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以为话题作文】
三毛的语言很美,一件简单小事,三言两语便可让“快者掀髯,愤者扼腕,羡者色飞。”三毛的故事很多,繁华如台北街市,神秘如撒哈拉的星空,欢快如西班牙的舞蹈。但我读三毛,读的是文字背后的真情,关乎灵魂的触动。
读三毛,读一种仗剑天涯的勇敢。少不更事,凭着一股执拗一股蛮力她便只身远赴西班牙,面对同学的欺生,她敢于潇洒回敬;出发在她笔下变成一种灵魂出逃的风景,德意志、英吉利、西属撒哈拉,中南美洲都留下过她的足迹。她也怕,羁旅思情,异乡困顿,甚至沙漠的一次夜路也令她心惊,但她敢于直面迎战。
读三毛,读一种“自饮苦杯”的坚韧。异乡求学,她用酱油拌饭,以雪补鞋;沙漠度日,她自娱自乐,白手起家;荷西归去后,她选择饮下诀别的苦杯便不再回头,“我不愿做圣经里变盐柱的人。”她饱经沧桑的脸上还挂有一丝解嘲的微笑。
读三毛,读一种发自赤心的博爱。撒哈拉沙漠里,撒哈拉威人不讲卫生,粗鲁、愚蠢,但她以一颗包容博爱之心成了她们的“小妈妈”,所以在她的笔下,不可理喻的女佣玛丽亚也有了几分生活的可爱,与撒哈拉威人结怨半生的西班牙军曹最终化解了芥蒂。
读三毛,读一种繁华落幕后的智慧。她品咂悲伤,因为眼泪是不可一次偿还的欠债;她轻描梦想,“如果有一天梦想都可以成真,那不敢睡觉的人一定很多。”她淡漠生死,她在历经悲喜后可以从容不迫的总结:“我这一生鲜明,坎坷,丰富,我很满意。”
读三毛,也读一种遗憾。少年的敏感独立使她大半生都与父母心存隔阂,而生命的美好消逝使她难以坚守生机,独自翩跹而去,留下一棵橄榄树,梦里花落知多少。
读三毛,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个过程,一个心灵感悟与触动另一种人生的真实的洗礼。读三毛的同时,我为自己也种了一棵橄榄树……。
【篇二:从未这样注视过你】
今天,我想对你说:谢谢你,刘老师。
虽然你个子不高,还有点胖,但我知道,你绝对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老师,你的肚子里全是知识。你会背很多古诗词,还会背近代和现代作家作品中的精华。不仅如此,你的书法也很厉害,那行云流水般的墨迹,有二王的气韵,却又自成一体。
以前我并不怎么关注你,因为我是一个颜值控,而你看起来只是一位身材走样的中年油腻大叔。更要命的是,刚成为你的学生时,要背很多诗歌,比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不仅如此,每节课还要完成一篇600多字的作文,那些作文题目,一个个面目狰狞,让人无从下手。我在心里暗暗地恨你,几乎从不与你四目相对,只想着每节课早点结束。
直到那天,你给我们讲现代文学巨匠鲁迅的作品《铸剑》时,我被深深地吸引了。你讲到文中主人公眉间尺时,我真为这个小小少年的遭遇感到心痛——生日之时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从一个羸弱少年,成长为一个为父报仇的坚强之人。
“刘老师,眉间尺最终用什么方式给他父亲报仇了呢?”我忍不住好奇起来。
只见你双目变得炯炯有神,眼睛里射出坚毅的光芒。你手里拿着书,就如同眉间尺拿着那把盖世无双的青剑一样,身上每一处都迸发出那种复仇的气息。不难看出,你将自己融入到故事情节中了,仿佛你也化身为眉间尺,向我们诉说着自己的人生经历。语言是那么流畅,没有半点卡壳,就如同在讲自己的年少时的仗剑天涯。我第一次看到一位老师讲课讲的那么投入,那么忘我!这样身临其境的讲解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第一次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你。
午时的一缕阳光透过窗玻璃,洒在你那坚毅的面庞上。我注视着你,也认真地聆听着你,你的讲解让我心潮澎湃,凛然大义的眉间尺和黑衣人,邪恶的国王和奸佞的群臣,被你描述得活灵活现,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学世界。正所谓:
挥笔语如涛,天地任逍遥。
吾师何处是,百花无不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