留下一道泪痕般分明的痕迹,蜿蜒成一幕幕凄美的回忆。读泪,读到情深犹自伤!

热门推荐
1狼性
2都是睡觉惹的祸
3我的新老师
4我的榜样
5长夜漫漫,月白如初
6我和春天有个约定
7等待
8传响中国梦
9快乐的植树节作文
10在脚推车里的童年
11读《匆匆》有感
12神奇的含羞草
13忙碌的暑假生活
14比赛
15那一次,我真后悔
16读《住在地里的小房子》有感
17生活万花筒
18与太阳同行
19六耳猕猴我想对你说
20老物件的故事
21文具盒中的争吵
22谁对我们负责?
23观潮
24汤山温泉作文
25未来的世界
26有趣的游戏
27躲雨
28这就是幸福
29幽默风趣的老师
30我是小书迷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