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十六岁,我多了份成熟】
人们常说:十岁是春天的生机,十四岁是夏天的热情,十六岁才是秋天的成熟!正是在秋天出生的我如今也将迈进秋天的门槛了……
回想起春天时的幼稚,淡淡的回味当中也不泛一丝丝的清爽。在我很小,小得不足以懂得什么是长大,那时看着来来去去的少女们穿得鲜艳亮丽,梳着乌黑柔顺的头发,戴着精巧夺目的头饰……,我总仰望着自己能长大。童年也就在这种焦急的渴望中,一天又一天,似乎怎么也过不完,虽迟缓却也温暖,就像老棉鞋上晒着阳光。
而上了小学之后,对成熟也有了一些了解,可是那时的理解还是幼稚可笑的。在我看来,那些穿着“妈妈式”服装的女孩至少有着渴望成熟的心理吧。作文中时常出现的那些让人看不懂的词句的少男少女们多半是成熟的吧。
到了这个秋天,我居然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担心和恐惧。成长中的我对成熟的理解也不再那么简单和表面化了。现在十六岁的我,所幸也对成熟有了另一番的理解:一个人是否成熟;不单单地表现在外表和生理上,最重要的是看他的心智是否成熟。一个成熟的人应当是有健全人格、有博大的胸襟和不凡的气度,有冷静的头脑、有正确的做人原则,有对理想、事业的不懈追求,有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感。成熟就是对自己的主人,对成熟的排斥就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现在的我已经向成熟迈进了一大步。在向收获的赛道上努力不懈、就算是最后一名的我,永不放弃的我,一定会尝到了成熟的果实。
秋天的闲阳静静地照着我们,足以让人感到超脱、潇洒自然,漫步在长大的河堤上,微风拂过密密的长发,我们带着热情和留恋走进了又一个秋天,迈向成熟。
【篇二:我的班主任老师】
一提到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温暖。她不仅幽默还富有童心,并且是位对学生实行妈妈式教育的好老师。
张老师三十多岁,中等身材,白白的皮肤上有些可爱的小雀斑,那双常常充满笑意的眼睛总是蕴藏着慈爱和智慧。
从我第一天走进古平岗小学的校门,张老师就一直是我的班主任,她教我们语文。刚进校门的我特别爱哭,一点点的小事都能让我哭半天,每当这时,张老师总像妈妈一样关心、安慰我。记得那时张老师对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哭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有什么事还是要去想办法解决”。现在的我已经不爱哭了,但是张老师那温柔的脸庞一直留在了我的心中。
张老师特别幽默,有一次,我们班的林添驰上课时眼睛一直都盯着地下看,张老师在他旁边看来好一会儿,林添驰都没反应,这时张老师摆出一脸好奇的的样子,低头看看地,又抬头看看林添驰,疑惑不解地问道:“地是玻璃做的吗?那里面是不是有人带你上课啊?”同学们听了都哈哈大笑,林添驰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张老师用一句幽默的话语轻松的代替了批评。看!我们的张老师就是这样,她从不大声呵斥学生,但是同学们都很听她的话,因为她对我们的关心和爱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这样的一位好老师,我们又怎能让她失望呢!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觉得我们的张老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