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列宁的作文

【篇一:一个艰难的决定】

人们常说: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嘴里常说的“诚实”,在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上,我们面对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错误,能否真的做到呢?

小学时,我负责擦黑板这个职位,一个周五我们组做值日,因为一个同学邀请我们去他的生日派对。所以我们草草的做了值日,连蹦带跳地就走了。对于水洒了一地,黑板上的数字公式,心不在焉。

可到了下周一,老师见到教室里又脏又乱,十分生气,对我们说:“前面讲台为什么这么乱,谁负责这里的?”我知道这是我错了。但如果让老师知道了,她一定会狠狠地批评我的。心中一个坏念头冒了出来:反正我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也没有人知道我没做好值日,谁也不说,谁也不承认,老师就不会追究责任了。但是,我又想,我身为一个中队干部,给同学做的必须是表率作用,上周五我做的不对,如果再不认错,我还是一个三好学生吗?老师一定会对不诚实的我大失所望。

我的脚如千斤铁一般,缓缓支撑着自己站起来,我的心不听使唤了,怦怦直跳,汗珠子“咕噜咕噜”地从脑门上只流下了脚尖,我明白,错了就是错了,谁从没犯过错呢,但不认错就更可怕了,这是不诚实的表现。我听过一个故事:列宁在小时候和朋友一起玩儿,不小心把姨母的花瓶打碎了,姨母回来以后,列宁主动承认了错误,因为他的诚实姨母没有责怪他,只是告诉他“下次注意”。我也从这个故事懂得了诚实的真谛。

我站起来对老师说“老师,对不起,我没有把黑板擦干净,我今天一定认真做好值日,希望您能原谅我。”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没关系,我希望你以后做事要认真仔细,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从此我做值日时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会引以为戒,做个诚实、严谨、认真的人,凡事多考虑一下,留一个心,不犯同样的错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

【篇二:我为自己点个赞】

每一个人一生中都会做一两件让自己值得骄傲的事情,我也不例外。我认为我做的那件事情是最让我值得骄傲的事。

在我上五年级的某个星期六,我和妈妈去姥姥家。首先,我和妈妈先到我们村的站牌处等车,这时,妈妈正在给我讲列宁诚实守信的故事。过了大约十分钟,客车来了,我和妈妈上了车。上车后,妈妈拿出两元钱来准备放入箱子中,我见妈妈只拿出他坐的车钱,并没有拿出应该给我付的钱,我很生气,我对妈妈说:“妈妈,您为什么不为我付钱,您没有看见一米二以上的需交钱么?”但是妈妈却说:“你身高还不够一米二所以不需交钱。”我反驳妈妈说:“我上周刚做了体检,我已经超过一米二了,您不是还教导我和列宁一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吗?”说着,我拿出我平时积攒的钱找出两元钱,放进箱子里,妈妈看到后红着脸找到一个座位坐下。

过了两三站,又过了两三站,这时,上来了一个老奶奶,我刚想给老奶奶让座,可是天不随人愿,又上来了一个怀孕的阿姨,现在我非常纠结,不知道应该是给老奶奶让座还是应该给阿姨让座,于是我问妈妈:“妈妈,妈妈,那边有一个老奶奶还一个怀孕的阿姨,请你告诉我,我应该给谁让座。”妈妈听到我说的话后感觉我很纠结,妈妈一时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忽然,我的脑袋里出了个很好的想法,不知道就是妈妈同不同意,于是我和妈妈商量了一下,妈妈很同意我的这个想法。于是我把老奶奶和阿姨同时叫过来,我给阿姨让座,妈妈给老奶奶让座。

到了姥姥家,妈妈整件事告诉我姥姥,姥姥夸我诚实守信和尊老爱幼,还给了我奖励。

这是我最为自己感到骄傲的两件事,“我为自己点个赞。”

【篇三:致爸爸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

您好!我想跟您谈谈这段时间我对“诚信”的感悟。诚信,是一个人的宝贵品质,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不是金钱和物质,而是相互间的信任。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过许多名人诚信的故事:华盛顿小时候不小心将父亲最心爱的樱桃树砍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毅然地告诉了父亲事实的真相;列宁小时候打碎了花瓶,他勇敢地承认了错误……。华盛顿和列宁小时候都做错了事,但他们用诚信获得了别人的原谅和赞许。他们从小践行诚信,长大后更成为伟人,继续用一言一行告诉我们诚信是做人之本。

这些诚信故事,让我领悟到诚信的可贵:诚信是一株永不凋零的心灵之花,给予别人美的享受;诚信是一面明镜,可以照亮心灵黑暗的角落;诚信是一股清新的泉水,可洗去肮脏,让世界变得美好。

但在生活中,我们践行诚信不容易,需要勇气和坚持。那是一个中午,同学们都去午睡,我例行检查课室的卫生。咦?谁摆的桌子?歪歪斜斜地像一条蜿蜒的蛇,这么不负责任的值日工作肯定要进行批评教育。当我翻开今天卫生记录本,却发现原来是我的好朋友负责摆桌子。我的心忐忑不安:她是我最好的朋友,要不要登她的名字呢?如果登了,我可不想看到她受批评;但如果不登,其他同学也会不认真搞卫生,班里的卫生就不能改善了……空气似乎凝固了,我心纠结着,思绪一团乱。三次颤抖着下笔,可三次又禁不住收笔。最后,诚信的声音呼唤着我,我鼓足勇气记下了好朋友的名字。这件事是对我做一个诚信的人的考验,我选择了诚信,我相信我的好朋支也会理解的。

爸爸,您认为我做得对吗?相信您会给我更多的力量去坚持诚信的。我也请您多提意见,让我更好地践行诚信。

爸爸,我知道践行诚信需要以水滴石穿的坚毅,融入生活的每一件事,用春风般的诚信胸怀启发身边的人,用诚信传承着正义永恒的光彩。爸爸,让我们一起坚守世间最美的品质,一起践行诚信,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因诚信而变得更加美丽。

祝:

身体健康

工作愉快

爱你的女儿:朱乐芊

20XX年6月8日

【篇四:读书伴一生】

一杯清茶,一盏黄灯,独处斗室之中,捧起一本书,静静地享受其中的韵味味,有一种“举杯邀名书,对影成三人”的飘逸与洒脱。

一次,我读了这样一篇文章——《好孩子》。文中写了列宁小时候打碎花瓶后主动写信向姑妈认错。从中,我体会到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领悟到我们要做个诚实,勇于承认错误的人。

又一次,我学习了一篇文言文《两小儿辩日》,文章通过两个小孩向孔子提出一个问题把孔子难倒,说明学习是无止境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这让我体会到“书山有路勤为早,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真正含义,也让我明白,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

还有一次,我在阅读课文时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难忘的一课》。文中通过作者亲眼目睹台湾同胞在一堂课上学习汉语,表现了他们的爱国。从中让我明白:做人要做一个爱国之人,要学好祖国的语言,热爱祖国的文化,将来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书亦人生,人生亦书。

读书好比隐居,避开世俗的纷争,避开凡尘的喧嚣;如同归隐田园,独享着书赐予的静之美,静之馨,静之醉。读书时,你可以在溪边垂钓,亦可以在林中小憩;你可以在田间劳作,亦可以在日下独酌、怎能不让人沉醉其中呢?

好好读书吧,渐渐地你发现你的思想已不是别人的跑马场,而是从书中提炼的精华。读书好比与友人聊天,每一本书都是知己。所谓知己者,肝胆相照者也!人生得一知己无遗憾。那些作者将自己内心的全部都交付于你,任你去评头论足,任你五体投地与气急败坏,那你还孤单什么呢?因为你有这么多朋友,这么多知己呀!

所以,读书吧!因为它不仅教你看清做人的道路,也让你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成长路!

【篇五:说纪律】

一提到纪律,不少同学大概就要把眉头皱起:“又是纪律。”

同学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年,革命军队无往而不胜,靠的是什么?是铁的纪律;而今,一个企业或团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同样离不开纪律。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更应该从小遵守纪律,这样,我们才会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时更好的融入集体,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

人人都知道列宁,他是前苏联第一届政府主席。有一次,列宁去理发。当时这个店仅有两名理发师,忙都忙不过来,很多人都坐着排队等候。列宁进来后,大家连忙让座并请列宁先理发。可列宁却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过这样做事要不得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先后顺序理发。”他说完后,就随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后一个位子上。

还有一次,列宁到一个地方开会。走到会场门口,被卫兵挡住了,要检查他的证件。后面走来一个留小胡子的人向卫兵说:“这是列宁同志,快放他进去。”卫兵回答说:“我没见过列宁同志。再说,不管是谁,都要检查的,这是纪律。”列宁出示了证件,卫兵一看,果然是列宁,马上敬礼说:“对不起,列宁同志,请您进会场吧!”列宁握着卫兵的手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守革命的法规,卫兵同志,你履行你的职责,做得很对!”列宁作为领袖都自觉遵守纪律,而我们普通人就更应该遵守纪律了。

同学们,《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还有校规、班纪……这些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啊!让我们时刻牢记:从小遵纪守法。

【篇六:我心中的文明礼貌】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遇上同学时甜甜的微笑;文明是发现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文明是在公共汽车上对老人的搀扶与让座;文明是见到老师时的亲切问候;文明是得到别人帮助后的一声“谢谢”;文明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理解与宽容……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十月革命领导人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他让路。这时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吗?

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公益广告:一个晨练的年轻人,一边跑步锻炼身体,一边帮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到树上的羽毛球,还把路边的垃圾扔到了垃圾箱,他还帮助一位费力上坡的三轮车老人推车,早晨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真的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也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玩儿,看到公园里的一个垃圾箱被风吹倒了,里面的塑料袋都飞了出来。看到这一幕时,我飞快地跑过去,伸手抢起了满天飞的塑料袋,把它们丢进垃圾箱。随后,有一位叔叔也走了过来,帮我一起抢,我们俩忙活了好半天,终于捡完了,叔叔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也给他竖起大拇指,我俩相视而笑。虽然累的满头大汗,但我的心里特别高兴,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文明不仅能给社会、他人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和阳光的环境,还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文明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吧!

【篇七:悟论语】

说到国学经典,我最先想到的就是《论语》,《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是吾忧也。”意思就是说“品德不加以修养,学问不加以讲求,听到了仁义而不遵循实践,不对的地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忧惧的”我认为写得好。品德不修养,如何去服人,学问不加以进求,融会贯通,如何应用。我们中学生缺的不就是这些?孔子还指出,对于君子来说,除了理想和追求外,道德修养也极为重要,要经得住困难的考验,“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看到贤德之人就向其学习;看到不好的就引以为鉴反省自己。

孔子说:”君子关怀的是道德修养,小人关心的是土地,君子关心仁义,小人关心物质利益。君子能反省自己,小人则怨天尤人。君子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小人则不断的走向沉沦。”可见,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小人是指缺乏道德修养的人,而圣人则是指对道德理想圆满实现的人。

列宁就是一个特别遵守公德的人。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在现实生活中,不讲社会公德的人和事很多。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满嘴脏话;厕所里,清洁工特地在池边放了垃圾桶,可仍有人不时地往水池和便池丢烟头、纸屑,引起堵塞;电影院,银幕上醒目地放着“请勿吸烟”的提醒语,可仍有人吞云吐雾,照吸不误;候车室,有人对垃圾桶视而不见,仍随地吐痰,使地面龌蹉不堪……这些人我行我素,目中无人,其实质是缺乏社会公德。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作为一个礼仪之邦,是不容这些不讲公德的行为长时间存在的。讲公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将这种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一个人要过上美好的生活,就要学会做人,学会自律,首先是修身,然后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方人生哲学的核心,它对人格的形成,道德观的实现,民族素质的提高显得更为重要,有利于大家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篇八:说礼仪】

【篇一:说礼仪作文】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不怕,明天还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财富,不怕,金钱不会永远只在别人的口袋里;可是,如果你连文明都做不到,就彻彻底底地失败了,因为你根本没有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先生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他让路,列宁阻止他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的文明礼仪的体现吗?

许多同学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经常挑肥拣瘦,现在我们懂得了“万事孝为先”,要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现在,放学回到家,同学们会主动帮父母倒杯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成了父母的“好帮手”。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说到底,礼仪教育并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它更是一种素质教育,体现了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知道,文明就在心底。只要我们每个人迈出文明的一小步,就会使整个社会迈出文明的一大步。

其实,文明就在你我身边,触手可及,就看你怎么做。一声“对不起”能化解同学间的冲突;一个友善的微笑能温暖他人的心田;一次真诚的帮助能唤起人间的爱心。

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永远陪伴我们成长!

【篇二:说礼仪作文】

礼仪文化,流芳千古;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礼仪洗涤人们的精神世界,冲刷了一切的不愉。如萌芽的新月,隐约中透着最皎洁的光。礼仪的光束洒在我们的脸上,为朝霞拉开了帷幕,开启新一天的世界,礼仪为我们建起一道与尘俗相隔的墙。

有了礼仪,人与人之间不再疏远;有了礼仪,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根基才会扎的更深更牢。

礼仪的世界中遍布了文明和希望,踏进礼仪的世界,即使在天涯尽头,也可以让我展开追梦的翅膀。

礼仪是蓬勃的生命,它不屈成长。它像是来源于更深处的源泉,醉人的味道已把世俗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层层染透,在这种意境中,人人谦卑知节,世界和平的梦想,就要在从懂礼的那一刻实现。

我愿在礼仪的世界中漫步,听她讲述着中华民族所有的故事,听她细语的倾诉,和她一起畅游于每一个角落,这才是真正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看着她清澈如溪的目光,慢慢贴近她博大无私的爱,一起感受最初的一切,逃离喧嚣,原来那么美好。知道她身上的轻纱,一缕缕落到了我的臂上……

礼仪的世界,能讲的永远有那么多,随着礼仪,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释放,化为一束月光,带领我们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的宁静与幽远……

【篇三:说礼仪作文】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的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需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讲道德的民众。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力而后凡事举。”“立而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校园中随处丢弃的糖纸,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行为。

热门推荐
1一次有趣的木工体验
2小狗的自述
3参观湖南省博物馆
4美丽的秋天
5亲近从美好的相处开始
6糊涂老爸
7描写灌木的作文
8愉快的星期天
9学钓鱼
10追梦
11梦遇古人作文
12过生日
13二十年后回故乡
14我的弟弟
15吃药
16找试卷
17我心中永远有你
18我的家乡
19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20激烈的辩论赛
21风筝与线
22“小书虫”
23孩子,请你搬走读后感
24就这样慢慢地长大
25家乡的风景
26观潮
27春天里的希望
28大扫除
29人——狗
30我和音乐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