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钩针的作文

【篇一:原来春天一直都在我身边】

睫毛弯弯犹如风中肆意奔跑的蒲公英,纤长的发丝是柳树的眉眼,绒绒的丝线微微抖动,是春天悠悠拨动琴弦。我倚在门边,看着奶奶忙碌的身影,陷入回忆。

睫毛·卷

幼时是由油墨香织成的画卷。她眼皮总是耸拉着,年老的肌肉拉不住沉重的眼皮。可这并不能阻止她的双眼在看新闻时熠熠闪光。她的睫毛很少,却总是向上卷,像是微笑的弧度。小时的我受不了报纸上印刷油墨的味道,秀眉拧蹙,问她为什么要看报纸。她笑着眨了眨眼,睫毛像扇子扇了又扇。“正在研究你的营养菜谱呢!”说话间,她的嘴角止不住上扬,睫毛也随眼睛弯成了半圆形。

那天晚上的菜,色香味早已忘记,只有奶奶弯弯的眉毛像蝴蝶翅膀一样,一扇一扇,飞入我梦中。

发梢·绻

记忆中总是有一双手,黝黑,布满皱纹,犹如田里黑实干裂的土地。可这双手置于发丝间,头皮上时,温暖却透过这手,流经我的全身,流进我的心里。就如同我一样,这双手也喜欢轻抚我的发。轻轻地,缓缓地,像是风柔柔的抚过湖面,引起了丝丝涟漪。有时头发相互纠缠,这双手就会慢慢放下梳子,笨拙却也小心的将它们一丝丝分开。发丝根根分明在半空中卷曲,我的嘴角也随着她轻柔的动作微微往上跳。

发梢如柳轻轻抖动,奶奶的手穿插其中,像一株在风中摇曳的狗尾巴草,一直挠在我心里。

丝线·眷

丝丝缕缕寒气扭动着身躯,拼命向窗内挤来。窗外的盆栽在风中颤抖,早已经不起任何摧残。这时我的双腿总是像雪一样,苍白冰冷。她的手轻轻地握上了我的脚,慢慢的在腿上摩擦,眼神缓缓地在我的左右脚之间往返不停,眼中的心疼几乎要溢出眼眶。于是,她暖暖的手指拿上了冰冷的钩针,绕上绒绒的丝线。手指跃动,钩针调动,毛线跳动。她织着袜子,织着我与她心的距离。慢慢的,钩针暖了,袜子也做好了。

剪不断,理还乱,是我与奶奶互相牵挂的思绪。那袜子伴我的双脚走过一个又一个冬天,我和奶奶的心也连了一个又一个冬天。

睫毛上卷,发梢微卷,丝线缠卷,是我和奶奶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是我和奶奶之间珍贵的回忆。她就是春天,她一直都在我身边。

【篇二:钩拖鞋】

学校的特长课我选择了编织,这节课跟着老师学习钩拖鞋。

老师先给我们每个人发一个红色的拖鞋底子,一个小的拖鞋底,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小得多。大家都觉得好笑。又给每个人发各色的彩线,一个钩针,讲好注意事项,就要求我们动手钩织起来。

我先选一个绿色的丝线,左手捏着线,右手拿着钩针。又拿起一个拖鞋的鞋底,先把丝线打个节,又把钩针通过鞋底的一个扣子开始钩起来,把鞋底和丝线连在了一起。平时的钩针在手里还算利索,可今天怎么觉得钩针有些不得劲。看到这,老师给大家示范:平时的钩针是握在手中,钩针的后部是握在拇指和食指中间的,尾部是露在手掌外面的。今天我们钩拖鞋要把钩针都握在手掌里,钩针是平着和拖鞋来回钩织。反复又回到了不会用钩针的时候。由于有了些基础,用过几回后,钩针全部握在手里,好用多了。

老师教过我们钩菊花,荷叶花。老师告诉我们喜欢什么花朵就钩啥花朵,不必拘泥老师的讲解,如果有自己会钩织的图案也可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喜欢钩织,又是每个人一个小的拖鞋底,所以,连下课大家都没有出去,手快的同学,不到下课就完成了这节课的作业。

下课时,同学们的作品大部分已经完成,都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了前面的讲桌上,老师进行的讲评,最兴奋的是老师让同学们带走了自己钩织的拖鞋。

【篇三:钩帽子】

妈妈利用班后时间给我钩拖鞋,我央求妈妈教我给小熊钩个帽子。

先学拿钩针,要用右手拿针,左手挂线,左右手要团结合作。于是妈妈教我打个节,算作开头了。先钩针,钩了24针。在开始的时候,不是打的结头从钩针里掉出去,就是钩的毛线不整齐,弄得我有些灰心了。

看妈妈手指灵活的来回钩着,我又要妈妈教我方法,妈妈说:“宝贝,你一定要把线绷直,不然的话钩出来的就不平整。还有就是一针挨一针的钩,不能丢针。丢针的话就会出现漏洞。还要有信心,不会的话妈妈在呢,不能让妈妈失望哟!”

我又重新拿起钩针和线,在一次认真的“舞动起手指和毛线”。看着妈妈钩的飞快,我的钩针呢,仿佛是一个懒虫,一会“咬住”毛线,一会又找不到下一针的位置。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还是很难。

“不能泄气,在妈妈的鼓励下,我一定不能泄气”我心里暗暗的想。

来来回回的拆了毛线,又重新钩起来,手指头磨得真疼。但是我不能放弃,就是要给小熊钩个帽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玩具小熊的帽子终于在妈妈的帮助下,在帽子的顶上又做了一个红绒球,”搭配起来还是蛮漂亮的哟!“妈妈这样评价着。

从钩帽子的过程中,我懂得了看似简单是事情都要用心才能完成。

【篇四:】

前些日子,我在路上见到了一位编织技术超群的“缝纫师”,那时,它正在表演拿手好戏——绕一张“天罗地网”!

它先在几根支架上拉起了几根主干丝线后,便开始在此基础上逐渐织出框架。它的八只脚爪踏在框架上,屁股上的纺器不断分泌着丝线,后肢充当钩针,将带黏性的丝牢牢地固定在框架上。那俩后肢十分协调地工作着:其中一肢在拉网时,另一肢阻挡细丝过度分泌。在其中的一圈螺旋网即将完工时,后肢轮流把细丝盘成一个小粘球,将两端的丝连接在一起,右边的后肢掐断线,把线头与更外边的线接轨,随后开始盘绕下一圈。那后肢颇像织衣老手手中的那对钢针,相当灵活地在网、丝中随意穿梭,但看似随意摆动的两足,却魔术般变出布白匀称、做工精致的工艺品。

我看呆了,情不自禁地用手机拍摄下了这一段。

一刻钟过去了,转眼间,这位小师傅马上开始了填空,白色的丝线,“Z”字形的`织法,让并不丰满的大网充实起来。不久,昆虫中的“诸葛亮”,就在这刚竣工的“天罗地网”上安营扎寨啦!

这位“缝纫师”就是我们常见的蜘蛛,它们用自己的劳动织成的大网捕虫吃。我看了此情此景,心里默默地感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蜘蛛依靠自己的劳动丰衣足食,我们也应该勤奋学习,独立思考,收获属于自己的成绩。

点评:

文章通过对蜘蛛织网的细致描写,悟出了我们要靠自己的勤奋学习,才能收获属自己的成绩,寓意较深!

【篇五:我的心爱之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亲人外出带回的瓷人,朋友做客送给你的玩具,寒冷冬天送给你温暖的围巾……而我的心爱之物是一副手套。

记得那一年,我才八岁,那时已是冬天,当时,家里还没有买手套。手上全是冻疮,肿的跟一个大包子一样,还有些透明,放在热水中又奇痒无比。最困难的还是写作业,写一会,手就冻得发红、僵硬了。妈妈看到我的手的“处境”,心疼极了。有一天,妈妈找来了钩针,买来了毛线,开始为我织起了手套。从那时开始,我和爸爸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在织手套;我和爸爸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在织手套;我和爸爸在睡觉的时候,妈妈在织手套……那天深夜,我渴醒了,便起床去喝水,当我走到客厅时,看到妈妈在沙发上织手套。她低着头,双手快速的织来织去,手冷了,搓一搓,继续织。妈妈佝偻着身体,明显是困极了。

我悄悄地来到妈妈身旁,问:“妈妈,你为什么不睡?”“你先睡吧,我不困。”“妈妈,明天再织吧。”我坐在妈妈身边,抱住妈妈的胳膊说。“看看你的手,都没法写作业了,我得抓紧时间织。”妈妈摸摸我的头说:“快去睡吧。”就这样,妈妈仅用两天的时间就给我织了一副手套,它是浅灰色的,戴在手上会露出半截手指头,方便我写作业。

一直到现在,那副手套我还是珍藏着,把它当做珍宝来看待。

热门推荐
1我的三美妈妈
2一张白纸
3迈向成功
4情系小雪
5小草的自述
6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
7你震撼到了我
8有趣的体育课
9画鼻子
10八年级的作文
11美在其中
12粉笔和板擦
13我们班的擂台赛
14这事,真带劲
15一次孝文化的洗礼
16生动的一课
17让座位
18小乌龟
19第一次坐飞机
20懂你
21我听到了生命的声音
22顶橘子游戏
23爱的光芒
24家乡的马戏团
25我和图书馆的故事
26我身边的好老师
27描写早市的作文
28暑假反省作文
29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30春天的风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