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扣杯子”热潮】
“嗒嗒嗒,嗒嗒嗒”,一阵富有节奏感的声响从我们班里传出,“嗒嗒嗒,嗒嗒嗒”,又一阵声响与它一唱一合,“嗒嗒嗒,嗒嗒嗒”,一阵阵声响从教室的四面八方传来,形成了一曲“大合奏”。这究竟是怎么了?原来,是赶上了我们班的“扣杯子热潮”。
今天,音乐课上到一半的时候,徐老师突然止住歌声,扬手示意我们安静。她一转身,像变戏法似的“变”出了一大叠杯子,一一发给了大家。接着,又放下了大屏幕。这下,同学们可奇怪了,教室里的议论声此起彼伏,“这是要给我们看电影的节奏吗?”“我知道了!这杯子肯定是用来装电影的绝配——爆米花的!”……徐老师神秘地笑了笑,按下播放键,“电影”开始了!
伴着轻快的小调,主人公——一位女厨师在厨房中“披挂上阵”了,她拿出一个杯子,以飞快的速度玩了起来:只见那个杯子忽地到了左手,忽地到了右手,又忽地扣到了桌子上。最后,只能听见杯子扣在桌上的“嗒嗒”声和同学们的“啧啧”的赞叹声了。
“现在,”徐老师按下暂停键,“我们来学习……”话音未落,教室里立刻想起了一片欢呼声,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练习起来,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放慢动作,脚踏实地地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有的急于求成,常常手指还没碰到杯边,杯子就被另一只手击飞了;有的不紧不慢,匀速练习,果然大有成效,开心得欢呼雀跃……
经过十几分钟的练习,大家的技艺都已炉火纯青,一见到杯子手就痒痒。尽管徐老师再三叮咛,不要把玻璃杯、保温杯之类的摔坏了,可一到教室,大家就不顾一切了,抓起手边的圆柱状的玩意儿就开始扣。“嗒嗒嗒,嗒嗒嗒”,这一阵阵大合奏真是太赞了!
这次的“扣杯子热潮”真是棒极了,那么,下一次的“热潮”会是什么,它又会是什么样的?瞧我,虽然还沉浸在这一次的“热潮”中,可却又对下一次的“热潮”惦记上了。
【篇二:品茶之道】
我们的祖国,也就是中国,传承了几百年的文化,延续到现在。在我们小的时候,便时常听到老人和大人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没错,渐渐长大的我们也都知道了这个事实,而且,我还认为,品茶之道,更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茶,有不同的口味;而每一种口味,都能使真正会品茶的人感受到一丝丝的意境。喝大红袍,会感到酸涩和苦涩,可如果慢慢品味,你会觉得必入心脾,似乎如进入了梦境一般,沉醉其中;喝铁观音,会觉得它很清淡,可那是不会品茶之人的感受。铁观音虽然清淡,可如果配合它散发出那浓浓的茶香,慢慢品尝,那可是别有一番滋味,有一种隐居世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感觉。每种茶有每种茶的滋味,可只有真正会品茶的人才会知道茶真正的味道。如果在《马说》里面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那么把这名话引入品茶之道里,应该是“其真无茶邪?其真不知茶也。”
喝茶的时候,要用杯具。喝茶的那时候,要用茶具来喝。这句话是我年幼无知的时候,慈祥的外公告诉我的。这句话在当时的我,会对外公说出一番那样的话。“外公,你也太会说笑了。这茶,只是一种酸酸的饮料而已,倒在哪个杯不行?切!”在当时,因为说出了这番话,免不了受到了外公的痛骂,可现在的我,为我当时的言行而感到羞愧。我现在至少可以知道,用茶具来喝茶,不但是对茶的尊敬,更是对品茶之道这项文化的尊敬。茶具有许许多多,每种更是形态不一,并且边上的图案栩栩如生。许多茶具更是出现在古董之列中。例如九龙杯,九条龙在杯边里四边排列着,形态各异,好像九条龙在杯中游动着,这杯更是帝皇之物。古代来说就是端庄大方,现代来说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这茶具,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许这样说实在是太夸张,不过那的确是巧夺天工,做工精致。
茶可以反映别人的品行,就犹如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一个人的本质。品得茶,知茶的人便是淡泊名利,想为社会真正做贡献的人。
文化,我们为此面惊叹;中国文化,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品茶之道,博大精深,希望这个文化,这个茶道,能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