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蟪蛄的作文

【篇一:以成熟之姿】

成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状态”。而在哲学家尼采眼中“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正自我的实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前者泛指一种生理状态,后者特指人心智上的成熟,和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

七堇年曾经说过:“生活以刻薄和荒芜相欺”。生活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充斥着泥淖与罹难。而我们则像被诸神惩罚的西西弗斯。终日重复着单调枯燥的劳作以至于在生活的泥淖中迷失了自己,终究也完不成成熟的蜕变了。

而对于“鸟儿在枪声中折羽,花儿在清晨就香消玉殒”的生活,我们真的要放弃成长,永远幼稚下去吗?

不!当然不!正如罗素所说“参差多姿乃幸福本源”或许生活的泥淖黑暗且未知,但依然充满着希望,执着的探寻一定能找到希望。

普雅花,静候九十年,只为一朝绽放。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对于普雅花成熟是一种对于美丽的漫长等待。而对于朝菌、蟪蛄,成熟不过是一种介于生与死之间的一种生理状态。我们没法判断哪一个的生命更有意义,而可以肯定的是前者的生命更加痛苦但也更有希望。

海明威说过:“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最后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生活到处充满着痛苦的泥淖,这就需要我们以一种成熟的姿态来跨越。而这种成熟便是尼采眼中的“真正的成熟”,也是一种像马丁路德金说的“无论做什么,都要保持前进的方向”的永远向前的态度。

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颠簸,苦难的渡口总会有帮你度过苦难的渡船,而这渡船便是以坚持为桨,以信念为舵,以成熟之姿飞跃苦难的海洋。

成熟之姿,便是前往,无论前路天寒地冻,路遥马亡。成熟之姿,便是阳光,穿越苦难温暖的照在人的心上。就如黑塞所言“人一生唯一的使命就是找到自己,然后在心底坚守其一生。”而坚守的信念,便是以成熟之姿。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不如以成熟之姿,努力飞翔。

【篇二:欲穷千里目】

视野决定一个人的格局,格局决定一个人的未来,而未来又将决定你的幸福指数。

我觉得这种观点不无道理。正如张爱玲所说,人们总是在幸福即将到来时倍感幸福,却又在幸福进行时患得患失。

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视野狭窄而天天担忧,天是否会掉下来,何时会掉?如果将这杞人忧天的时间用来博览群书,增加自己肚子里的墨水,我相信历史上也许就没有杞人忧天这个笑话了。因为随着知识的储备,视野随之拓宽,他相信天不会塌,说不定历史上会多出一个数星星的杞人。视野决定着我们的幸福感,只有拓宽视野才能享受美丽的夜空,才会有更多的幸福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有时我们踮起脚尖可以看见不远处的湖泊,在阳光的照射下耀眼如钻,但只有登高,才能将广阔的湖泊纳入眼底,才能欣赏更多更美的风景。

登高使人视野变得更加广阔。似乎明白了古代文人为何喜欢登高;只有登高,才能看见皇城的宫殿,才能够尽情的抒发自己的情感。不亦乐乎?

视野的拓宽给我们带来幸福,而不是愚蠢地窝在一小方天地,沾沾自喜。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也许有时视野小并非自己想要,而是被扼住了命运的喉咙。这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努力使自身不如斥鴳那样,发出“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于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的愚昧之见而自喜。

我不愿做一只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不甘做手无缚鸡之力的蟪蛄,更不屑做一只毫无远见的学鸠。

如果可以,我要做那不忧天、数星星的杞人;如果可以,我要做那逍遥的宋荣子和扶摇而上的大鹏鸟。

只有更广阔的眼界才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幸福感;我欲穷千里目,便只能更上一层楼。

【篇三:掂量自己的生命】

寻己之梦,追己之需。

人生如此,足矣,乐矣。

世间万物皆有其评判标准。以厘米和千克衡量物体的长度和重量;以法律衡量人的行为。更有甚者,以分数论英雄。而生命的价值若能以权衡量之,是否有一尺标杆呢?

小草与大树相形见绌,古今尚不能相提并论。而人与人之间又岂能等量观之,“一视同仁”呢?

“人生最怕被三样东西束缚:过去、别人、金钱。”中国知名艺术家演员斯琴高娃,纵观她的演艺生涯,所演角色或辉煌,或卑微,或庄严,或慈爱,但那都不是她,不是与其血脉相连的生命的一部分。她不过是演绎着别人的故事,感动着别人的人生。在《朗读者》中,一篇《母亲》令她长声哭泣。她不再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而是真切的以自己的心去感受生命,去触摸生命,去掂量生命,属于自己的生命。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明春秋。而冥灵者和椿树以百年为春秋,与其匹之,悲乎!若不与其匹之,又何来悲?况且又何需匹之。蟪蛄生命虽短,但能知光阴,为生命发光发热。古树虽能历百年,但却难觉世事变化,在寂寞中荒废生命。我们无需以他人之眼量度我们生命的宽度,只要我们感到满足快乐便是最好的生命。正如蜩与学鸠,它们满足于抢榆枋而止,而并不羡慕鹏的绝云气,负青天,扶摇而上九万里,这是它们对生命的掂量,是它们对生命最好的答卷。

田野里的守望者,秦玥飞。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耶鲁大学拿到全额奖学金。他兼修政治学与经济学,他在学校里做过主席,组过乐队,如此出类拔萃,无出其右。在人们的信念中、期望中,秦玥飞应在一线城市,西装革履,高尖人才,但他选择了田野,选择了去乡下做村官,令人议论纷纷,大跌眼镜。云端般的人生是“人们”的想法,而非秦玥飞自身的选择。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才是他自己对生命的解读和掂量。他只有看着稻田,嗅着土香,才不辜负自己的生命。

每个人对生命的掂量都有所不同,而那把称就藏在你的田间。不似那些腰缠万贯的官员,欧阳修立志于田间之乐,与民同乐;不似追名逐利的读书人,宋濂却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成为读书人的标杆;不似那些夺取眼球的学者,杨绛甘于人生的边缘,一生平淡。

人生在世,尽心就是完美,生命价值,适心就已宏伟。

掂量自己的生命,拊己之心,足己之意,善哉!

【篇四:那一刻】

或许往高处远处走是人的本能,不然怎会有那么多人热衷于攀登和远足。我对于这些事虽不是很痴迷,但也乐于往大自然中跑。我觉得人只有身处在大自然中时,一切感官才能够更好地各尽其职。

自我能跑能跳时起,便时常爬上老家门口的那棵老桃树,整半天都在粗糙的树枝上卧着,一抬眼就能看见斑驳绿叶上的婆娑光影。横斜的枝杈外是万里晴空,像一块洗得发白的浅蓝色牛仔布。

除了那棵不结果的老桃树,幼时的我还爬过一座不知名的野山。记忆中那座山披着一身杂草和野花,从荒郊中涌起,拼尽全力将我举向万仞之上的天空。当我站在山顶上,伸手去触碰那块牛仔布时,却发现它与我之间的距离仍是那样遥远。

那一刻,我所见识过的拳头般大小的天地,俶尔涨大了一分。

彼时,我尚不懂子瞻所说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何意。只觉得自己突然变得很小很小,小过地上的蚂蚁,小过海边的沙粒,小过空气中的尘埃。

后来我在课本中读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读到“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名家笔下的景致总是叫人心生向往。父母不爱旅行,但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也时常带我出门去一睹大自然的风采。

前些天父母携我一同前往雄踞八百里太行最北端的白石山,我们乘缆车上行至山腰处。从高空中往窗外看去,但见峰峦如聚,松涛如怒,自然界正向我们大显神威。我本以为从缆车上下来没几步路就会到达山顶,而事实证明真正的挑战永远在后面。随着我们往群峰深处走去,山势也愈来愈陡峭,往上是壁立千仞,往下是不测之渊,不时有阵阵谷风吹着尖锐刺耳的哨子向我们袭来。登顶时,我看见天空就像洗得发白的浅蓝色牛仔布,好像这么多年来从未变过。

不知不觉中,我已访过不少名山胜水。不过比起水来,我更爱的还是山。

地质运动是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一座山的形成往往需要上千甚至上万年。也许千年或万年以前,它曾是一片平原,亦或是一汪深海;千年或万年以后,它将成为一汪深海,亦或是一片平原。从山脚到山顶,我征服过许多高山。每次我登上山顶的那一刻,看见眼前茫茫寰宇大,想到脚下悠悠岁月长,都会被无穷造化惊得心尖直颤,就如数年前第一次爬上那座野山时一般。

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人又岂能参破大自然这本书。

我们是朝菌,是蟪蛄,亦是蜉蝣。

热门推荐
1时光的镜头那么长
2找橡皮
3参观三峡大坝
4妈妈,我想对您说
5让记忆盛开如花
6我们家的小乌龟
7西游记续写
8我的家乡
9特殊的相遇
10找本好书做挚友
11学习的启示
12年味
13被撕掉的卷子
14有家真好
15追寻那渐远的初中生活
16辛勤的蜜蜂
17新生我的军训生活作文
18一件难忘的事
19我为自己点个赞
20我上了作文
21追求
22最珍贵的财富
23蓬莱的小面
24校园的林荫道
25我最想做的一件事
26五一劳动节作文
27我的老树
28父爱无言
29人性的芳香
30二十年后的家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