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贤明者的作文

【篇一:天然去雕饰】

鲁迅先生曾说过:“有真意,去雕饰,少做作,少卖弄。”这里所说的粉饰,应是指华丽的外观,欲掩盖本来的内容。即为做作,卖弄。由此,我不由想到了:天然去雕饰。雕饰者,做作,卖弄也。

做人做事应当去雕饰。依稀记得,那一场“大跃进”让中国至少倒退了十年。一颗白菜有十斤,一头母猪赛大象……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浮夸的风气,在中国的上空“兴风作浪”了一个“世纪”。更有卖弄者,如东施效颦,在网络上大肆晒名车,晒豪宅,引起大量网民的羡慕,嫉妒,恨。所以才有了上天对郭美美的“待遇”。为人多天然,为事去雕饰。方能在方圆之间书写人生,在世间活得坦荡自如。

坦荡为人,光明做事。忠君爱国者有如岳飞,为君主抛头颅,洒热血。收复失地,大败金兵。为人所敬仰,所爱戴。他的英名更是千古流传。做事光明磊落。为官公正贤明者更有青天大人-包拯。他从不让好人蒙冤受屈。他所到之处,作奸犯科者无不闻风丧胆。他更是不畏强权,敢于直言进谏,为民请命。因此,他被人们称为“包青天”。

但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为人处世,十分矫揉造作,十足像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曾闻一名高级干部,据传公正贤明,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直到东窗事发,才知一切都是掩饰工作。他贪污受贿十余万。收红包,走后门。做过的坏事数之不尽,真可谓无所不为。他的“羊皮”终究还是暴露了。他不但欺骗了世人,更欺骗了他的家人。他的结局,无不提醒着我们,做人勿做作,做事勿卖弄。

著名书画家傅山曾说,宁巧勿拙,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直率勿安排。这与庄子的率性而为,追求随意而为是一致的。庄子的率性,正是去雕饰的最好体现。无为而治,无为而动,无为而静。是谓心无一物。

古有圣人无为治,今有后人去雕饰。

天然去雕饰,你本来就很美。

【篇二:《三字经》读后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样的三字经对每个人都不陌生,回忆自己的儿时,那时候,对三字经中的所表达的含义都不能完全弄懂,但是依旧会乖乖地一字一句地重复着长者的诵读,时间久了就能倒背如流了。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魅力让这本《三字经》在中国流传上千年,它们又是怎样能够成为孩子们的启蒙之物呢?现在的我又一次翻开幼时的三字经,才发现自己又有新的感悟。

儿时读《三字经》更多的对里面延伸的故事感兴趣,孔融让梨,孟母三迁……但是如经发现《三字经》包含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论是帝王君主的成功失败,还是平凡百姓的生活琐事,都是对人性提出的思考。“人之初,性本善”,是全书正文的开头,一个人的一生之初应是善良的,这样做出来的事情也会朝着善的方向发展。那么反过来想,是否有性本“恶”的情况出现呢,中国上下五千年中,有昏君,也有贤明之主,从他们降生的那一刻,并非就注定他们是带着恶或善的,历史上也有贤明者最后被权力腐蚀,堕落成昏君的例子,甚至到最后祸国殃民者更是不在少数,他们曾经善过,但同样也变恶了。这样还算他们性本善吗?

人之初时期,婴儿是没有善恶之分的,而“性本善”更多的是对幼儿启蒙时期的一种要求,即一个在幼儿启蒙时期就要懂的道理,此刻起你要有一颗向善之心,做事要有善的念头,这也是幼儿启蒙最关键的一点,从小树立他们的向善之心,善也是需要培养的,而非直接告诉他们人性本就是善良的,这样告知一样的结论,在他们长大之后就很容易被推翻。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三字经》作为幼儿经典启蒙读物地位不可撼动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如今的社会,家长们在孩子启蒙时期就灌输他们一些带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色彩的观念,将培养向善之心完全的抛之脑后,只是浅显的解释字面上的意识,而不去深入了解《三字经》是无法发挥他们真正的作用的。现代家庭中,孩子们重新拾起国学,识《三字经》,习国礼,又有多少孩子们和家长们是真正将这些经典有意义的人生启蒙哲理理解到了。

中国国学博大精深,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解,小小一本《三字经》却能产生影响人生的重要使命,更需要越来越多的人真正的了解国学背后带来的文化、观念、意识。

热门推荐
1一缕阳光
2那一次,我读懂了那只飞鸟
3纵一刻,也千秋
4交朋友要有选择作文
5生命因你而美丽
6走路比赛
7父亲是我人生中的一盏灯
8风的自白
9三年级新学期努力目标作文
10第一次军训
11朋友你错怪了我
12“机器”人
13令人难忘的一件事
14我希望你快乐
15二十年后回故乡
16小草
17《弟子规》读后感
18我的老师二三事
19福州三坊七巷游记作文
20家的温暖
21聆听周围的声音
22破除旧经验
23我的新朋友——金丝熊
24想一想,蓝色天空的鸟儿
25感恩
26等一等
27学会坚强
28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29那儿,我们遇到了青春
30这也是课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