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秋雨】
秋,让戏曲家马致远唱出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雨,让军事家毛泽东写出了:“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而秋雨则让女中豪杰李清照写出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秋雨没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那样温柔;没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地塘处处蛙”的那样热闹;没有冬天的雨那样的寂寞;秋雨只有“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那样的愁苦。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就是这样的秋雨让更多的人去品尝,去欣赏。这样的秋雨带给我们的是愁心、愁意,还有思念。
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挑银灯,肩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曙,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秋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一阵风,一场雨,一场花落,在夜幕和掩饰下悄然而至。那丝微湿的气息,那丝凉凉的寒意,让天和地之间浸染着寂寞和孤寂。往时如烟,今时成江水,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窗外的雨淅淅沥沥的下着,那缠缠绵绵的秋雨,就像情人的呓语,诉说着无时不在的思恋。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篇二:乡村景色】
乡村,是生产粮食的地方。那里一年四季都景色迷人。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乡村的田园风光,体验农村美好的生活吧!
春天,我们走进乡村,走在乡间的小路,到处都是金黄色的油菜花,从远处看,就像大地铺满了金黄色的地毯,真是美丽极了!几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好像在说:“春天真是太美啦,我要好好地欣赏这风景优美的景色。”早晨,山坡上的树木葱葱郁郁,天空雾蒙蒙的,杜鹃鸟声声啼叫,正所谓古人云: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夏天,中午时分,烈日炎炎,绿树成荫,人们在树下乘凉,摆起龙门阵。几个小伙伴在小水沟中捉虾,抓泥鳅,摸鱼,他们非常高兴,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在月明人夜里,青蛙在田野里唱起歌来,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满脸涨红的高粱羞得抬不起头来,总是弯着腰。稻田里的稻谷也成熟了。每根稻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稻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每一粒稻穗儿,就是一个跳音符,包含着人们丰收的喜悦。
【篇三:一次新的体验】
你知道吗?在4月28日星期五那天晚上,我用行动明白了什么是主动。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它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它可不行。
这天晚上月明人却不静,因为已经放假了。我们晚上和一个朋友的家里一起去了万达。到了万达以后本来说是要去博览书店看书的。但就在电梯口的旁边看到了一个更好玩的游戏,这里的路和楼上游玩的地方都是用密密麻麻的线组成的。
我主动地说要在这里玩,并且用我妈妈的钱自己一个人付了我们两个人的钱。买完票以后,我迫不及待地进去玩了起来。我们在用线铺成的小路上走着有点新奇又好玩点,开心极了。我们走着走着就分道扬镳了,你玩你的,我玩我的。
我走到了第二层,就看到了一个超大超高的垂直滑梯,我由于恐高症就心里打了哆嗦就像仙子一样快速地漂走了,想快点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走了一会儿就看到了一个超大的球池。我就自己跳了下去,直接落在了球池里,开心地玩了起来。玩了一会儿已经九点半了,我心里想:还有那么多没有玩呢!就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球池。又继续往上走,就看了许多“V”字形的怪物。看了一下它的注视以后就才知道,这个怪物原来叫“牛仔”跳。看到这个如此新奇的游玩设施以后就上去玩了一小会就离开了。
我又顺着梯子爬上了楼梯。看到了一个小滑梯,四周都被网包住了,两旁没有扶手。这个滑梯是全世界最快的滑梯,从上面滑下来只需2秒。我有点不相信,就从上面滑了下去在心里默数:一、二。刚数到二时就到了终点。我觉得太有意思了,一而再再而三地不不亦乐乎地玩了起来。在最后十分钟时我看到了许多五彩的条子。也开心地玩了起来。时间到了,要回家了,时间也过得太快了,人们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今天我终于懂了。
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让我知道了主动的重要性。下次我还要来玩。
【篇四:月明人圆时】
我心目中的中秋,有身着白衫的太白在半醉半醒之间映月而歌。
我心目中的中秋,有举杯对月的苏轼在孤寂清冷时愿天团圆。
我心目中的中秋,有悔偷灵药的嫦娥在寒冷的月宫望向人间。
我心目中的中秋,有洋溢着喜悦之情的人家把祭月的供品配上香烛,满载大大小小的心事,虔诚地望向婵娟……
又快中秋了,我们的中秋还剩下什么?是各种媒体用冷冰冰的铅字打印出的“中秋快乐”,还是市场上“穿金戴银”的月饼,抑或是一栋栋豪华别墅中,一个个望穿秋水的苍老背景落下的落寞眼泪。
在我还不明白中秋含义的时候,我很喜欢中秋。幼稚的心灵,当看到月芽儿慢慢饱满明亮,我会跟着一起饱满,一起明亮。父母总是很忙,但今天不会。他们会在晚饭后早早地摆上供品香烛,然后告诉我要“祭月亮”了。我似懂非懂,只是用渴望的表情看着烛光下闪着光泽的水果,向月亮宣布自己对它们的所有权。
如今想起来,那样的画面真的很美,一家人看着月亮,眼睛被映得很亮,很亮。
当我懂得中秋代表团圆的时候,我却迷惘了。中秋之夜我只能独自一人,无意识地看着电视里热闹的中秋晚会。不时飘过记忆深处“祭月亮”的地方,愈加落寞。
前两年过度包装的月饼事件,则令我的心更加寒冷了。月饼失去了它温暖的意义,当各种名贵的馅料充斥其间,当层层叠叠金银外壳将其深深覆盖。月饼便不再是月饼。庸俗的社会风气终究将中秋最后的温暖毁灭。月饼成了一个个被动的示众者,人们不需要品尝,在意的只是一中形式。
中央台有一则公益广告,团圆的日子里老母亲兴致勃勃地准备着晚饭,期盼的心等来的却是儿女们不来的消息,老人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对着闪着雪花的电视机,冰凉的不止是满桌饭菜,还有母亲的心。中秋佳节,越来越多的父母成了这个落寞的老人。从几何时起,那明亮的月光,与之交相辉映的早已不再是一家团聚时的欢声笑语。清冷的月光,映照着一张张期盼的脸庞,游子们荒芜的归家之心啊,何时才能与月同亮。
这个中秋,月亮又该饱满明亮了吧!我心目中的中秋节,即使没有李白,没有苏轼,也该有一家人快乐温暖的笑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