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石砖路的作文

【篇一:以满分为题】

友情,让我们的生命增添一抹光彩;师恩,让我们的生命收获欢乐时光;亲情,人我们的生命感到无比温暖……那数不胜数的情感缺一不可,正是它们,让我们的生命拥有“满分”的瞬间。

太阳太懒惰了,连续几天都躲在乌云后面,不肯冒头;乌云太霸道的了,把太阳包围住,一丝一毫阳光都不愿分享给大地;狂风太冷漠了,酷酷地携带着雨滴呼啸而过。

妈妈来了,果然还是撑着熟悉的黑伞,“妈,我来撑伞吧。”不知不觉,我已经升入初中,高过了妈妈一个头。妈妈无言,默默微笑着点头。缓步走啊,走啊,快到家了。又看见熟悉的小巷子、石砖路、梅花树……过去的景色依旧,似乎时间停止于此,岁月从未改变什么。雨变大了,“噼里啪啦”地砸落在伞盖上。我不由自主地将伞侧向妈妈那边。黑伞显然不够大,哪怕只是稍稍偏过一些,却使我半边暴露在了苍穹之下。雨滴自然不会放过时机,夹杂着丝丝寒意,落入我的衣领。我抬头,只见一半墨黑,一半灰白,不禁一愣,这是多么熟悉的景色……

同样是一个雨天,同样是妈妈和我撑伞回家,不一样的是,妈妈手握紧着伞柄,我只有妈妈的一半高。时光真是会捉弄人,现在的情景和多年前竟无比相似。记得那时,调皮的我不安心走路,专门挑着石砖路的白砖落脚,一蹦一跳,妈妈无奈地笑着,却又紧紧跟在我身后,为我遮风挡雨。不经意地,我抬头一看,看见的是熟悉的、令人心安的墨黑色。再看向妈妈那边,呀!妈妈怎么没用伞为自己挡雨?她左肩都快被雨水打湿了。“妈妈,伞歪了!”妈妈听完一愣,随即又笑了,眼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好像除了快乐,还有……“傻孩子,伞怎么会歪呢?你看错了吧。”是吗,年幼的我也不多想,又急急忙忙去踩水玩。现在想来,真是……

“孩子,伞歪了。”妈妈的话语突然响起,将我的思绪拉回,不知不觉,雨水打湿了我的左肩。“孩子,伞歪了呢!”妈妈又提醒道。我一愣,随即又笑了:“妈,伞没有歪啊,你看错了吧,”我加快步伐,催促着,“快走吧,要到家了。”

亲情,或许在多年前和现在重叠,给我的生命打上“满分”!

【篇二:走过】

那条路,那个村头,那些坑坑洼洼的泥土与石砖,我走过,我走了五年。

在阿公阿婆还能裹着蓝破布头巾;肩上披着褪色,发白的旧上衣;裤子卷到了膝盖处;穿着短袖,踏着长筒雨鞋;用他们满是老茧的手与他们即使浑浊却依旧异常敏锐的眼。站在水稻田里不断的弯腰起身,忙那忙不完的活的时候。

我大概才刚学会走路吧,从那小四合院后的菜地里,跌跌跄跄或爬或跳走出来,走他们走过的路--好像是在有着白鹅扑腾的小河边,又仿佛是在那一栋栋冒着炊烟与饭菜香的平房旁。我沿着那条路寻找他们,却最后老是忘记来时的方向,被来找我的阿公阿婆们带回了家。

那里的每条泥土路我都走过,在那五年的时光里。而到第六年,当我能认得路了,能真的去寻找他们,带他们回家时。

我却找不到他们了,不在田地里,不在小河边。我走他们走过的路,可就算走到尽头,也找不到他们。听大人们说,他们去了我没有走过的地方,在走我从未走过的路……

那条路,那个街角,那些整整齐齐的白墙与栅栏,我也走过,走了九年。

刚遇到那条路,它是陌生的,我从未走过的。我小心翼翼地踏下车,背着对于我的那个年龄过重书包,我对那条路说了第一次“你好”。

你好,松软的枯树叶;你好,茂密的绿树荫;你好,路旁的滑滑梯。紫藤架。

随着我踩在这条路上的一步一步脚印的变大,随着我被清晨的阳光照射在墙壁上的影子越来越长。也许我不再是一个被石砖也能绊倒的孩子。这条路上,我走过了,走了九年了。

它是熟悉的可爱的,即使我依旧会走得“跌跌跄跄”,会有那么一天我不在再背着我的书包。但每当回头看我走过的路,我却不后悔而心满意足。而向前观望,路途漫漫。

我走过了那条坑坑洼洼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路边的小河被填平,种上不属于它的树。那条石砖路也被扩宽,没有了枯树叶与滑滑梯。

可那条路,我走过,就像在这漫漫的人生路上。一次回头,我也忆起那路边木椅上的老人与那一棵棵茂盛的树。

【篇三:老街时光】

晨曦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密集的高楼缝隙中穿了过来,洒在我家门前的柏油马路上,泛着黯淡的光。我透过还不太明亮的窗子,看见几辆匆匆驶过的汽车。早已厌倦这样压抑蒙尘的早晨。城市里的许多人,就跟他们坐的所谓豪华轿车一样,因为日夜奔忙在名利圈,发出从里到外的恶心味道。他们势利的目光令我畏惧而厌恶,只想着赶快远离。

阳光渐渐盛了起来,我眯起眼睛,思绪飘飞到六年前,这条街还未翻修的时候。

六年前,这里是一条老得不能再老的街道。两旁的水泥墙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爬山虎硕大的叶子遮住了斑驳的房檐。更为老旧的泥墙角上,挺立着一些坚韧的不知名植物。有一年在李爷爷家围墙底下还长了小小的草莓,我好奇地尝了尝,却立即嫌弃地吐了出来,野生的根本比不上我家买的甜啊。老街是用一块块颜色已分辨不清的石砖铺成的。听一些老人们说,在路面的某个地方还刻有旧时期爱国运动的口号,为这事,我和伙伴们兴致勃勃地趴在每块石砖上仔细搜索过。结果,弄得满身泥的我遭到家人的一顿责骂。

街口有一棵特别粗的老槐树,它是我的最爱。我常常独自在黄昏跑到槐树下,轻轻摸摸它深褐色的裂纹,对着树干上的“耳朵”,悄悄问一些我感到迷惑不解的问题。因为爷爷说,年纪越大越有经验,那这棵好几百岁的槐树一定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我满怀期望地等待答案,槐树却只是随风轻轻摇着稠密的树叶,什么都不说。我纳闷地想,它究竟是不知道呢还是故意不告诉我。在我的认知里,前一种原因是不可能了,那槐树也太小气了吧。我不满地走回家,向母亲抱怨,母亲听后,居然笑了起来。我扁起嘴,瞪着母亲,觉得大人真莫名其妙。

那时候每到星期天,我都要跑去刘奶奶家串门。刘奶奶总有一脸亲切的笑容,她很喜欢我,见到我都招手叫道:“婷婷,来奶奶这里坐会吧。”刘奶奶家开了一个饺子店,星期天不营业,我就到刘奶奶家去学做饺子。刘奶奶的手艺是最好的,她做的饺子个个饱满,香气四溢,有时我只顾吃不顾学,刘奶奶还笑我呢,

想到我那时的馋猫样,我不由轻笑出声,这才恍然发觉我仍立于窗前,而眼中不知何时已有了些湿意。我仰起头,灰色的楼层挡住了视线,我仿佛看到老街长长的石砖路,街口的老槐树在夕阳余晖下渐渐模糊,刘奶奶的温暖笑容晕染开来,成为一幅已褪色的美丽图画。

老街已不复存在,时光永铭记在心。

【篇四:上学路上】

清晨,美好一天的开始。

吃过早饭,我踏上了去学校的路。

走出金九华府的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姐姐的学校——城南一中。沿着马路向右走,是还未建成的景区河道。河面上,一些绿色的水草探出了水面,在水波上摇曳。河岸边,铺了一块块大理石,别有一番风味。转个弯,直走,最显眼的莫过于丞相亭和老文昌阁了。那文昌阁飞檐凌空,古色古香,墙上满是爬山虎,一片片,一层层,嫩绿嫩绿的,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再看丞相亭,里面坐满了聊天、散心的老人。抬眼前望,一个小小的广场上站满了练太极拳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的动作那么连贯舒展,又轻又柔,看得我痴呆儿痴呆儿的。

再往前是如皋师范和如师附小之间的一条石砖路小巷。那些砖可有些年头了,松动的地方一踩就“咯咯”直响。我常常幼稚的想:如果多来几个人,加上节奏踩,会不会踩成一支成交响曲呢?石砖路两边,人们踩不到的地方,翠绿的青苔嵌满石砖缝隙,犹如两条绿色的丝绒带子。左边围墙也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叶子的头尖尖的,像金鱼那缎子似的尾巴。这两种绿色的小生命,为小巷增添了不少生机。古巷中间有一座拱桥造型的大门,走到里面大叫一声,还有回音呢!据老人们说,以前那里是城门,后来推掉了一大半,怪可惜的。

走出古巷,便是宽阔的中山路了。此刻,正是上学、上班的高峰,无数辆私家车鸣着喇叭你挤我钻,缓慢前行。妈妈的电瓶车却是畅通无阻。我坐在电瓶车上尽情欣赏美景,只见道路两侧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绿化带中的花草醒来了,揉揉眼晴,打个哈欠,再伸个懒腰,向人们问好……

到学校了,回头望望那走过不知多少次的路,不由明白了老师让我们观察“上学路上”的原因:只要做有心人,美原来离我们这么近!

【篇五:游杨府山公园】

冬姑娘去了,春姑娘来了!我迎着寒假的尾巴来到了杨府山公园!

走进大门,我看到一根根挺立在那里的红柱子,一排排非常漂亮,细细看去,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不是什么柱子而是一盏盏灯!

往里走一点儿,会发现一只用树丛修剪成的一只大驯鹿好似正在奔跑着,四蹄后面好像还跟着几只小驯鹿!

走进公园,我们来到长廊旁长长的石砖路,这石砖路方方正正。延着这条小路我来到了最迷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天鹅湖。

天鹅湖里有黑天鹅和绿头鸭,听说这里的水上动物都是从另一个地方迁徙过来的。这里的黑天鹅非常漂亮,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非常有光泽,嘴巴扁扁的红红的,翅膀有一块白白的好像变魔术般变出来的!

这里的绿头鸭也没比黑天鹅差多少。绿头鸭的嘴巴长长扁扁的也是红色的,头上绿绿的非常可爱,下身黑白相间可美了!

瞧,绿头鸭和黑天鹅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我们是在举行一场选美大赛。”太阳公公好像是评委,笑着笼罩在它们身上!

这样的杨府山美不胜收!你们是不是也想迫不及待地过来观赏呢?

热门推荐
1不一样的数学课
2美丽的校园
3和仙人掌握手
4家乡的河埠头
5我的妈妈是老师
6给你的一封信
7与书为友
8我家的小狗
9秋天的果园作文
10感谢您
11我们班的牛人
12我的动画情结
13声音
14沟通
15放学路上
16军训的日记
17照片背后的故事
18读《绿野仙踪》有感
19我的梦
20梦想成就新时代
21我给自己的一封信
22点亮心灯
23心至低而无敌
24藏试卷
25关于老家
26我爱十字绣
27童年趣事
28我的小表弟
29创编童话
30一双胶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