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莫问的作文

【篇一:善行举,前程似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优秀的人总是有意无意之中传承优良的家风和家训。

幼时就熟记的《三字经》曾说过:“人之初,性本善。”而善,是我的家训。您的一生都在行善。您是医者,医者仁心,所以始终不肯离开您的职业,您说“要是我走了,去大城市跟你们去享福。那咱村里的人生病怎么办?找谁去看病啊?所以我不跟你们走,我要留在这儿。”故土情深,您果然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没有离开这方养您的水土。

您还记得吗?您是这片土地仅有的医者,人们大大小小的病情都要找您看看。幼时的我则坐在您的旁边看着您熟练地写药方,称量、包装药材,行流云水。若是有病人不方便行动,您便亲自带上出诊箱去出诊。久而久之,您的名字被这片土地的人都知晓。我曾骄傲地称赞您:“您现在是我们这里的大明星了。”您笑笑说道:“别乱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孩子,你要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行善,是我们每个人本就应该做的。”当时我还小,不懂这其中的深意。只知道跟在您的后面,出诊,看您抓药。我也习惯了药草的味道。虽苦却可以治人,就如您的朴实,平淡无奇,却拥有力量。

您的善行还未行完,便要离开这个世界了。您用一生行善的双手拉着我说:“孩子,你要记住爷爷的话,人这一辈子啊,一定要与人为善。这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咱们家的家训。”我好像明白了您的意思。在闻到您身上的草药香时,我忆起您的一生都在奔波,没有一刻在歇息,为了您的这份职业,为了您心中的那方种着善的净土。“勿以善小而不为。”善事虽小,但可以从中窥到行善者海纳百川般广阔的胸襟和兼爱的情怀。这说的就是您吧!

但行善举,莫问前程。这是我从您身上所学到的。“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处创伤,或是令一只离巢的小鸟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活着。”这句哲人的话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

我终于领悟,当行善成为习惯,我们的世界会更加温暖;当善举不再是偶然,我们的灵魂将会更伟岸。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就会让行驶了五千年的中国之舟更坚固,因为,大爱无言存希望,善举无痕爱意长。我想,这就是爷爷您真正所想的吧。但行善举,莫问前程。

【篇二:触动心灵的风景】

十里春光,不负生长。我眯眼享受着温润的清风,忽地想起了她,轻叹——不知那个如烈火般纯粹的女子是否安好?

初识,似一束月光。

我像一只羞怯的野猫坐在座位上,笔尖忙碌着,但却在那偷瞟旁人的目光,无意之中出卖了我的羡慕与孤独。她的眸是最秀丽的,仿若极夜里的星辰般流光溢彩,少女的脸庞温润如玉。我心里暗想:如果她能做我的朋友该有多好啊……我们理所应当的认识了,以最普通的身份——同桌。可那时的我还没意识到,小心翼翼、自卑内向的我正渐渐沉醉于她给予我的幸福……

相知,似一条清流。

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关系,我与她成为了知己。每每与她在一起时并不爱欢天喜地的畅谈,更多的是无言的陪伴,如沐春风般令人感到坦然与舒适。我做过的至今懊悔的事——我故意将她的水杯推倒在地,如我愿般支离破碎。她静默不语,只是直直地望着我的眼睛。待我恢复理智后,她走到我的身边俯身,双臂轻轻环过我的肩膀,闭着眼叹息。我心里一酸,我知道她是在等我向她发泄、倾诉。她望向我的眼睛,就那样直直穿透我的心。我知道,她在用她的方式安抚我受伤的心。我用低哑的嗓音苦涩地吐出几个字:“对不起。”她伏在我的肩上,恬静地像一只熟睡的猫,拭去我的泪水。她微微一笑,我转头注视,我们都明白——言语在我们之间是比情感更生疏的交流。

分别,似一场旅行。

我与她都知道,可能这一别就很难再见,我们愿将笑容给予对方。那时,我们没有流连的泪眼,四目相对,无语却又好似已说了千言。夕阳透过山尖,把它的余晖洒在河畔。两人决绝地一同转身,任由两只影子守望着各自的未来。正如古人所说:“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我与她都不会矫情地强忍泪水,而是高昂起各自的头,挺直自己的背,阔步向前迈。我们微笑转身的刹那不是冷漠,而是坚信天涯或海角都只是咫尺之间。

风还是那么柔,阳依旧那么暖,只是开始等待着记忆中撑起我半片蓝天的人。

相聚匆匆,离别匆匆,总期待着一次重逢。那个悄然间惊艳我生命的女子,已是我人生中最靓丽的风景,她打动我冰冷的心,用真挚和豁达包容我的任性,用善良和坦诚改变我的自卑。前路漫漫,也唯有她能陪我走过这世间最美的繁华。

热门推荐
1稻草人读书笔记
2未来的一天想象作文
3那个给予我生命的人
4快乐的一天
5冬日趣事
6仙人球
7找春天
8抗日英雄作文
9与自信在一起
10美丽的秋天
11爱要大声说出来
12幸福原来这么简单
13眼睛
14精彩的足球赛
15嘿,泡温泉的感觉真好
16我家的公鸡
17爱管闲事的我
18心事
19雨中登云龙山
20春暖花开
21老师的作文
22买钢笔
23平板电脑的自述
24花市探花
25共享时代
26我的布偶熊
27那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28校园景色
29无言的爱
30夸夸我们的班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